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2 18:0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省六校联合考试]下列各项中,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相吻合的一项是(  )
历史叙述 历史结论
A 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残杀非常频繁 出现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
B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书体均已具备 书法艺术日益通俗化
C 唐朝商品经济繁荣 唐代诗歌繁荣
D 魏晋时期战争非常频繁 促使火药发明并应用于军事
2.[2023·山西省怀仁市期末考试]颜真卿悼念因平叛史思明遇害的兄长(太守颜杲卿) 一家,悲愤交加,纸笔作《祭侄文稿》,虽“勾画狼藉”,却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北宋权臣蔡京和明代权臣严嵩书法精妙,却未有留名青史的作品,主要是因为(  )
A.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标准
B.颜真卿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民众好恶决定对艺术的评判
D.唐代书法符合官方意识形态
3.[2023·山东省六校联合考试]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键陀螺艺术陀螺样式;而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这种变化反映出(  )
A.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
B.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
C.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
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
4.[202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旧唐书》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太乐令孙玄成所集者,工人多不能通,相传谓为法曲;陈寅恪说:“可知唐世庙堂雅乐,亦杂胡声也。”这反映出唐朝(  )
A.周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B.文化具有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
C.燕乐舞蹈开始呈现民间化趋势
D.士人显现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5.[2023·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唐代以后,雕版印刷的图书数量逐渐超过手抄、石刻拓印等方法制作的图书,从前分散于民间的只刻印一些日用小品短文的小作坊逐渐发展为集中大规模地印刷成套经典书籍的大工坊。这些变化(  )
A.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传承
B.阻断了儒学世俗化趋势
C.推动了造纸技术的革新
D.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普及
6.[2023·浙江省宁波市期末考试]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唐代僧人编造的经典,经文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幼劳。吴天之恩,岂能不报。”这一现象表明(  )
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B.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伦理相结合
C.中国传统道德经由丝绸之路外传
D.宣扬孝道成为了佛经的主要内容
7.[2023·辽宁省葫芦岛市期末]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92篇,其中饮食烹饪有25 篇,包括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脯腊、做酥酪,做菜肴和点心等。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  )
A.—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的社会生活
B.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
C.是南北方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
D.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
8.唐代南禅寺、佛光寺塑像手法写实,表现了佛衣质感。菩萨衣着的覆盖面积极大地减少,胸膛、臂膀、手足等无不展现着一种裸露美。材料说明,唐代佛寺塑像(  )
A.带动了市民文化的开放
B.折射出佛教的主导地位
C.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D.面相已带有汉化的特点
9.[2023·洛阳市高三三模]隋唐时期,上则以“野无遗贤”为标榜,求贤若渴,下则以文章诗赋相砥砺,孜孜求进,上行下效,蔚然风行,从而出现人才辈出的局面。这一现象(  )
A.使社会出现重文轻武的氛围
B.厚植了隋唐繁盛的社会基础
C.推动了儒学复兴运动的出现
D.主要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完善
10.[2023·山东潍坊期末]唐代中央所设的高等学校主要是“六学”,由国子监统一领导。前三学传授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后三学为专业性学校,分别学习律令、书法和文字学、数学。这说明唐代学校教育 (  )
A.开专科教育先河 B.注重发挥教化功能
C.由官府垄断控制 D.倡导知行合一思想
11.[202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旧唐书》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太乐令孙玄成所集者,工人多不能通,相传谓为法曲;陈寅恪说:“可知唐世庙堂雅乐,亦杂胡声也。”这反映出唐朝(  )
A.周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B.文化具有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
C.燕乐舞蹈开始呈现民间化趋势
D.士人显现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12.[2023·江苏如皋测试]如图为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
A.畜牧业在江南推广
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
D.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二、非选择题
13.(14分)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如永泰公主(武则天孙女)、章怀太子(武则天次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泰公主墓中的壁画《宫女图》一经亮相就引起了轰动,画面中的人物为九位宫女,体态丰腴,曲线柔美,尤其是皇家女性的生活优越安逸,身形富态肥胖,雍容华贵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她们手持烛台、如意、高脚杯(内装葡萄酒)、包袱等物,除两人穿男士袍衫外,其余皆为短襦长裙,构图韵雅和谐,描绘细致传神,展现出唐代画师卓越的空间构思才智和惊人的艺术造型功力。
《宫女图》
材料二 章怀太子墓在1971年被打开,墓内的壁画异彩纷呈,其中《打马球图》《客使图》就是代表作。马球发源于波斯,画面上有20匹各色骏马,骑士均穿白色或褐色窄袖袍,脚蹬黑靴。《客使图》描绘的是鸿胪寺官员接待使臣的场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大唐盛世有何史料价值。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省六校联合考试]下列各项中,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相吻合的一项是(  )
