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校联盟2024年春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改编)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图,其中①③④代表单体,⑤⑥⑦代表生物大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⑥是构成染色体的重要成分,则⑥初步水解产物是4种③
B.若②⑦都是动物的储能物质,与⑦相比,等质量的②氧含量更高,彻底氧化分解产能更多
C.若②能促进人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则水可作为②的溶剂
D.若⑤具有催化作用,则高温变性后的⑤不会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改编)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该病原体对最常用的阿奇霉素的抗药性高达90%,为治疗工作带来不小挑战,已知阿奇霉素可抑制原核生物核糖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患病毒性肺炎时,不宜服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B.可用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的青霉素来代替治疗支原体肺炎
C.支原体的蛋白质是利用宿主细胞核糖体合成的
D.支原体中不会出现 DNA 和蛋白质结合所形成的复合体
3.(改编)角蛋白是头发的主要成分,由2条肽链组成。烫发中,发型的形成与头发角蛋白中二硫键的断裂与再生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氨基酸中的S元素只存在于 R基,烫发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
B.③卷发剂处理后的角蛋白至少有2个氨基和羧基
C.卷发处理过程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使头发变形
D.卷发过程中角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发生改变
4.(改编)为治理蝗灾,我国古代人民总结出很多方法:五代时期,“……等县蝗,……,寻为鸲鹆食之皆尽。敕禁罗弋鸲鹆”,意思是引入鸲鹆能防治蝗虫,禁止捕捉鸲鹆;明代时期“然蝗虫之所至,……,独不食榆桑与水中菱芡,宜广种此”,意思是蝗虫经过的地方,唯独不啃食榆桑和水中菱芡,因此可以大量种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入并保护鸲的目的是增加蝗虫天敌数量
B.上述防治措施都能有效降低蝗虫的K值
C.伏虫隆等化学农药可高效杀灭蝗虫,且操作简单,可长期使用
D.鸲鹆、榆桑与水中菱芡对蝗虫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5.(原创)2024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三年,禁渔实施以来,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均呈现恢复向好趋势,而已处于极度濒危的长江江豚数量首次止跌回升。而据最新监测结果显示,随着长江全面禁捕工作的推进落实,长江常见鱼类资源有恢复的趋势,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草鱼、鲢鱼等四大家鱼数量激增鱼类泛滥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江豚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其数量常用标记重捕法
B.历史上长江鱼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水体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干扰
C.长江禁捕三年,鱼类比禁捕之初增加了25种,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升高
D.由草鱼、鲢鱼等四大家鱼数量激增可知,长江流域生态已恢复,可开放大量捕捞
6.(原创)对下列古诗文中描述的生物学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反映了温度这一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习性的影响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农民通过除草,增大了流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博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文中体现的食物链中鹊是第三营养级
D.“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原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雄鸡之间有时会因领地、食物、配偶等原因而发生争斗,这属于生态位重叠所致
7.(改编)下图为科学家在某海洋生态系统调查得到部分食物网和部分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示(注:碎屑在生态系统中可视为第一营养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
B.图2中含有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7.27%
D.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出现倒立,但能量金字塔一定是正立的
8.(原创)科研人员对四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林、次生林(天然森林被砍伐后,树根生出来幼树组成森林)和人工林三种林型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三种林型的贝格-派克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如下:(注:贝格-派克指数值越大,该群落中优势种所占的重要性比例越大,优势种的作用越大。辛普森指数是指从群落中随机抽取的两个个体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
关于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辛普森指数的大小取决于物种的种类数,与每种物种的个体数无关
B.研究区中的次生林演替阶段较高,可能是距砍伐时间较为久远,几乎已形成新的稳定植被
C.人工林主要受人为种植的影响,植被较为单一,优势种地位较为突出
D.次生林辛普森指数更高,可能原因是人为砍伐对原有优势种的破坏,降低了植物种间竞争压力
9.(改编)“稻—萍—蟹”立体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稻田中种水稻、水面养萍、水中养蟹的立体种养模式。下列有关该生态农业模式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蟹的粪便经微生物降解,可为水稻提供物质和能量
B.该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地利用了空间和资源,呈现的群落结构主要是垂直结构
C.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水稻和浮萍固定的太阳能,不需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D.水稻通过化学信息吸引害虫天敌以躲避害虫的捕食,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10.(改编)下图为一富营养化的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
B.河流生态修复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C.植物浮床具有净化水质和景观美化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建设植物浮床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浮游植物的数量,主要原因是浮床植物能与浮游植物竞争阳光和无机盐等
11.(改编)镇江香醋是一种通过固态发酵工艺制作的小曲醋,酿造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麸皮、糠在加入时没有经过蒸煮,可能引入杂菌污染,影响酿醋的品质
B.从酒精发酵到醋酸发酵过程,应适当降低温度
C.酒曲中的菌种与醋酸菌的代谢类型不同
D.成品醋不易变质是因为pH较低抑制了杂菌生长
12.(改编)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其主要步骤是:先将粉碎的作物秸秆堆放在底部有小孔的托盘中,喷水浸润、接种菌 T,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淋洗秸秆堆,在装有淋洗液的瓶中接种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实验流程如图1 所示,图2 表示酵母菌接种量对酒精含量、残糖含量(残糖是指秸秆中纤维素被水解后的单糖的剩余部分)的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菌T可能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该酶是菌T分泌的一种单细胞蛋白
B.图2显示,当接种量为12%左右时,发酵后的酒精含量与残糖含量相等
C.接种量超过15%时,酒精产量反而有所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菌种生长消耗大量的糖分
D.将酵母菌接种到灭菌后的培养基中,拧紧瓶盖,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发酵。发酵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密封状态
