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2 14:5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标:1.了解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事实,理解
其性质及意义。
2.认识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救亡图存所做出的努力及阶级
局限性.
重点:戊戌变法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难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辛丑条约》的影响。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0 【Ⅱ】28.外资企业在华发展 17.山东·洋务运动(詹天佑)7江苏·甲午中日战争
26.浙江·列强侵华与民族危机
9.浙江·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1 / 6.广东·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0.浙江·近代交通5山东·救亡图存背景 6戊戌变法
2022 【甲】28第二次鸦片战争 6湖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5山东·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6洋务运动、清末新政
2023 【甲】29·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6.北京·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17.北京·甲午中日战争基本过程 7.河北·鸦片战争6.【河北·《北京条约》的签订
5.天津·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6.辽宁·鸦片战争影响 19.浙江·鸦片战争影响
5山东·近代经济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加深
思考:救国的出路何在?
时空坐标及主要线索:
一、戊戌维新运动
1.原因
思考: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
国门打开后,资本主义的进入,会对中国产生何种影响?
资产阶级应如何动员百姓?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课前导语P103】
1)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阶级基础: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传播。
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奠定理论。
②梁启超: 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
宣传维新变法。
2.代表人物
思考:结合材料,分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特点:托古改制(将西方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问题: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软弱性、妥协性)
思考:康有为为何要用儒家思想包装西方学说?有何作用?
原因:减少变法的阻力
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
3.过程
1)序幕: 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
(2)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反
对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2)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维新内容
领域 布新 除旧 作用
政治 广开言路;举荐人才; 精简机构;改订律法。 裁撤冗员
经济 提倡实业;开矿筑路; 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废除旗人 寄生特权
文教 广设学堂;派遣留学; 准许办报;设译书局。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军事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行征兵制;兴办工厂。 淘汰八旗 绿营旧兵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提供参政可能,初步动摇封建统治,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培养维新人才、推动新思想的传播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局限: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等政治主张
4.结果
1898.9.21,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戊戌六君子”被杀。
变法期间的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失败原因
材料一 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
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
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
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材料三 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谕旨。
材料四 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
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⑴客观:守旧势力十分强大,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⑵主观:维新派缺乏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操之过急
策略失当,把希望寄托于并未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⑶根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
小。
⑷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
行不通的。
5.评价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促进了中华民族
的觉醒。(爱国性)
2)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
君主专制制度,鼓励发展资本主义,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新思想,起到思想启
蒙作用。(启蒙性)
4)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主张革除吸食鸦片
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
反跪拜等。(进步性)
思维点拨: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异同
(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富国强兵;都注重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2)不同点: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制;洋务派无此主张。所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二、义和团运动(1898----1900)
1.背景
甲午以后,山东正有民间的义和团出现……民间生活是很痛苦的,于是把一切罪恶都归到洋人身上。洋人、附洋人的中国人,以及与洋人有关的事业如教堂、铁路、电线等,皆在被打倒之列。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概括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马关条约》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②反洋教斗争兴起
③西方势力深入引发教民与当地民众冲突
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山东民众
2.口号:“扶清灭洋”
材料:他们要消灭一切带“洋”字的东西,铁路、电线、机器、轮船等
等都在捣毁之列,……有用洋物者“必杀无赦,若纸烟,若小眼
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对开明官绅、维新派
人士,义和团更是明言打杀,要“拆毁同文馆、大学堂等,所有
师徒,均不饶放”。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扶清灭洋”
爱国性
落后性
“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
“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又具有落后性。
反映出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强烈的反帝爱国色彩;
启示:正确区分西方文明和西方侵略;学习一切优秀民族的长处,理性爱国。
3.清政府的态度:
“著都饬所属文武各员,查明各种会匪名目,严行禁止,胆敢仍前聚众,藉闹教为名,结党滋事,并著从严惩办,以靖地方。”
——《上谕》1899年11月28日
“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生灵涂炭,乃各督抚奏称,信其邪术以保固,亦不谅朝廷万不得已之苦衷矣。” ——《上谕》1900年6月26日
“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划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净根株。” ——《上谕》1900年9月7日
1)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2)慈禧太后采用“招抚”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逃亡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谕旨
先抚后剿—招抚利用—镇压剿灭
背景原因 政治 列强的侵略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巨额赔款,加重负担,政府腐败,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手工业衰落,农民收入减少
思想组织 洪秀全建立拜上帝教。
直接原因 广西等自然灾害出现使人民困苦不堪
过程 基本过程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事变,走向败亡.
