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2 10:41:33

文档简介

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 (满分 48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关于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学者做了这样一幅示意图(如下图),据图可知( )
<图解历史 人类文明的产生
A.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历史的倒退
B.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农耕畜牧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文明产生根本原因
D.国家产生容易导致阶级矛盾和战争的发生
2.早期的印度佛教不承认有世界创造之神,而把人置于整个宇宙之上,这为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基督教早期是穷人的宗教,其所谓的“博爱”观念在理论上突破了家庭、地域、身份、种族、国家的界限。据此可知,两者 ( )
A.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对人的关注 B.最终都成为当地人民信仰的主要宗教
C.一定程度起到了教化社会的作用 D.都构筑起后世人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前,在古埃及城邦希拉孔波利斯第100号墓的壁画上,描绘有一位男性用双臂分别与两头站立的狮子做搏击状,这一绘画主题具有显著的两河流域地区文明特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古埃及受到古巴比伦王国的影响 B.这些地区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
C.亚非之间已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 D.文化的交流改变了古埃及的历史进程
4.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颁布教谕禁止神职人员向政府缴税,但法王腓力四世仍向教会征税。而且在1303年派兵到意大利囚禁了卜尼法斯八世。1305年选出的新教皇——法国人克莱芒五世移居法国阿维农,连他在内的连续七任教皇都驻在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因”。由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 )
A.王权扩张趋势明显 B.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C.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D.宗教改革成效显著
5.有学者研究英国剑桥郡的农业发展状况时发现,1279年一个标准佃户的地产面积是15英亩。到1636年,佃户中拥有50或50英亩以上规模的比例不断上升,而且90英亩以上的佃户比例由百年前的4%上升到了 25%。这说明当地 ( )
A.农业劳动力逐渐增加 B.社会结构分化趋势加剧
C.封建庄园规模不断扩大 D.圈地运动改变劳动方式
6.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E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 I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7.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西欧人探寻南半球新世界从根本上是为了( )
A.开辟到达南半球的新航线 B.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
C.推动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D.打破西葡对航路垄断
8.在整理教材时,某学生做了如下笔记(下表),由此得出的主旨是( )
单元标题 单元概要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不同帝国先后崛起, 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
二、中古时期的世界 中古时期, 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存在不同程度发展与联系。
三、走向整体的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 在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A.人类文明联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B.战争是人类文明联系的必要手段
C.地理环境限制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D.经济因素决定了整体世界的发展
9.在新航路开辟之后300余年的东西方贸易中,西欧处于明显的劣势,这对西欧工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同时也刺激了西欧工业不断改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商品竞争力。该材料有助于我们理解 ( )
A.新航路开辟导致西欧贸易逆差 B.东方在新航路开辟后获利较大
C.东方生产方式整体上优于西方 D.英国开展机器生产的外部因素
10.16~19世纪,西班牙、葡萄牙两国作为相对落后的殖民国家,对拉丁美洲采取了封闭式殖民统治,大肆掠夺拉美地区的各种自然资源,只发展以采掘业为主导的单一经济,采取排他性文化愚民政策。据此可推知 ( )
A.殖民统治方式阻碍了拉美民族发展 B.列强间争夺殖民地斗争无法解决
C.拉美的民主政治环境遭到严重削弱 D.拉美民族经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11.烟草传入欧洲后,烟草消费出现大众化的趋势。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很容易买到, “就连马夫到酒馆来买酒时,也一定会带着烟斗,因为烟草现在像酒和啤酒一样,是一种酒馆、客栈等场所都可以买到的畅销商品。据估计,大约有七千多个店铺靠烟草交易为生。”上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美洲生活方式的影响 B.世界殖民贸易的发展
C.欧洲独特文化的浸染 D.自由主义政策的推动
12.下表内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人文主义群体的主要构成情况。该现象根源( )
城邦贵族 一些宫廷贵族、公国大公, 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等人
新兴资产阶级 薄伽丘、达·芬奇、马洛、莎士比亚等
宗教僧侣 包括一些教皇、高级教士和神学家等,如教皇庇护二世、朱利鸟斯二世
A.人文主义与神学思想相平调和 B.文艺复兴具有复杂性矛盾性
C.资本主义发展尚处于萌芽时期 D.人文主义思潮已经走向衰落
