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3年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牢牢把握党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努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
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夯实知识产权法治基础。强化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本保障作用。加快建立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探索构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服务经济创新发展。
全面加强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和协同,更好服务国家大局。有力服务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促进强链护链行动,推动更多中国专利成为国际标准必要专利,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瞄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对知识产权的关键需求,完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政策,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储备。
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及其推进计划,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进一步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建立以国家需求和用户满意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审查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推进全链条保护。
全面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益,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推进国有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机制,促进产业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完善专利导航工作机制,积极发挥专利导航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助力乡村振兴。
全面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施建设,加快建立全国一体化知识产权数字服务平台。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对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知识产权服务向专业化、国际化和高水平方向发展,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协调联动。
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我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50周年为契机,加强高层外交,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积极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体系,参与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建立中国与中亚国家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切实维护我国企业海外利益。
(摘编自申长雨《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进一步夯实知识产权法治根基,有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有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核准注册商标617.7万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451.7万件、183.5万件。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1位。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新修改的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种子法正式实施。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6.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查办专利商标等领域违法案件4.4万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5.8万件、办理维权援助申请7.1万件,受理纠纷调解8.8万件。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4.3万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1.25分。
三是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更加凸显。版权产业增加值达到8.48万亿元(2021年值),同比增长12.9%,占GDP比重达到7.41%。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3872.5亿元,同比增长2.4%。共签订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24.1万项,成交额1.8万亿元。
四是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有效落实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15项知识产权改革任务,专利商标电子申请率均超99%,证书实现电子化。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实现作品版权登记全面线上办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超过40%。
五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竞争深入开展。中国代表当选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相关内容。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编写知识产权金融国家报告、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报告,加强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管理,做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切实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和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合法利益。
(摘编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治基本保障作用要得以更好发挥,关键在于完善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政策。
