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九上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教学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上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教学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2 15:1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1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诵读这首词,感受其音乐美和意境美。
2.理解这首词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隆冬的北风劲吹,送走了大雁,迎来了飞雪。“雪”历来是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对象,有关“雪”的古诗,同学们能想到哪些呢?
新课导入
第一课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唐·韩愈《春雪》
不同情境下的雪被文人墨客们赋予了不同的形态和情思。
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来领略诗人兼政治家毛主席所写雪的雄浑壮阔之美。
解题 沁园春·雪
词牌名及其由来
“沁园春”是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文人作诗咏其事,调名由此而来。“雪”是这首词的题目,揭示了所写的内容。
文学常识
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2.26—1976.9.9),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
惟余莽莽 顿失滔滔 稍逊风骚
折腰 成吉思汗 今朝
数风流人物 妖 娆
mǎng
tāo
xùn
sāo
zhé
shǔ
zhāo
yāo ráo
hán
字词积累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弯腰行礼,文中是倾倒的意思。
【风骚】本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字词梳理
朗诵欣赏
整体感知
注意:
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感受其音乐美。
自由朗读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高昂)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慢)
整体感知
北国/风光,(——拉长)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高昂)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慢)
沁园春·雪
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豪迈激昂 深沉悲壮 喜悦欢畅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低,慢)
俱往矣,(——慢,拉长)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高昂,坚定)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低沉)
略输/文采;(慢)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慢)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呢?
上阕:描绘北国雪景
下阕:评价历代英雄
1.赏析上阙:词人写了哪几幅雪景?给词作中的几幅雪景拟写小标题。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
北国冰雪
长城大河
群山高原
雪后晴日
壮美
品读诗歌
2.赏析上阙:这几幅画面是如何展现壮美这一特点的?
品读诗歌
“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雪飘,写出了诗人视野开阔,远达万里;画面广袤无垠,气魄宏大。
“封”,写的是一种静态,显得凝然安静;“飘”是动态,显得舞姿轻盈——一静一动,使得雪景在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生动。
大地坚冰封冻,长空大雪纷飞,冰雪充塞于整个天地,大笔勾勒间气势磅礴、境界宏阔。
小结:品读词语和表现手法。
北国冰雪图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品读诗歌
长城大河图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大河”专指黄河。“长城”和“黄河”,位于北国最能反映北国风貌。不仅如此,它们还是整个中华大地的象征。“内外”、“上下”,地域广阔,气概雄伟。
“莽莽”有无边无际,气势雄浑的意思;“惟”的意思是只,强调了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白茫茫一片,景象十分壮阔;
“顿”字,则写出冻结之速,寒威之烈,全句让人不禁联想到昔日这条母亲河波涛滚滚的雄壮气势。
天地间浑然一色,冰天雪地,整幅画面奇伟雄浑。
文化内涵
品读诗歌
群山高原图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意思是: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高原活泼奔放的特点。
“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群山、高原以人的品格,生动地写出了群山和高原与天相接的壮阔之景,突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群山高原图充满活力和奋发的态势。
山——银蛇
原——蜡象
品读诗歌
雪后晴日图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须”晴日中的“须”是等到的意思,点出雪后晴日图是虚景,是作者由眼前之景而想象的景色。
作者借助想象,把美景比作少女的衣裳,写出了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使祖国山河之美在雄壮之外又平添几分妖娆可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品读诗歌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壮美雪景中你读出了诗人的怎样的情感
按照句式回答:
读到 (具体诗句) ,我感受到了(读出了)词人 。
品读诗歌
示例2:
读“欲与天公试比高”,我感受到词人按捺不住的豪情壮志,读出了词人精神振奋、意气风发,要主动挑战,大展宏图的英雄气魄。
示例1:
