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重难点检测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重难点检测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03 14:1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重难点检测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小娟今年12岁,妈妈比小娟大多少岁?需要补充的条件不能是( )。
A.妈妈今年35岁 B.小琴今年16岁 C.妈妈的年龄是小娟的3倍
2.得数比3500大又比4000小的算式是( )。
A. B. C.
3.小林和小芳用方格纸来度量同一本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小林说:“我量的是正好6个方格。”小芳说:“我量的是正好24个方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他们用的方格不一样大
B.他们度量的数学书不一样
C.他们度量的单位不统一
4.李琳的弟弟在2015年3月1日的前3天出生,他出生于2月( )日。
A.26 B.27 C.28
5.如图,把长方形纸沿虚线剪成两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块的面积相等 B.两块的周长相等 C.两块的周长不相等
6.某商店的营业时间如下:8:00-11:00,13:00-20:30。这个商店一天共营业( )。
A.9小时 B.9小时30分 C.10小时30分
7.小红吃了整盒巧克力的,还剩下8块。这盒巧克力一共有( )块。
A.8 B.12 C.24
8.观察下而的线段图,你知道“列式(126+24)÷2”求的是( )。

A.长绳的条数 B.短绳的条数 C.短绳比长绳多的条数
二、填空题
9.把20粒薄荷糖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糖的,其中的1份是( )粒。
10.2023年第一季度有( )天,第四季度有( )天。
11.已知三年级4名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都在19秒以内,请你根据表内信息,在每个( )里填写一个合适的数字。
李莉(第1名) 王媛(第2名) 张萍(第3名) 刘菲(第4名)
16.8秒 16.( )秒 1( ).4秒 1( ).3秒
12.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3.一杯饮料300毫升,小刚喝了,喝了( )毫升,还有( )毫升。
14.用16根长度是1米的篱笆围一块长方形菜地,共有( )种不同的围法,面积最大是( )平方米。
三、判断题
15.1厘米是 米,就是0.1米.( )
16.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天数同样多. ( )
17.80-60=20,20×12=24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80-60×12 ( )
18.王芳的生日在儿童节前2天.她的生日是6月2日. ( )
19.正方形的边长是40米,它的面积是1600平方米,周长是160米。 (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得数。
13×9= 40×25= 480÷4= 0.2+2.9=
90÷5= 38×11= 68×62= =
21.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8-2.9 50×64 ★47×22
22.递等式计算。
65×20+34 540-305÷5 350÷7×5 (708+258)÷6
23.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五、解答题
24.一卷绳子长26.8米,班上要进行跳长绳训练,明明剪下两根一样长的跳绳,长度都是4.8米,这卷绳子还剩多少米?
25.小欣用一根绸带做中国结。

26.芳芳从图书馆借了一本《马小跳玩数学》,共236页。
(1)看了6天后还剩15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如果只能借阅14天,从第7天起,芳芳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才能看完?
27.小军和小明在校门口统计15:00-17:00从校门口经过的各种车的辆数。平均每小时有多少辆车通过?

28.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友好团结。我校根据民族学校音乐社团同学的身高,为他们每人赠送演出服一套,具体情况如下:
学校音乐社团学生的身高情况如下表。
序号 身高/cm 序号 身高/cm 序号 身高/cm 序号 身高/cm
1 132 4 130 7 139 10 132
2 128 5 133 8 144 11 126
3 127 6 136 9 138 12 132
(1)身高最高的是几号学生?身高最矮的是几号学生?他们的身高相差多少?
