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考模拟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分班考模拟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03 14:4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模拟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的阴影部分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选项中,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聪聪的年龄和体重 B.看一本书,已经看过的与未看过的页数
C.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D.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3.关于算式0.8□×1.6□的积,下列选项可能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1.17÷2.6=a,那么11.7÷2.6=( )。
A. B.a C.10a D.无法确定
5.某校六(1)班男生18人,女生16人。该班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
A. B. C. D.
二、填空题
6.( )÷15=6∶( )==( )%=0.6。
7.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大约是109000000平方米,横线上的数读作(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
8.一次体育测试,六(1)班的平均分是85分,如果把83分记作﹣2分,那么90分应该记作( )分,﹢4分表示的实际分数是( )分。
9.做成一个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 )厘米长的铁丝。如果要给这个框架糊上一层纸,至少需要( )平方厘米的纸。
10.张叔叔上个月获得一笔3000元的稿费,按照相关规定: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掉费用800元,剩余的金额需要按14%的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张叔叔应交纳个人所得税( )元。
11.学校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用彩旗装扮校园,按照一面红旗子、两面黄旗子、三面蓝旗子的顺序把旗子串起来悬挂,第50面旗子是( )色。
12.一个10分钟的沙漏计时器,里面共装沙45克,1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 ),漏下这些沙的需要( )分钟。
13.甲乙两车以匀速从A城驶向B城(如图所示)。
(1)甲车出发( )小时后追上乙车,点A表示的意思是( );
(2)乙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三、判断题
14.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4∶5∶9。( )
15.圆的直径扩大10倍,面积也扩大10倍。( )
16.a和b是两个不为0的自然数,并且a>b,则>。( )
17.气象局要统计今年上半年每月的降水量变化情况,一般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
18.把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段,每段占这根木料总长的,每锯一段用的时间是全部时间的。( )
四、计算题
19.直接写得数。
16×= 4÷0.02= 138+294=
1-= ÷= 8×0.5÷0.5×8= =
20.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9.42-1.68-4.32 12.5×32×0.25 3.76×1.5+62.4×0.15 48×[1-]
21.求未知数。
x+2x=12.6 21∶5=x∶
22.求阴影部分面积。
五、作图题
23.(1)将图形A向右平移8格,得到图形B。
(2)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3)以MN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D。
六、解答题
24.甲、乙、丙三个班共种树120棵,甲班种了总数的,乙与丙种的树比是7∶5,乙比丙多种多少棵?
25.保护家园,人人有责。前进小学开展“做讲卫生小卫士”活动,六年级男同学收废纸20千克,比女同学少收。六年级同学一共收废纸多少千克?
26.浩浩家距离外婆家大约有470千米,汽车每100千米耗油8升,按这个耗油量,出发时加满40升汽油,能到外婆家吗?(用比例知识解答)
27.淘气的爸爸看中了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这辆电动汽车的标价为24.5万元,购买的话还会产生的费用有:安装充电桩为2000元,上牌100元,车辆购保险4000元。通过与销售人员讨价还价,最终与商家达成以车辆标价九折进行购置,同时还会获得5000元的政府补贴。请你算一算笑笑家买这辆电动车最终花了多少钱?
28.沙子的用途很广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建筑、修路等。某村修路,运回的沙子堆成了一个圆锥形,底面直径为4米,高1.5米。用这堆沙在5米宽的路面上铺2厘米厚,能铺多少米?
29.赵叔叔每天开车去单位上班,下班开车回家,期间需要连续停车8小时。单位附近有A、B两个停车场,收费标准如下:
A停车场 2小时内(含2小时):5元/辆
超过2小时的部分:每小时2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B停车场 按月收费,每个月400元
(1)赵叔叔去上班在A停车场停车,一天需要多少钱?
(2)赵叔叔每个月工作20天,选择哪个停车场比较省钱?