B. 知识产权审查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追求既满足国家的需求,又能使一般用户满意。
C. 知识产权服务不仅要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也要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D. 我国要继续提高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有助于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努力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对于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越高,知识产权法治基础就越实。
B. 《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位居世界前列,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
C.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强,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缩短,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得到提升。
D. 在建立与中亚国家合作机制的过程中,“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对于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重要意义。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明确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对知识产权的关键需求,才能完善专利政策、创造储备自主知识产权。
B.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可见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大大减少,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颇见成效。
C. 农业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专利技术强农是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益的有力体现。
D. 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编写各项相关报告从而增强知识产权竞争力。
4. 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5.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文结构具有相似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刘实字嘉秀,安福人。宣德五年进士,选庶吉士。自陈才薄亲老乞教职,不许。授金华府同知。金华旱多逋赋民至子女鬻偿之实疏请得免,又赎还子女。以母丧归庐墓,三年服除,迁顺天府治中景泰中,以荐入翰林修书。为人刚直峻峭,意所不可,达官贵人必面斥之。
书未成,以三考满,迁南雄知府。未数月,有中官使岭外,将至,遣卒先觇供张①。不办,实又不假色词,卒怒,还告。明日,从中使入驿,与诸从骑弓剑列左右。群僚庭参毕,留实诘辱之。而南雄民从驿门外望见,竞趋入翼蔽。实出,中使相视惊愕,徐问实所以得民状,欲召实谢之,实不往。中使去至韶,韶人言:“南雄且驿书讼朝使矣。”中使惧,急遣骑驰奏、诬实毁敕、大不敬,冀以抵罪。然实未尝先言也。既闻,逮下诏狱。实从狱中上书,言:“臣从官三十年,未尝以妻子自随,餐粗衣敞,为国家爱养小民,不忍劳费之。以是触忤天使,无所逃罪。”上览书,意稍解。而中官交谮之,竟瘐死狱中。
实性廉介,不取民一钱。民有馈鹅者,实不受,民委之去,实纵鹅门外,恣其所之。将去金华时,体无完衣。寒剧,至不可忍,则贷民毳舄②以行。历数里而霁,裹而识之邮亭,以畀其民。公暇读书,即肩舆中手一编不辍。中夜有得,蹴童子燃灯起书。后,南雄人哀而祀之。
(节选自《明史稿·刘实传》)
材料二:
居官不言廉,廉盖居官者分内事。孰不知廉可以服人?然中无所主,则见利易动。盍思人生贫富,固有定分,越分过取,此有所得,彼必有亏。况明有三尺,一陷贪墨,终身不可洗濯。故可饥、可寒、可杀、可戮,独不可一毫妄取。苟有一毫妄取,虽有奇才异能,终不能以善其后。故为官者当以廉为先,而能廉者必深知分定之说。
(节选自《州县提纲·洁己》)
【注】①供张:供给陈设。②毳舄:以鸟兽细毛做成的鞋子。
6.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金华A旱B多逋赋C民至D鬻子女E偿之F实疏G请H得免
7.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逋,文中指欠交、拖欠,与《陈情表》中“责臣逋慢”的“逋”意思不同。
B. 谢,文中指谢罪、道歉,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思不同。
C. 霁,文中指雨后或雪后转晴,与《阿房宫赋》中“不霁何虹”的“霁”意思相同。
D. 识,文中指做标记,与《石钟山记》中“汝识之乎”的“识”意思不同。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实以才疏、亲老为由向朝廷求任教官职务,未被应允,后任职金华时为受灾百姓向朝廷上书,使当地免除赋税。
B. 刘实因为给出使宦官准备的供给陈设不当而受到宦官羞辱,南雄百姓见此情景,争相保护刘实,宦官大为惊讶。
C. 宦官得知消息,有人想上书控诉自己,便抢先上奏诬陷刘实,皇帝不明就里,命人逮捕刘实,将他关进诏狱。
D. 刘实勤奋好学。他闲暇时间读书,就是在轿子中也看书不止,半夜有了心得体会,也要命人点灯,起床记下。
9.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僚庭参毕,留实诘辱之。
(2)思人生贫富,固有定分,越分过取,此有所得,彼必有亏。
10.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为官者保持“廉”的意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鹊桥仙
陆游①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此词作于词人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失望之后。②严光,字子陵,东汉隐士。少有高名,曾与刘秀一同游学,后“披羊裘钓泽中”。刘秀即位后再三盛礼相邀,他都不愿出仕、垂钓处后世称为严子陵钓台。
1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下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开篇写渔父的日常生活场景,通过描写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展现他与严光相似的隐逸情怀。
B. 上阕以反问结句,写出靠卖鱼为生渔父远避争利的市场,透露出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C. 全词用典明志,最后两句承上阕的“钓台”而来,但“无名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D. 这首词上下阕的章法相同,都是头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语意深浅略有区别。
12.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里也塑造了“渔父”的形象,试比较分析两词中“渔父”形象的异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典诗歌中的“猿”意象具有多重文化意蕴。哀鸣与清啸之猿,分别代表了愁苦哀怨与超脱快慰之情,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诗句,即为例证。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歌词写出了自己黯然思绪和对理想的追求。