(2)现在要买演出服,身高在120~129cm之间的买小号,在130~139cm之间的买中号,在140~149cm之间的买大号。请填写下表。
衣服型号 小号 中号 大号
数量/套
参考答案:
1.B
【分析】要求妈妈比小娟大多少岁,已知小娟今年的年龄,还需要知道妈妈今年的年龄,或知道妈妈的年龄是小娟年龄的几倍,可以求出妈妈今年的年龄。
【详解】A.35-12=23(岁)
已知妈妈今年35岁,可求出妈妈比小娟大23岁。
B.已知小琴今年16岁,不知道妈妈今年的年龄,不能求出妈妈比小娟大多少岁。
C.12×3-12
=36-12
=24(岁)
已知妈妈的年龄是小娟的3倍,可求出妈妈比小娟大24岁。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时应从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已知的条件,判断缺少的条件。
2.C
【分析】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据此算出51×67、70×61、63×62的积,再选择。
【详解】A.51×67=3417
B.70×61=4270
C.63×62=3906
3417<3500<3906<4000<4270
得数比3500大又比4000小的算式是63×62。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3.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林和小芳用方格纸度量的是同一本数学书封面的大小,他们量的方格数不一样,是因为他们使用的方格大小不一样,即度量的单位不统一,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他们度量的数学书不一样是错误说法。
故答案为:B
【点睛】测量图形的面积时,需要统一面积单位。
4.A
【分析】一般的年份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但如果是年份是整百的,那么该年份除以400,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详解】2015÷4=503 3,2015年是平年,2月有28天,前3天出生就是往前推三天,即2月26出生。
故答案为:A
【点睛】做题关键是判断2015年是平年。
5.B
【分析】根据周长的意义: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线段的长度和可知,这两块的周长都是整个图形周长一半再加上公共边,所以周长相等。
根据面积的意义:面积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可知,左下图形的面积大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右上图形的面积小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两块的面积不相等。
【详解】由分析得:
这两块的面积不相等,周长相等。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解题时要明白,曲线部分是二者的公共边长,从而解答。
6.C
【分析】先算出上午营业时间,再算出下午营业时间,两者相加即可。
【详解】11-8=3(小时)
20-13=7(小时)
3+7=10(小时)
10小时再加30分钟,即这个商店一天共营业10小时30分。
故答案为:C
【点睛】做题关键是能算出两个时间点间隔的时间。
7.B
【分析】将这盒巧克力看作一个整体,吃了整盒巧克力的,还剩整盒巧克力的,是8块。则整盒巧克力的是(8÷2)块。整盒巧克力有(8÷2×3)块。
【详解】1-=
8÷2×3
=4×3
=12(块)
这盒巧克力一共有12块。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减法的计算以及分数的认识,关键是求出整盒巧克力的是8块,进而求出整盒巧克力的块数。
8.B
【分析】126条是长绳和短绳的条数和,24条是短绳和长绳条数差,(和+差)÷2=大数,(126+24)÷2求的是短绳的条数。
【详解】(126+24)÷2求的是短绳的条数。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和差问题,理解(和+差)÷2=大数是解题关键。
9.;5
【分析】根据对分数的认识可知,把这些薄荷糖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糖的,是(20÷4)粒。
【详解】20÷4=5(粒)
把20粒薄荷糖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糖的,其中的1份是5粒。
10. 90 92
【分析】第一季度是1、2、3月,第四季度是10、11、12月。1、3、10、12月都是大月,每个月都有31天。11月是小月,有30天。用2023÷4判断2023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用加法分别求出第一季度以及第四季度的天数。
【详解】2023÷4=505……3
2023年是平年,2月有28天。
31+28+31=90(天)
31+30+31=92(天)
2023年第一季度有90天,第四季度有92天。
11.9;7;8(答案不唯一)
【分析】4名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都在19秒以内,说明4个人跑100米用的时间都小于19秒。路程一定,速度越快,跑完100米需要的时间越短,成绩越好。一位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若整数部分一样大,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的数大,则这个小数就大,依此解答。
李莉是第一名,王媛是第二名,说明王媛的用时大于16.8秒,王媛的成绩是16开头的,可以是16.9秒;
张萍是第三名,说明张萍的用时大于16.9秒,可能是17.4秒;
