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1 19: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昌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龚萍 审题:任小龙
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无垠(yín) 旋(xuàn)风 花束(sù) 层峦叠嶂(zhàng)
B、盥洗(guàn) 窈陷(yǎo) 炮烙(páo) 靡(mǐ)日不思
C、吞噬(shì) 脊髓(suǐ) 毛坯 (pī) 颐(yí)指气使
D、蹿红(cuān) 飞湍(tuān) 崔嵬(wéi) 以偏概全(g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销声匿迹 契而不舍 杜鹃啼血 瓮牖绳枢
B、囊括四海 追亡逐北 因利乘便 同年而语
C、斩木揭杆 蓝田玉烟 苍海泣珠 斑驳陆离
D一蹴而就??? 残羹冷灸 少不更事 有史可稽???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蒂姆·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
B、“协理宁国府”时,王熙凤果然不孚众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表现出非凡的治家本领。
C、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但如果犯而不校,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不能自拔。
D、毕业却不就业,虽然身无长物却又极为挥霍。上海日益壮大的“啃老族”令中国社会孝道传统遭受严峻考验。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芝麻油每斤7元左右,出油率约为50%,加上加工的费用,纯香油最少要在每斤15元以上,低于这个价格的香油,质量肯定有问题。
B.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继续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C.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突然爆红,有关人士认为,这部剧爆红的原因是“帅哥美女、专业编剧班底、时时可以参与讨论的剧情”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今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5.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②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③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④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⑤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却无人理睬???? ?⑥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
A.①②③⑤⑥④  B.①②⑥④③⑤ C.③⑤①②⑥④   D.③⑤⑥④①② 
6、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他第一次使用 “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祝福》。
B、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被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其中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
C、《过秦论》选自贾谊的《新书》,贾谊,西汉人,《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其中以中篇最为著名,我们的课本所选用的就是这一篇。
D、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即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共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2题。
(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河东凶亦然 (凶:洪水浩大,来势凶猛)
B、申之以孝悌之义 (悌:敬爱兄长)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耽误)
D、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焉:①尽心焉耳矣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以:①斧斤以时入山林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
C、之:①填然鼓之 ②作《师说》以贻之
D、于: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9、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二)
奚陟,字殷卿,亳州人也。少好读书,登进士第, 又登制举文词清丽科。授弘文馆校书,寻拜大理评事。佐入吐蕃使,不行,授左拾遗。丁父母忧,哀毁过礼,亲朋愍之。车驾幸兴元,召拜起居郎、翰林学士。辞以疾病,久不赴职,改太子司议郎。历金部、吏部员外郎、左司郎中,弥纶省闼。又累奉使,皆称旨。 贞元八年,擢拜中书舍人。是岁,江南、淮西大雨为灾,令陟劳问巡慰,所在人安悦之。中书省故事,姑息胥徒①,以常在宰相左右也,陟皆以公道处之。时中书令李晟所请纸笔杂给,皆不受;但告杂事舍人,令且贮之,他日便悉以遗舍人。前例,杂事舍人自携私入,陟以所得均分省内官。又躬亲庶务,下至园蔬,皆悉自点阅,人以为难,陟处之无倦。迁刑部侍郎。裴延龄恶京兆尹李充有能政,专意陷害之,诬奏充结陆贽,数厚赂遗金帛。充既贬官,又奏充比者妄破用京兆府钱谷至多,请令比部勾覆,以比部郎中崔元翰陷充,怨恶贽也。诏许之。元翰曲附延龄,劾治府史。府史到者,虽无过犯,皆笞决以立威,时论喧然。陟乃躬自阅视府案,具得其实,奏言:“据度支奏,京兆府贞元九年两税及已前诸色羡余钱,共六十八万余贯,李充并妄破用。今所勾勘,一千二百贯已来是诸县供馆驿加破,其余并是准敕及度支符牒,给用已尽。”陟之宽平守法,多如此类。元翰既不遂其志,因此愤恚而卒。陟寻以本官知吏部选事铨②综平允有能名迁吏部侍郎所莅之官时以为称职贞元十五年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注释:①胥徒:某些官吏;②铨:选授官职,量才授官)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父母忧,哀毁过礼 过礼:超过常礼
B又累奉使,皆称旨 称旨:符合上意
C陟以所得均分省内官 均分:平均分给
D京兆尹李充有能政 能政:治理才能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陟寻以本官知吏部选事/铨综平允/有能名/迁吏部侍郎/所莅之官/时以为称职/贞元十五年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B陟寻以本官知吏部/选事铨综平允/有能名/迁吏部侍郎/所莅之官/时以为称职/贞元十五年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C陟寻以本官知吏部选事/铨综平允/有能名迁吏部/侍郎所莅之官/时以为称职贞元十五年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D陟寻以本官知吏部选事/铨综平允/有能名/迁吏部侍郎所莅之官/时以为称职/贞元十五年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奚陟才学出众,深受皇帝信任。虽然他曾多次推辞朝廷对他的任命,但皇帝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让他改任别的官职,如左始遗、太子司仪郎等。???