(3)“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杜牧《阿房宫赋》以“_________________”批评了后代统治者的错误做法,苏洵《六国论》则以泱泱大国“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重蹈覆辙的忧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自小听力弱,父亲说 A 是链霉素。我患了肺结核,只有链霉素能克,不然我十二岁就 B 了。我喜爱的医生作家契诃夫就死于肺结核。我就幸运,链霉素早已问世,且从西方来到我的村镇。我妈说我是冻病的。我却以为是林黛玉诱导的。看越剧《红楼梦》电影,林黛玉 C 的样子实在刻骨。我在课本空白处画下诸多林妹妹,对着千杆竹一面咳血一面苦吟“碾冰为土玉为盆”,那魂魄穿过时空,感染到我了。一天一片雷米封外,主打链霉素。链霉素对我耳蜗神经的损害出现了,我被冠以“耳沉”之名。我决定查一下,看能否拯救我的听觉。我坐在密闭的小屋里,戴了测定仪,检测不同频率下听力损伤程度,医生在门外操控着。初时,耳朵里一片死寂的沙滩,忽而冒出春笋尖尖,渐探出枝头,窸窸窣窣,唧唧飞虫,又花繁叶茂鸟鸣喧喧,耳朵有强烈刺痛感。
14.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5.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碾冰为土玉为盆”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必仰仗我自己说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放松。
B. 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C.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 日本法西斯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了我们多少无辜的群众。
16.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形象地写出“我”在使用测定仪检测听力时丰富的感受,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根据科学研究, ① 。美国心理学会研究表明,与使用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键盘相比,孩子们通过手写更能记住单词。
答案就在于,简单地在键盘上打字或在触摸屏上滑动手指相比,手写时大脑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注意力。发表在科学期刊《神经科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数字输入相比,手写时大脑区域表现出更大的活动量。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在手写过程中,与记忆形成相关的脑电波更加强烈。
从教育领域到工作领域,书写仍然是一项重要技能。据观察,手写笔记的学生往往比使用数字设备的学生更容易记住和理解信息。 ② ,手写需要更积极投入、更深思熟虑的过程,并通过将体力付出与脑力付出相结合,促使学生更加专注,更加投入。
然而,教室完全数字化的趋势引发了人们对书写未来的担忧。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并重视手写对大脑和记忆的独特好处,与锻炼肌肉目的一样, ③ 。鼓励在教育环境和日常生活中多用手写,对保持长期认知健康至关重要。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杂务琐事并非烦恼一堆,别以为一旦逃开,就可以开始修行,步入道途——其实这些琐事就是我们的道。
——【美】盖瑞·斯奈德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汪国真
追求梦想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是为了追求梦想?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3年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牢牢把握党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努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
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夯实知识产权法治基础。强化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本保障作用。加快建立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探索构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服务经济创新发展。
全面加强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和协同,更好服务国家大局。有力服务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促进强链护链行动,推动更多中国专利成为国际标准必要专利,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瞄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对知识产权的关键需求,完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政策,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储备。
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及其推进计划,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进一步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建立以国家需求和用户满意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审查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推进全链条保护。
全面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益,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推进国有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机制,促进产业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完善专利导航工作机制,积极发挥专利导航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助力乡村振兴。
全面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施建设,加快建立全国一体化知识产权数字服务平台。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对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知识产权服务向专业化、国际化和高水平方向发展,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协调联动。
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我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50周年为契机,加强高层外交,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积极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体系,参与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建立中国与中亚国家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切实维护我国企业海外利益。
