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张PPT。§2.1 正数和负数一、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些量: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
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
卖出一季衣服盈利500元和亏损200元。
水位上升0.8米和下降0.5 米。
买进100辆自行车和卖出20辆自行车。想一想:这里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怎样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规定向东为正,
则向东行驶3千米,记作_____。
向西行驶3千米,记作_____。+3-3+500-500如果规定盈利为正,
卖衣服盈利500元,记作_______。
卖衣服亏损200元,记作_______。三、正数、负数的概念请大家朗读课本P17倒数第一段。
*注意*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四、练一练课本P18 练习1、2、3、4
2. ① 在知识竞赛中,如果+10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样表示?
② 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03克表示什么? ③ 如果-4表示一个物体向西移动4米,那么+2表示什么?物体原地不动记为什么?
④ 读出下列各数,指也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3,- 3/4,0,3.14,-8.75,0.12课件8张PPT。正数和负数徐州市解放路小学 高玮向东走200米向西走200米3试一试1.如果汽车向北行驶50m记作+50m,那么汽车向 南行使100m怎么记?
2.如果体重减少2kg记作-2kg,那么+5kg表示什么?记作 - 100m体重减少5kg说一说表中正负数表示的意义说一说 填一填某仓库4月份进、出货物记录是:3日运进200吨,5日运出400吨,6日运进800吨,15日运出50吨,20日运出1000吨,25日运进500吨.在下表内里用正负数表示进、出货物的情况.- 400+800- 50- 1000+5004下面是农用物资商场下半年的盈亏情况。说说你从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说一说1、如果+15表示比平均高15分,那么-8分表示( ).
2、如果比规定尺寸多1mm记作+1mm,那么+5mm表示( ).
3、如果顺时针旋转45度记作+45度,那么逆时针旋转35度记 作( ).
4、如果从银行存入500元记作+500元,那么从银行取出700元记作( ).比平均低8分比规定尺寸多5mm- 35度-700元考考你4箱梨称重后记录如下,以每箱重30kg为标准,超过的千克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1、这4箱梨共重多少千克?平均每箱重多少千克?
2、平均每箱重与每箱标准重比较,结果用正、负数表示课件6张PPT。2.1 正数和负数1.相反意义的量回忆小学时,已经学过哪些数?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什么数?
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___。
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有时分配、测量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________表示。
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量:例1 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例2 温度是零上100C和零下50C.
例3 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例4 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例5 买进100辆自行车和卖出20辆自行车.
正数与负数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上面引进了-5、-2、-237等数,像这样的数是一种新数,叫做负数。
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10、3、500、1.2等,叫做正数。
正数的表示法,+5与5是否一样?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堂练习1、不用负数,说明下面一些话的意义:
(1)向北走-50米;
(2)气温下降-50C;
(3)运进-2000千克大米;
(4)成本增加-5%.2、填空:“负债1000元”,可以说成拥有______元;
“后退10步”,可以说成前进______步。
课件25张PPT。生活中的负数温度哈尔滨最高温度是零下1℃,最低温度是零下5 ℃ 。北京6~13℃ 哈尔滨 -5~-1 ℃广州 17~29 ℃昆明 11~21 ℃拉萨 -2~11 ℃台北 18~27 ℃长春 -3~3℃ 西宁 -6~15℃ 零上的温度用什么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什么数表示?0又表示什么呢? 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0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加号、减号和过去的意义不同,不是一种运算符号.在这里加号叫做正号,减号叫做负号。 - 17℃17℃ 正数 负数哈尔滨最高温度是零下1℃,最低温度是零下5 ℃ 。北京6~13℃ 哈尔滨 -5~-1 ℃广州 17~29 ℃昆明 11~21 ℃拉萨 -2~11 ℃台北 18~27 ℃长春 -3~3℃ 西宁 -6~15℃ 有负数吗?请你读出来。请拔出10℃。先找到0℃,
这是分界点。请拔出 - 10℃。先找到0℃,
这是分界点。请拔出 - 20℃。比较两个温度
(-10℃和-20℃)哪个更冷? - 20℃更冷。
也就是说- 20℃温度更低,
- 10℃温度比- 20℃高 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20℃时的感觉。 生活中有更多的负数等待你们去发现。生活中的负数温度你能正确的读写温度吗?读作:
写作:十摄氏度
10 ℃读作:
写作:零下五摄氏度
-5 ℃读作:
写作:零下二十五摄氏度
-25 ℃ 为了简单方便可以正数前面的正号省略.如:把+25简写成25 。如果去掉正号,这些数你们熟悉吗?是我们过去学的数。负数前的负号可以去掉吗?不能,去掉负号,就没办法和正数区分了。你还能说几个正数和负数吗?说得完吗?所有正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
所有负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负数 < 0 < 正数所有正数比0大,所有负数比0小。 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是分界点。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1)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五楼按5,地下二楼按-2)生活中的应用(2)人人乐超市3个月的经营情况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一下吗?(3)你理解这些信息的意义吗?珠穆朗玛峰
海拔:8844.43米台湾海峡最深处
海拔:-2311海平面大海陆地把海平面当成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珠穆朗玛峰是海平面以上8844.43米。台湾海峡最深处是海平面以2311米。(4)上图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 置在0处。0-1-4-2-31-52354A 、 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那么从0点向 西行3米,表示为( )米 西 东B 、 如果小华的位置是+4米说明他是向( )行( )米。C、 如果小华的位置是-5米说明他是向( )行( )米。 -3 4 东 5 西(5)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风速和刘翔是对着跑的。请两生分别代表刘翔和风速表演,是相反的。再见课件7张PPT。生活中的负数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生活中各种现象,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存在,以及负数所表达的意义。能力目标:会从生活中的负数现象提炼为抽象的负
数意义认识的能力。情感目标:对知识不断更新的意识。第一块:从生活中引入第二块:从生活中理解第三块:从生活中巩固一、出发前——以逸待劳,期待精彩二、鏖战时——隔岸观火,众人皆利二、鏖战时——隔岸观火,众人皆利(一)知识生成上
“36”是正数吗?为什么?
负数前面的负号可以去掉吗?去掉行不行?(二)动手动脑上
在温度计上拨出零上5度和零下5度。
0到底是正数还是负数?(三)反馈纠错上