B.奚陟恪尽职守,不负皇帝重托。贞元八年,江南、淮西等地连降大雨造成灾害,朝廷令他前去巡视慰劳,他尽心尽力,使灾区的老百姓安居乐业。
C.奚陟勤于职事,不怕杂事缠身。身为中书舍人,他常亲自处理中书省的纸笔的杂事,甚至亲自到菜园劳作,这些琐屑之事,别的官员很难做到。
D.奚陟宽平守法,纠正冤假错案。裴延龄勾结崔元翰,蓄意陷害京兆尹李充?。邢部侍郎奚陟查明案情,据实上奏。崔元翰阴谋未能得逞,活活气死。
三.(33分)
13.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中书省故事,姑息胥徒,以常在宰相左右也,陟皆以公道处之。(4分)
(2)府史到者,虽无过犯,皆笞决以立威,时论喧然。(4分)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儋耳①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②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③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④万事灰。
注释:①儋耳:地名,今海南省儋州。苏轼曾因被诬陷诽谤先朝而被贬谪海南,在儋耳度过了漫长的艰苦岁月。后逢新皇即位,大赦天下,苏轼才得以奉召北还。②雌霓:彩虹。③除书:除去旧职,改换新的官职,这里指朝政发生新的变化,朝廷颁发诏书让苏轼这个放逐之臣回京。④一壑能专:占有一山一水(而心满意足)。这里指的是苏轼买地筑屋,打算在儋耳了此残生。
(1)首句写电闪雷鸣收敛淫威、云消雨散的景象,依据本诗主旨,简要说明作者写景的作用。(4分)
(2)前两联和后两联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15.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
(2)寒衣处处催刀尺, 。(《秋兴八首》)
?(3)画图省识春风面, 。(《咏怀古迹》)
(4)风急天高猿啸哀, 。(《登高》)
(5)浔阳江头夜送客, 。(《琵琶行》)
(6)故不积跬步, ; (《劝学》)
(7)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劝学》)
(8)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9)夜深忽梦少年事, 。(《琵琶行》)
(1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
16.探春采取什么措施改革大观园?效果如何?(3分)
四.(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盲厨师
[俄国]巴乌斯托夫斯基
冬天的傍晚,维也纳近郊一间小木屋里,一个盲眼的老人——杜恩伯爵夫人从前的厨师快要死了。花园里堆满了被风吹落的腐朽的树枝,一条带链的狗像主人一样奄奄一息,衰老得不能吠叫了。
  几年前,厨师被炉子的热气熏瞎眼睛后,和18岁的女儿玛利亚住到这里。小屋里只有一张床,几条跛脚板凳,一张粗笨的桌子,一个布满裂缝的洋磁罐,还有一架非常古旧的翼琴。
  玛丽亚替父亲擦洗身子,穿上干净的衬衫,老人说:“我不能叫牧师,但死前我要洗净自己的灵魂。”
  “那怎样办呢?”玛丽亚问。
  “到街上去,”老人说,“请求你碰到的第一个人来听临终者忏悔。他不会拒绝。”
  “我们这条街这样荒凉……”玛丽亚喃喃地说,披上头巾出去了。
  街上空旷无人,风把落叶吹刮得满街跑,阴霾的天空下着冰冷的雨点。
玛丽亚长久地等待着。有人沿着围墙走来,她走上去把父亲的请求说出来。
  “好吧,”那人说,“我不是牧师,但是也一样。”
  他们进了屋子。身材瘦削矮小的陌生人把淋湿的斗篷放在凳子上。烛光把他的黑坎肩、透明的钮扣和饰有花边的衣领照得闪闪发亮。
  陌生人很年轻,顽皮地摇晃着脑袋,很快把凳子移近床边。
  “您说吧!”他说,“我不借上帝的权力,用我从事的艺术的力量,使你在生命最后获得轻松,并卸下心灵重负。”
  “我干了一辈子活,直到眼瞎,”老人喃喃地说,“妻子玛尔达得了肺病,医师开了各种贵重的药,我没钱,就偷了伯爵夫人一个小小的金盘子卖了。现在回想起心里很难受,我向女儿隐瞒着:教她不要动别人桌上一点点小东西。”
“伯爵夫人的仆人中有谁为这件事吃过苦头吗?”陌生人问。
  “没有。”老头哭了起来,“如果知道黄金对玛尔达没有帮助,我何必偷呢!”
