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三角形的认识》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三角形的认识》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02 15:1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三角形的认识》
课时安排 1 课前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智慧作业微课、学习单
教材内容 分 析 本单元教学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以后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因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思路是唤起内驱,激发兴趣,感受三角形的特点引发思考。
设计理念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和学习方式的改善。
学情分析 在正式学习三角形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淀了很多关于三角形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可能这些基础还无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无法用数学方式来表达,但已经成为学生知识的一部分了。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站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 2.知道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能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明确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等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看,老师今天带来一些图片,想一起来欣赏一下吗? 师:在这些图片中,你看到的最多的平面的图形是什么? 生:三角形。 师:没错,在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三角形的,这样的物体你看到过吗? 生:汇报。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中的房屋、金字塔、桥等实例,感知三角形作为平面图形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多边形,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强化数学与生活的链接。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举生活中的三角形,唤起旧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时体会三角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三角形的含义 师:刚才同学们能快速地从图中找出三角形,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才叫做三角形,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 解释什么是围成,三角形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这样的三条线段就是“围成”。 总结:大家说的很好,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三角形。 师:认识了三角形的定义,你能结合你看到的,和大家说到的,在纸上自己画一个喜欢的三角形吗?画完和你的同桌说说这个三角形有几个角,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生:展示三角形,并说出三角形的特征。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用字母A、B、C、表示它的顶点,所以它叫三角形ABC。 课件。你们也可以用你们喜欢的字母给三角形起一个名字。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学生已有活动经验,将知识形成的过程直观化。在画三角形、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围成”的含义,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说、指、写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活动中,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立三角形表象。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上学期,我们学行四边形、梯形的高,那么三角形有没有高呢? 下面我们在趣味数学网络学习空间观看一个微课寻找解答。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作业微课资源,进行实时点波,化解课堂教学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生:汇报(我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师: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它的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下面让我们一起画画三角形的高。画高有四个步骤,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了。重合,平移,画线,标记。画高,我们当然要用到我们的老朋友三角板了。 教师示范画一条高。 展示学生画高的作品,投影演示,画错的订正。 师:旋转学生画高的作品,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高,不同的底对应不同的高。每个三角形都有三组相对应的底和高。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手段,直观感知高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进一步联系生活、链接旧知强化认知。在动手操作尝试画高、辨析交流、学生演示和再尝试的过程中,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学会画三角形的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 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特性更多的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定义特征、画三角形的高等内容,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一条高。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对比回忆后,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巧设数学活动,激励积极参与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巧妙地设计丰富的、适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活动,烘托良好的学习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三角形的意义时,我没有直接把“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个定义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多种通道进行教学,比如:1.找生活中的三角形。2.自己画三角形。3.辩一辩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逐步建立三角形的概念。在理解三角形定义我又运用了多通道:如抓关键词、提出疑问、举出反例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二、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着眼点。这节课教学“三角形高的画法”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高的定义。课件出示问题加以点拨:(1)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然后反馈交流,出示三幅图,让学生辨别哪条是三角形的高。教师介绍高的画法,学生画。这样不仅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养成了自学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充分把握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有序合理地做好了课堂教学设计,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详略得当。在学生已经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对于三角形的特征(边、角、顶点)讲解安排的非常简单。 巧用“智慧作业”微课,提升课堂效率。 学生往往喜欢观看视频,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三角形的高,我巧用个人网络学习空间资源,出示“智慧作业”微课资源点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地学习兴趣,化解课堂学习的重点。练习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三角形画高,钝角三角形的两条高最难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观看智慧作业微课,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三角形的定义时,所用的时间过多,老师讲的内容也过多,语速过快。应考虑让学生自己表达,体会“围成”的含义。这样,学生有了切身体会,能较好地掌握三角形的概念。 2.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并及时理答追问,促进深度交流,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看来,备课时要备学生,这一点很重要。课前认真、充分备课,课中教师引领,师生交往互动,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掌握方法,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