历史叙述 历史结论
A 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残杀非常频繁 出现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
B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书体均已具备 书法艺术日益通俗化
C 唐朝商品经济繁荣 唐代诗歌繁荣
D 魏晋时期战争非常频繁 促使火药发明并应用于军事
解析: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残杀非常频繁,这种动荡的社会现状,使得当时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故选A项;书法艺术是高雅艺术,无法日益通俗化,排除B项;唐朝商品经济繁荣与诗歌繁荣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火药发明于隋代,应用于军事是在唐末,排除D项。
2.[2023·山西省怀仁市期末考试]颜真卿悼念因平叛史思明遇害的兄长(太守颜杲卿) 一家,悲愤交加,纸笔作《祭侄文稿》,虽“勾画狼藉”,却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北宋权臣蔡京和明代权臣严嵩书法精妙,却未有留名青史的作品,主要是因为(  )
A.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标准
B.颜真卿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民众好恶决定对艺术的评判
D.唐代书法符合官方意识形态
解析:悼念因平叛史思明遇害的兄长(太守颜杲卿) 一家的颜真卿书法作品尽管“勾画狼藉”仍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而书法精妙的北宋权臣和明代权臣却没有因为书法留名青史,说明人们对于艺术的评价不仅仅是看艺术水平,更受到道德观念的影响,故选A项;“勾画狼藉”说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艺术水平并不高,排除B项;民众好恶有可能影响对艺术水平的评价,但不会决定其评价,C项的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是对书法艺术作品评价中道德观念影响的关注,而不是对唐代书法是否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关注,排除D项。
3.[2023·山东省六校联合考试]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键陀螺艺术陀螺样式;而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这种变化反映出(  )
A.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
B.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
C.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
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
解析:“而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反映佛教的释迦牟尼像在中唐时期的特征已经有中国化的表现,这反映出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而不是开放包容,排除B项;儒学在魏晋南北朝和唐朝时期遭到了佛教和道教的挑战,但没有丧失主流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没有涉及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排除D项。
4.[202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旧唐书》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太乐令孙玄成所集者,工人多不能通,相传谓为法曲;陈寅恪说:“可知唐世庙堂雅乐,亦杂胡声也。”这反映出唐朝(  )
A.周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B.文化具有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
C.燕乐舞蹈开始呈现民间化趋势
D.士人显现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解析:唐朝音乐中有许多少数民族以及异域文化的元素,体现了唐朝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故选B项;少数民族封建化指处于封建社会以前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渡,排除A项;民间化趋势与“唐世庙堂雅乐,亦杂胡声也”不符,排除C项;“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庙堂雅乐,亦杂胡声”说明音乐的交融,与士人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无关,排除D项。
5.[2023·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唐代以后,雕版印刷的图书数量逐渐超过手抄、石刻拓印等方法制作的图书,从前分散于民间的只刻印一些日用小品短文的小作坊逐渐发展为集中大规模地印刷成套经典书籍的大工坊。这些变化(  )
A.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传承
B.阻断了儒学世俗化趋势
C.推动了造纸技术的革新
D.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普及
解析:据材料“从前分散于民间的只刻印一些日用小品短文的小作坊逐渐发展为集中大规模地印刷成套经典书籍的大工坊”,可知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经典书籍的印刷,有利于学术文化的传承,故选A项;这些变化促进了儒学世俗化的趋势,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印刷术,造纸术早在东汉时就已经改进,排除C项;材料提到印刷的是经典书籍,并非只有佛学典籍,并不能反映佛教文化的普及,排除D项。
6.[2023·浙江省宁波市期末考试]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唐代僧人编造的经典,经文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幼劳。吴天之恩,岂能不报。”这一现象表明(  )
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B.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伦理相结合
C.中国传统道德经由丝绸之路外传
D.宣扬孝道成为了佛经的主要内容
解析:根据材料“哀哀父母,生我幼劳。吴天之恩,岂能不报”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被唐代僧人编入佛教经典,由此可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伦理相结合,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伦理的结合,而不是佛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排除A项;《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著作,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传统道德经的外传,排除C项;佛经的主要内容是宣传佛法,记载佛陀言教等,排除D项。
7.[2023·辽宁省葫芦岛市期末]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92篇,其中饮食烹饪有25 篇,包括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脯腊、做酥酪,做菜肴和点心等。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  )
A.—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的社会生活