刘菲是第四名,说明刘菲的用时大于17.4秒,可能是18.3秒。(答案不唯一)
【详解】由分析知,王媛的成绩可能是16.9秒,张萍的成绩可能是17.4秒,刘菲的成绩可能是18.3秒。(答案不唯一)
李莉(第1名) 王媛(第2名) 张萍(第3名) 刘菲(第4名)
16.8秒 16.9秒 17.4秒 18.3秒
12.64
【分析】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那么正方形的周长也是32厘米。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可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解即可。
【详解】32÷4=8(厘米)
8×8=64(平方厘米)
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则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
13. 150 150
【分析】小刚喝了这杯饮料的,即表示将这杯饮料平均分成2份,小刚喝了其中的1份,故用300毫升除以2,即可求得小刚喝了多少毫升,再用总量减去喝了的部分,即可求出剩余多少毫升。
【详解】300÷2=150(毫升)
300-150=150(毫升)
所以小刚喝了150毫升,还有150毫升。
14. 4 16
【分析】用篱笆围长方形,篱笆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用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然后写出两个整数相加的形式,能写几组,就有几种不同的围法,据此解答;要求围成的菜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分别求出各种围法的长方形的面积,再比较大小解答。
【详解】16÷2=8(厘米)
7+1=8
6+2=8
5+3=8
4+4=8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16>15>12>7
用16根长度是1米的篱笆围一块长方形菜地,共有(4)种不同的围法,面积最大是(16)平方米。
15.×
【详解】略
16.×
【详解】略
17.×
【详解】略
18.×
【详解】略
19.√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40×40=1600(平方米)
40×4=160(米)
它的面积是1600平方米,周长是160米。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117;1000;120;3.1
18;418;4216;
【详解】略
21.3.9;3200;1034
【分析】小数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乘法验算时,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看是不是等于积。
【详解】6.8-2.9=3.9 50×64=3200 47×22=1034
验算:
22.1334;479;250;161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65×20+34
=1300+34
=1334
540-305÷5
=540-61
=479
350÷7×5
=50×5
=250
(708+258)÷6
=966÷6
=161
23.260平方米;256平方分米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0×13=260(平方米)
16×16=256(平方分米)
24.17.2米
【分析】用总共的长度减去第一根长度再减去第二根长度即可。
【详解】26.8-4.8-4.8
=22-4.8
=17.2(米)
答:这卷绳子还剩17.2米。
【点睛】做题关键是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减法,理解两根一样长表达意思。
25.24厘米
【分析】绸带的长度60除以5,再乘2,即等于小欣用去绸带的厘米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60÷5×2
=12×2
=24(厘米)
答:小欣用去24厘米绸带。
【点睛】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1)14页
(2)19页
【分析】(1)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去还剩下的页数,求出已经看的页数,再除以看的天数,求出平均每天看书页数。
(2)用可以借阅天数减去看书天数,求出剩下的借阅天数。用剩下的页数除以剩下的借阅天数,求出平均每天看书页数。
【详解】(1)(236-152)÷6
=84÷6
=14(页)
答:平均每天看14页。
(2)152÷(14-6)
=152÷8
=19(页)
答:芳芳平均每天要看19页才能看完。
【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关键是熟记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27.117辆
【分析】先算出15:00-17:00经过几小时,再用经过车子的总数除以时间即可。
【详解】17-15=2(小时)
234÷2=117(辆)
答:平均每小时有117辆车通过。
【点睛】做题关键在于算出15:00-17:00经过的时间,再用除法解决。
28.(1)8号;11号;18厘米
(2)见详解
【分析】(1)根据上表,身高最大的是最高,最小的是最矮的,然后把它们相减即可解答。
(2)按小号、中号、大号标准分别统计出学生数填入表中即可。
【详解】(1)8号学生最高,11号学生最矮;
144-126=18(厘米)
答:8号学生最高,11号学生最矮,他们相关18厘米。
(2)
衣服型号 小号 中号 大号
数量/套 3 8 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