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考模拟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分班考模拟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03 14:4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模拟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a为最小质数,b为自然数,那么ab一定是( )
A.质数 B.奇数 C.偶数 D.奇数或偶数
2.长江比黄河长,长江的长度大约相当于黄河的( )。
A.30% B.100% C.3% D.115%
3.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表示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在1995年、1600年、1800年、2010年、1976年、2008年、2032年中,有( )个闰年。
A.3 B.4 C.5 D.6
5.下面各项中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B.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C.直径一定,圆周率和圆的周长
D.圆柱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
6.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小正方体( )个。
A.5 B.6 C.7 D.8
7.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 )。
A.扩大到原来的3倍 B.缩小至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6倍 D.缩小至原来的
8.用一条线段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中( )总是相等的。
A.高 B.上底、下底之和 C.周长 D.面积
二、填空题
9.十二亿零二百三十一万四千写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10.15÷_________=_________∶8=0.75==_________%=_________折。
11.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2.把一根4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份,每段长是 ,每段是全长的 。
13.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铺地总面积与用砖的总块数成 比例;修一条公路,平均每天修的长度和修的天数成 比例。
14.把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按3∶1的比放大,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5.把一个体积是24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需要削去 立方厘米。
三、判断题
16.淘气把一枚1元的硬币抛了9次都是正面朝上,他抛第10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17.一种商品,打九折出售,就是说现价比原价降低了90%。 ( )
18.下面这三个物体,从上面看,形状相同,从侧面看,形状也相同。( )
19.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这个比例尺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倍。( )
2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它的长和宽都是质数,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1平方厘米。( )
四、计算题
21.直接写得数。


