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 第一章 地球与地球仪(1)
一.地球与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平均半径:6371千米 ;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地轴是假想的,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交与两点,
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注:经线、
纬线、地轴、南北极点都是假想的)
二.纬线与经线的划分,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的定义 :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点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
特点 纬线 经线
形状
长度
数量
指示方向
经纬度分布规律
半球分界线
(2) 纬度和经度的分布:
重要的经线: 0°: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180 :与0 共成圆;180 E和180 W相互重合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重要的纬线:
(3)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在图中数字后标好N、S、W、E)
写出AB点的经纬度:
A: 、 ;
B: 、 .
一 选择题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
A、所有经线的长度皆相等; B、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C、所有的经线圈和纬线圈都能平分地球; D、450纬度的长度是00纬线的一半。
2.有关纬线和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地方,纬度差1°的经线长都相等
B、经度差1°的纬线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C、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多
D、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
3.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
该点是:( )
A、300N,1600E B、300N,200W C、300S,200W D、300S,1600E
4、地球仪上,经纬度的分布规律:( )(多项)
A、纬度分布从南向北增大 B、纬度分布在北半球向北增大,在南半球向南增大
C、经度分布,从0 经线向东向西增大 D、经度分布在东半球向东增大,西半球向西增大
5、关于分界线的叙述有错误的是:( )
A、温带和寒带分界线为66 23′N、 66 23′S B、东西半球分界线为0 ,180
C、南北半球分界线为0 D、中高纬度分界线为60 N, 60 S
6、在下面的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在北半球,属于低纬地区,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 )
7、下列四地所代表的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
若不考虑地形起伏,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朝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走100千米。据此回答8—9题:
8、最后此人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西北 D、出发点以东
9、此人所经过的路线,经度、纬度的跨度正确的表述是:( )
A、至少跨过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 B、没有跨过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
C、跨过一个经度,但没有跨过一个纬度 D、跨过一个经度和纬度
10、甲(30°N,160°E),乙(30°S,160°W)两点,甲点在乙点的(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
11、甲地(0°,90°E)、乙地(60°N,90°E)、丙地(0°,40°E)、
丁地(60°S,40°W)与本初子午线的距离最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如下图,完成12—13题
12、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
A、正东 B、西北 C、正西 D、东南
13、如果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近的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一直向东南
二、填空
A: 、 ,
B: 、 。
图5 纬度分布规律
图4 纬度示意图
图7 经度分布规律
图6 经度示意图
A的地理坐标( , )
B的地理坐标( , )
A在 带(五带)
B在 带(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