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提升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江苏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提升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江苏专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2 17:3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 [2023江苏盐城高二期中]《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指出:“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由此可见,各国政府认识到( )
A.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B. 国际合作解决经济危机的重要性
C. 需要开放贸易市场 D.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2.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
A. 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 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 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3.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
A. 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 B. 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 D. 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4.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 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 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 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5. [2023江苏盐城高三调研]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成了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这说明马铃薯的种植( )
A. 提高了欧洲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B. 改变了区域食物结构,影响饮食习惯
C. 延缓了殖民扩张过程,推动文明发展 D. 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庄稼歉收
6. [2023天津河西调研]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不断演变,西周“千耦其耘”“十千维耦”;战国“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秦汉以后,则是“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其演变趋势是( )
A. 生产工具由磨制石器逐渐转变为铁制农具
B. 由集体生产逐渐向个体小家庭生产转变
C. 妇女和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逐渐趋于平等
D. 农业家庭式劳作与手工业作坊逐渐分离
7.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各项具体劳动,如动物的饲养和农作物的播种、收割等,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季”和“年”的概念。这说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
A.促进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B.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
C.加速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D.推动了天文历法的发展
8.《滇南本草》(成书于1436年)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明朝两部医药学著作。《滇南本草》的一个版本中有“玉米须”的记载,有学者据此推断玉米在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之前就为中国人所知。而该书的另一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
A.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西南
B.《本草纲目》是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
C.《滇南本草》书中参考了《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
D.《滇南本草》不应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第一手材料
9.清朝《建始县志》记载,“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玉米)、洋芋(马铃薯)”。《建始县志》的这一记载可以用来佐证(  )
A.建始县适合玉米、马铃薯的广泛种植    
B.清朝建始县水稻总产量有所下降
C.玉米、马铃薯传入建始县的最早时间    
D.清朝建始县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
10.2019年,我国冷库总量达到约6053万吨,新增库容814.5万吨,同比增长15.56%。全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为21.27万台,较上年增长3.27万台,同比增长18.16%。这说明我国(  )
A.食物生产集约化水平提高    
B.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C.冷链市场的政策环境改善    
D.食物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
11.据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的全国人口数为1.4341亿,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增长到2.9696亿,远超此前历史上任何朝代。为清朝人口激增奠定物质基础的外来因素是(  )
A.垦荒卓有成效,粮食作物实现丰收  B.丝绸之路畅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定居
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D.国家废除丁税,隐藏人口失去意义
12.据下图可知,现代中国(  )
A.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B.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提高
C.粮食供给渠道更加多元  D.粮食生产实现了自给自足
二、综合题
13. [2023湖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
——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 [2023江苏盐城高二期中]《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指出:“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由此可见,各国政府认识到( )
A.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B. 国际合作解决经济危机的重要性
C. 需要开放贸易市场 D.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指出目前面临的粮食安全威胁,认识到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合作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开放贸易市场,排除C项;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但材料只是强调粮食安全问题,排除D项。
2.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
A. 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 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 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解析]据材料可知,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种植,大、小麦在南方的推广种植都增加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故A项正确;曹魏时已经改进翻车,且材料与灌溉工具的改进无关,排除B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没有体现出均衡发展,排除C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影响民众饮食结构,但没有根本改变,排除D项。
3.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
A. 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 B. 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 D. 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解析]1973年冬,杂交水稻“南优二号”在海南试验田实验成功,1975年在井冈山地区推广种植,1976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表明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故A项正确。
4.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 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 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 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输出的商品主要是手工业制成品,其中丝织品、瓷器、漆器满足海外日常生活需求,铁器是制作先进生产工具或武器的重要原料,从侧面体现出宋代手工业较为发达,产品享誉海外,故D项正确;从进口的产品来看,象牙、珍珠等奢侈品,消费群体主要是王公贵族和富商大贾,不是基本生产资料,排除A项;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在唐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主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之后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转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替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沟通主通道,“开辟了”用词不当,排除B项;材料只提供宋朝海外贸易税收的情况,没有其他税收的构成比重或数量,“主要来源”无法体现,排除C项。