B.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
C.是南北方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
D.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
解析:根据材料“其中饮食烹饪有25 篇,包括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脯腊、做酥酪,做菜肴和点心等”可知,《齐民要术》介绍了一些当时人们饮食烹饪、食品加工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的饮食生活状况,故选A项;《齐民要术》只是记载了一些饮食烹饪,并不能表明汇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反映出《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饮食烹饪是南北方民族交融的结果,因此不能得出《齐民要术》是南北方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排除C项;《齐民要术》是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且材料中只涉及了饮食烹饪方面,排除D项。
8.唐代南禅寺、佛光寺塑像手法写实,表现了佛衣质感。菩萨衣着的覆盖面积极大地减少,胸膛、臂膀、手足等无不展现着一种裸露美。材料说明,唐代佛寺塑像(  )
A.带动了市民文化的开放
B.折射出佛教的主导地位
C.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D.面相已带有汉化的特点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社会风气开放,精神面貌开朗、奔放、活泼。佛寺塑像以写实的手法展现着一种裸露美,体现了唐朝鲜明的时代特色,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佛寺塑像艺术,与市民文化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佛寺塑像,无法体现佛教当时是否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佛寺塑像“面相已带有汉化的特点”,故D项错误。
9.[2023·洛阳市高三三模]隋唐时期,上则以“野无遗贤”为标榜,求贤若渴,下则以文章诗赋相砥砺,孜孜求进,上行下效,蔚然风行,从而出现人才辈出的局面。这一现象(  )
A.使社会出现重文轻武的氛围
B.厚植了隋唐繁盛的社会基础
C.推动了儒学复兴运动的出现
D.主要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完善
解析:据材料“上则以‘野无遗贤’为标榜,求贤若渴,下则以文章诗赋相砥砺,孜孜求进,上行下效,蔚然风行,从而出现人才辈出的局面”,可知隋唐时期社会稳定,选贤任能,文化繁荣,人才辈出,体现了隋唐时期的繁荣局面,故选B项。
10.[2023·山东潍坊期末]唐代中央所设的高等学校主要是“六学”,由国子监统一领导。前三学传授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后三学为专业性学校,分别学习律令、书法和文字学、数学。这说明唐代学校教育 (  )
A.开专科教育先河 B.注重发挥教化功能
C.由官府垄断控制 D.倡导知行合一思想
解析:从材料中看,前三学传授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后三学传授律令、书法等知识,这些内容可以起到对民众的教化作用,选择B;材料仅体现了唐代的教学内容,没有反映其他朝代的情况,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最早开始专科教育,排除A;材料仅反映了唐代在中央设立高等学校,没有反映地方学校的情况,所以不能判断唐代学校教育被官府垄断,排除C;“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提出的思想,而材料给出的时间是唐代,排除D。
11.[202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旧唐书》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太乐令孙玄成所集者,工人多不能通,相传谓为法曲;陈寅恪说:“可知唐世庙堂雅乐,亦杂胡声也。”这反映出唐朝(  )
A.周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B.文化具有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
C.燕乐舞蹈开始呈现民间化趋势
D.士人显现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解析:唐朝音乐中有许多少数民族以及异域文化的元素,体现了唐朝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故选B项;少数民族封建化指处于封建社会以前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渡,排除A项;民间化趋势与“唐世庙堂雅乐,亦杂胡声也”不符,排除C项;“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庙堂雅乐,亦杂胡声”说明音乐的交融,与士人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无关,排除D项。
12.[2023·江苏如皋测试]如图为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
A.畜牧业在江南推广
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
D.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解析:概括“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均有出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壁画中的饮食习惯多出现在北方游牧民族中,材料中这种壁画出现在广大中原地区反映出当时各民族文化的交融,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江南地区畜牧业及经济的相关情况,A、B两项材料依据不足,均排除;“人民生活普遍富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3.(14分)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如永泰公主(武则天孙女)、章怀太子(武则天次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泰公主墓中的壁画《宫女图》一经亮相就引起了轰动,画面中的人物为九位宫女,体态丰腴,曲线柔美,尤其是皇家女性的生活优越安逸,身形富态肥胖,雍容华贵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她们手持烛台、如意、高脚杯(内装葡萄酒)、包袱等物,除两人穿男士袍衫外,其余皆为短襦长裙,构图韵雅和谐,描绘细致传神,展现出唐代画师卓越的空间构思才智和惊人的艺术造型功力。
《宫女图》
材料二 章怀太子墓在1971年被打开,墓内的壁画异彩纷呈,其中《打马球图》《客使图》就是代表作。马球发源于波斯,画面上有20匹各色骏马,骑士均穿白色或褐色窄袖袍,脚蹬黑靴。《客使图》描绘的是鸿胪寺官员接待使臣的场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大唐盛世有何史料价值。
答案:史料价值: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展现出唐代画师卓越的空间构思才智和惊人的艺术造型功力,为我们研究唐朝的服饰、绘画等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4 分)《宫女图》画面中的人物体态丰腴,尤其是皇家女性生活优越安逸,身形富态肥胖,体现了唐代社会较为安定,食物供应充足,展现了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4分)《宫女图》画面中的人物穿着短襦长裙,展现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2分)高脚杯从西域进贡而来,里面装有葡萄酒,马球发源于波斯,鸿胪寺官员接待使臣,都对研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重要的史料价值。(4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