13.据统计,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颁布了多达300余部的禁奢法令,这股禁奢立法的势头延续到了18世纪,对意大利近代消费社会的形成以及现代国家政府决策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规模禁奢立法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文思想引发统治者恐慌 B.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C.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责所在 D.引导人们正常的消费习惯
14.有学者指出,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与法国主要任务是批判世俗的封建制度及为它服务的天主教理论不同。德意志的首要任务是依靠世俗封建诸侯的武装驱逐罗马教廷于国之外。据此可知,该时期( )
A.德意志尚未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法德两国宗教改革的内容完全不同
C.德意志实现民族独立的需求更迫切D.德意志的宗教改革不批判天主教会
15.1748 年《论法的精神》出版,其中关于三权分立的分析并没有受到公众的重视,反倒是“论法律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这一节在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探讨。这主要是由于( )
A.研究角度的创新 B.政治安全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影响 D.唯物史观的传播
16.咖啡是17世纪从土耳其引入欧洲的,1650年左右出现了最早的咖啡馆,到1700年已经遍地开花。咖啡馆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比一般酒馆更为安静齐整的环境,人们可以在此阅读报纸,获取新闻,探讨学术。这种现象( )
A.推动了理性主义的传播 B.消除了不同阶级的差别
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D.提高了欧洲的文化水平
17.有学者指出,除内部因素外,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也离不开有利的国际环境。当时,美国正忙于国内战争,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又牵制了英国的力量,德、俄、意也因国内事务无暇干涉日本维新运动。此学者意在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
A.取决于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 B.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
C.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D.受益于日本政府成功的外交政策
18.1834年,在普鲁士推动下,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包括18个邦,占德意志领土的2/3,同盟内部禁止设立关卡,实行免税贸易,采用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意志 ( )
A.市场统一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B.自由主义潮流占据主导地位
C.工业革命要求克服分裂状态 D.实力增强推动海外殖民扩张
19.如图反映了近代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该国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确立 B.经历政体多次反复最终确立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
20.1839年,有学者写道:在这个国家里,制造业已占据统治地位,科学和工艺家喻户晓,但在年轻一代的教育课程中,人们几乎不曾注意到缺少上述科目,这无法不令我们惊讶。该学者认为( )
A.英国工业化的发展存在隐患 B.科学和技术日益紧密结合
C.技术的积累决定制造业前途 D.工业发展导致教育的缺失
21.《谷物法》是英国于1815年实施的高额谷物进口关税的法案,该法案的实施导致英国国内谷物价格迅速飙升,工厂主的人工成本大大上升,遭到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并最终于1846年被废除。此后,英国开始逐步削减各项进口关税,并与外国进行谈判,试图降低英国商品出口到外国面临的关税水平。这主要体现了 ( )
A.重商主义取代了自由主义而成为经济思想主流
B.贸易保护主义因违背全球化潮流而被彻底废除
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议会改革获得更多政治权益
D.工业革命紧密了英国工商业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22.德国政治经济学之父李斯特在 19世纪 40年代多次说道:生机勃勃的工业是民族精神的一剂补药。对经济问题漫不经心是危险的——且不论和英国相比德国的经济很落后,而且德国人将远远落后于法国人和北美人,甚至远远落后于俄国人,这是一种明显堕落的状态,其前景足以将任何爱国者都吓得手足无措。这种观点旨在强调( )
A.德意志与其他国家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B.德意志具备得天独厚的工业资源优势
C.通过推进经济一体化实现德意志统一 D.发展工业经济以提升德意志民族认同
23.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宪章运动触发了英国社会的普遍担忧,两次出任首相的狄斯累利提出: “给茅屋以面包,给宫廷以和平。”19世纪下半叶起,英国议会制定了《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这表明宪章运动 ( )
A.促使英国不得不调整劳资关系 B.开启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先河
C.使自由主义理论受到严重挑战 D.使英国走上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24.马克思指出了协作与各种不同的分工形式只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各种特殊的生产方法”,虽然分工的发展能够提高生产力,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工人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这强调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 )
A.生产工具在工业化时代有了质的飞跃B.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是历史的必然
C.协作分工的根本目的是获得高额利润D.资本主义社会难以实现人的根本解放
第Ⅱ卷 非选择题(满分52分)
25.古代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古希腊3/4的国土是山地,仅在崎岖山崖间有少量耕地,遭遇人口增加或自然灾害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他们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无以为生的平民、寻求财富的工商业者、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政治集团都是殖民的主体。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星星点点的众多城邦国家。柏拉图曾说: “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
