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列宁认为, 在一个落后的、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 单凭自己的力量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不可能的。于是只好退却, 退到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为此, 苏俄(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调整了国家和农民的关系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实行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
2.列宁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剖析,得出与苏俄相比,资本主义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它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前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方法与方式。这表明列宁意在( )
A.肯定资本主义创造的价值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 D.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3.列宁指出俄国是小生产的汪洋大海,农民每一次在自由市场上出售粮食、私贩粮食和投机倒把都是在恢复商品经济,也就是在恢复资本主义。为此苏维埃政府(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施“一五”计划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4.如图所示为1922—1925年苏俄(联)合办的股份制(外国资本和本国资本合作)公司数量统计情况。此类公司的创办( )
A.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巩固了十月革命成果 D.使苏联短时期实现了工业化
5.下表为1926-1939年苏联人口的统计数据表。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苏联( )
年份、 总人口(亿) 城市人口(亿) 城市人口占 比(%). 农村人口(亿) 农村人口占比(%)
1926 1.47 0.26 17.9 1.21 82.1
1939 1.71 0.56 32:9· 1.15 67.1
A.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效显著 D.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6.苏俄建立后,列宁把申请加入共产党人员的身份、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非党人员的反映等作为基本考察内容;在入党推荐人方面,不仅规定推荐人自身入党的年限要求,同时要求必须同被推荐人在某一党组织内一起工作、亲自观察其工作一年以上。这些举措( )
A.有效提升了政府工作效率 B.为政治体制的僵化埋下伏笔
C.杜绝了执政党群体的腐败 D.有助于保持共产党的纯洁性
7.苏联模式是落后国家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在很长时期内,斯大林模式被很多落后国家的人民当做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样板。这体现了苏联模式( )
A.开创了新型工业化道路 B.保证了苏联的强大
C.被世界其他的国家借鉴 D.克服了本身的弊端
8.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首次表述了他的合作社思想,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农业合作社),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这表明新经济政策( )
A.主张资本主义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
B.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认为苏俄向社会过渡的目标已无法实现
D.导致了苏维埃政权面临更大的发展危机
9.由于商品供应不足,政府取消了支付工资的做法,根据需要向城市工人分发生活用品。所有私人商业活动均被禁止;农民生产的超出其糊口之需的一切农产品统统由国家征购。苏俄政府实行的这一政策称之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10.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使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这主要是由于( )
A.继续和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充分利用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D.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
11.如表是1928—1939年苏联农业中拖拉机总数统计(单位:千台)。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
时间 数量 时间 数量 时间 数量
1928年 18.5 1932年 148.3 1936年 511.5
1929年 61.7 1933年 213.9 1937年 560.6
1930年 66.9 1934年 297.5 1938年 617.9
1931年 123.3 1935年 412.3 1939年 647.2
A.农业机械化得到普及 B.侧重优先发展重工业
C.工业化建设成效显著 D.全面实行农业集体化
12.马克思的研究,从分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出发,最终揭示了人类历史进程的客观必然性,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但列宁的俄国,不仅是一个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还是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这使得列宁主义( )
A.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无法经受住革命实践的考验
C.必须借助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 D.需要与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13.1918年,列宁把德国通过国家力量集中资源发展工业的方式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指出它不仅在一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还使得德国具有了先进技术、强大工业和有计划的组织管理能力,假若德国一旦变成苏维埃国家,那就会得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部条件。列宁旨在强调( )
A.德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机已经成熟 B.苏俄应该利用国家力量发展生产力
C.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 D.借助西方力量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
14.下面为苏联(俄)某一时段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工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战争的爆发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经济政策的调整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5.列宁在总结某一经济政策时说:“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励,我们首先激发了人民的一般政治热情”,“我们曾计划依靠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认为这一经济政策“错在”( )
A.农业和工业比例的失调 B.分配机制与民意的相悖
C.军事和政治同样的重要 D.政治热情激励经济建设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在丰富理论基础上被提出的,而是作为应急性政策被迫实施。其执行之初便被认为是一种“退却”。该政策放宽了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的限制,使得贫雇农与富农的阶层分化日益严重。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斯大林指出绝对不能指望农民可以自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速度发展较慢是 1927年粮食收购危机重要诱因,其出路“在于农业方面由个体农民经济过渡到集体的公共经济”。在暂时的国际和平随时可能转为危机的压力下和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中,苏联为寻求原始积累的来源以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最终以苏联模式取代了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牛舒婷《苏俄新经济政策结束原因再思考》
