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暑假课课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诗经》二首暑假课课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2 19:4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诗经》二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起兴手法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对下面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诗的第一章先用起兴开篇,描写水鸟情谊深静,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表现诗中男子悠闲自得地思念淑女,翻来覆去地追求她。
C.《关睢》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
D.诗的第三章写小伙子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其中“琴瑟”与“钟鼓”并非实写。
3.阅读《蒹葭》,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一种比兴手法。描写深冬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B.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C.这首诗写主人公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儿却在水一方。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D.这是一首抒情诗,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
4.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①于归②,宜③其室家④。
桃之夭夭,有蕡⑤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之子:这位姑娘。②归:出嫁。③宜:和顺、亲善。④室家:家庭。此指夫家。⑤蕡(fén):果实硕大的样子。
对上面两首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采用重章叠句的写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形成了回环往复之美。
B.《关雎》第一章四句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青年男子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C.《桃夭》第一章四句以鲜艳的桃花起兴,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人面桃花,人景相映。
D.两首诗都真实描写了热烈喜庆的婚礼场面,衬托主人公愉悦之情,表达了美好的祝福。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世界最美的书”。《关雎》传唱着君子对淑女的热切追求;《七月》记叙了人们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蒹葭》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淡淡的凄婉之意……
B.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醉酒驾车要被刑拘的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真正落实?
C.2011年上半年,全国质监系统对乳制品,粮油,酒类,饮料等重点食品,不断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
D.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6.下面对《诗经 关雎》和《诗经 蒹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句运用了“兴”的手法,表现出了小伙子对心上人的念念不忘、执着追求的感情。
B.“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此句是实写,描写了男子与追求的淑女结婚时的热闹情景,表达了他的美好愿望。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几句采用的是兴的笔法,描写了秋天水边的景色,营造出充满朦胧之美的艺术境界。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宛”字是“仿佛、好像”的意思,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7.学习完本课后,你班拟开展以“读读《诗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①“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
成语:________ 解释:________
②“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诗经·郑风·羔裘》)
成语:________ 解释:________
③“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成语:________ 解释:________
(2)《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已经演化成为名言警句,下面是习近平主席引用过的名句,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诗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典出:《诗经·大雅·荡》
释义: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终。
(3)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喜欢从《诗经》中取名字。请根据下面的诗句说出历史上以此取名的人物与其身份。
“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诗经·小雅·楚茨》)孔明:完备周详,庄重而有条不紊。
(4)通过这次阅读《诗经》的活动,你感受到这部诗集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诗歌鉴赏
阅读《关雎》,完成下面小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8.诵读“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时,小语认为“悠”字需重读,小文则认为“辗转”需重读。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诗歌内容和情感说明理由。
9.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你结合本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0.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11.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这类句式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三、作文
12.朝霞落日、小草树木,本是寻常之物,可是,如果换一种眼光来观察,它们就会变得像人一样具有很多美好的精神品格。描写你喜欢的一物,让人感受到该物的象征意义。150字左右。提示:描写要细致、传神,不要用议论代替描写。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A
6.B
7.(1)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孔武有力;非常威武有力。;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2)[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3)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4)[示例]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示例一:我同意甲生的看法。“悠”是忧思的样子,“悠”字反复使用,加重了感彩,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男子的相思之苦,所以应该重读。
示例二:我同意乙生的看法。“辗转”运用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男子夜不能寐的相思之苦和极其不平静的内心,所以我认为“辗转”应该重读。 9.《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这就是所谓的“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这就是所谓的“哀而不伤”。
10.内容: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艺术手法:比兴手法。 11.A
12.示例:数九隆冬,地冻三尺,北风肆虐。在百花凋零之时,唯有腊梅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铜铸铁打般的枝干,有的举着花蕾,于风雪中昂着头,像一面高擎的旗帜;有的枝条已半埋在雪中,却还将身子拱作劲弓,似要将一统的冰雪掀翻。那满布全身的钉头样的刺疙瘩,似乎是隐隐跳动的脉搏,带来了春的讯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