(摘编自申长雨《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进一步夯实知识产权法治根基,有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有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核准注册商标617.7万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451.7万件、183.5万件。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1位。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新修改的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种子法正式实施。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6.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查办专利商标等领域违法案件4.4万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5.8万件、办理维权援助申请7.1万件,受理纠纷调解8.8万件。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4.3万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1.25分。
三是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更加凸显。版权产业增加值达到8.48万亿元(2021年值),同比增长12.9%,占GDP比重达到7.41%。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3872.5亿元,同比增长2.4%。共签订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24.1万项,成交额1.8万亿元。
四是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有效落实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15项知识产权改革任务,专利商标电子申请率均超99%,证书实现电子化。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实现作品版权登记全面线上办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超过40%。
五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竞争深入开展。中国代表当选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相关内容。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编写知识产权金融国家报告、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报告,加强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管理,做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切实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和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合法利益。
(摘编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治的基本保障作用要得以更好发挥,关键在于完善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政策。
B. 知识产权审查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追求既满足国家的需求,又能使一般用户满意。
C. 知识产权服务不仅要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也要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D. 我国要继续提高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有助于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努力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对于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越高,知识产权法治基础就越实。
B. 《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位居世界前列,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
C.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增强,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缩短,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得到提升。
D. 在建立与中亚国家合作机制的过程中,“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对于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重要意义。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明确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对知识产权的关键需求,才能完善专利政策、创造储备自主知识产权。
B.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可见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大大减少,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颇见成效。
C. 农业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专利技术强农是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益的有力体现。
D. 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编写各项相关报告从而增强知识产权竞争力。
4. 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5.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文结构具有相似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 A 2. A
3. C 4. ①举我国版权产业增加值的具体数值,佐证我国知识产权运用取得的实际成效。
②用真实、客观的数据作为论据支撑,使得论证更加真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 ①都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总体上概括性地指出主要观点,再从各个并列(或平行)的方面进行论证。
②材料一先总括性地指出我国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主体部分从“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和协同”“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益”“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六个并列的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证。