5. [2023江苏盐城高三调研]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成了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这说明马铃薯的种植( )
A. 提高了欧洲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B. 改变了区域食物结构,影响饮食习惯
C. 延缓了殖民扩张过程,推动文明发展 D. 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庄稼歉收
[解析]由于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才使得爱尔兰人后来在面临外来侵略时能够利用马铃薯度过荒年,且马铃薯最终成为其主食,这说明马铃薯的种植改变了爱尔兰的食物结构,影响了其饮食习惯,故B项正确;题干信息体现的是马铃薯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并成为其主食,而不是说马铃薯促进了人口增长,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马铃薯在爱尔兰人面临外来侵略时起到了度过荒年的作用,并不是说马铃薯可以延缓殖民扩张的过程,排除C项;题干中庄稼歉收的原因是英国人的入侵,而不是马铃薯种植,排除D项。
6. [2023天津河西调研]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不断演变,西周“千耦其耘”“十千维耦”;战国“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秦汉以后,则是“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其演变趋势是( )
A. 生产工具由磨制石器逐渐转变为铁制农具
B. 由集体生产逐渐向个体小家庭生产转变
C. 妇女和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逐渐趋于平等
D. 农业家庭式劳作与手工业作坊逐渐分离
[解析]由“千耦其耘”到“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再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体现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由集体生产逐渐转变为个体小家庭生产,故B项正确;题干论述的是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而非生产工具的演变,排除A项;题干论述的并非男女在生产中地位的演变,排除C项;题干论述与手工业无关,排除D项。
7.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各项具体劳动,如动物的饲养和农作物的播种、收割等,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季”和“年”的概念。这说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
A.促进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B.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
C.加速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D.推动了天文历法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动物的饲养和农作物的播种、收割等,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人们便形成了‘季’和‘年’的概念”可知,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推动了天文历法的发展,故D项正确。
8.《滇南本草》(成书于1436年)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明朝两部医药学著作。《滇南本草》的一个版本中有“玉米须”的记载,有学者据此推断玉米在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之前就为中国人所知。而该书的另一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
A.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西南
B.《本草纲目》是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
C.《滇南本草》书中参考了《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
D.《滇南本草》不应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第一手材料
【解析】《滇南本草》成书时,哥伦布尚未到达美洲,因此该书不能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第一手材料,故D项正确;玉米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才传入中国的,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再版的《滇南本草》引用了《本草纲目》的内容,但不能说明《本草纲目》是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滇南本草》成书早于《本草纲目》,故C项错误。
9.清朝《建始县志》记载,“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玉米)、洋芋(马铃薯)”。《建始县志》的这一记载可以用来佐证(  )
A.建始县适合玉米、马铃薯的广泛种植    
B.清朝建始县水稻总产量有所下降
C.玉米、马铃薯传入建始县的最早时间    
D.清朝建始县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朝建始县由于人多地少,除了种稻外,还在山上种玉米、马铃薯,这说明建始县人民除了吃稻米外,还吃玉米等作物,可用来佐证当地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故D项正确;“广泛”一词有误,材料仅提及在山上种植作物,排除A项;材料并非说明水稻总产量下降,而是人多地少,水稻产量不能满足人口需要,排除B项;《建始县志》的记载无法佐证玉米、马铃薯传入建始县的最早时间,排除C项。
10.2019年,我国冷库总量达到约6053万吨,新增库容814.5万吨,同比增长15.56%。全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为21.27万台,较上年增长3.27万台,同比增长18.16%。这说明我国(  )
A.食物生产集约化水平提高    
B.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C.冷链市场的政策环境改善    
D.食物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
【解析】冷链物流需要冷库和冷藏车,这两个数据大规模增长,说明我国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故选B项。
11.据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的全国人口数为1.4341亿,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增长到2.9696亿,远超此前历史上任何朝代。为清朝人口激增奠定物质基础的外来因素是(  )
A.垦荒卓有成效,粮食作物实现丰收  B.丝绸之路畅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定居
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D.国家废除丁税,隐藏人口失去意义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回答“外来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玉米、甘薯等外来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为清朝人口激增奠定了物质基础,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属于内在因素,排除。
12.据下图可知,现代中国(  )
A.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B.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提高
C.粮食供给渠道更加多元  D.粮食生产实现了自给自足
【解析】图中显示1996—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有力地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故A项正确;粮食流通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材料图示只反映粮食生产,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粮食供给渠道,排除C项;目前我国粮食仍然存在进口,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3. [2023湖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
——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 趋势: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均粮食占有量呈下降趋势,但供过于求;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时期人均粮食占有量呈上升趋势,供过于求的趋势加强;宋元到清前期人均粮食占有量呈下降趋势,供不应求趋势明显加强。
影响因素:人口数量和土地开垦情况;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外来作物的传入;战争和社会稳定程度;赋税制度;等等。
(2) 示例:
选择时段:隋唐宋元时期。
论题:粮食生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发展。
论述:隋唐宋元时期,国家相对安定,统治者注重发展生产,采取相对宽松的统治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增加。这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唐宋科技、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唐诗、宋词兴盛;社会娱乐形式多样,呈现出开放气象。
由此可知,农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会丰富社会生活,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