读到“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我读出了词人对祖国河山由衷的热爱,读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读出了誓死保卫中华大地、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品读诗歌
讨论交流:词人究竟是站在哪里,他怎么能看到这么远、这么广阔的景象呢
“望”
“须”
——高
地理位置
精神胸襟
——等到
实景+想象
拓展延伸
小结
“意象”
——情感+物象
拓展延伸
冰雪、长城、大河、山原、晴日这些景物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是物象和情感的统一。这样的景物我们称之为“意象”。
《沁园春·雪》壮景所寄的豪情便是“意”。
古典诗词中有一些常见的意象
“杨柳”和“长亭”与别离结下了不解之缘
拓展延伸
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雁”“明月”,常表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梅”“竹”寄托了君子的品格
毛主席,因为他领袖的身份,伟人的胸襟,视野更为开阔。他笔下的物象常常是现实与想象的结合,意象气魄显得更为宏大。
拓展延伸
望雪景壮美如画,绘江山如此多娇。
, 。
这首词的上阙描绘了多娇江山,请同学们朗读下阕,概括其内容,补全下联。
惜英雄竞相折腰,看今朝谁主风流。
论帝王文治武功,赞今朝风流人物。
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
1.论无数英雄:下阕都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品读诗歌
秦皇
汉武
唐宗
宋祖
成吉思汗
是历代最富代表性、功绩显著的帝王,都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2.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有褒有贬,饱含惋惜之情而又带有批判之意。
“略输”“稍逊”“只识”含蓄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俱往矣”他们都已成为过去。对这些帝王的评论蕴含着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帝王的自信。
品读诗歌
3.思考:下阕评说英雄帝王和赞美今朝风流人物,与上阕写壮美雪景,有什么关联?
“无数英雄竞折腰”,正是源于“江山如此多娇”,也就是上阕的壮美雪景。所以写景是为议论抒情做铺垫,议论抒情是源于上阕之景而发,是在景物描写基础上的直抒胸臆。
品读诗歌
下阕前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
1.探究:阅读资料链接,《沁园春·雪》的发表为什么会让国民党当局惴惴不安呢?结合下阕词句分析原因。
拓展延伸
《沁园春·雪》创作后,一直没有发表。直到10年后,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给柳亚子写回信,才被大家知晓。这首诗一经发表,顿时轰动山城,一时间举国上下,蔚然成风,广为传播。
蒋介石自然不会甘心,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接召开会议,通知各地、各级党部,要求会吟诗作词者,每人都步毛泽东咏雪词原韵来上几首,挑精彩的发表,希望把毛泽东的磅礴气势比下去。于是,在蒋介石的总导演之下,国民党御用文人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又是拼凑词作,又是杜撰文章。结果,一直到逃离大陆时,国民党连一首“毛泽东级”的《沁园春》都没有写出来。
抒发了“今朝”的风流人物定然不负历史使命,主宰江山、缔造历史,开创伟业。表现了诗人坚定的自信和敢为人先的伟大抱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拓展延伸
尽管重庆谈判国共两党签订了和平协定,但国民党政要一向独裁,以统治者自居,而这首词中毛主席流露出的超越历代帝王,主宰江山、开创伟业的自信和抱负,让他们深感害怕。
拓展延伸
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他面对茫茫原野、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
2.解密“今朝”:历来对“今朝”的“风流人物”到底指谁,看法不一,请结合词的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拓展延伸
一为诗人自指,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坚不可摧的自信心。
二指领导人民群众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表达了以自己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必将带领人民创造空前伟业的自信。
三指人民群众、无产阶级,讴歌了人民群众、无产阶级,他们才是大好河山的主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毛泽东同志自己对这首词的批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拓展延伸
3.放声朗诵,感受词人笔下雄奇壮阔的景象和豪迈情怀,读出自己的抱负和自信。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葬;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睛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品读词语和表现手法,挖掘景物的文化内涵,来解读意象,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通过分析议论、抒情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毛泽东同志曾于1925年创作《沁园春·长沙》。在词作中,他拷天问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0年之后,今天之问有了惊天动地之回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课堂小结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站在橘子洲头,回忆长沙求学生活和社会活动,感慨万千所写。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理解诗意。用本课学到的阅读诗歌的方法,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意象和情感。
(注释见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上阕
咏雪
下阕
抒怀
北国冰雪图
长城大河图
群山高原图
雪后晴日图
古今英雄论
(寓情于议)
评古:短于文治
颂今:风流人物
歌颂当代英雄
热爱祖国山河
北国雪景图
(寓情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