“你叫什么名字?”陌生人问。
  “约翰?梅叶尔,先生。”
  “约翰?梅叶尔,”陌生人说,“你做的这件事不是罪过,不算是偷窃,相反,算是你对爱情的功劳。”
“阿门!”老头喃喃道。
“阿门!”陌生人重复道,“现在告诉我你最后的心愿吧!”
“我希望有人能照顾玛丽亚。”
“我来照顾。你还希望什么?”
  “我想再一次看到玛尔达,就像年轻时遇见她的样子。想看见太阳,看见花园百花齐放的春天。”
  “好吧,”陌生人站起来,走近翼琴。
  突然间急速的声响在小屋内散开,仿佛千百颗玉珠被抛到地板上。
  “听吧,”陌生人说,“听吧,看吧!”
他弹起来了。烛火的光焰在他发黑的眼睛里摇晃。
  翼琴多年来第一次放声歌唱,声音充满了小屋,响彻整个花园。那只老狗从窝里爬出来,轻轻地摇着尾巴。
  “我看见了,先生!”老人欠起身,“我看见和玛尔达相会的那天,她因为慌乱打翻了一罐牛奶。这是冬天,在山上。天空像深蓝色玻璃般透明,玛尔达笑了,她笑了。”
  “你看见了吧?”陌生人边弹边说,“黑色的夜变成蓝色,又成了蔚蓝;温暖的阳光射下来,古树已开放白花。苹果树的花,像大朵的郁金香。阳光射在石头院墙上,把墙烤暖了,冒着热气。天空更高、更蓝、更加壮丽,一群群鸟儿从维也纳上空飞向北方。”
  “这些我统统看见了。”老人喊了一声。
  翼琴更庄严地歌唱着,好像千百个人在欢呼。
  “先生,”玛丽亚说,“这些花不像郁金香,是苹果树,今夜才开了花。”
  “打开窗户吧,玛丽亚。”老人请求道。
  玛丽亚打开窗户。冷空气冲进来。陌生人弹奏得轻柔而缓慢。
  老人倒在枕头上,贪婪地呼吸着,手在被子上摸索着。玛丽亚向他扑去。陌生人停止了弹奏。他凝然不动地坐在翼琴旁,好像被自己的音乐迷住了。
  玛丽亚大叫一声。陌生站人了起来,走到床前。老人喘息着说道:
“我像许多年以前那样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但我不愿意不知道你的名字就死去!”