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
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
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创
立的宗教组织
4.过程:
1)1898年10月,赵三多在山东冠县率众
攻打当地教堂,义和团运动兴起;
2)1900年,义和团转战到京津地区。在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取得廊坊大捷。
3)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5.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
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英王
陈玉成
忠王
李秀成
干王
洪仁玕
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1858年,破江北大营,取得浦口、三河镇大捷。
1860年,破江南大营,东征打到上海附郊,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1861年9月,安庆陷落,英王陈玉成牺牲。
湘军
1862年,天京被围困。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
淮军
清军
洋枪队
天京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慈溪
上海
杭州
安庆
汉口
武昌
寿州
庐州
三河镇
(1)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2)客观原因(直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天朝田亩制度》1853 《资政新篇》1859
产生背景 定都天京后,处于强盛时期 天京事变后,处于衰落时期
主张 消灭私有制, 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私有制
意义 直接推动了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 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无法实行 缺乏社会基础,未付诸实行
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也。
-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
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
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
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
相同点:1.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中国实际,未能实施;
3.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时代潮流(反封建或发展资本主义);
6.评价:
材料一: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评价: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材料二:周恩来在1954年更明确指出:“义和团运动正是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
材料三:材料三 万千来自下层社会的人们汇聚在神道观念之下,手执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勇敢地对抗帝国主义的火炮快枪,在这个过程中,愚昧会升华为悲壮。
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积极性:
1)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改变
侵华方式。(扶植傀儡政权)
2)反帝爱国倾向.
局限性:
存在封建迷信、落后、盲目排外行为,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同时对西方工业文明成果没有清醒的认识。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为进一步瓜分中国。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
在华利益;
2.经过
1)1900.6.10,西摩尔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
3)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各国“宣战”;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北京失陷。
4)出逃途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奕劻与李鸿章与列强议和。
5)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6)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 。
3.东南互保( 1900《东南互保章程》 )
背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目的:抵制义和团南下,维护东南秩序
双方:东南各省督抚(张之洞、刘坤一
为首)、帝国主义
内容:“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
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
两不相 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
产业为主。”。
影响:
①一定程度维持了东南的稳定;
②维护列强在东南地区的利益;
③ 阻碍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
④ 严重动摇清政府统治根基。
说明:
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严重动摇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1.辛丑条约
1900年12月,列强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1901年9月与英、俄、日、法、意、美、德、奥匈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共11国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影响
1)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沦为洋人
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直接推动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
3)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蓬勃发展;
4)地方势力崛起,中央集权式微(东南互保)。
【思考点P107】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②赔款数量:越来越多
③侵略势力:由沿海到内地,再到统治中心
④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
知识点总括
阶级 做出的努力 进步性 局限性
地主阶级抵抗派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看世界 提出学西方,但未实践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还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成了新式海军; “器物变革”;中国早期现代化尝试;经济、军事、教育等近代化。 无制度变革,破产
清政府 顽固派 洋务新政、“东南互保”、清末新政; 客观利于中国近代化等 无制度变革
农民阶级 ①太平天国运动:建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②义和团运动:口号“ 扶清灭洋” 太平天国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湘淮系崛起,权力下移;义和团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被中外联合;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狭隘(提不出科学、切实的纲领)
资产阶级维新派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制度变革;思想启蒙;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无严密组织,皇帝无实权,急于求成等
1895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梦醒·晚清危局
三十年洋务,
竟毁于甲午一旦!
泱泱之天朝,
竟败于弹丸东夷!
从天朝危机,
急转到民族危亡!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构 梦
归纳总结:概括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主要方式、特点和影响
1.主要方式:
(1)军事:发动侵略战争,以武力达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侵略目的;
(2)政治:掠夺中国领土和主权;干涉中国内政,以华制华;
(3)经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文化侵略为经济侵略服务;
(4)文化: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进行渗透。
2.特点:
(1)阶段特征: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关,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
(2)目 的:打开中国市场,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服务;
(3)参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从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从以欧洲为
中心向两侧转移的趋势。
3.影响:
(1)消极性:(主要)①政治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经济上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
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控制中国的经济命
脉,造成近代中国的长期落后;③文化上传统文化遭到侵蚀,大量文物遭到破坏。
