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5.黄河颂 暑假课课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5.黄河颂 暑假课课练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2 18:1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黄河颂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站在山顶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B.人是社会之本,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C.写字练习进入汇川区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3.选词填空。正确的选项是( )
从昆仑山下 黄河之边;把中原大地 南北两面。向南北两岸 千万条铁的臂膀。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在亚洲的原野。
A.投向 分成 张开 出现
B.奔向 劈成 伸出 出现
C.滚向 劈成 张开 涌向
D.奔向 分成 伸出 涌现
4.选出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澎湃(bài) 山巅(diān) 气魄(pò) 急风劲草
B.浊流(zhú) 扮演(bàn) 构筑(zhù) 九曲连环
C.哺育(pǔ) 发源(yuán) 屏障(zhàng) 一泄万丈
D.摇篮(lán) 宛转(wǎn) 流泻(xiè) 浩浩荡荡
5.填空。
(1)1939年春, 《黄河大合唱》。经 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 、 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诗人从自然特征、 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母亲河的 。
6.班上开展以“追寻母亲河”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诗歌朗诵】请你写出两句吟咏黄河的诗句。
(3)【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的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山清水秀。
【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材料三】近年来,黄河沿岸向黄河里排放的工业废水一天比一天多,10年间翻了一倍,现在一年有42亿吨,相当于2005年黄河来水的一半,过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现在叫“一碗水,半碗污”。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惊涛澎湃,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结成九曲连环;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从你这儿发源;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7.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8.诗中,诗人称“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9.“啊!黄河!”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10.将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11.诗人为什么称黄河为“摇篮”“屏障”?
12.诗中,诗人把黄河描绘得一往无前、无坚不摧,以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诗人这样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三、作文
13.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席慕蓉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 (1)光未然 冼星海 丰富的艺术形象 壮阔的历史场景 (2)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热爱和赞美
6.(1)示例:心系黄河,共建家园!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保护水资源,不要让母亲河哭泣!
(2)示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示例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黄河水质越来越差,治理黄河的任务越来越重。(两千多年前的黄河清澈秀丽,后来变得浑浊,近年污染严重。)
7.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8.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把黄河喻为“摇篮”。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于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是可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9.“啊!黄河!”在诗歌中出现三次,将对黄河的赞颂清晰地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这三个层次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10.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可以写出黄河奔流浩渺的气势,而“看”字,是单纯地用眼看,无法体现这种效果,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因此换成“看”不好。 11.把黄河比作“摇篮” ,是因为黄河哺育滋养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把黄河比作“屏障”,是因为黄河在地理位置上可作为军事屏障,同时,黄河所体现的伟大坚强的精神,也是民族精神上的屏障,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制胜法宝,更加突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 12.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13.例文:
孤独的人是高贵的
有人说自己喜欢课余翻阅《红楼梦》《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名著,不晓得明星八卦,也不关心成绩排名,和别人往往话不投机,觉得自己很孤独。可我觉得这种孤独的人是高贵的。
一些人总把“孤单”与“孤独”混为一谈。孤单,基本上指形体而言: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单,会产生精神上的寂寞、思念,往下走,便是无聊;往上而去,才是孤独。但很多人其实上不了那个层次。孤独,基本上是精神层面的。因为有些人,即使他置身于人群中,他也是孤独的。比如鲁迅,在一个满是沉睡者的铁屋子里,仍要孤独地呐喊几声。
孤独,意味着与众不同。当一个社会,“举世皆浊”“众人皆醉”时,你仍然保留清白保持清醒,你可能被世俗边缘化了,但你却拥有了一颗高贵的灵魂。有些人,在人生之路上,注定要孤独前行,独自承担一切。北宋仁宗时,有个宰相叫吕夷简,位高权重,滥用私人,朝廷腐败不堪。百官都巴结阿谀他,偏偏有个人向皇上连上奏折,检举吕夷简。那个人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检举的下场自然不妙,他被贬官,还差点丢了性命。但是范仲淹仍然无怨无悔,他说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一千多年后,他的同乡林昭实现了这个诺言。林昭,北大才女,在大饥荒时,她调查民情,写信给中央领导反映民间疾苦。结果,她被视作“反革命分子”,被捕入狱。在狱中,她仍用血书为自己辩白。最终,她于1968年被枪决,年仅36岁。
无论范仲淹,还是林昭,他们当时面临的困境,是芸芸众生们也面对的,但为何只有他们站了出来,并且说了出来?因为他们胸中有一种叫良知的东西,不断撞击他们的心坎,使得真理如杜鹃啼血般唤出。当年,范仲淹的朋友劝他不要做“一只专门叫唤的乌鸦”,只管自己吃喝便好;林昭的亲友也劝她不要做“碰石头的鸡蛋”: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是孤独的。然而,时过境迁,大浪淘沙之后,他们的精神终于闪出了高贵的光芒。
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人在庸庸碌碌,有人在纸醉金迷,而我,更愿意泡一杯茶,思考一下“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写点文字。那封回信的最后,我写道:“做一个精神明亮的孤独者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