参考答案:
1.B
【分析】A.将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即0.1。再将0.1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01。据此,数出阴影部分是多少;
B.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将3公顷平均分成4份,将3公顷除以4,求出每份是多少公顷;
C.将圆平均分成4份,桃树有其中的1份、柳树有其中的3份。将柳树份数减去桃树的份数,求出差,再将差除以柳树份数,求出桃树比柳树少几分之几;
D.将大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为。再将这3份平均分成3份,将其中的1份涂色,那么最终涂色部分表示的;
【详解】A.阴影部分表示0.18,阴影部分表达正确;
B.3÷4=(公顷),阴影部分表达不正确;
C.(3-1)÷3
=2÷3

桃树比柳树少,阴影部分表达正确;
D.阴影部分表示×,表达正确。
故答案为:B
2.D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A.聪聪的年龄和体重,不是乘积一定,也不是比值一定,所以不成比例;
B.书的总页数一定,但已经看过的页数与未看过的页数,这两个量的和一定,比值不一定,乘积也不一定,所以它们不成比例;
C.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是比值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D.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是乘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D
3.C
【分析】先设□=0时,求出算式最小的积;设□=9时,求出算式最大的积;则算式0.8□×1.6□的积在最小积与最大积之间;
数轴上把一大格平均分成10小格,每小格用小数表示为0.1;分别找出①②③④表示的小数,在最小积和最大积之间的小数,即是算式0.8□×1.6□的积。
【详解】设□=0时,积最小为:
0.80×1.60=1.28
设□=9时,积最大为:
0.89×1.69=1.5041
即0.8□×1.6□的积在1.28~1.5041之间。
A.①在0~1之间的第6小格处,表示0.6,0.6<1.28,不符合题意;
B.②在0~1之间的第9小格处,表示0.9,0.9<1.28,不符合题意;
C.③在1~2之间的第4小格处,表示1.4,1.28<1.4<1.5041,符合题意;
D.④在1~2之间的第7小格处,表示1.7,1.7>1.504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C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商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被除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商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本题中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那么商就扩大10倍,也就是a扩大10倍,据此可以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1.17÷2.6=a
所以11.7÷2.6=10a
故答案为:C
5.D
【分析】要求“女生人数比男生少几分之几”,关键是找准单位“1”,这句话中的单位“1”是男生的人数,所以这句话就是问“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题中说男生18人,女生16人,所以要求的就是“16人比18人少的人数占18人的几分之几”,就是先算出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再算少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18-16=2(人)
2÷18=
所以该班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故答案为:D
6.9;10;25;60
【分析】先把0.6化成分母为10的分数,再化简为;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母乘3得15,那么分子也要乘3得9,即,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将改写成9÷15;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乘2得6,那么分母也要乘2得10,即,再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将改写成6∶10;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乘5得15,那么分母也要乘5得25,即;
将小数0.6化成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数的后面添上百分号,即60%。
【详解】0.6==
==,=9÷15
==,=6∶10
==
0.6=60%
即9÷15=6∶10==60%=0.6。
【点睛】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与比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 一亿零九百万 1.09亿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详解】109000000读作:一亿零九百万
109000000=1.09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和改写,分级读即可快速、正确地读出此数,改写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8. ﹢5 89
【分析】根据题意易知,高于平均分记为正数,低于平均数记为负数。90分比平均分85分高5分,那么90分可记作﹢5分;﹢4分表示比平均分85分高4分,利用加法求出它表示的实际分数。
【详解】90-85=5(分)
85+4=89(分)
所以,90分应该记作﹢5分,﹢4分表示的实际分数是89分。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及应用,负数表示和正数意义相反的量。
