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阳初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语文
分值: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年轻的面容是春天里的一mǒ(1)▲新绿,生机盎然;年轻的梦想是原野上的花海,xuàn(2)▲烂多姿;年轻的信念是岩石上的一棵松柏,执着挺bá(3)▲。年轻不是年华,而是飘yì(4)▲的情思,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源泉在涌动。
2.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3分)
A. 鹤立鸡群 不可名壮 粗制滥造 任劳任怨 B. 千山万壑 众目睽睽 莫衷一是 油嘴滑舌
C. 相形见拙 沧海桑田 深恶痛疾 美味佳肴 D. 慷慨大方 繁花似锦 随机应变 长嘘短叹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本词借赞北方壮丽雪景,赞扬无产阶级英雄,抒发词人远大抱负。
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
C.《武陵春》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豪放派女词人。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 为了避免清明祭扫出现交通拥堵,政府号召市民错峰出行以缓解交通压力。
B.大量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情感。
C. 世博会的历史,就是科学理念更新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
D. 养宠物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也使宠物的管理成为小区的物业管理。
5.名著阅读。(7 分)
(1)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这部名著是《 ▲ 》。该书中描写了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 ▲ 。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斗杀 ▲ _,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 ▲ 。
(2)下面关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情节有一处与原著有出入,请指出,并改正。
(3)《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 ),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6.综合性学习。(5分)
网络谣言像一个无形的杀手,轻则诋毁个人名誉,重则引起社会混乱,为此,九(1)班的学生开展了“我看网络谣言”的实践活动,邀请你参加,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⑴【漫画解说】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左面这幅漫画,仔细观察这幅漫画的内容,写出漫画揭示的社会现象。(1分)
▲
⑵【材料探究】阅读下面几则案例,写出你得出的结论。(2分)
材料一:据椒江葭沚派出所经办民警介绍,8月27日中午,有人在网上发布微博称当天杭州飞往成都的航班上有炸弹,要发动恐怖袭击,炸毁湖州市政府。椒江警方发现后,立即组织警力,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将嫌疑人周某抓获,并对其行政拘留5天。
材料二:网民周某某在晨练时听闻“某市某工地工人中午就餐喝冰啤时,6人当场身亡”的消息,他未经核实便将内容发至微博。随后周某某被公安机关传唤,其行为被认为是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警方对其行政拘留3天。
材料三: 8月30日,三河市公安局接到北京市公安局通报称,公安部督办案件“秦火火”、“立二拆四”系列网络造谣传谣案件中一名重要犯罪嫌疑人曹某现藏匿在三河市燕郊地区,请求协助抓捕。经细致调查,民警发现曹某以虚拟身份出现在燕郊,两地警方火速赶往,将曹某一举抓获。
▲
⑶【精彩跟帖】如何遏制网络谣言,专家纷纷发帖。请你阅读下面的帖子之后请你跟帖。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和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对于网络上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三种责任:一是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二是行政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三是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龙凤钊:治理网络谣言一方面要强调法律,另一方面也要网民言行自律,提高网民和网络运营者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应加强网络中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不加甄别就传播虚假信息欺骗公众的人应给与相应的信用处罚,同时加大立法对造谣者的打击力度,让网络回归到自由发言并且可信的环境。(2分)
我的跟帖: ▲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忍受快乐(13分)
毕淑敏
这个提法,好像有点不伦不类。快乐啊,好事么,干吗还要用忍受这个词?
习惯里,忍受通常是和痛苦、饥寒交迫、水深火热联系在一起的。忍受是什么呢?是一种咬紧嘴唇苦苦坚持的窘迫,是一种打碎牙齿和血吞下的痛楚,是一种狭路相逢听天由命的无奈。如果是忍受灾害,似乎顺理成章。忍受快乐,岂不大谬?天下会有这种人?
环顾四周,其实不敢面对快乐的人比比皆是。最具特征的表现是:对快乐视而不见。在这些人的心底,始终有一股冷硬的声音在回响——你不配拥有……这是过眼烟云……好景终将飘逝……此刻是幻觉……人生绝非如此……我们姑且称这种心绪为——快乐焦虑症。
这奇怪的病症是怎样罹患的?
