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预习课)第2单元千克和克必刷题(单元测试)-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物品中,质量大约5千克的是( )。
A.一袋大米 B.一头大象 C.一个苹果
2.15个图钉大约重10克,( )个图钉的质量大约是30克。
A.30 B.45 C.50
3.下面哪种物体大约重1千克?( )
A.一支铅笔 B.一个大西瓜 C.2袋食盐
4.一杯橙汁,小米喝了半杯后,连杯子称一共重500克。这个杯子装满橙汁时,连杯子称的质量( )。
A.小于1千克 B.正好1千克 C.大于1千克
5.小红的储蓄罐里有100枚1元的硬币,这100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 )克。
A.100 B.600 C.5000
6.20千克铜和20千克棉花相比,( )。
A.铜重 B.棉花重 C.一样重
7.有一座桥,最多能承重5000千克。现有一辆标明“限载5000千克”装满货物的卡车,能安全通过这座桥吗?( )
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
8.如图,有三个相同大小的杯子,1号杯是空杯,2号杯装半杯果汁,3号杯装满了果汁,估计3号杯中的果汁重( )。
A.200克 B.550克 C.400克
二、填空题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西瓜重4( )。
(2)一个羽毛球重5( )。
(3)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大约是90( )。
(4)一个三年级小朋友的体重大约30( )。
10.一杯水连杯重360克,半杯水连杯重260克,一个空杯重( )克。
11.一袋奶糖200克,( )袋这样的奶糖重1千克。每袋奶糖售价8元,妈妈买2千克这样的奶糖应付( )元。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8001克( )8千克 3千克( )3000千克 10千克( )1000克
567×0( )567+0 130×4( )140×3 108×2×3( )108×6
13.一盒茶叶重250克,( )盒这样的茶叶重1千克;如果每盒茶叶45元,买1千克茶叶应付( )元。
14.一块奥运会金牌的质量约是400克,5块奥运会金牌的质量约是( )克,大约是( )千克。
15.如图,4只兔子共重12千克。一只鹅重( )千克。一只鸽子重( )千克。
16.看图解答。
=2千克 =( )克 =( )克。
三、判断题
17.一枚1元硬币大约重1克。( )
18.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
19.一台冰箱重18千克。( )
20.100千克的沙子比100千克的棉花重。( )
21.小明称重时单脚站着是25千克,双脚站着是50千克。( )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出得数。
15×4= 300×4= 31×5= 76×0= 400克+700克=
16×5= 4×60= 24×3= 300×6= 2千克-500克=
23.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4.如图,电子秤上放着一罐可乐,小红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可乐连罐共重230克。
(1)这罐可乐的净含量是多少克?
(2)空罐重多少克?
25.一袋牛奶的净含量250克,一袋豆浆的净含量180克,一盒果汁的净含量820克。
(1)一袋牛奶比一袋豆浆重多少克?
(2)一袋豆浆和一盒果汁一共重多少克?合多少千克?
26.一个果盘重150克,一个橘子重170克,把5个这样的橘子放在果盘里,橘子连果盘共重多少克?是多少千克?
27.一大袋花生重1200克,4小袋瓜子,每小袋重200克,这些花生和瓜子共重多少千克?