③材料二先总括性地指出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主体部分从“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更加凸显”“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竞争深入开展”这五个并列的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法治的基本保障作用要得以更好发挥,关键在于完善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政策”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夯实知识产权法治基础”,材料一第三段“全面加强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和协同,更好服务国家大局”“瞄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对知识产权的关键需求,完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政策”,可知“完善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政策”主要论证的是“全面加强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和协同”,而不是论证“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夯实知识产权法治基础”。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A.“对于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越高,知识产权法治基础就越实”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强化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本保障作用”可知,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可以更好发挥法治的基本保障作用,但不能代表着能使其基础扎实。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才能完善专利政策”错,扩大范围,根据“瞄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对知识产权的关键需求,完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政策,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储备”等内容,可知是“核心技术领域专利政策”,而不是“专利政策”。
B.“可见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大大减少”错,根据“查办专利商标等领域违法案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办理维权援助申请”“受理纠纷调解”“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等内容,没有提及“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
D.“从而增强知识产权竞争力”错,根据“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编写知识产权金融国家报告……切实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和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合法利益”,可知“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编写各项相关报告”,其目的是“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和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合法利益”。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的能力。
①内容上,这句话位于“三是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更加凸显”这一分论点之后,举我国版权产业增加值的具体数值“8.48万亿元”,作为我国知识产权运用取得的实际成效的佐证。
②论证效果上,除了划线句子列举的数据,还有后文的各种“比例”,“金额”,都属于真实、客观的数据,在文中作为最实际的论据支撑,使得论证更加真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
由第一段“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牢牢把握党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努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可概括:开篇指出我国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由主体部分的“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夯实知识产权法治基础”“全面加强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和协同,更好服务国家大局”“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益,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全面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可知:主体部分从六个并列的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证。
材料二:
由第一段“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进一步夯实知识产权法治根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可概括:开篇指出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由主体部分的“一是”“二是”“三是”“四是”“五是”,可知:主体部分五个并列的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证。
综上,都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刘实字嘉秀,安福人。宣德五年进士,选庶吉士。自陈才薄亲老乞教职,不许。授金华府同知。金华旱多逋赋民至子女鬻偿之实疏请得免,又赎还子女。以母丧归庐墓,三年服除,迁顺天府治中景泰中,以荐入翰林修书。为人刚直峻峭,意所不可,达官贵人必面斥之。
书未成,以三考满,迁南雄知府。未数月,有中官使岭外,将至,遣卒先觇供张①。不办,实又不假色词,卒怒,还告。明日,从中使入驿,与诸从骑弓剑列左右。群僚庭参毕,留实诘辱之。而南雄民从驿门外望见,竞趋入翼蔽。实出,中使相视惊愕,徐问实所以得民状,欲召实谢之,实不往。中使去至韶,韶人言:“南雄且驿书讼朝使矣。”中使惧,急遣骑驰奏、诬实毁敕、大不敬,冀以抵罪。然实未尝先言也。既闻,逮下诏狱。实从狱中上书,言:“臣从官三十年,未尝以妻子自随,餐粗衣敞,为国家爱养小民,不忍劳费之。以是触忤天使,无所逃罪。”上览书,意稍解。而中官交谮之,竟瘐死狱中。
实性廉介,不取民一钱。民有馈鹅者,实不受,民委之去,实纵鹅门外,恣其所之。将去金华时,体无完衣。寒剧,至不可忍,则贷民毳舄②以行。历数里而霁,裹而识之邮亭,以畀其民。公暇读书,即肩舆中手一编不辍。中夜有得,蹴童子燃灯起书。后,南雄人哀而祀之。
(节选自《明史稿·刘实传》)
材料二:
居官不言廉,廉盖居官者分内事。孰不知廉可以服人?然中无所主,则见利易动。盍思人生贫富,固有定分,越分过取,此有所得,彼必有亏。况明有三尺,一陷贪墨,终身不可洗濯。故可饥、可寒、可杀、可戮,独不可一毫妄取。苟有一毫妄取,虽有奇才异能,终不能以善其后。故为官者当以廉为先,而能廉者必深知分定之说。