(2)建设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①政治上打破闭关锁国,外交观念近代化,融入
世界发展潮流;②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③思
想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并不断深化
课堂总结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戊戌维新运动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民族危机的加深
背景
序幕:公车上书
高潮:百日维新
结果:失败
【探究】失败原因、进步意义
背景
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口号
结果: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评价
原因
经过
影响
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条约的影响
总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2023·湖南卷)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C【详解】薛福成提及强盛之国、衰弱之国在国际公法的不同地位,可知随着对外交往的加强,薛福成认识到增强国力,变弱国为强国,才能赢取有利的国际地位,故选C项;“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不合史实,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公法在外交实践中的范围扩大,作用增强,排除A项;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弱国,若不遵守条约将会受到强国的严厉制裁,损失会更严重,排除B项;并非晚清所有士人对西方都持推崇态度,排除D项。
C
(2023·湖南卷)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辛丑条约》签订 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清末新政的推行 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A
A【详解】据材料“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明确规定“拳匪滋事杀害凌虐各国人民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以示“惩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罕见的科考现象,A项正确;此科考现象与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无关,《辛丑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财政危机,排除B项;清末新政的教育措施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清末新政期间,新式学堂开始大量建立起来,我国近现代学校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022·全国乙卷)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C
C 【详解】根据材料“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可以看出,陈宝箴本人是赞同并推行了变法改革的,但同时他又认为‘康学’使民权平等的学说非常兴盛,这会造成守旧派更大的阻扰,故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C项正确;新旧势力的合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不是为了突破“中体西用”束缚,排除B项;彻底否定,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021·重庆卷)1900年9月,上海一家外国报纸评论说:“中国的被发现,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如果上海不是在1842年,而是在1742年就被占领,那么,今天就不会有义和团……不会有过去几个月里面中国所蒙受的永恒耻辱。”这一观点( )
A.深刻地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源
B.全面评价了西方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C.大肆渲染中国的闭关锁国而否定其近代转型
D.片面宣扬西方的文明而掩盖了其侵略的实质
D
D【详解】由材料“如果上海不是在1842年,而是在1742年就被占领,那么,今天就不会有义和团……不会有过去几个月里面中国所蒙受的永恒耻辱”可知该报纸认为中国的被发现,上海的被占领,都意味着先进对落后的拯救,在宣扬西方文明的同时掩盖了侵略战争的实质,D项正确;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在于鸦片战争应该早一些发生,这是对中国历史的误解,排除A项;“全面评价”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认为中国就是落后保守的象征,鸦片战争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没有大肆渲染中国的闭关锁国,排除C项。故选D项。
(2019·全国Ⅱ卷)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D
D【详解】 由时间“1898”及内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由材料“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对慈禧太后干预变法持讽刺态度,侧面反映了部分洋人对变法的赞同,D选项符合题意。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缺乏广泛群众基础,A选项排除。清政府进行排外活动的力度是加强还是削弱,材料无法体现,B选项排除。一份报纸的一篇报道不足以揣测列强有干预中国内政的意图,C选项排除。
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提出了“大民族主义”的主张,认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者。小民族主义者何 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 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由此可知,其主张意在( )
A.传播西方近代民族思想
B.抨击中国传统的民族观
C.唤醒国人爱国主义意识
D.增强维新变法的影响力
C
1900年夏,南方一家著名报纸刊登文章指出,有许多城市的民众在茶坊、酒肆中聚集谈论,说北方省份的义和拳召集党羽为难各地的教堂、教士,多次与官兵对抗,“罪大恶极”,“无稽谢语层出不穷,闾巷不逞之徒复从而和之”。这反映出( )
A.晚清统治不得民心
B.南方缺乏革命的氛围
C.民众关心时局变化
D.媒体大都反对义和团
C
1904年,梁启超撰写的《新大陆游记》充斥着对中国固有传统的批判精神,渴望“向西方求真理”,1920年,战后梁启超撰写的《欧游心影录》则是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有所洞察后,发现中国智慧具有治疗现代病的启示价值。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变化缘于( )
A.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
C.维新思想发生巨大变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警示
D
“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若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甲午以后,康有为觉得时机到了。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倡。这就是所谓变法运动。”变法运动的发生最充分地体现了( )
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变法运动都具有必然性
B
盐商是清代最有实力的商业集团,有人通过对两淮盐商实得、应得利润的估算,认为“徽商在两淮盐运业的实得利润,不到其应得利润的40%”,到道光咸丰年间,这些腰缠万贯的盐商就“突然销声匿迹了”。其主要原因在于
A.长途贩运中商帮的竭力控制
B.政府和各级官吏的压榨盘剥
C.官营盐业不及私营盐业发达
D.太平天国垄断了两淮盐运业
B
梅林在《新时代》杂志发表《中国的骚乱》一文,写道:“据我们所知,中国人从来没有企图拿着武器扼杀欧洲的“文明和人道’,然而‘铁拳政策到中国去干什么却是大有文章的,无论如何是跟欧洲的文明和人道是风牛马不相及的”。材料中的“骚乱”指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中日战争 D.民主革命浪潮
A
1902年盛宣怀抵达上海后,深感忧虑上海一埠如洋布、洋货、丝、茶、钱业等各大商帮在与洋商交涉前,“倘不先行会议,则彼谙习而我生疏,彼萃聚而我涣散……将来英员既到即催开办,若俟(等到)议及始询各商……断无不受亏损之理”。这说明了盛宣怀认识到( )
A.商战已成为救亡图存的主要手段
B.通过自办企业能挽回失去的利权
C.西方国家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深
D.振兴民族经济急需设立华商组织
D
1898年7月,光绪帝批准由梁启超拟定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经学、理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等为必修课,在学生读完三年通学结业后,方可在矿学、农学、工程学、商学等专门学中选修一两门。其体现的理念是( )
A.科技救亡 B.兼容并包
C.五育并举 D.中西会通
D
清末,以进化论为指导的“新史学”思潮兴起,史学撰述更加关注边疆史地、外国史地、中外关系,以及欧美革命史的引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是传播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新社会因素冲击了君主专制
B.对外关系呈现缓慢转型
C.思想领域出现批判理学倾向
D.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D
据考证,“闭关锁国”一词最早出现于1906年的文章《论中国人性质不宜对外之故》。这一词语是中国既有的“闭关”政策与19世纪日本史学界“锁国”概念相结合的产物。“锁国”慨念由清末留日学生及学者传至国内,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学术翻译和理论思考。“闭关锁国”一词的形成( )
A.批判了清廷当时的对外政策
B.反映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特征
C.引领了变法维新的时代潮流
D.服务于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