9. 240 2400
【分析】正方体有12条棱,用棱长20厘米乘12,求出棱长和,即可求出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铁丝;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求出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详解】20×12=240(厘米)
20×20×6=2400(平方厘米)
所以,做成一个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240厘米长的铁丝。如果要给这个框架糊上一层纸,至少需要2400平方厘米的纸。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棱长和以及表面积,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10.308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收入3000元减去800元得到剩余的金额,再乘14%的税率,即是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详解】(3000-800)×14%
=2200×0.14
=308(元)
【点睛】掌握“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关键是理解“剩余的金额需要按14%的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中的“剩余金额”。
11.黄
【分析】根据题意,旗子的排列顺序是红、黄、黄、蓝、蓝、蓝,那么可以将这样的6面旗子看成一组。用50除以6,求出商和余数,商表示50面旗子中有几组,余数表示第50面旗子是红、黄、黄、蓝、蓝、蓝中的第几个颜色。据此解题。
【详解】50÷6=8(组)……2(个)
所以,第50面旗子是黄色。
【点睛】本题考查了周期问题,解题关键是求出50面旗子包含几组红、黄、蓝,还余下几面旗子。
12. 7.5
【分析】用1分钟除以10分钟,求出每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几分之几;用除以每分钟漏沙几分之几,求出漏下这些沙的需要多少分钟。
【详解】1÷10=
÷=7.5(分钟)
所以,1分钟可以漏下这些沙的,漏下这些沙的需要7.5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了工程问题,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13.(1) 3 乙车3小时行驶240千米
(2)正
【分析】(1)折线相交于一点表示行驶距离相等即为追上,点A表示乙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观察图形可知,是经过原点的直线;从图像中很清晰地看出甲、乙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行驶时间同时扩大(或缩小)的变化规律,只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方向相同,就是说明它们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1)由分析可得:甲车出发3小时后追上乙车,点A表示的意思是乙车3小时行驶240千米。
(2)由分析可得:乙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点睛】本题考查对正比例图形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14.×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总份数为4+5+9=18份,再分别求出三条边各占周长的多少,然后根据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即可解答。
【详解】4+5+9=18,三条边各占周长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
15.×
【分析】圆的面积公式为,而半径,所以,由此可以解答。
【详解】,当直径d扩大10倍时,面积=,与原来相比应该是扩大了100倍。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知晓圆的面积应该和半径的平方或直径的平方相关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根据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判定。
【详解】因为a和b是两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并且a>b,再根据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看分母,分母大的反而小,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运用。
17.×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气象局要统计今年上半年每月的降水量变化情况,一般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于掌握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8.√
【分析】把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段,求每段占这根木料总长的几分之几,就是把这根木料总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为4份,用1÷4解答;求每锯一段用的时间是全部时间的几分之几,全部时间是锯4-1=3下用的时间,用1÷3解答,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每段占这根木料总长的:;
每锯一段用的时间是全部时间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注意找准单位“1”,锯成同样长的4段所用的时间是所锯段数减1次的时间。
19.6;200;;432
;;64;1
【详解】略
20.3.42;100;15;4