28.1盒巧克力和2盒奶糖共重多少克?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计量一袋大米的质量用“千克”做单位。
计量一头大象的质量用“吨”做单位。
计量一个苹果的质量用“克”做单位。
【详解】A.一袋大米的质量大约为5千克,符合题意。
B.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为3吨,不符合题意。
C.一个苹的质量大约为400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B
【分析】30克里面有几个10克,就有几个15个,计算即可。
【详解】30=10+10+10,30克里面有3个10克。
3×15=45(个)
15个图钉大约重10克,45个图钉的质量大约是30克。
故答案为:B
3.C
【分析】称物品的质量用质量单位来计量;称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kg)和克(g)作单位,称一般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我们平时吃的食盐一般一袋是500克,则2袋这样的食盐重1千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根据生活经验,一支铅笔大约重3克,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生活经验,一个大西瓜大约重10千克,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生活经验,一袋食盐重500克,则2袋这样的食盐重1千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杯子与半杯橙汁的质量是500克,则两个杯子与整杯橙汁的质量是1000克,即1千克。这个杯子装满橙汁后,是一个杯子与整杯橙汁的质量,要比两个杯子与整杯橙汁的质量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两个杯子与整杯橙汁的质量:500×2=1000(克)=1(千克),一个杯子与整杯橙汁的质量小于两个杯子与整杯橙汁的质量,所以这个杯子装满橙汁时的质量小于1千克。
故答案为:A
5.B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1枚一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据此求出100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多少克。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1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
所以有:6×100=600(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重量单位的实际应用,根据生活经验直接解答即可。
6.C
【分析】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时,质量单位为同一单位即可直接进行比较。
【详解】20千克铜和20千克棉花的质量都是20千克,则它们一样重。
故答案为:C
7.B
【分析】卡车的限载是5000千克,表示卡车最多装5000千克的货物,当卡车满载时,卡车与货物的总重量一定大于5000千克,超过桥最大承重,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当卡车装满货物时,卡车与货物的总重量大于桥最大承重,卡车不能安全通过这座桥。
故答案为:B
8.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半杯果汁的重量+空杯的重量=350克,因此半杯果汁的重量=350克-空杯的重量,而3号杯中有2个半杯果汁,依此计算。
【详解】350-150=200(克)
200+200=400(克)
3号杯中的果汁大约重400克。
故答案为:C
【点睛】明确半杯果汁的重量,是解题的关键。
9.(1)千克/kg
(2)克/g
(3)厘米/cm
(4)千克/kg
【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长度单位的认识,然后根据生活经验和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灵活的选择,1千克重的东西大概是一个小南瓜的重量,1克重的物体大概是一粒纽扣的重量,数学书封面大概是长25厘米,宽为20厘米,则它的周长单位应该是厘米,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一个西瓜重4千克。
(2)一个羽毛球重5克。
(3)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大约是90厘米。
(4)一个三年级小朋友的体重大约30千克。
10.160
【分析】一杯水连杯的重量减去半杯水连杯的重量等于半杯水的重量,半杯水连杯的重量减去半杯水的重量,即等于空杯的重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60-(360-260)
=260-100
=160(克)
一杯水连杯重360克,半杯水连杯重260克,一个空杯重160克。
11. 5 80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将1千克单位化为1000克,而5个200克是1000克,据此求出几袋是1千克,而2千克里面有2个1千克,再用5乘2可得2千克糖共10袋,1袋糖8元,最后求出10与8的积即可求出应付的钱数。
【详解】1千克=1000克
1000-200-200-200-200
=800-200-200-200
=600-200-200
=400-200
=200(克)
5个200克是1000克;
2千克=2000克,2000克里面有2个5袋;
5×2=10(袋)
10×8=80(元)
一袋奶糖200克,5袋这样的奶糖重1千克。每袋奶糖售价8元,妈妈买2千克这样的奶糖应付80元。
12. > < > < > =
【分析】(1)(2)(3)根据1千克=1000克,先化成相同单位,再比较大小。
(4)(5)(6)含有算式的大小比较,可以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详解】8千克=8000克,8001克>8000克,8001克(>)8千克;
3千克(<)3000千克;
1000克=1千克,10千克>1千克,10千克(>)1000克;
567×0=0,567+0=567,0<567,567×0(<)567+0;
130×4=520,140×3=420,520>420,130×4(>)140×3;
108×2×3=216×3=648,108×6=648,648=648,108×2×3(=)108×6。
13. 4 180
【分析】根据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为1000,将千克转换成克,一盒茶叶重250克,要求几个250克是1000克,可以用试乘法,易知4个250克是1000克;再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用乘法计算,代入数据求解。
