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3课时《23.2 相似图形》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相似图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领悟相似图形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与策略.
学习者分析 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感知方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个相似图形之间的性质; 2.学会应用相似图形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能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相似图形的性质的探究与归纳.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 复习巩固 1、怎样的图形是相似图形? 2、什么是成比例线段? 3、两个相似的平面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有些图形是相似的,而有些不是呢?相似图形有什么主要性质呢?学生活动1: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述意见,然后作适当点评,引出新课. 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分析,总结 以直观图形为起点,从一般到特殊引入本节内容. ? 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主题,通过复习,引出新问题.. 环节二:新知探究教师活动2: 一、教材58页做一做 图是某个城市的大小不同的两张地图,当然,它们是相似的图形.设在大地图中有A、B、C三地,在小地图中的相应三地记为A′、B′、C′,试用刻度尺量一量两张地图中A(A′)与B(B′)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B(B′)与C(C′)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 AB= cm,BC= cm; A’B’= cm,B’C’= cm. =________,=________. 我们发现 实际上,上面两张相似的地图中的对应线段都是成 的. 二、教材58页探索 图中两个四边形是相似形,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它们的对应边之间是否为比例线段的关系呢?对应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提示:为了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可以用刻度尺和量角器量量看。)
再看看图中两个相似的五边形,是否与你观察图18.2.2所得到的结果一样?
交流合作,大胆猜想在独立动手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大胆地猜想结果。 4、概括总结,确认猜想 三、教材59页概括:
由此可以得到两个相似多边形的特征:
。 实际上这也是我们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方法,即如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提醒:这就是我们判定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判定方法。 想一想:如果两个多边形的边数不同呢? 结论:1.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定理: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2.相似多边形的判定定理: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各边对应成比例,各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学生活动2: 学生自学、互动。在具体计算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猜想、发现结论. 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完成问题,并结合实例总结线段的比及比例线段的概念。 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掌握.活动意图说明:从旧知识出发,呼应引课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掌握两个相似图形之间的性质; 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导出比例的其余性质,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或证明.环节三:典例精析 例:在图所示的相似四边形中,求边x的长度和角 的大小. 解:∵两个四边形相似,∴ ∴x=27.? 根据对应角相等,可得? α=360°-(77°+83°+116°)=84°.?? 五、教材59页思考 两个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图形吗?两个等腰三角形呢?两个等边三角形呢? 学生活动3: 参与教师分析和讲例题.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后,学生解答,师生归纳出 活动意图说明:熟练掌握.巩固学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应用相似图形性质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下面给出了一些关于相似的命题,其中真命题有( ) (1)菱形都相似;(2)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3)正方形都相似;(4)矩形都相似;(5)正六边形都相似. A.1 个 B.2个 C.3个 D.4个 选做题: 2. 如图所示的两个多边形相似吗?为什么?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已知:如图,△ABC中,AB=20,BC=14,AC=12.△ADE与△ACB相似, ∠AED=∠B,DE=5.求AD,AE的长.
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一个多边形的各边长为2,3,4,5,6,另一个和它相似的多边形的最长边长为24,则这个多边形的最短边长为( ) A.6 B.8 C.10 D.12 选做题: 2.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一组对边AD和BC的中点连线EF对折,对折后所得矩形恰好与原矩形相似.求原矩形纸片的长与宽之比.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如图,正方形的边长 a =10,菱形的边长 b=5,它们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不相似,因为这两个四边形对应边成比例,但对应角不相等.
教学反思 1.应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可以计算边长,也可求角的度数,但要注意“对应”.? 2.判断两个多边形相似必须从对应边成比例和对应角相等两方面说明,两者缺一不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九 设计者
教材版本 华师大版 册、章 上册第二十三章
课标要求 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 3.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4.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5.通过典型实例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
内容分析 平面图形的相似是本学段《几何与图形》的重要内容。本章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 图形的轴对称、平行四边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几何证明初步及比和比例等基础上安排的,是对直线形研究的继续,从图形的全等发展为相似,即从对几何图形中保距变换的研究进入保角变换的研究.具体表现在所涉及的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从两条线段相等发展为两条线段成比例。全等形是指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相似形则是指形状相同, 但大小不一定相等的两个图形.因此全等形是相似形的特殊情况,是相似比等于1的相似形、所以本章所研究的内容,实际上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拓广和发展.