许多年前,我从雪域西藏回北京探家,在车轮上度过了二十天时光。最终到家,结束颠沛流离之后,很有几天的时间,我无法适应凝然不动的大地。当我的双脚结结实实地踩在土地上的时候,感觉怪诞和恐慌。我焦灼不安地认为,只有那种不断晃动和起伏的颠簸,才是正常的。
你看,经历就是这么轻易地塑造一个人的感受和经验。当我们与快乐隔绝太久,当我们在凄苦中沉溺太深的时候,我们往往在快乐面前一派茫然。这种陌生的感觉,本能地令我们拒绝和抵抗。
常常有人振振有词地说,我不接受快乐,是因为我不想太顺利了。那样必有灾祸。
此为不善于享受快乐的经典论调之一。快乐就是快乐,它并不是灾祸的近亲,和灾祸没有什么血缘的关系。快乐并不是和冲昏头脑想入非非必然相连。灾祸的发生自有它的轨迹,和快乐分属不同的子目录。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乐极生悲。我相信世上一定有这种偶合,在快乐之后,紧跟着就降临了灾难。但我要说,那并不是快乐引来的厄运,而是灾难发展到了浮出海面的阶段。灾难的力量在许多因素的孕育下,自身已然强大。
许多人缺乏忍受快乐的容量,怕自己因为享受了快乐,而触怒了什么神秘的力量,怕受到天谴,怕因为快乐而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由于种种幼年和成年的遭遇,有人丢失了承接快乐的铜盘,双手掬起的只是泪水。这不是他们的过错,但是他们永久的悲哀。他们不敢享受快乐,他们只能忍受。当快乐来临的时候,他们手足无措,举止慌张。甚至以为一定是快乐敲错了门,应该到邻居家去串门的,不知怎么搞差了地址。快乐美丽的笑脸把他们吓坏了。他们在快乐面前,赶紧背过身去。快乐就寂寞地遁去。
很多人不敢接受快乐的原因,是觉得自己不配快乐。这真是一个奇怪的逻辑。快乐是属于谁的呢?难道不是像我们的手指和眉毛一样,是属于我们自身的吗?为什么让快乐像一个无人认领的孤儿,在路口徘徊?
人是有权快乐的。甚至可以说,人就是为了享受心灵的快乐,才努力和奋斗的,如果这一切只是为了增加苦难,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为此奋斗不息?
不要以为快乐是自私的,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就播种快乐的种子。我们把快乐传染给周围的人,我们善待周围的世界,这又怎么能说快乐是自私的呢?
当我们不接纳快乐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不尊重自己,不相信自己,不给自己留下美好驰骋和精神升腾的空间。
对于快乐,如同对待一片丰美的草地,不要忍受,要享受。享受快乐,就是享受人生。快乐是我们人生得以有所附丽的红枫叶。快乐是羁绊生命之旅的坚韧缰绳。当快乐袭来的时候,让我们欢叫,让我们低吟,让我们用灵魂的相机摄下这些瞬间,让我们含着微笑分餐它悠远的香气吧!
忍受快乐,是一种怯懦。享受快乐,是一种学习。
(选自《毕淑敏《忍受快乐》,有删节,新华出版社出版)
7.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们不敢享受快乐的原因有那些?请分点简要概况。(3分)
▲
8.作者开头从忍受痛苦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
9 .请赏析下列句子。(4分)
①当快乐来临的时候,他们手足无措,举止慌张。甚至以为一定是快乐敲错了门,应该到邻居家去串门的,不知怎么搞差了地址。快乐美丽的笑脸把他们吓坏了。
▲
▲
②当快乐袭来的时候,让我们欢叫,让我们低吟,让我们用灵魂的相机摄下这些瞬间,让我们含着微笑分餐它悠远的香气吧!
▲
10.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快乐?(4分)
▲
▲
(二)轻松读物:漫画 (15分)
【材料一】美国弗雷德里克·魏斯曼博士(Wertham)在《诱惑纯真的心灵》一书中说,看漫画书会干扰对阅读的学习和语言发展,并宣称“严重的阅读困难和大量看漫画书总是同时发生的,漫画书不仅无法帮助学习阅读,甚至是导致和加强阅读秩序混乱的原因”(p.130)。
【材料二】 1941年,美国学者桑代克(R.L.Thorndike)建议应如此看待漫画:“鉴于大量阅读和提升词汇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的需求,这种方式不该被忽略。”(p.110)
目前一本漫画书的字数平均约为2000字。很明显的:每天看一本漫画书等于一年阅读的字数,远超过50万字。
桑代克与赖特(Wright)经过研究、分析,结果也表明,漫画书的语文难度也不容我们轻视。相比之下,1974年畅销书的阅读难易程度介于六年级到十年级之间,平均分数为7.4。
有的漫画书中的对白很复杂,例如漫画书《神奇四侠》的某些对白语文程度是12.0分,或相当于十二年级的语文水平。
【材料三】
有两个持续默读的研究使用漫画书作为研究素材。美国学者佩茨尔(Sperzl)(1945)针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为期15周的研究,结果发现阅读漫画书与阅读其他素材的学生,在阅读理解以及词汇测验上的成绩并无差别,两者进步的幅度都可以让人接受。
研究中最有趣的发现是,学生喜爱看漫画书的程度超乎想象:“孩子渴盼阅读漫画时间的到来……尽管好像全世界其他的人都对看漫画书有意见,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这群男孩与女孩。”(p111.2003)
不少研究都证实长期(从低年级开始便持续不断)看漫画书的人,在阅读、语言发展与学习成绩上都至少与不看漫画的人相当。即使孩子只看漫画书,其他的书都不读,他阅读理解的成绩也不会显著低于平均分数。
【材料四】
美国学者海耶斯(Hayes)与阿伦斯(Ahrens)(1988)的研究指出,漫画书可以帮助培养阅读能力,使阅读能力提升至可以理解高难度语句的水平。根据他们的研究,日常会话与电视是无法增强词汇能力的。他们认为,要培养超越基础词汇量的能力有赖于“广泛大量阅读各种领域的东西”(p.409)。
美国学者学者卡尔落把漫画书放在初中学校的图书馆里,但是不准借出图书馆,学生必须在图书馆中阅读。然后,卡尔落比较图书馆中放了漫画书的74天,与之前没有放漫画书的57天的阅读情况,图书馆的使用人数骤然增加了82%,非漫画书的借阅册数则增加了30%(见表)。
初中图书馆中放置漫画书的效果
项 目 放置漫画前 放置漫画时