【详解】1千克=1000克
250×4=1000(克)
4×45=180(元)
所以一盒茶叶重250克,4盒这样的茶叶重1千克;如果每盒茶叶45元,买1千克茶叶应付18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与换算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14. 2000 2
【分析】(1)用一块金牌的质量乘块数,即可求出5块奥运会金牌的质量。
(2)根据1千克=1000克,把克换算成千克即可。
【详解】400×5=2000(克)
2000克=2千克
一块奥运会金牌的质量约是400克,5块奥运会金牌的质量约是2000克,大约是2千克。
15. 6 1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4只兔子的重量等于2只鹅的重量,4只兔子共重12千克,12除以2等于一只鹅的重量;一只兔子的重量等于3只鸽子的重量,12除以4等于一只兔子的重量,再除以3等于一只鸽子的重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2÷2=6(千克)
12÷4÷3
=3÷3
=1(千克)
4只兔子共重12千克。一只鹅重6千克。一只鸽子重1千克。
16. 500 250
【分析】1个西瓜重2千克,即2000克。4个菠萝的重量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所以1个菠萝重(2000÷4)克。又因为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的重量,所以1个苹果重(2000÷4÷2)克。
【详解】2千克=2000克
2000÷4=500(克)
500÷2=250(克)
=2千克 =500克 =250克。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关键是理清各个水果质量间的关系。
17.√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枚1元硬币的重量用“克”作单位。
【详解】一枚1元硬币大约重1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8.√
【分析】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等。计量比较轻的物品重量,常用克作单位。例如一瓶牛奶250克,一个鸡蛋50克等。计量较重的物品重量,常用千克作单位。例如一筐苹果重10千克,一名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大约重60千克。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需熟练掌握。
19.√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可知,一台冰箱重量可以是18千克,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台冰箱重18千克符合生活实际,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20.×
【分析】沙子和棉花的重量均为100千克,则两者的重量应相等。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00千克的沙子和100千克的棉花一样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个物体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要注意克服沙子“重”、棉花“轻”的惯性思维的干扰。
21.×
【详解】一个人的体重是固定的,不管是单脚站立,还是双脚站立,体重都一样。
故答案为:×
22.60;1200;155;0;1100克;
80;240;72;1800;1500克;
【详解】略
23.96千克
【分析】萝卜的重量是黄瓜重量的3倍,萝卜的重量比黄瓜多黄瓜重量的2倍,即(48×2)千克。
【详解】48×2=96(千克)
萝卜比黄瓜多96千克。
24.(1)440克
(2)10克
【分析】 有题意可知,可乐连罐共重450克,小红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可乐连罐共重230克;用450减去230即可求出小红喝掉的一半的可乐的质量,然后用一半可乐的质量×2,求出可乐的净含量,最后用450减去可乐的净含量,即可求出空罐的质量。
【详解】(1)450-230=220(克)
220×2=440(克)
答:这罐可乐的净含量是440克。
(2)450-440=10(克)
答:空罐重10克。
25.(1)70克
(2)1000克;1千克
【分析】(1)用一袋牛奶重量减去一袋豆浆的重量即可;
(2)用一盒果汁重量加上一袋豆浆的重量即可算出一袋豆浆和一盒果汁一共重量;根据1千克=1000克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1)250-180=70(克)
答:一袋牛奶比一袋豆浆重70克。
(2)180+820=1000(克)
1000克=1千克
答:一袋豆浆和一盒果汁一共重1000克;合1千克。
26.1000克;1千克
【分析】先用170乘5计算出5个橘子的质量,再加上150计算出橘子连果盘共重多少克;1千克=1000克,根据进率转换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170×5+150
=850+150
=1000(克)
1000克=1千克
答:橘子连果盘共重1000克,是1千克。
【点睛】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以及千克和克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2千克
【分析】用每小袋瓜子的重量乘袋数,求出瓜子的重量,再加上花生的重量,求出花生和瓜子的重量。1千克=1000克,据此将花生和瓜子的重量换算成千克。
【详解】1200+200×4
=1200+800
=2000(克)
2000克=2千克
答:这些花生和瓜子共重2千克。
【点睛】本题根据乘法和加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再根据整数乘法和加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28.410克
【分析】每盒奶糖质量乘盒数可以算出2盒奶糖重(80×2)克,2盒奶糖质量加上1盒巧克力质量即可算出1盒巧克力和2盒奶糖共重多少克。
【详解】80×2=160(克)
160+250=410(克)
答:1盒巧克力和2盒奶糖共重410克。
【点睛】此题考查了克的认识,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的加法计算是解题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