(节选自《州县提纲·洁己》)
【注】①供张:供给陈设。②毳舄:以鸟兽细毛做成的鞋子。
6.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金华A旱B多逋赋C民至D鬻子女E偿之F实疏G请H得免
7.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逋,文中指欠交、拖欠,与《陈情表》中“责臣逋慢”的“逋”意思不同。
B. 谢,文中指谢罪、道歉,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思不同。
C. 霁,文中指雨后或雪后转晴,与《阿房宫赋》中“不霁何虹”的“霁”意思相同。
D. 识,文中指做标记,与《石钟山记》中“汝识之乎”的“识”意思不同。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实以才疏、亲老为由向朝廷求任教官职务,未被应允,后任职金华时为受灾百姓向朝廷上书,使当地免除赋税。
B. 刘实因为给出使宦官准备的供给陈设不当而受到宦官羞辱,南雄百姓见此情景,争相保护刘实,宦官大为惊讶。
C. 宦官得知消息,有人想上书控诉自己,便抢先上奏诬陷刘实,皇帝不明就里,命人逮捕刘实,将他关进诏狱。
D. 刘实勤奋好学。他闲暇时间读书,就是在轿子中也看书不止,半夜有了心得体会,也要命人点灯,起床记下。
9.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僚庭参毕,留实诘辱之。
(2)思人生贫富,固有定分,越分过取,此有所得,彼必有亏。
10.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为官者保持“廉”的意义。
【答案】6. BCF 7. B
8. B 9. (1)众多官员在堂上参见完毕后,(宦官)单独留下刘实责问并羞辱他。
(2)何不想想人生贫富,本由命运决定,超过本分过度获取,在这个方面有所得,在那个方面必定有所失。
10. ①能够受到百姓的拥戴;②能够保持操守,得到善终。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金华旱灾,很多人家拖欠赋税,百姓到了卖掉子女偿债的地步,刘实上疏请求,得以免除赋税。
“金华旱”是主谓结构,句意完整,B处断开;
“多逋赋”省略主语,句意完整,且“民”是下句主语,其前C处断开;
“鬻子女”的目的是“偿之”,二者共同作“民”的谓语部分,不断开,且“实”是主人公刘实,作下句主语,其前F处断开。
故选BCF。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逋”,欠交、拖欠;/怠慢、拖延。句意:很多人家拖欠赋税。/责备我怠慢不敬。
B.错误。“谢”,都指“谢罪、道歉”。句意:准备召回刘实向他道歉。/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C.正确。句意:走了几里路,天晴了。/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
D.正确。“识”,做标记;/知道。句意:(刘实)将毛鞋包好,做上标记,放在邮亭,还给百姓。/你知道那些典故吗?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给出使宦官准备的供给陈设不当”错,原文“不办,实又不假色”,意思是刘实没有办理,又不给他好脸色,因此才遭到宦官羞辱。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庭参”,在堂上参见;“诘”,责问。
(2)“固”,本来;“定分”,确定的本分;“过取”,过度获取。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中,宦官责问羞辱刘实时“南雄民从驿门外望见,竞趋入翼蔽”,刘实得到南雄百姓的保护;“后,南雄人哀而祀之”,在刘实死后,南雄百姓悲痛并祭祀他。可见廉洁能够受到百姓的拥戴。
材料二“况明有三尺,一陷贪墨,终身不可洗濯”“苟有一毫妄取,虽有奇才异能,终不能以善其后”,可见廉洁能够保持操守,得到善终。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刘实字嘉秀,是安福(今属江西)人。宣德五年考中进士,选任庶吉士。(他)自言才力薄弱、双亲年老,请求担任教官职务,(朝廷)不同意。授官金华府同知。金华旱灾,很多人家拖欠赋税,百姓到了卖掉子女偿债的地步,刘实上疏请求,得以免除赋税,又(替百姓)赎回子女。因母亲去世回乡结庐守葬,三年守丧期满,升任顺天府治中。景泰年间,因人推荐到翰林院编纂书籍。(刘实)为人刚强正直,作风严峻,心中不认可的人或事,(哪怕是)达官贵人,也一定当面斥责他。
书籍尚未编成,因三次考核已满,升任南雄(今属广东)知府。没过几个月,有宦官出使岭南,快到(南雄)时,先派小卒前往察看供给陈设准备得如何。刘实没有办理,又不给他好脸色。小卒发怒,回去告诉(宦官)。第二天,(小卒)跟随宦官进入驿站,与其他随从骑兵持弓佩剑分列左右。众多官员在堂上参见完毕后,(宦官)单独留下刘实责问并羞辱他。南雄百姓在驿门外远远望见,争相拥入保护(他)。刘实离开驿站,宦官面面相觑,大为惊讶,慢慢(向百姓)问起刘实深得民心的原因,准备召回刘实向他道歉,刘实不去。宦官离开(南雄)抵达韶州,韶州百姓说:“南雄将经驿站递送文书,控诉朝廷使者了。”宦官害怕,急忙派人骑马紧急上奏,诬陷刘实毁掉皇帝诏书,大为不敬,企图用这件事将刘实治罪。然而刘实并未先向朝廷上奏。(宦官)上报朝廷后,(皇帝)命人逮捕(刘实)投入诏狱。刘实从狱中上书,说:“臣下任官三十年,未曾让妻子儿女相随,吃着粗粮,穿着破旧的衣服,替国家爱护养育百姓,不忍耗费人力与财力。因此冒犯天子的使者,自知不能逃避罪责。”皇帝看了奏章,怒气稍微缓解。但宦官交相毁谤他,(刘实)最终因病死在狱中。
刘实性情廉洁耿介,不贪百姓一文钱。有个百姓送鹅给他,刘实不接受,百姓丢下鹅就离开了,刘实把鹅放到门外,随它去到哪里。将离开金华时,身上没有完好的衣服。天气大寒,难以忍受,只好借百姓的毛鞋出行。走了几里路,天晴了,(刘实)将毛鞋包好,做上标记,放在邮亭,还给百姓。(刘实)闲暇读书,即使在轿中也手持一书,阅读不止。半夜有了心得,踢醒童子,让他点灯,(自己)起床记下。他去世后,南雄百姓为之悲痛,并祭祀他。
材料二:
做官不必说廉洁,廉洁本是官员职分内的事。谁不知廉洁可以使人信服?然而心中没有操守,就见到利益容易动摇。何不想想人生贫富,本由命运决定,超过本分过度获取,在这个方面有所得,在那个方面必定有所失。况且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一旦陷于贪污,一辈子不可洗清。因此可以忍受饥寒,可以被人杀戮,唯独不可胡乱地获取一分一毫。如果有一分一毫的胡乱获取,即使有奇异杰出的才能,最后也不能善终。所以做官的人应当把廉洁放在首位,而能够保持廉洁的官员必定深知本分所定的说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鹊桥仙
陆游①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此词作于词人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失望之后。②严光,字子陵,东汉隐士。少有高名,曾与刘秀一同游学,后“披羊裘钓泽中”。刘秀即位后再三盛礼相邀,他都不愿出仕、垂钓处后世称为严子陵钓台。
1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下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开篇写渔父的日常生活场景,通过描写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展现他与严光相似的隐逸情怀。
B. 上阕以反问结句,写出靠卖鱼为生的渔父远避争利的市场,透露出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C. 全词用典明志,最后两句承上阕的“钓台”而来,但“无名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D. 这首词上下阕的章法相同,都是头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语意深浅略有区别。
12.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里也塑造了“渔父”的形象,试比较分析两词中“渔父”形象的异同。
【答案】11. B 12. 同:两首词中的渔父都热爱自然,追求自由闲适,厌弃功名利禄。渔父居住或者打鱼的自然环境优美,他们都靠打鱼为生,不在意红尘中那些功名利禄。
