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社戏》出自其小说集《呐喊》。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C.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D.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觉查 缈茫 家醅 翻筋 B.疏朗 豆荚 一折 白蓬船
C.朦胧 蕴藻 屹立 向午 D.赤博 竹蒿 叉港 一瓢水
请阅读下列语段并回顾所学相关内容,完成各小题。
【语段】A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语段】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拌,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语段】C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语段】D(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浑然不觉。)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4.语段中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束缚(fù) B.闭塞(sè) C.犬吠(fèi) D.褶(zhé)皱
5.语段中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嘲笑 B.羁拌 C.磷火 D.闹嚷嚷
6.语段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秩秩斯干 B.挣脱 C.咕咕噜噜 D.浑然不觉
7.语段中下列句子有语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制好远远地跟着,站着。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拌,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C.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D.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8.语段中下列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拌,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C.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
D.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9.下列与各语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社戏》选自《呐喊》,叙述“我”少年时一段看水乡社戏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B.吴伯箫,山东人,散文家、教育家。《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回忆早年与“灯笼”有关的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
C.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等。《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向人们描绘上亿年以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盛况的文章。
D.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虚构了一幅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美好幸福的人间生活图景,寄寓了自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的一种社会理想。
10.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借代)
B.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
C.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比喻)
D.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拟人)
11.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
B.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C.《社戏》选自小说集《彷徨》,文中能连翻四十八个跟头的铁头老生属于戏曲四行当中的角色。
D.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为新文学运动奠定了基石。
12.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知书达礼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学校在打造“礼仪校园”的过程中,准备开展以“学礼·明礼·守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你所在班级的研究选题是“学生校园礼仪规范”,请你分条列举“学生校园礼仪规范”应该包含的具体内容,写出三条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于是架起两支撸,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4)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5)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6)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7)“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8)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9)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13.对第(1) (3)段大意概括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行船情形。
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
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优美景色。
14.对第(2)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主要描写了庄稼长势喜人,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作。
B.通过写优美明丽的景色来烘托农家子弟划船技术的高超。
C.描写了秀丽宜人的江南景色,重点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D.既烘托了即将看到社戏时的兴奋心情,又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15.“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这句话表现出的双喜的性格特点是( )
A.反应灵敏、考虑周到 B.憨厚无私、嫉恶如仇
C.热情好客、聪明能干 D.宽厚善良、天真淳朴
16.对第(7)段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描写 环境描写 B.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阅读下面的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 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7.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戏途中 B.渔火点点 C.月夜行船 D.水乡夜景
18.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19."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 有何表达作用 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夸张。夸张的手法,写了山的连绵不断特点。
B.夸张。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船行的速度快。
C.比喻。运用比喻的手法,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的速度快,衬托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D.比喻。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了山的高大、连绵不断的特点。
三、作文
20.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
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B 6.D 7.C 8.A 9.C
10.D
11.C
12.衣着整洁、得体、协调、朴素、大方,不得穿奇装异服;进校门主动下车,接受门卫和值勤同学的迎接和检查,不在校园骑车;进出门口、上下楼梯,遇到老师,要让老师先走;对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醒和批评,不得顶撞等。(任选三条)
13.C 14.D 15.A 16.C
17.B 18.D 19.C
20.参考例文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你是历史长河中最亮的那颗星,照亮黑暗的大地;我是一粒平凡的尘土,仰望着你。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你是我最欣赏的人。
我欣赏你的至死不懈。你在1958年8月时,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研究原子弹的制造原理。二十八年间,你不曾说过放弃,始终站在第一线。最终,你成功了,当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上空爆炸,升腾起一朵蘑菇云是,你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那时,你笑了。是你的至死不懈,转变了中国历史。之后,你依旧坚持,在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你的这种精神让我颇为欣赏。
我欣赏你那句“我不能走。”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在“平沙无垠,夐不见人”的荒漠中,在马革裹尸的战场上,都有你的身影。你不畏艰险,在荒漠中进行试验。风,吹乱了你的头发;沙,染脏了你的衣裳。你不在乎。在你做了院长后,一次核武器实验,井下有一个信号测不到,大家劝你回去时,你坚定的说:“我不能走!”
短短四个字,表现了你那极高的责任心,表现了你那中国男儿的品格。只有四个字,却让我的心也颤抖了。邓稼先啊,是你,教会了我,负责。
我欣赏你的爱国之心。你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在你眼中,祖国大于一切,没有什么比祖国更重要。在杨振宁与你见面,他问你有关工作的问题时,我感受到了你的犹豫,在民族感情与友情之间,你又该如何权衡?最终,你没有明确说出,直到等来周总理批准的那一刻,你才告诉他,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此时,我抑制不住的落泪了。你的爱国之情,难以用文字表达。我欣赏你的爱国之情。
邓稼先,如果一切从头开始,你仍会没有彷徨,毫不犹豫地走你走过的路,对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