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都不得不采取授田制,将土地按照一定标准直接分给个体农户耕种,不再需要“千耦其耘”式的劳作。这一举措( )www-2-1-cnjy-com
A.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B.导致宗法分封开始瓦解
C.受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 D.体现了强制耕战的思想
2.先秦某一思想家把世界上事物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的自然规律,称之为“天之道”或“道”,认为事物之间普遍存在对立的矛盾,而且各种事物在矛盾中经常向它的反面运动变化。下列观点出自该思想家的是( )21*cnjy*com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D.“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版权所有:21教育】
A.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
C.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
4.据考古发现,洛阳东周土城,东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约2890米,南北长约3200米;曲阜鲁围故都城址,东西长约3500米,南北长约2500米;新郑郑韩故都城址,东西最长5000米,南北最长4500米,河北易县燕下都城址,东西长约8000米,南北宽约4000米。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21*cnjy*com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分封制度逐步瓦解
C.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D.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5.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说明,春秋时期(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列国纷争,群雄并起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社会动乱,经济凋敝 D.人心思定,天下归一
6.在古代中国,从商周时期的“夷夏异制”到春秋战国以来的“华夷一体”,体现了对中原地区最高境界“华夏”的认同。这一认同( )21教育网
A.体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B.说明了游牧民族大量内迁
C.彰显了国家统一的潮流 D.证实了诸侯争霸日益剧烈
7.平公在田常的摆布之下,不敢有任何反抗。至康公时,姜氏政权彻底覆灭。田氏自立为君。上述事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 )
A.秦国 B.赵国 C.晋国 D.齐国
8.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学礼,无以立”,并认为不读《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还说读《诗》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可见在孔子看来,熟读《诗经》可以( )
A.加强道德自律 B.丰富文化素养 C.推动礼乐复兴 D.增进人际和谐
9.《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这句话指出了【来源:21cnj*y.co*m】
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10.周人将分封的诸侯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称为“诸夏”,将京师之地称为“中国”,后“中国”的指称范围又扩大到整个“诸夏”,常以“中国”称“诸夏”。这一变化( )【出处:21教育名师】
A.呈现中央集权化的趋势 B.利于华夏认同的增强
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认同 D.反映出列国纷争激烈
11.对于《诗经》某部分内容,朱熹评述其“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歌咏,各言其情者也。”朱熹所评的内容最有可能出自《诗经》中的
A.《国风》 B.《大雅》 C.《周颂》 D.《九歌》
1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思想家是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二、非选择题
13.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人用祭孔活动对其表达敬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478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旧宅立庙,即今天的孔庙。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材料二 据《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汉代的主要祭孔活动有: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亲自到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
汉元帝在位时,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 21·cn·jy·com
公元29年,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作为特使到曲阜祭祀孔子。
公元59年,汉明帝于太学及全国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
材料三 据新华网报道,2019年是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2570岁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了“2019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 2·1·c·n·j·y
曲阜是祭孔的主会场。9月28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8时10分,万仞宫墙城门徐徐打开,浩浩荡荡的祭孔队伍沿孔庙中轴线,徐徐前行,来到大成殿前参加公祭及传统祭祀活动。
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CCTV以特别节目的形式,用3个小时的宏大篇幅向全球直播。
(1)从材料一中可获得许多历史信息。按要求填写下表(每一领域填入一项即可)。
领域 信息
政治现象
经济现象
文化现象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代历次祭孔活动规律。依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为何如此祭孔。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祭孔活动有哪些继承和不同之处?。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国的家庭有两种陋俗:一种是倍受华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影响的大家庭,到处都有,贵族亦如此,一些富有的家庭更是如此;还有一种是久受戎狄文化侵扰的家庭,即男女同室,无长幼之别,更无男女之耻。像这样的家庭,不但是腐败堕落滋生之所,更是游手分子寄生之地。商鞅很受李悝“尽地力之教”的影响,不但要人力尽量去挖掘地力,而且还要尽量把人力挖掘出来。……因此,他两度颁布分户令,通过不同方式把家庭析分为最小单位,重组秦国的家庭制度,彻底改造华夏的传统家庭制度,也彻底纠正戎狄化的家庭结构。
——郑良树《商鞅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改造秦国家庭结构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推行家庭结构改革的作用。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理论,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一种思想,唯有引领时代,方显磅礴伟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21cnjy.com
“时代是思想之母”,即思想是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产物,时代为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历史空间。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时代,任何伟大思想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时代发展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理论.思考。2-1-c-n-j-y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思想文化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与时代”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B
6.A
7.D
8.B
9.A
10.B
11.A
12.D
13.(1)政治现象: 诸侯强大(祭孔);孔子代表的士阶层崛起
经济现象:衣冠车琴的生产;建造房屋
文化现象: 儒学产生;祭祀文化流行;制作使用书册
(2)规律:皇帝亲自祭孔;以孔子后代为奉祀官主持祭孔;皇帝派遣特使专程祭孔;在各级学校祭孔。
原因:政治上,国家加强中央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需要精神支柱;思想上,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孔子更受到尊崇;教育上,各级学校的建立,崇尚孔子的教育实践。21·世纪*教育网
(3)继承:沿袭传统祭孔仪式(或者重视仪式);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
不同之处:由中国地方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共同主办;世界各地的孔庙、文庙纪念地等的共同参与;CCTV向全球直播活动实况。
14.(1)原因:大家庭影响国家赋税收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发展小农经济的需要或发掘秦国人力资源;秦国家庭存在陋俗;受李悝改革的影响或秦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交融。
(2)作用:增加了政府收入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促进了秦国富强;培植了小农经济或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利于推进改革;移风易俗,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15.示例:
论题: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时代的反映。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步瓦解,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思想上,学术下移,私学出现,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阶级关系方面,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以上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农家、兵家等各学术流派针对大变革时代下的社会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学术和政治观点,各家之间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思想辩论,如墨家与儒家,法家与儒家、道家等。百家争鸣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综上所述,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时代下的反映,百家争鸣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活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