异:本词中的渔父对功名利禄的厌弃更胜《渔歌子》中的渔父。他不愿踏进红尘半步,连严光都否定了,对功名利禄的厌弃比严光还要彻底。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透露出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错,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并没有矛盾和痛苦。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同:两首词中的渔父都热爱自然,追求自由闲适,厌弃功名利禄。
本词中“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表现了他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上片结句“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下片头三句写渔父在潮生时出去打鱼,在潮平时系缆,在潮落时归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像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
《渔歌子》先描写秀丽的水乡风光,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体现了渔父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如此则渔父捕鱼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父捕鱼的生活,但言外之意是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
异:本词中的渔父对功名利禄的厌弃更胜《渔歌子》中的渔父。
本词中的渔父“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连卖鱼都不愿靠近城门,根本不愿踏入红尘半步;“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根据注释②可知,严光是东汉隐士,拒绝了刘秀的邀请,不愿出仕,而此句却把严光也否定了,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厌弃比严光还要彻底。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典诗歌中的“猿”意象具有多重文化意蕴。哀鸣与清啸之猿,分别代表了愁苦哀怨与超脱快慰之情,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诗句,即为例证。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歌词写出了自己的黯然思绪和对理想的追求。
(3)“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杜牧《阿房宫赋》以“_________________”批评了后代统治者的错误做法,苏洵《六国论》则以泱泱大国“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重蹈覆辙的忧虑。
【答案】 ①. 风急天高猿啸哀 ②. 渌水荡漾清猿啼 ③. 渺渺兮予怀 ④. 望美人兮天一方 ⑤.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⑥.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啸、渌、荡漾、 渺、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自小听力弱,父亲说 A 是链霉素。我患了肺结核,只有链霉素能克,不然我十二岁就 B 了。我喜爱的医生作家契诃夫就死于肺结核。我就幸运,链霉素早已问世,且从西方来到我的村镇。我妈说我是冻病的。我却以为是林黛玉诱导的。看越剧《红楼梦》电影,林黛玉 C 的样子实在刻骨。我在课本空白处画下诸多林妹妹,对着千杆竹一面咳血一面苦吟“碾冰为土玉为盆”,那魂魄穿过时空,感染到我了。一天一片雷米封外,主打链霉素。链霉素对我耳蜗神经的损害出现了,我被冠以“耳沉”之名。我决定查一下,看能否拯救我的听觉。我坐在密闭的小屋里,戴了测定仪,检测不同频率下听力损伤程度,医生在门外操控着。初时,耳朵里一片死寂的沙滩,忽而冒出春笋尖尖,渐探出枝头,窸窸窣窣,唧唧飞虫,又花繁叶茂鸟鸣喧喧,耳朵有强烈刺痛感。
14.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5.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碾冰为土玉为盆”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必仰仗我自己说“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放松。
B. 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C.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 日本法西斯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了我们多少无辜的群众。
16.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形象地写出“我”在使用测定仪检测听力时丰富的感受,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答案】14. A罪魁祸首 B一命呜呼 C弱不禁风/多愁善感
15. A 16. 用具体的形象表达听觉,生动呈现其从无到有,由轻到逐渐增大的过程;运用叠词和拟声词描摹具体声音,展现声音的多样性;直接描写感觉,表明感受到的声音强度增大。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语境指造成听力弱的根源,可填“罪魁祸首”。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指坏事的根子。
B处,语境指患病死亡,可填“一命呜呼”。一命呜呼:指人死亡或去世。
C处,形容林黛玉的形象和性格,可填“弱不禁风”“多愁善感”。弱不禁风:形容人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多愁善感:一般是指一个人心思细腻,感性,内心情感会容易受别的事物影响。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例句和A项引号都表示引用。
B.特殊含义。
C.反语讽刺。
D.特定称谓。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现手法的能力。
用“死寂的沙滩”“冒出春笋尖”“花繁叶茂鸟鸣”等具体的形象表达听觉,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呈现听力从无到有,由轻到逐渐增大的过程,启人想象;
“窸窸窣窣”“唧唧”“喧喧”等为拟声词和叠词,分别描摹植物生长、虫鸣鸟叫的声音,展现声音的多样性;
“刺痛感”直接描写听觉感受,表明感受到的声音强度增大。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根据科学研究, ① 。美国心理学会研究表明,与使用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键盘相比,孩子们通过手写更能记住单词。
答案就在于,简单地在键盘上打字或在触摸屏上滑动手指相比,手写时大脑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注意力。发表在科学期刊《神经科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数字输入相比,手写时大脑区域表现出更大的活动量。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在手写过程中,与记忆形成相关的脑电波更加强烈。
从教育领域到工作领域,书写仍然是一项重要技能。据观察,手写笔记的学生往往比使用数字设备的学生更容易记住和理解信息。 ② ,手写需要更积极投入、更深思熟虑的过程,并通过将体力付出与脑力付出相结合,促使学生更加专注,更加投入。