学情分析 在本章学习之前,已经研究了图形的全等以及图形的一些变换,如平移、轴对称、旋转等,本章将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研究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进一步研究一种特殊的变换--位似变换,结合一些图形性质的探索、证明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 2.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了解相似三角的判定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 5.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6.了解图形的位似,知道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7.会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8.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坐标(有一个顶点在原点、有一条边在横坐标轴上)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时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的。 9.通过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感悟类比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体会几何图形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相似多边形、位似变换.教学难点:研究一种特殊的变换--位似变换,结合一些图形性质的探索、证明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及课时安排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教材特点: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实验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图形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注意联系实际,通过生活中大量的实例引入相似图形、位似图形的概念,例题、习题中也有许多应用相似图形知识的实例。教材还给出了一些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不能直接测量物体长度的问题等。(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章主要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转化。(三)教学设计思路: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本章的教学可采用“问题情境--立模解释--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相似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分两个阶段教学。第一阶段要求学生对相似图形有一个整体的、直观的认识,使学生对这种变换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即各边同时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各个角不变。第二阶段是在学习了线段的比,进一步明确了相似多边形的概念之后,要求学生能通过测量或说理的方法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第一阶段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1)先提供一些相似图形的图片--实物的照片、几何图案、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出相似图形的直观概念;(2)观察图形,思考几何图形各条边、各个角是怎样变化的(3)思考矩形、正方形、菱形是相似图形吗 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相似矩形、相似菱形,进一步感受相似变换的特点。这样,既加强了对相似图形的直观认识,又为下一阶段深入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作好准备,使学生的数学认识始终处于一种不断生成发展和自然延续的状态中。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自己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交流活动的体验。为突出重点,降低难度,把测量的结果作为事实予以承认,这样处理突出了实验操作,但培养学生观察和合理猜测的能力同样不能忽视。因此,教师应启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理猜测、如在探索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相似时,可先让学生对照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通过操作测量验证这个猜测。这样安排既有合情推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积累了经验,并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拓展的空间。3、进一专培养推理论证能力图形的相似这一章处于学生对所学的推理论证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的阶段,教学中要重视推理论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述论证的过程,使学生清晰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理解他人的思想。课堂上应多让学生练习,并有针对性地及时点评。组织学生探索证明的不同思路,并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讨论,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学时应注意复习已有的知识,加强解题思路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已知与未知、简单与复杂、特殊与一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学会把未知化为已知,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把一般问题化为特殊问题的思想方法。4、重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1)重视本章知识之间的衔接与呼应。(2)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通过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推测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重视数与形的联系。成比例线段表示成式子就是一个等量关系,因而相似问题的解决经常用到方程,设计相似与方程综合的问题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课时编号单元主要内容课时数 22.1 23.1.1成比例线段122.2.123.1.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22.2.2 23.2 相似图形122.2.323.3.1相似三角形122.2.423.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122.2.523.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122.3.1 23.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122.3.2 23.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23.3.4相似三角形的应用23.4 三角线中位线 23.5位似图形23.6.1 用坐标确定位置23.6.2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
达成评价 课题课时目标达成评价评价任务223.1.1成比例线段1.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相似图形.2.了解成比例线段,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1.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及直接运用.2.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探索比例的其他性质.任务一:探究点一 相似图形的概念.任务二:探究点二 成比例线段.任务三:例题精讲,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活动任务四:针对训练,请学生回答问题..23.1.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2.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实际问题.3.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1.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理解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任务一: 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内容.任务二:探究新知,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任务3:例题精讲,关键要能熟练地找出对应线段.23.2 相似图形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2.让学生经历相似图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领悟相似图形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与策略.1.能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任务1: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判定定理.任务2:相似图形的性质的探究与归纳.任务3:例题精讲,掌握判断两个多边形相似必须从对应边成比例和对应角相等两方面说明,两者缺一不可.23.3.1相似三角形1.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2.掌握由平行线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3.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定义及由平行线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究过程.?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由平行线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2.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求线段的长或角的度数.任务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任务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任务3:例题精讲,掌握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求线段的长或角的度数.23.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1.了解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推导过程的推导过程.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2.