把正负数圈出来,省略号要不要圈进去?一、出发前——以逸待劳,期待精彩二、鏖战时——隔岸观火,众人皆利三、胜利时——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语言简练,生动活泼,颇具幽默动作亲切,直观形象,富有感染板书精练,目标明确,条理清晰谢谢!课件12张PPT。1.1 正数和负数一、问题引入 各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同学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获胜.
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2,+1,+2,+4,-2-3-1-2规定向前为正,向后为负,则有:自然数和分数的产生: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 …… 结绳记数二、探索新知由表示“没有”“空位”,产生数0由分物、测量,产生分数 , …… 如果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净胜球数是进球数与失球数的和. 足球比赛排名顺序的规定:两队积分不同,积分高的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相同,净胜球多的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净胜球都相同,进球数多的队排名在前. 负数的概念 像-3, -2, -0.5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数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想想所学过的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所学过的数 所学过的数或三、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2.展示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如下图,解释下图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1)小学使用的地图册里的中国地形图,图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处都标有海拔高度数.(2)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某银行的存折.四、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五、作业教科书第7页第1、2、3、4、5题.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2005.08
认识负数
河南省许昌市实验小学 张红娜
教学内容:
?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
教学重、难点:
?
负数的意义。
?
教学过程:
?
??? 一、谈话交流
?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
二、教学新知
?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
(1)引入实例。
?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
(2)尝试。
?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
?
(3)展示交流。
?
……?
?
2.认识正、负数。
?
(1)引入正、负数。
?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
(2)试一试。
?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
写完后,交流、检查。
?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
① 同桌交流。
?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
?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
4.进一步认识“0”。
?
(1)看一看、读一读。
?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
哈尔滨:?? -15 ℃~-3 ℃
?
?北京:??? -5 ℃~5 ℃
?
?深圳:??? 12 ℃~23 ℃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
(2)找一找、说一说。
?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
(3)提升认识。
?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4)总结归纳。
?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
?
(完善板书。)
?
5.练一练。
?
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
?
6.出示课题。
?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
7.负数的历史。
?
(1)介绍。
?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
(2)交流。
?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
三、练习应用
?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课件逐一出示:
?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
?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
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
?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
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
4.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
?
5.
?
?
“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
四、总结延伸
?
1.学生交流收获。
?
2.总结。
?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材说明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例1)、存折(例2)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例3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式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4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负数。例如,例1通过冬天教室里和教室外的气温对比,室内、室外的气温分别是零上16℃和零下16℃,来引入负数。因为气温是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信息,从气温引入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再如,例2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取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用正负数表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京时间的其他地区的时间,等等。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例3安排了一个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例4进一步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借助数轴来比较数的大小。利用学生对温度高低的亲身体验理解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建议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关于数的大小比较,特别是两个负数的比较,这里还不是抽象的比较,只要能借助数轴来比较就可以了。
3.本单元内容可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单元? 负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 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 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 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