然而,教室完全数字化的趋势引发了人们对书写未来的担忧。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并重视手写对大脑和记忆的独特好处,与锻炼肌肉目的一样, ③ 。鼓励在教育环境和日常生活中多用手写,对保持长期认知健康至关重要。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7. ①手写和记忆之间的关联不可否认 ②造成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是 ③大脑需要锻炼才能保持健康
18. 与简单地在键盘上打字或在触摸屏上滑动手指相比,手写时大脑不得不付出更大的注意力。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由下一句“与使用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键盘相比,孩子们通过手写更能记住单词”,横线处应该补充的观点是“手写和记忆之间的关联更紧密”或“手写促进记忆”,故填“手写和记忆之间的关联不可否认”。
②处,前面是现象,表现的是“手写笔记”与“使用数字设备”的不同,横线处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而这一原因并非绝对、唯一的,故填“造成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是”。
③处,与前面“与锻炼肌肉目一样”对应,填“大脑需要锻炼”,并根据“手写对大脑和记忆的独特好处”“保持长期认知健康至关重要”,补写出好处“保持健康”,故填“大脑需要锻炼才能保持健康”。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部分有两处语病:
第一处,成分残缺,“……相比”缺少搭配的介词,修改为“与……相比”。
第二处,搭配不当,“更多的注意力”改为“更大的注意力”。
四、写作(60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杂务琐事并非烦恼一堆,别以为一旦逃开,就可以开始修行,步入道途——其实这些琐事就是我们的道。
——【美】盖瑞·斯奈德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汪国真
追求梦想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是为了追求梦想?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日常·梦想·生活:琐碎中的修行与追寻
在生活的琐碎与纷扰中,我们时常被问及对爱情的向往,其实,这“爱情”亦可视作我们对梦想的渴望与追求。高中生活,如同一块调色板,绘满了日常的琐碎与对梦想的真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实则是我们修行的道场,梦想的港湾。
在日常琐事中,我们修行。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虽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相去甚远,但其中蕴含的耐心与执着,却与我们解题、复习时的状态不谋而合。每一道难题的攻克,每一次复习的坚持,都是我们在琐碎中修行的体现。而王阳明所提倡的“知行合一”,更是提醒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中找到平衡,让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升华。
在真诚追求中,我们勇敢表达。汪国真曾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种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校园生活中同样有所体现。无论是对友情的珍视,还是对兴趣爱好的投入,我们都应勇敢地表达自我,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而伽利略、哥白尼等科学家的事迹,更是告诉我们,面对质疑与挑战,唯有坚守信念,方能成就伟大。
梦想与生活并非水火不容。牛顿被苹果砸中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告诉我们梦想往往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去观察、去思考,让梦想在生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梦想的实现离不开现实的支持。家乡的文化、社会环境,都是我们成长的土壤,我们应该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追求个人发展。
追求梦想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追求梦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看来,两者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而生活的丰富多彩,又为我们的梦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灵活的策略,就能在梦想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
高中生活,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段宝贵经历。在这里,我们在琐碎中修行,在真诚追求中成长。我们学会了如何在梦想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不迷失于琐碎之中,也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修行之旅,让我们珍惜这段时光,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刻,让梦想照亮现实,也让生活因梦想而更加丰富多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美国诗人盖瑞·斯奈德关于生活琐事与修行关系的哲理名言,强调“琐事即道”,即日常生活琐事本身就是修行的一部分。人们常认为“杂务琐事”是生活中的烦恼和负担,但盖瑞却将日常生活的细节提升至修行的高度,意味着在平凡中亦能实现心灵的成长和自我超越。从哲学看,它强调的是在日常中寻找精神上的修行,倡导一种内在平和与自我觉醒的生活态度。第二部分是中国诗人汪国真对于爱情态度的诗句,展现了面对爱情、面对生活选择时的无畏与真诚。通过“不去想能否赢得”,汪国真强调了行动本身的价值,鼓励人们超越对结果的担忧,专注于内心的真实感受。“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体现了一种纯粹的情感追求,真诚与勇气是面对爱情时最重要的品质。它引导读者在面对个人情感和梦想时,应遵循内心的指引,勇于表达和追求,而不是被外界的顾虑所束缚。这两部分看似独立,实则都围绕着“生活态度”这一主题展开,聚焦于“如何在日常琐碎中寻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个人梦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引导人们对个人价值追求与现实生活平衡的探讨。
第三部分是一个引导性问题,探讨了追求梦想与生活的相互关系,鼓励他们基于前两部分的启示,形成自己对生活、爱情(或广义的梦想)、以及二者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综合来看三部分材料分别从日常修行、情感抉择与人生目标的角度出发,逐步深化,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在纷扰的日常中找寻生活的真谛,如何在面对情感与梦想时保持真诚与勇气,以及如何在追求与生活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桥梁。
写作时考生先明确观点,然后论证中,可以通过对比、举例论证等方式。如使用史铁生的故事来说明即使在艰难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生命的价值;引用居里夫人的例子来强调梦想实现的过程往往植根于日常的琐碎工作;通过梵高的经历,展现坚持梦想与面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立意:
1.琐事中的修行:生活即道。
2.在爱与梦的旅途中真诚以赴。
3.梦想与生活是双轨并行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