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仪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
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
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
度。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环球航行验证了地球是个球体。实践证明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想一想:现实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提供现象1 ------海边看船 远方归来的船,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头。提供现象2-----月偏食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 提供现象3-----地球卫星照片近代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大小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现,是人类最终证实地球是个大圆球的里程碑。当时西班牙国王送给航海家们一个最好的礼物,就是一个人类共同拥有,然而又不被人们真正认识的彩色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上面刻着一行寓意深刻的题字“你首先拥抱了我”。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
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
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山脉、河湖、国家和城
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纬线40°0°40°60°0°60°90°0°20°90°40°60°20°40°90°0°20°N90°N40°N60°N20°S40°S90°S北纬都在__半球,南纬都在__半球北南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纬度的分布规律23.5oN赤 道南 回 归 线北 回 归 线北极圈南极圈0o0o23.5o23.5o23.5oS66.5o66.5oS66.5o66.5oN90oN90oS几条重要的纬线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经度0°经线或本初子午线20°40°80°180°20°40°60°经线和经度西经
(W)东经
(E)西经度数向西增大东经度数向东增大
0°经度的分布规律本初子午线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
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
宫。那里有一条铜制子
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
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
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
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重要的经线 0°: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180o:与0o共成圆;180oE和180oW相互重合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0°180°20°W~0°的西经位于_ _半球,其余西经都在西半球160°E~180°的东经位于_ _半球,其余东经都在东半球东 西东半球的经度范围:0°—20°W, 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180°,160°E—180°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A: , 。
B: , 。40°N60°W20°S20°E小结——经线和纬线小结——经度和纬度小结1.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认识了地球的形状;
2.知道了要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大小;
3.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利用地球仪可以研
究很多地理问题;
4.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组成经纬网,可以在地
球仪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