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解决问题.任务1: 回顾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任务2:探索利用两角对应相等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任务3:巩固例题,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解决问题.23.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2.会运用定理“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2.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解决问题.任务1:经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的这个探索发现过程.任务2:例题精讲,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解决问题.巩固练习,请学生回答问题.23.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1.理解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会运用定理“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1.理解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会运用定理“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解决问题.任务1:经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的这个探索发现过程.任务2:例题精讲,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解决问题.巩固练习,请学生回答问题.23.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 、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周长、面积的性质.2.能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1.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 、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周长、面积的性质.2.能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任务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任务2:例题精讲,会运用定理“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解决问题.巩固练习,请学生回答问题.23.3.4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能够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出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和宽度.2.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思想,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任务1: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度.任务2:测物体高度的方法.任务3:例题精讲,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练习,请学生回答问题.23.4 三角线中位线 1.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2.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和有关应用。1.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2.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任务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能力。任务2: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多种证明。任务3:例题精讲,能够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5位似图形1.会用位似法把一个多边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2.理解位似法画相似图形的原理,能正确选择位似中心画相似的图形.1.掌握位似的概念以及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2.比较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归纳位似放大或缩小图形的规律。任务1:复习引入,提出位似的概念.任务2:理解位似法画相似图形的原理,会用位似法把一个多边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任务3:例题精讲,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6.1 用坐标确定位置1.会用合适的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方法描述图形的运动变换。2.能运用图形的变换与坐标的内在联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用坐标确定位置的两种方法以及图形运动与坐标变换的关系。2.图形运动与坐标变换的具体应用,通过比较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归纳位似放大或缩小图形的规律。任务1:让学生体会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相似等变换的变化情况,达到对图形变换有更深的认识,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任务2:例题精讲,能运用图形的变换与坐标的内在联系解决有关问题。23.6.2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1.理解点或图形的变化引起的坐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引起的图形变换,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1.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2.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规律的探究.任务1: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旋转、放大、缩小等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任务2:例题精讲,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其应用价值.
《图形的相似》单元教学设计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3.2 相似图形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怎样的图形是相似图形? 2、什么是成比例线段? 3、两个相似的平面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有些图形是相似的,而有些不是呢?相似图形有什么主要性质呢?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引入 复习引入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一、教材58页做一做 图是某个城市的大小不同的两张地图,当然,它们是相似的图形.设在大地图中有A、B、C三地,在小地图中的相应三地记为A′、B′、C′,试用刻度尺量一量两张地图中A(A′)与B(B′)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B(B′)与C(C′)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 AB= cm,BC= cm; A’B’= cm,B’C’= cm. =________,=________. 我们发现 实际上,上面两张相似的地图中的对应线段都是成 的. 【学习任务二】 二、教材58页探索 图中两个四边形是相似形,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它们的对应边之间是否为比例线段的关系呢?对应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提示:为了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可以用刻度尺和量角器量量看。)
再看看图中两个相似的五边形,是否与你观察图18.2.2所得到的结果一样?
交流合作,大胆猜想在独立动手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大胆地猜想结果。 4、概括总结,确认猜想 三、教材59页概括:
由此可以得到两个相似多边形的特征:
。 实际上这也是我们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方法,即如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提醒:这就是我们判定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判定方法。 想一想:如果两个多边形的边数不同呢? 【学习任务三】 例:在图所示的相似四边形中,求边x的长度和角 的大小. 五、教材59页思考 两个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图形吗?两个等腰三角形呢?两个等边三角形呢? 【学习任务四】课堂练习 必做题: 1.下面给出了一些关于相似的命题,其中真命题有( ) (1)菱形都相似;(2)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3)正方形都相似;(4)矩形都相似;(5)正六边形都相似. A.1 个 B.2个 C.3个 D.4个 选做题: 2. 如图所示的两个多边形相似吗?为什么?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已知:如图,△ABC中,AB=20,BC=14,AC=12.△ADE与△ACB相似, ∠AED=∠B,DE=5.求AD,AE的长.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一个多边形的各边长为2,3,4,5,6,另一个和它相似的多边形的最长边长为24,则这个多边形的最短边长为( ) A.6 B.8 C.10 D.12 选做题: 2.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一组对边AD和BC的中点连线EF对折,对折后所得矩形恰好与原矩形相似.求原矩形纸片的长与宽之比.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如图,正方形的边长 a =10,菱形的边长 b=5,它们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华师大版)九年级
上
23.2 相似图形
二次根式
第23章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作业布置
06
目录
07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1.了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2.理解并且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新知导入
活动一 观察下面几组图片,是我们前面学过的相似图形吗?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想一想:我们刚才所见到的图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形状相同.
