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母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写了作者对母鸡情感变化,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母鸡,讨厌它的叫声、欺软怕硬、爱炫耀,可是后来又看到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理解到母鸡伟大的母爱。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情感的表达上,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表现小动物特点时,采用具体事例,事实说话。
在语言的运用上,老舍先生一贯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
教学目标:
1、会认“疙、瘩、侮”等生字,会写“讨、厌、坝、忠”等生字,掌握多音字“恶”。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品味文中的具体描写,感受老舍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的情感变化。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2、板书课题:母鸡
二、新授
(一)、明确要求,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检查生字词与难读的词语的读音,了解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反抗 欺侮 成绩 凄惨 慈爱 辛苦 如怨如诉疙瘩 可恶 鸡雏 一撮儿毛
(二)、初读感知,了解感情。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描写对母鸡情感变化的句子,用“ ”画出。
2、出示句子: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预设:老舍先生为什么讨厌母鸡?他后来为什么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4、快速浏览,理清条理。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老舍先生讨厌母鸡?
(1—— 3自然段)
哪些段落写他不敢再讨厌母鸡?
(4——10自然段)
三、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语言特点。
(一)讨厌母鸡(出示自学提示)朗读课文 1——3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划下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
(句式:这是一只( )的母鸡?)
全班汇报交流母鸡令人讨厌之处。
1、把母鸡的讨厌之处列举出来,以“这是一只()的母鸡.”的句式。
①:这是一只叫声讨厌的母鸡.老舍先生用了哪些词来形容母鸡的叫声?引导重点理解“如怨如诉”,感受母鸡“无病呻吟”的形象。这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②:这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它欺谁?怕谁?
③:这是一只爱炫耀的母鸡。它是怎么炫耀的?通过读,把这只爱炫耀的母鸡展现在我们眼前吗?
(就是聋子......夸张)
(二)敬畏母鸡(出示自学提示)
1、既然老舍这么讨厌母鸡,可后来为什么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默读 4——10自然段找找原因?
2、读读课文 5——8自然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3、学生交流汇报
a:第 5自然段:抓住“挺着脖儿、歪着头、挺着身儿”这几个动作的词来体会“负责”。
b:第 6自然段吃食的情景,将鸡雏和母鸡进行对比,体会慈爱。
c:与抢食的大鸡作斗争,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母鸡的勇敢。上文“从不反抗公鸡”进行对比。
d:从夜间啼叫体会母鸡的负责辛苦。这是一位为了自己的孩子日夜操劳的鸡母亲。
理解词义:这里再一次具体地描写了母鸡的叫声,这是怎样的叫声?联系上下文想想这里的“顶”是什么意思?
想象画面:透过这两个“顶”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孩子们,是什么让母鸡这样无怨无悔,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付出呢?是啊,这都是出自她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呀!(板书:母爱)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这样的母亲让人感动,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敬畏)
四、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学过的《猫》这篇课文,和今天学习的《母鸡》。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样?
提示: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是对小动物的喜爱,“猫”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
2.除了情感表达方面,两篇文章在写法上还各有哪些特点呢?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表现小动物特点时,采用具体事例,事实说话。在语言的运用上,老舍先生一贯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
师:同学们,老舍先生真不愧是一位著名的大作家。为了突出事物的特点,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或是借助具体事例,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来叙述,这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今后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一个语段)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师:我们一起来读并模仿这个语段,你也来说一个有关小动物的语段。(指名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欣赏的词句。
2、阅读其他作家写的文章,如屠格涅夫的《麻雀》,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列那尔的《母鸡》。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入手,从开始的讨厌到不敢再讨厌,让学生找到讨厌原因和不敢再讨厌的理由。学生对这一思想感情变化容易理解,对写作的结构方式多引导,在写作语言方面多元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对生字和词语的书写基本掌握,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学会通过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来写文章,在写作的结构方式和运用语言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