——摘编自崔艳华《浅谈古希腊城邦殖民扩张的原因》
材料二:在大流士时代,波斯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公元前517年)和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地区,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面对辽阔疆域,大流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并直接向他汇报;军事上划分为五大军区,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行省总督不管军事;在中央建立以国王办公厅为首的庞大管理机构,一切政令由中央发往各行省。大流士还让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制定法律时参照各地原有法律、对各地原有宗教与文化采取宽容态度、完成了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运河。
——摘编自任宪宝《全球通史:人类共同体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文明向外扩展的原因及其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文明扩张的影响。(1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16世纪中期,英国人口为280万,到1600年,全国人口则增加到400万。其中,城市人口的增幅更加显著。1550年以来,全球气候下降显著,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而在生铁量产之前的英国主要利用木料来建造船只,其中皇家海军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
材料二 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和使用煤炭。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为同时期法国煤炭产量的30倍,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英国“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出现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能源转型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法治”与“民主”是政治文明所追求的双重价值目标,但民主与法治建设,既不存在统一模式,也不存在统一路径。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并形成了三种演进模式,即“法治先行于民主”的体制演进, “民主先行于法治”的体制演进和“民主缺乏的法治”的体制演进。…英国“议会内阁制”体现了光荣革命以来英式混合政体渐进演进的英国气质;法国第五共和国建立的“半总统制”体现着法兰西民族气质,甚至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戴高乐的个人领袖气质;美国“总统制”体现着美洲大陆相对开放、平等、自由的社会气质。
——摘编自汪波《世界政治文明演进之模式与绩效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中的一种或者提出一种新的制度演进模式,并结合世界政治文明史予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高2026届历史半期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A B C B A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C C A C C B A
21 22 23 24
D D A D
二、材料题
25、(1)原因:多山少平原,资源少;组织能力强、航海技术和武器先进;工商业的发展;政治斗争的产物。(任答三点6分)
特点:以移民方式向周边殖民扩展;沿海岸线呈点线状分布;建立众多城邦国家,独立于母邦。(任答2点4分)
(2)措施:实行行省制;分设军区,与行省相互制约;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央官僚体系;尊重被征服地区的习俗;加强与被征服地区的联系。(任答3点6分)
影响:古代文明的扩张,给被征服的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灾难,但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2点6分)
26、(1)原因:人口增长及城市化的发展;气候环境的变化(全球气候下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海上贸易及殖民扩张的推进(造船和军备对木材的需要增加);对煤炭能源使用上的陈旧观念。(任答4点8分)
(2)具体表现:煤炭的运用范围扩展,从生活扩展到生产领域(煤炭使用的观念转变);煤炭产量剧增,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任答2点4分)
影响: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改变了工作模式(或工人工作时间延长);促进城市化,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环境问题。(任答4点8分)
27、示例一:模式:法治先行于民主的体制演进
说明: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即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是典型的法治先行于民主的演进模式。早在13世纪,英国的《大宪章》便构成了法治的基石,其法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在法治的保障下,英国的议会民主制能有序地展开。总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体现了“光荣革命”以来英式混合政体的渐进改革,不断推进民主政治演进的英国气质,也体现了英国的国情和民族特征。
示例二:模式:民主缺乏的法治体制演进
说明:德国是近代政治制度属于“民主缺乏的法治体制”。德意志统一主要在普鲁士王国领导下进行的,而德意志当时的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国家实现统一后,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中处于主导地位,普鲁士国王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国家的核心权力为普鲁士国王掌控。德意志帝国颁布的1871年的宪法就是这种政治体制上的表现,该宪法赋予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缺乏议会对行政权的制约。总之,德国是一种不充分、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