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 题 信息及其特征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材预习
教材内容 分 析 本节选自《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本节容主要包括“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主要围绕信息的概念与应用,及信息的基本特征进行展开,理论性较强。
设计理念 建议从技术融合创新的思路上表达,描述整节课中期望利用何种技术,在教学教研、课堂应用、学生评价、有效反馈等哪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的起始篇,也是以后章节学习的基础。但是,这些知识内容往往又都比较枯燥抽象,容易引起学生厌学,因此在初始阶段如何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信息与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同时产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是本节教学中的关键。
学情分析 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本节课的特点是:没有相关操作内容,主要是描述性的知识和对现实事例的判别。所以,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注意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案例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概念,列举身边常见的信息;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从生活的实际案例中体会信息的含义及其与人类社会的联系;能独立完成基本的信息加工和处理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激发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传播; 信息的基本特征; 难点: 能独立完成对生活中简单信息的处理和加工; 培养学生收集,加工,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根据导入的活动引出信息的概念 展示一张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图中出现了哪些信息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找一找: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信息呢?(举例说明) 将学生分为几组,两两间进行自我介绍。(其他同学告诉我从中能获得的该同学的哪些信息) 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信息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里的技术应用的教研与技术融合的目的是否达到。如:“采用展示 石拱桥的图片导课”,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中观察几何。 了解信息的概念,列举身边常见的信息; 信息的含义: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称为信息。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根据展示的视频和图文案例引出信息的重要特征。同时小组讨论,进行分析。 信息的普遍性:上课的铃声,交通的红绿灯,看到的信息,听到的信息等。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课本知识依附于书本上的文字展现出来,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 信息的可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好友旅游发来照片,不出门也可以看到名胜古迹。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如天气预报、节假日折扣信息、会议通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信息的价值性: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对高三的学生具有价值。 信息的共享性: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 信息的真伪性:娱乐新闻、网络诈骗,“道听途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 信息的可处理性:文档编辑,数据处理,p图。 信息的相对性: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的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同样需要考虑到技术应用是否能满足教学、是否能创新教学环节、是否符合学生学情等一些列问题。 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信息的传播: 载体(传递过程) 信源(信息发送方) 信宿(信息接收方)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体验信息的传播。
设计意图 如上思考,建议要充分考虑到“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技术”的问题。 培养学生收集,加工,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板书设计 1.信息的概念 2.信息的传播 3.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反思 反思请多反思教学重难点用技术环境展示是否得到了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是否符合预期、学生互动是否满足效果、技术应用是否得到创新等问题。 本节课的理论性较强,主要采取循循善诱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归纳总结相关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信息与信息基本特征的含义,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深化概念的理解非常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