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夜间飞行的秘密 第2课时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第2课时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2 21:1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2课时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初读感知
快速通读课文,浏览之前提出的问题。
1.针对部分内容( ),我可以提问( ) 。
2.针对全文,我可以提问( )。
3.我还可以从( )、( )角度提问。
(1)从( ),我想问( )?
(2)从( ),我想问( )?
提出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清单
总结收获
阅读时可以边读边思考,提出问题。问题既可以是针对文章的部分内容,也可以是针对全文。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课文写法和课文得到的启示提问。
回顾反思
我发现 是针对课文的写法提问的。
我发现 是针对课文中得到的启示提问的。
解决问题
针对部分内容:
1.科学家是怎么揭开蝙蝠的秘密的?
借助表格梳理课文第4~6段,完成表格。
在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在绳子上系许多铃铛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把蝙蝠的嘴封住
铃铛一个也没响
铃铛响个不停
对比表格,我来总结
科学家进行了( )次实验,证明蝙蝠在夜间飞行靠的不是( ),而是( )和( )。

眼睛

耳朵
解决问题
针对写法:
2.为什么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对比第一次实验和后两次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二
后两次实验只是改变了第一次实验中的“( )”,其他条件并未改变,作者这样写,可以使表达更加( )
实验方法
简洁
解决问题
针对部分:
3.飞机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何关系?
借助两幅示意图梳理课文第7-8自然段。
1
2
3
4
5
对比两幅示意图,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收获
阅读时可以边读边思考,提出问题。问题既可以是针对课文内容,也可以是针对课文写法和课文启示的。
解决问题
针对课文启示:
1.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2.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
教材习题答案
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 荸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选自朱江的《它们是茎,还是根 》,有改动
参考答案
提问示例:
①马铃薯的茎为什么叫“变态茎”?(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提问)
②植物的变态茎和根有什么区别?(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提问)
③文章的题目以问号作结,有什么好处?(从文章写法的角度提问)
④作者介绍变态茎的种类时,为什么要举出具体的例子呢?(从文章写法的角度提问)
⑤还有哪些植物是变态茎?(从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联系生活经验的角度提问)
⑥胡萝卜是变态茎吗?如果是,它属于哪一种?(从联系生活经验的角度提问)
课后作业
科学家通过模仿生物的结构和特性,发明了很多工具,请你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仿生学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