材料二 苏联模式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与 1922年相比,194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10倍,工业产值增长23倍,农业产值为原来的2.1倍,铁路运输货运周转量增长22倍,固定资产增长23倍,基建投资增长25倍,工人和职工数量增长4.4倍。其代价则是农业经济和消费品生产长期落后,并使苏联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至20世纪70年代,当世界科技在飞速发展时,苏联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却受到压制,并不可避免的出现经济停滞。邓小平曾说过:“(社会主义)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摘编自列·伊·阿巴尔金《苏联经济的命运、矛盾及其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联新经济政策被取缔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模式的经济特点并对苏联模式予以简要评价。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党内以斯大林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年年不忘限制以致取消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绵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斯大林通过这种办法,使农民过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陆南泉静主编《苏联总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所采取的举措,并归纳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积极性。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共产党内部分人士对新经济政策持否定态度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苏联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办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行带来的消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出的启示。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苏俄。据材料可知,列宁认为苏俄不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据所学可知,苏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因此后面苏俄调整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下用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B项正确;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材料涉及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不符题意,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苏俄虽然实行新经济政策,但不是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后的苏俄。根据材料“资本主义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它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前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方法与方式”得出列宁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借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即列宁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C项正确;此时苏俄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的是无产阶级,所以列宁的目的不是肯定资本主义创造的价值,排除A项;列宁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即将实行新经济政策,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B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于斯大林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苏俄。据材料可知,列宁认为农民在市场上出售粮食等行为相当于在恢复资本主义,因此列宁认为应该取消市场的自由流通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政权属性,为此,列宁政府取消商品自由流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项余粮收集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范畴,A项正确;“一五”计划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不是列宁时期,排除B项;农业集体化也是斯大林时期开始的,排除C项;材料认为商品流通行为起到恢复资本主义的效果,因此列宁认为应该要避免出现这种局面,D项与题意相反,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1925年苏俄(联)。根据材料概况可知:图片信息可以看出,1922—1925年苏俄(联)合办的股份制(外国资本和本国资本合作)公司发展迅速,这类公司引进了外国资本,推动了苏俄(联)国民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排除B项;巩固了十月革命成果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C项;使苏联短时期实现了工业化是斯大林模式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6-1939年苏联。1926~1939年间的苏联正值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期间,在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图表中“城市人口”及“城市人口占比”均显著增加的现象即为其产物,工业化推动苏联城市化水平,C项正确;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及占比的变化无法体现城乡差距,排除A项;沙俄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排除B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材料信息中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十月革命后(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俄建立后,列宁对入党身份和推荐人身份进行了明确规定,加强了党的建设,有助于保持共产党的纯洁性,D项正确;材料属于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相关内容,不属于政府工作,排除A项;材料属于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相关内容,与政治体制僵化无关,排除B项;“杜绝了执政党群体的腐败”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苏联模式是苏联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A项正确;苏联模式保证了苏联前期国家的快速发展,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进入到50年以后,苏联模式的弊端显现,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排除B项;扩大了范围,排除C项;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未能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找到了正确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B项正确;苏俄为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未占主导,排除A项;历史证明新经济政策是正确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俄国)。依据题干材料“政府取消了支付工资的做法,根据需要向城市工人分发生活用品。所有私人商业活动均被禁止;农民生产的超出其糊口之需的一切农产品统统由国家征购”并结合所学可知,苏俄政府实行的这一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排除B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均是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时间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采用指令性计划的经济管理方式,在短时间内使得苏联成为工业强国,B项正确;斯大林并没有继续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这一时期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排除C项;“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是西方国家使用的经济政策之一,与斯大林体制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28—1939年苏联。据题干数据可知,1928—1939年苏联农业中拖拉机总数快速增长,结合所学,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高了国家工业化水平,材料所述农业中拖拉机数量的增加得益于此,C项正确;拖拉机只是农业机械的一种,且机械使用是否普及除了看机械数量,还要考虑需要机械的土地面积等,仅凭农业中拖拉机数量增长不能断定农业普及机械化生产,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工农业产值及其比例对比,不能反映是否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农业中拖拉机总数与农业集体化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十月革命前后(俄国)。