平均每日使用图书馆的学生数 272.61 496.38
平均每日图书借阅量 77.49 100.99
(材料来自斯蒂芬.克拉生(Stenphen D.Krshen)《阅读的力量》,由《轻松读物:漫画》中的相关材料整合而成。)
11.上述材料中包含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观点一: ▲ 观点二: ▲
12.下列说法与材料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3分)
A.大量阅读漫画书可以提升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的词汇量。
B.漫画书的语文难度不容我们轻视,漫画书的阅读难度比畅销书大。
C.长期看漫画书的人,在阅读、语言发展与学习成绩上都至少与不看漫画的人相当。
D.喜欢看漫画书的人同时也会看其他类的书籍,并且对阅读也持更积极的态度。
13.下列名人论述读书的言论,与【材料三】中第二段相符的一项是( ▲ )(3分)
A. 只有在轻松的阅读中,你才会碰到将成为“你的书”的书。它与读者建立一种个人关系,仅仅因为喜爱而读它们。——意大利·卡尔维若
B.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曹文轩
C.(读书)没有多大快乐,所得到的只是一点知识,而知识也就是苦,至少知识总是有点苦味的。——周作人
D.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
14.以搞笑、悬疑、魔幻、侦探等为主题的漫画书近年来在中小学生中甚是风靡,有老师、家长视漫画书为洪水猛兽,坚决不允许孩子阅读。他们总以为漫画没有什么文字,只有图画,而且内容极杂,含有不健康内容,怕影响学习等等。请你说出反驳的理由(至少三点),并给出一条合理的建议。(5分)
理由: ▲ (3分) 建议: ▲ (2分)
三、古诗文部分(32分)
15.古诗文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⑴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⑵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⑶《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作者用典故表示自己渴望被召回朝廷,再次被重用的句子是
▲ , ▲ 。
⑷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 ▲ , ▲ 。(用《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
⑸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 。
⑹《武陵春》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 ”。
(一)(共11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然志犹未已,君将计安出?
3、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
(1)会天大雨( ▲ ) (2)度已失期( ▲ )(3)法皆斩( ▲ )(4)楚人怜之( ▲ )
(5)欲信大义于天下( ▲ )(6)然志犹未已( ▲ )(7)以君为长者( ▲ )
(8)故不错意也( ▲ )
1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久而乃和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B. 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 人多以书假余 杀之以应陈涉
D. 百姓多闻其贤 安陵君其许寡人
(二)私心(11分)
伦①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②,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注释:①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②悫:恭谨,诚实。
1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 辄叱遣之(▲)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3)若是者(▲)(4)岂可谓无私(▲)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
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
20.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私心”?(3分) ▲
四、写作(65分) (其中书写5分)
21.(60分)
作文:
有好多学生抱怨:初三生活三点一线,枯燥乏味;有人抱怨:近段时间,运气太背,事事不顺。事实呢,在这一片抱怨声里,我们总能听见积极乐观的声音,冷静面对的声音。看到超乎常规的选择,换个角度看问题,情况可能比想象中,好得多。初三也未必都是枯燥,运气这类东西也会旋转。
请以“在 中,我选择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如:在失败中,我选择了坚守、在无奈中,我选择奋进……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
班级
姓名
学号
试场号
座位号
)暨阳初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语文答题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1.(4分)(1) (2) (3) (4)
2.( ) (3分)
3.( ) (3分)
4.( ) (3分)
5. 名著阅读。(7分)
(1)
(2) (3)
6.综合性学习。(5分)
⑴【漫画解说】
(1分)
⑵【材料探究】 (2分)
⑶【精彩跟帖】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忍受幸福(13分)