“我叫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陌生人回答道。
  玛丽亚离开床边,双膝几乎着地,深深地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行礼。
当她直起身子时,老人已经去世了。朝霞在窗外显得通红,红光下呈现出铺满了雪花的花园。
(有删改)
17.小说为什么以“盲厨师”为题?(6分)
18.莫扎特的音乐才华,作者是怎样表现的? (5分)
19.小说开头和结尾的景物描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0.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小说描写了一则感人的故事: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倾听了即将辞世的盲厨师的心灵忏悔,并用音乐帮助他实现了最终的愿望。
?? B.盲厨师为了给妻子治疗肺病,偷了伯爵夫人一个小小的金盘,他一直对女儿隐瞒着这件事,担心这种行为会对女儿产生不良影响。
?? C.小说注重细节描写,比如第一段就写到狗,写狗的“奄奄一息”,写狗“衰老得不能吠叫了”,用以衬托其主人生命垂危,即将逝去。
?? D.小说十分擅长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通过动作来刻画人物,并能在人与人、人与景的对比中,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 E.小说文字简洁,“翼琴更庄严地歌唱着,好像千百个人在欢呼”,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却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出莫扎特琴技的高超。
五.语言运用(10分)
2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基本相同。(6分)
示例:《最强大脑》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最强大脑》是桥梁,孕育着成功,只要你肯努力。
《最强大脑》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集聚。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给“拍客”下定义。不超过55个字(4分)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富有社会责任心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
六.(5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变”字的含义很丰富,涵盖了人生世态的方方面面。请以“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必面面俱到;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南昌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答卷
一、二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三.(33分)
13、翻译(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14、(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15、默写(10分)
(1)?????? ??? (2)??????? ?????? ?????
(3)?????????????????????????? (4)??????????? ??
(5)????????? ????? ? (6)???????? ?????????
(7)??????????? ?????? (8)??????? ?? ??????
(9) (10)
16.(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共4小题)
17、(6分)


18、(5分)


19、(6分) ___
___
___

20、(4分)
五.(10分)
21.(6分)



22.(4分)

六.(50分)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A (花束shù)
2.B (错字A契C杆苍D灸)
3.D(A临危授命:在危机关头勇于献出生命,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换为“临危受命”
B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的厚望得以实现,贬义词。此处应为“不负众望”
C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D身无长物:除自身外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4. B(A成分赘余。“最少”和“在~~~以上”,二者删一。C句式杂糅,应删掉“的原因”或“的结果”。D 成分残缺。在最后一个分句前加“使其”,或者添加新的主语“中国大运河”。
5.A (①②总说,②是①的转折,③领起下文,⑤是对前面2所说现象的比喻。⑥④总结,④是深层议论)
6.D
7.A
8.D
9.B(宾语前置)
10.?C (均分:全都分给)
11. A (A项读起来有节奏感,文从字顺。其他三项均有因组合不当而节奏不和谐之处,B项将官职名“吏部选事”断开了,C项将官职名“吏部侍郎”断开了,D项将官职名“吏部侍郎”与“所莅之官”混为一谈。)
12.?C“亲自下到菜园劳作”不符合文意,奚陟亲自下到菜园,是细心地清点查看菜蔬之类细小的事物,而不是进行种菜之类的劳作。判断该项,“皆悉自点阅”是关键,“点阅”,清点查看。