不同点:大小不一定相同.
定义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许多这样形状相同的.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称为:相似形
新知讲解
做一做
图是某个城市的大小不同的两张地图,当然,它们是相似的图形.设在大地图中有A、B、C三地,在小地图中的相应三地记为A′、B′、C′,试用刻度尺量一量两张地图中A(A′)与B(B′)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B(B′)与C(C′)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
AB= cm,BC= cm;
A’B’= cm,B’C’= cm.
新知讲解
显然两张地图中AB和A′B′、BC和B′C′的长度都是不相等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小地图是由大地图缩小得来的,我们能感到线段A′B′、B′C′与AB、BC的长度相比都“同样程度”地缩小了.
计算可得
=________,
=________.
我们发现
新知讲解
上面地图中AB、A′B′、BC、B′C′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实际上,上面两张相似的地图中的对应线段都是成比例的.
这样的结论对一般的相似多边形是否成立呢?
新知讲解
图中两个四边形是相似形,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它们的对应边之间是否有以上的关系呢?对应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探索
AB:A'B' = BC:B'C' = CD:C'D' = DA:D'A' = 2,即对应边成比例;
对应角分别相等.
新知讲解
再看看图中两个相似的五边形,是否与你观察的上图所得到的结果一样?
与之前的结果一样,即: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分别相等.
新知讲解
概括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相反,如果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这个结论可以作为相似多边形在数学上的定义,这样,我们判定两个多边形相似时就有准确的判定方法了.
典例精析
例 在图所示的相似四边形中,求边x的长度和角的大小.
解:∵两个四边形相似
∴
∴x=27
根据对应角相等,可得
=360°-(77°+83°+117°)
=83°
新知讲解
思考
两个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图形吗?两个等腰三角形呢?两个等边三角形呢?
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图形
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
两个等腰三角形也不一定是相似图形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课堂练习
1.下面给出了一些关于相似的命题,其中真命题有( )
(1)菱形都相似;(2)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3)正方形都相似;(4)矩形都相似;(5)正六边形都相似.
A.1 个 B.2个 C.3个 D.4个
C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课堂练习
2. 如图所示的两个多边形相似吗?为什么?
60
140
90
120
70
33
47
60
解:不相似.
∵ ,对应边不成比例,
∴不相似
【综合拓展类作业】
课堂练习
3、已知:如图,△ABC中,AB=20,BC=14,AC=12.△ADE与△ACB相似,∠AED=∠B,DE=5.求AD,AE的长.
解:∵△ADE与△ACB相似, ∠AED=∠B
∴
∵AB=20,BC=14,AC=12,DE=5
∴
即AD=,AE=
课堂总结
相似图形
性质
相似多边形
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两个条件: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两个应用:求角,求边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作业布置
1.一个多边形的各边长为2,3,4,5,6,另一个和它相似的多边形的最长边长为24,则这个多边形的最短边长为( )
A.6 B.8 C.10 D.12
B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作业布置
2.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一组对边AD和BC的中点连线EF对折,对折后所得矩形恰好与原矩形相似.求原矩形纸片的长与宽之比.
C
A
B
D
E
F
解:如图.设AD=x,AB=y,则AE= x.
根据题意,得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作业布置
∵x,y均为正值,
∴原矩形纸片的长与宽之比为
C
A
B
D
E
F
作业布置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如图,正方形的边长 a =10,菱形的边长 b=5,它们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不相似,因为这两个四边形对应边成比例,但对应角不相等.
Thanks!
2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