22.脱式计算,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


23.解方程。
∶4=∶3 -50%=140
24.求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五、解答题
25.书店的图书凭优惠卡可以打八折,小明用优惠卡买了一套书,节省了9.6元。小明买这套书花了多少元?
26.食堂运来495千克煤,已经用了三天,剩下的比已经用去的多45千克。这个食堂平均每天用煤多少千克?
27.在同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0厘米,甲、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如果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600千米,那么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28.龟兔赛跑,全程2000米。乌龟每分钟爬行25米,兔子每分钟跑500米。兔子见乌龟慢吞吞的,心生傲慢,便在途中睡了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遥遥领先,慌忙起身,奋起直追,最终与乌龟同时到达终点。兔子在途中睡了多长时间?
29.天气炎热,兰兰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雪碧招待来家作客的东东和亮亮。这瓶雪碧能倒满2个这样的水杯吗?(直径和高均为水杯里面测得的数据)
30.甲、乙两仓库存放大米质量的比是3∶7,甲仓库运进6吨,乙仓库运出4吨后,甲、乙两仓库大米质量比变为3∶5。两个仓库原来各有大米多少吨?
31.一个平面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可以形成立体图形。例如,分别将长方形、圆作为底面,向上平移可以得到长方体、圆柱(如图1),它们的体积均可以用“底面积×高”进行计算;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绕着长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柱(如图2)。
(1)将一个底面直径 厘米的圆作为底面,向上平移 厘米,也可以形成图2中的圆柱。
(2)将一个两条直角边均为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作为底面,向上平移5厘米,形成一个立体图形(如图3),它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参考答案:
1.C
【详解】由题意可知a=2,ab=2b,b为自然数时,2b一定为偶数;所以ab一定也是偶数
故答案为C.
2.D
【分析】长江比黄河长,要求长江的长度大约相当于黄河的百分之几,用长江的长度除以黄河的长度,计算的结果应该大于1,据此判断。
【详解】长江比黄河长,因此长江的长度÷黄河的长度,所得商大于1,选项中只有115%大于1,所以长江的长度大约相当于黄河的115%。
故答案为:D
3.C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据此意义分析各选项中图形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图一,此图被分成5份,其中涂色部分为2份,但是不是平均分,所以不符合题意;
图二,此图平均分成5份,其中涂色部分为2份,用分数表示为,所以符合题意;
图三,此图被平均分成6份,其中涂色部分2份,则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所以不符合题意;
图四,此图平均分成5份,其中涂色部分为2份,用分数表示为,所以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每个图形被分成的份数,及涂色部分的份数。
4.B
【分析】,有余数,是平年;
,没有余数,是闰年;
,有余数,是平年;
,有余数,是平年;
,没有余数,是闰年;
,没有余数,是闰年;
,没有余数,是闰年;
所以有4个闰年,据此解答。
【详解】在1995年、1600年、1800年、2010年、1976年、2008年、2032年中,有(4)个闰年。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用所给出的年份除以4(整百的除以400),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5.D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A.时间×速度=路程(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
B.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长+宽=周长(一定),所以不成比例关系;
C.圆的周长=,周长÷=直径(不是一定的值),所以不成比例关系;
D.体积÷底面积=高(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判断即可。
6.B
【分析】这个几何体共有2层,由俯视图可得第一层立方体的个数,由左视图可得第二层立方体的可能的个数,相加即可。
【详解】俯视图和左面图可知,上层最少有1个,下层一定有5个,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小正方体6个。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
7.A
【分析】根据题意知道,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它的总体积不变,再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和圆柱形的关系,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体积是圆柱形体积的,
又因为,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它的总体积不变,
所以,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扩大到原来的3倍;
故答案为:A
8.A
【分析】根据梯形高的定义知,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梯形的高是指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距离,把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时,两平行线之间距离是相等的,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其中的高一定相等。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是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平行,它们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是解题关键。
9. 1202314000 12亿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详解】十二亿零二百三十一万四千写作:1202314000
1202314000≈12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和求近似数,分级写或借助数位表写数能较好的避免写错数的情况,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10.20;6;12;75;七五
【分析】把0.75化成分数并化简,0.75=,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做被除数,分母做除数,=15÷20;分数与比的关系:分子做比的前项,分母做比的后项;=6∶8;再根据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据此解答。
【详解】15÷20=6∶8=0.75==75%=七五折。
【点睛】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分数和比的关系,百分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互化以及折扣问题的知识进行解答。
11. 0 2 1
【分析】根据自然数、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据此解答。
【详解】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点睛】根据自然数、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12. 米/0.8米
【分析】用绳子的全长除以平均分成的段数就是每段的长度;再把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段, 求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用1÷5,即可解答。
【详解】4÷5=(米)
1÷5=
【点睛】本题重在区分每段的数量与每段是总数几分之几;每段的数量是具体的数量,用除法求解;每段的总数的几分之几,是把某个整体看成单位“1”,每段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的意义求解。
13. 正 反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若它们的比值一定,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若它们的乘积一定,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详解】每块地砖的面积=铺地总面积÷用砖的总块数,比值一定,铺地总面积与用砖的总块数成正比例关系。公路长=平均每天修的长度×修的天数,乘积一定,平均每天修的长度和修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点睛】辨识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就看它们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
14. 15 60
【分析】一个正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
【详解】放大后的边长:5×3=15(厘米)
放大后的周长:15×4=6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结合图形准确分析出正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15.16
【分析】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则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则削掉部分的体积就是这个圆柱的(1-),用圆柱的体积乘(1-),即可求出削去部分的体积。
【详解】24×(1-)
=24×
=16(立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内最大的圆锥的特点以及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的三倍关系的灵活应用。
16.×
【分析】因为硬币只有正、反两面,连续9次正面朝上,因为第10次抛出,是一个独立事件与前面没有关系,求第10次抛出,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即求任意抛出硬币后,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根据可能性的求法: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即可。
【详解】1÷2=
所以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应根据可能性的求法: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进而得出结论。
17.×
【分析】根据九折的定义,直接判断题干正误即可。
【详解】一种商品,打九折出售,就是说现价是原价的9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扣问题,打几折就是按照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
18.√
【分析】这三个图形,从上面看,都是三个正方形排成的一排,从侧面看,都是两个正方形排成的一列。
【详解】下面这三个物体,从上面看,形状相同,从侧面看,形状也相同。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19.√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详解】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它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也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20.×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长+宽=周长÷2,即12厘米;然后考虑哪两个数相加的和是12厘米,且这两个数都是质数,即可找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据此判断。
【详解】24÷2=12(厘米)
12=11+1=10+2=9+3=8+4=7+5
其中7和5是质数,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7×5=35(平方厘米)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质数的定义、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1.50;445;7.2
0.8;;
【详解】略
22.;10;
;650
【分析】(1)同级运算,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交换8和的位置,利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3)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加法,最后计算中括号外的除法;
(4)6.5×86.5转换成65×8.65,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详解】×÷
=××
=×