7.(3分)
8.(2分)
9.(4分)
10.(4分)
(二)(15分)
11.观点一: (2分)
观点二: (2分)
12.( )(3分)
13.( )(3分)
14.理由 (3分)
建议 (2分)
三、古诗文积累(32分)
15.古诗文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⑴ 。
⑵ 。
⑶ , 。
⑷ , 。
⑸ , 。
⑹ , 。
(一)(共11分)
16.(8分)
会: 度:
法: 怜:
信: 已:
长者: 错:
17.( )(3分)
(二)私心(11分)
18. (4分)⑴ 辄: ⑵ 方:
(3)是: (4)谓:
19. ⑴ (2分)
⑵ (2分)
20.(3分)
四、作文(60分)(书写5分)
(
200
)
(
400
)
(
600
)
暨阳初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5分)
1.(共4分,每空1分)抹 绚 拔 逸
2.B (3分)
3. C (3分)
4. D (3分)
5.名著阅读。(5分) (1)《水浒传》、 武松、 西门庆、 蒋门神
(2)鲁提辖打死郑屠后并没有被官府抓走,而是逃走了。(3)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6.综合性学习。(5分)
⑴【漫画解说】(1分)
这幅漫画揭示了网络谣言不断地被渲染、夸大最后面目全非的演化过程。
⑵【材料探究】(2分)
制造、散布网络谣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⑶【精彩跟帖】(2分)
示例:加强网络管理,当网络上出现谣言的时候,涉及的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当主动回应、辟谣,让大家知道真相是什么,不要让谣言出现演化并赋予新的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
7、①因为与快乐隔绝太久,对它感到陌生甚至茫然,本能令有些人害怕快乐。②害怕快乐之后必有灾祸,因此不善于享受快乐。③许多人缺乏忍受快乐的容量,怕自己因为享受了快乐,而触怒神秘的力量,怕受到天谴,怕因为快乐而导致了自己的毁灭。④有些人因为种种幼年和成年的遭遇,丢失了承接快乐的能力,他们不敢享受快乐。⑤很多人不敢接受快乐的原因,是觉得自己不配快乐。(写出3点即给3分)
8、从人们都能接受的“忍受痛苦”起笔,让读者易于接受,也与后文“忍受快乐”形成鲜明对比,引起读者思考,点明本文主题。
9、①运用的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那些害怕快乐的人在快乐来临之时惊慌失措,将快乐拒之门外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拒绝快乐的惋惜之情。
②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面对快乐,我们享受快乐的愉悦场面,表达了作者号召人们要享受快乐。
10、认识到人是有权快乐的,人正是为追求心灵的快乐才奋斗不息。(1分)要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给自己留下美好驰骋和精神升腾的空间去享受快乐(2分)。当我们享受快乐的时候要分享快乐,善待周围的世界。享受快乐,就是享受人生,这也是一种学习。(1分)
(二)轻松读物:漫画
11.(4分)
观点一:漫画阅读会干扰对阅读的学习和发展(或漫画阅读的危害大)。
观点二:漫画书可以帮助培养阅读能力(或漫画阅读的好处多)。
12.(3分)B
13.(3分)A
14.(5分)
理由:(共3分。写出一点得1分,理由来自上述材料也给分)
示例:①漫画书可以帮助培养阅读能力,使阅读能力提升至可以理解高难度语句的水平。
②漫画书符合少年儿童天真好奇的天性,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断能力。
③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让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人生。
建议:(2分。建议合理即可,从孩子或大人的角度都可以)
示例:(从学生角度)①要看正版的版画作品,要有眼光有选择,看健康的漫画书,让父母
放心。②要适当地看漫画书,不要迷恋于漫画书,要在课余时间看,不影响自己的学
习。
三、古诗文积累 (32分)
15.古诗文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⑴燕然未勒归无计 ⑵莫道不消魂
⑶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⑷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⑸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共11分)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
⑴适逢,恰巧遇到。⑵揣度,推测,估计。⑶名作状 按照法律。 ⑷爱 爱戴
(5)通“伸“伸张 (6)停止 (7)老实人 (8)通”措“
17.B (3分)
(二)私心(11分)
18.(4分) ⑴就 ⑵比作 (3)这样 (4)说
19.(4分)
⑴有人问第五伦说:“你有私心吗 ”(2分) (关键词“或”“公” 未译或错译,每处扣1分)⑵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即使)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2分)。(关键词“疾”“省视”“竟夕”未译或错译,每处扣1分,扣完为止。)
21. (3分) 这样的私心是人之常情,这说明了他严于自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
四、22、写作
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给分,特别要遏制以貌给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