13.(1)?中书省有惯例,对某些官吏姑息迁就,因为那些人常在宰相身边,奚陟都以公平的态度对待他们。关键词:故事(惯例、老规矩)、以(因为)、处(对待);
(2)?府史每到一地,即使查不出(对方的)罪行,也都要用严刑判决案子来显示自己的威风,当时议论哗然。关键词:过犯(过错、罪行)、笞(笞刑,用板子毒打的酷刑,译为严刑拷打)、决(断案、判决案子)。
(3)略
14.(1)用典型的景物特征比喻(一语双关,象征)国家的政治形势(2分);说明险恶的朝政已经结束,政局发生了新的变化(1分),诗人时来运转,结束了漫长的放逐生活(1分)。
(2)?①前两联激动、兴奋,(1分)作者用五彩缤纷的虹霓、使人快意的海风等美好景物表达喜悦的心情(1分)。②后两联惋惜、惆怅,(1分)作者用“野老”“残年”“东坡老”“一壑能专”等词语,表达年迈体衰、万念俱灰的伤感之情。(1分)
15、略
16.(3分)①先采取节流办法,取消了宝玉、贾环等人学里的纸笔费,免掉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②再采取开源的措施,把园子中的花草、果木、稻田等承包给园中的仆妇,多劳多得。③下人欢欣鼓舞,每年也省了四五百两银子的支出。)
17 (6分)他正直、朴实,尽管穷困潦倒,地位卑微,却为一件小事痛苦、难受,以致死不能瞑目。在妻子病入膏肓时,献给了她最忠诚的爱,此后又教育女儿“不能动别人桌上一点点小东西”,这些详细的描写都显示了他是本文的主人公、情节的贯穿者,因而以此为题,通过盲厨师临终前的忏悔,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满足了他最后的愿望的叙述,刻画了两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物,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人物,情节,主题各占2分)
18(5分)语言描写(盲厨师的描写,莫扎特的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用破旧的翼琴弹奏,老狗的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一种描写手法2分,答对二种手法4分,答对三种手法5分)
19(6分)
①开头的景物描写,渲染了凄凉的气氛,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②结尾的景物描写,暗示了盲厨师灵魂得到洗涤和升华,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③首尾不同色调的景物描写,先抑后扬,反差强烈,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每答出一点给2分。)
20.(4分)(D、E)(D项,“动作”应为“对话”;E项,“文字简洁”表述不当,修辞判断不准确。)
21略
22拍客是互联网时代一群择取社会“热点”拍成图像和视频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并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的人。
23略
【译文】奚陟,字殷卿,亳州人。奚陟年轻时爱读书,考中进士,又在皇帝亲自选拔人才的“制举”考试中,登文词清丽科。被授予弘文馆校书,不久担任大理评事。(朝廷曾让他)担任出使吐蕃的使者的副手,他没有接受,被授予左拾遗的职务。他的父母去世,他异常悲伤以至毁损坏了身体,(他为父母守丧)超过了常礼,亲戚朋友都哀怜他。皇帝到兴元视察,下诏授予他起居郎、翰林学士的职务。他以患病为理由推辞,很久不赴职,(朝廷于是)改任他为太子司议郎。他曾经担任过金部员外郎(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等)、吏部员外郎、左司郎中等职,统摄宫中各种政务。他又多次奉诏行使使命,都符合皇帝的心意。贞元八年,他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这年,江南、淮西下大雨造成灾害,朝廷命令奚陟去巡视慰劳,使那里的百姓安居乐业。中书省有惯例,对某些官吏姑息迁就,因为那些人常在宰相身边,奚陟都以公平的态度对待他们。当时中书令李晟前来谒见送给奚陟纸笔等杂物,奚陟都不接受;只是告诉管理杂事的舍人,让他暂且把这些杂物贮藏起来,后来就把这些杂物全都送给了中书省的各位舍人。以前的规定是,管理杂事的舍人可以携带私人物品进入中书省,(后来)奚陟把这些东西都分给了中书省的内官。奚陟还亲自处理各种杂项事务,以至田园里的菜蔬之类细小的事物,他都要亲自细心地清点查看,人们认为这样做很困难,奚陟处理这类事物却乐此不倦。朝廷升迁他为刑部侍郎。裴延龄嫉恨京兆尹李充有治理政事的出色能力,专门蓄意陷害他,诬奏他勾结陆贽,多次用丰厚的金帛对陆贽行贿。李充被贬官后,裴延龄又奏李充先前随意花费京兆府的钱谷非常多,请朝廷下令让职掌赋敛、经费核算审计等的比部进行稽考核查,(裴延龄这样做)是因为比部郎中崔元翰构陷李充,怨恨陆贽。朝廷下诏同意他的请求。元翰曲意巴结裴延龄,让府史弹劾处治李充。府史每到一地,即使查不出(对方的)罪行,也都要用严刑判决案子来显示自己的威风,当时议论哗然。奚陟于是亲自披阅审查府史判决的这个案子,全部掌握了这案子的真实情况,他上奏说:“根据掌管财赋统计与支调的官员所奏,京兆府贞元九年两税及以前各种多余的钱,共有六十八万余贯,李充全都随意花费。现今所勘查的真实情况是,一千二百贯一直以来是各县供馆驿的花销,其余的都是诏命准许以及有关官署开具符牒(才支出的费用),这些多余的钱都用完了。”奚陟宽厚公平依法办事,多像这样。崔元翰不能达到陷害李充的目的,他愤恨不已,活活气死了。不久,奚陟凭中书舍人的官职掌管吏部选拔官员的事务,他选拔罗致人材公平合理,有能干的好名声,朝廷升迁他为吏部侍郎。那些到任的官员,时人都认为很称职。贞元十五年奚陟去世,享年五十五岁,朝廷追授他礼部尚书的职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