×8××1.25
=(×)×(1.25×8)
=1×10
=10
96÷[56+(-0.625)]
=96÷[56+(0.625-0.625)]
=96÷[56+0]
=96÷56

1.35×65+6.5×86.5
=1.35×65+65×8.65
=65×(1.35+8.65)
=65×10
=650
23.=;=560
【分析】(1)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改写成乘法形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求出方程的解;
(2)先化简方程,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25,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4=∶3
解:3=4×
3=
3÷3=÷3
=×

(2)-50%=140
解:0.75-0.5=140
0.25=140
0.25÷0.25=140÷0.25
=560
24.53平方厘米
【分析】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空白三角形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10+12)×7÷2-6×8÷2
=22×7÷2-6×8÷2
=154÷2-48÷2
=77-24
=53(平方厘米)
25.38.4元
【分析】八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0%,则把原价看作单位“1”,现价比原价少(1-80%),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9.6÷(1-80%)即可求出原价,进而求出现价即可。
【详解】9.6÷(1-80%)
=9.6÷20%
=48(元)
48-9.6=38.4(元)
答:小明买这套书花了38.4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明确折扣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75千克
【分析】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差,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解答方法:小数=(和-差)÷2,剩下的比已经用去的多45千克,根据和差公式求出用去的质量为(495-45)÷2,再除以用的天数,即可求出这个食堂平均每天用煤多少千克。
【详解】(495-45)÷2÷3
=450÷2÷3
=225÷3
=75(千克)
答:这个食堂平均每天用煤75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和差公式的灵活应用,先求出用去多少吨煤是关键。
27.960千米
【分析】同一幅地图的比例尺相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将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设为未知数,再根据比例尺相等列出比例,从而解比例即可。
【详解】1600千米=160000000厘米
解:设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20∶160000000=12∶x
20x=160000000×12
20x=1920000000
20x÷20=1920000000÷20
x=96000000
96000000厘米=960千米
答: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96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找出比例关系列比例。
28.76分钟
【分析】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乌龟爬行全程需要的时间和兔子跑全程需要的时间,然后作差即可。
【详解】2000÷25-2000÷500
=80-4
=76(分钟)
答:兔子在途中睡了76分钟。
【点睛】解答此题应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29.不能
【分析】由图可知,水杯是一个圆柱体,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求出一杯的容量,再乘2求出其总容量与1升比较即可。
【详解】3.14×(8÷2)2×10×2
=50.24×10×2
=1004.8(立方厘米)
1004.8立方厘米=1.0048立方分米=1.0048升
1.0048升>1升
答:这瓶雪碧不能倒满2个这样的水杯。
【点睛】此题考查圆柱体积的实际应用,要学会灵活应用。注意单位换算。
30.甲仓库21吨;乙仓库49吨
【分析】设甲仓库原来有大米x吨,那么乙仓库原来有大米就是x吨,甲仓库运进6吨,乙仓库运出4吨后,甲乙两仓库大米质量分别是(x+6)吨、(x-4)吨。根据此时甲、乙两仓库大米质量比变为3∶5,列方程:(x+6)∶(x-4)=3∶5,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甲仓库原来有大米x吨,由题意得:
(x+6)∶(x-4)=3∶5
5×(x+6)=3×(x-4)
5x+30=7x-12
7x-5x=30+12
2x=42
x=42÷2
x=21
×21=49(吨)
答:甲仓库原来有大米21吨,乙仓库原来有大米49吨。
【点睛】根据方程的实际应用,利用比的应用,比例的意义设出未知数,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31.(1)6,4;(2)40立方厘米
【分析】(1)根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通过观察图形可知,图2的圆柱是由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绕着长旋转一周得到的,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4厘米,所以将一个底面直径是(3×2)厘米的圆作为底面,向上平移4厘米,也可以形成图2中的圆柱。
(2)根据柱体的体积公式:V=S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1)3×2=6(厘米)
将一个底面直径是6厘米的圆作为底面,向上平移4厘米,也可以形成图2中的圆柱。
(2)4×4÷2×5
=16÷2×5
=8×5
=4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40立方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面动成体的原理,以及柱体的体积公式及及应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