【分析】9.42-1.68-4.32,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9.42-(1.68+4.32),再进行计算;
12.5×32×0.25,把32化为8×4,原式化为:12.5×8×4×0.25,再根据乘法结合律,原式化为:(12.5×8)×(4×0.25),再进行计算;
3.67×1.5+62.4×0.15,根据积不变性质,原式化为:3.67×1.5+6.24×1.5,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1.5×(3.67+6.24),再进行计算;
48×[1-(+)];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9.42-1.68-4.32
=9.42-(1.68+4.32)
=9.42-6
=3.42
12.5×32×0.25
=12.5×8×4×0.25
=(12.5×8)×(4×0.25)
=100×1
=100
3.76×1.5+62.4×0.15
=3.76×1.5+6.24×1.5
=1.5×(3.76+6.24)
=1.5×10
=15
48×[1-]
=48×[1-(+)]
=48×[1-]
=48×
=4
21.x=4.2;x=1.2
【分析】(1)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
(2)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5即可。
【详解】(1)x+2x=12.6
解:3x=12.6
3x÷3=12.6÷3
x=4.2
(2)21∶5=x∶
解:5x=21×
5x=6
5x÷5=6÷5
x=1.2
22.550dm2;31.74cm2
【分析】第一个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上底为30dm、下底为40dm、高为20dm的梯形面积-底为30dm、高为10dm的三角形面积;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第二个图形的面积=长为10cm、宽为6cm的长方形面积-半径是6cm的圆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圆的面积公式S=πr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30+40)×20÷2-30×10÷2
=70×20÷2-300÷2
=1400÷2-150
=700-150
=550(dm2)
10×6-3.14×62×
=60-3.14×36×
=60-113.04×
=60-28.26
=31.74(cm2)
23.见详解
【分析】(1)将图形A的各个顶点向右平移8格,再顺次连接;
(2)O点位置不变,确定出图形A的另外两个顶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后,再顺次连接;
(3)O点位置不变,确定出图形A的另外两个顶点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
【详解】(1)(2)(3)见下图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作旋转后的图形以及补全轴对称图形。
24.12棵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班种了总数的,则乙和丙共种总数的1-=,用乘120可求出乙和丙的总棵数72棵,再根据乙与丙种的树比是7∶5可得:乙种了72棵的,丙种了72棵的,分别求出乙和丙的棵树,最后相减即可求出乙比丙多种多少棵。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乙和丙:120×(1-)=72(棵)
乙:(棵)
丙:(棵)
42-30=12(棵)
答:乙比丙多种12棵。
25.45千克
【分析】把六年级女同学收废纸的质量看作单位“1”,六年级男同学比女同学少收,则男同学收废纸的质量是女同学的(1-),单位“1”未知,用男同学收废纸的质量除以(1-),即可求出女同学收废纸的质量,再加上男同学收废纸的质量,即是六年级同学一共收废纸的质量。
【详解】女同学收废纸:
20÷(1-)
=20÷
=20×
=25(千克)
一共:20+25=45(千克)
答:六年级同学一共收废纸45千克。
26.能
【分析】设40升汽油能行驶x千米,根据耗油量∶行驶距离=每千米耗油量(一定),据此列出比例算式求出x的值,是加满40升汽油可以行驶距离,与到外婆家的距离比较即可。
【详解】解:设40升汽油能行驶x千米。
40∶x=8∶100
8x=40×100
8x=4000
8x÷8=4000÷8
x=500
500>470
答:能到外婆家。
27.221600元
【分析】九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90%,将原价24.5万元乘90%,求出车子的现价。再将现价加上充电桩安装费用、上牌费用、保险费用,再减去政府补贴,即可求出笑笑家买这辆电动车最终花了多少钱。
【详解】24.5万元=245000元
245000×90%+2000+100+4000-5000
=220500+2000+100+4000-5000
=226600-5000
=221600(元)
答:笑笑家买这辆电动车最终花了221600元钱。
28.62.8米
【分析】根据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求出沙子体积,铺在路上的形状是长方体,铺的长度相当于长方体的长,根据长方体的长=体积÷宽÷高,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3.14×(4÷2)2×1.5÷3
=3.14×22×1.5÷3
=3.14×4×1.5÷3
=6.28(立方米)
2厘米=0.02米
6.28÷5÷0.02=62.8(米)
答:能铺62.8米。
29.(1)17元;(2)A停车场
【分析】(1)由题意可知,停车8小时分两个时间段收费,2小时内收费5元,超过2小时的部分即8-2=6小时,按每小时2元收费,先求出超过2小时的部分费用,再加上2小时内的费用即可解答。
(2)由题意可知,要选择合算的停车场,需要求出在A停车场的费用,然后与B停车场费用进行比较。赵叔叔每个月工作20天,用A停车场一天的停车费乘停的天数,求出A停车场一个月的费用,再通过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8-2)×2+5
=6×2+5
=12+5
=17(元)
答:一天需要17元。
(2)17×20=340(元)
340<400
答:选择A停车场比较省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