马克思主的理论建立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而俄国的国情确与之不同,因此列宁主义需要将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D项正确;列宁主义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排除A项;十月革命的胜利检验了列宁主义,排除B项;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基于俄国国情而产生的,并非必须借助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8年(苏俄)。从材料信息看,列宁认为应该利用国家的力量来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过渡到社会主义,B项正确;德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机已经成熟并非列宁的主旨所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利用国家力量,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非调整,排除C项;学习德国的某些方法,并非借助西方力量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俄政府面对战争以及政策失误导的经济困难,在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使得苏联工业得以恢复并且超过战前水平。而在斯大林执政后,为了迅速完成工业化,在1928年开启“一五计划”,使得苏联的工业化水平迅速发展。由此可知,工业产值增长在这个时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政策的调整,C项正确;苏俄国内战争的时间是1918-192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时间是1964-1982年,排除B项;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是1985-199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由国家统一分配生活必需品的分配机制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生产生活困难,社会矛盾加剧,为此苏俄政府纠正错误,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项正确;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调发生在苏联计划经济时期,排除A项;材料主要表现在当时苏联的经济,没有涉及军事与政治领域,排除C项;余粮收集制的不足在于分配机制与民意的矛盾,不是政治热情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6.(1)原因:相关经济理论的薄弱;社会阶级矛盾和经济问题的逐渐显现;意识形态的影响;斯大林个人的推动;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缺乏配套的政治体制予以保障;历史传统力量的影响;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现实需要;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维护苏维埃政权的需要。
(2)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评价:苏联快速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有效巩固了苏联社会主义政权(为二战胜利奠定了基础);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但其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影响了民众的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为苏联官僚的腐化埋下了伏笔,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苏联。苏联新经济政策被取缔的原因根据“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在丰富理论基础上被提出的,而是作为应急性政策被迫实施”得出相关经济理论薄弱;根据“该政策放宽了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的限制,使得贫雇农与富农的阶层分化日益严重”得出社会阶级矛盾和经济问题的逐渐显现;根据“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斯大林指出绝对不能指望农民可以自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速度发展较慢是 1927年粮食收购危机重要诱因”得出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斯大林个人的推动;根据“在暂时的国际和平随时可能转为危机的压力下和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中,苏联为寻求原始积累的来源以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最终以苏联模式取代了新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的苏联具有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但缺乏配套的政治体制予以保障;同时又有历史传统力量的影响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现实需要;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维护苏维埃政权的需要。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苏联。苏联模式的经济特点根据“苏联模式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194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10倍,工业产值增长23倍,农业产值为原来的2.1倍,铁路运输货运周转量增长22倍,固定资产增长23倍,基建投资增长25倍,工人和职工数量增长4.4倍。其代价则是农业经济和消费品生产长期落后,并使苏联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苏联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却受到压制,并不可避免的出现经济停滞”可知,苏联模式从积极的一面来说,快速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有效巩固了苏联社会主义政权,也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但从消极的一面来说,其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影响了民众的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为苏联官僚的腐化埋下了伏笔,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17.(1)举措:粮食税。积极性: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原因:新经济政策一开始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党内担心恢复商品市场关系会演变为资本主义。
(2)办法:由农业为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
消极影响: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启示:一切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实际水平。关注民生,保护农民的利益。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联)。举措: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积极性:根据材料“新经济政策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和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的推行,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原因:根据材料“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可知,新经济政策一开始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根据材料“党内以斯大林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年年不忘限制以致取消新经济政策”可知,党内担心恢复商品市场关系会演变为资本主义。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启示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联)。办法:根据材料“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和所学可知,由农业为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 消极影响:根据材料“农民不仅向国家绵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和所学可知,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生产积极性不高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启示: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启示如一切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实际水平;关注民生,保护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