13.(改编)近年来,野生动物郊狼的物种数量不断减少、濒临灭绝,采集精子或卵子开展常规辅助生殖较为困难,甚至无法完成。科研人员利用种间体细胞核移植技术(iSCNT)在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郊狼的早期胚胎移植前需对代孕家犬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小郊狼的遗传物质来自郊狼的供体细胞和家犬的卵母细胞
C.小郊狼的培育说明动物细胞核有全能性,操作过程中可用电刺激法激活重构胚
D.SCNT技术必须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取出,然后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
14. (改编)狼爪瓦松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且其细胞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入药。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对狼爪瓦松进行培养,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前用酒精对植物甲进行消毒,就能保证外植体不被污染
B.过程⑥中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得,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除了植株丙,植株乙、丁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
D.过程③一般需要给予愈伤组织适当强度的光照
15.(改编)注射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制备预防型HPV 疫苗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Ⅰ~Ⅳ表示过程;kb表示1000碱基对;AbA'为真菌类抗生素(AbA)的抗性基因;α-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的酶蛋白可将一种无色化合物(X-α-gal)水解成蓝色产物; pMD(质粒) 上仅在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两端存在 BamHI和XhoI的酶切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过程Ⅳ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需在通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琼脂、X-α-gal
B. 将白色菌落中的pMD-HPV分子用限制酶 BamHI和XhoI完全酶切后, 理论上凝胶电泳上出现的条带的长度为1.6kb 和 2.7kb
C.可在营养成分齐全的培养基中人工培养HPV病毒用于制备疫苗
D.将一个目的基因与一个pMD重组的过程中,目的基因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数目减少4个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改编)(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啮齿类动物鼠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干扰源之一,其采食、挖洞等行为会造成土壤裸斑。封育是退化草甸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措施,在一定恢复年限内可提高物种多样性。下表是某高寒草甸封育后一段时间内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A、B、C、D分别代表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GP 代表各成分的同化量,X代表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能量类型成分 GP x R
A 25.2 6.7 18.5
B 3.9 0.8 3.1
C 214.3 78.5 135.8
D 1678.6 635.7 1042.9
分解者 368.8 50.1 319.7
注:表中能量数值单位为
(1)鼠兔属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高寒草甸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 (请写出两项)(2分)。
(2)据表可知,表中R代表 (2分)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含在 (填表中字母)中,该时间段内此生态系统的有机物积累量 0(填“>”或“=”或“<”)。
(3)某自然保护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经过长期封育后,研究人员引入羊群进行中度放牧,并对中度放牧前后该草甸植被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如上图。
据图分析,此时进行中度放牧使草甸植被种群间的竞争强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使物种多样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引入的羊群能加快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原因是 (2分)。
17.(原创)(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近年来,重庆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让市民印象尤深的就是“重庆蓝”。据统计,2023年重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5天,连续四年达到320天以上。以前,重庆是“雾都”,蓝天是“奢侈品”,现在,蓝天白云已成为朋友圈的常客。
(1)近年来,重庆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新型能源体系。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生物碳封存”是降低大气中CO 含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利用生物把CO 封存起来,不让它进入大气层,从而减少温室效应,对海洋适当施加N、P等肥料有利于提高海洋的碳封存能力,原因是 (2分)。
(2)在奉节县青龙镇硫磺矿区,过去因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加速恢复矿区生态系统,我们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两点)(2分);
(3)在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村民们也曾饱受石漠化(因土壤流失,土层厚度逐渐变薄,岩石裸露面积不断扩大)之苦。当地创造性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桑树根系发达,能堵住岩缝、保持水土。岩缝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可以肥田,蚕丝可以加工成丝棉被、织绸、服装等产品,形成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丝棉被、丝绸服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该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主要有 (2分),该过程属于 演替;对比双龙村的今昔变化,反映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
18.(改编)(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厨房中的厨余垃圾多为湿垃圾,湿垃圾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如图1 表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
(1)X 培养基中加入的唯一碳源是 。从用途上分析,Y 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根据X培养基的结果判断,第Ⅰ步所用的接种方法是 。
(2)应挑选 Y 培养基上的 号(填序号)菌落接种于 Z 培养基上进一步培养。菌落①②③周围产生了透明圈,产生透明圈的原因是 。
(3)④菌落能在 Y 培养基上生长但没有形成透明圈,有人推测,④菌落可能利用了空气中的CO 作为碳源。若要进一步确定④菌落能否利用空气中的( 作为碳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4)高效降解淀粉菌种在Z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为估算其中的细菌数目,分别吸取0.1ml不同稀释倍数的稀释液,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至菌落稳定,结果如下表,则该取样菌液中细菌密度为 个/ml。
稀释倍数 菌落数
平板1 平板2 平板3
10 倍 5 9 4
10 倍 122 138 112
10 倍 432 491 387
(改编)(共12分)图甲是研制寨卡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图乙是某研究人员用A、B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高产耐盐碱再生植株的示意图,基本过程包括获取原生质体、处理原生质体的部分结构、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筛选融合细胞、获得杂种植株,其中A 植物细胞核中具有耐盐碱基因,植物B细胞质中具有高产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校联盟2024年春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 第8页 共10页
(1)图甲a操作中需要向小鼠体内注入 。图甲过程①和图乙过程②都依据的原理是 。诱导细胞融合时,图甲过程①特有的诱导方法是 。
(2)图甲诱导细胞融合后至少要经过两次筛选,筛选2 通过多次的克隆化培养和抗
体检测,其目的 。
(3)图乙需要分别使植物A 原生质体的 和植物B原生质体的 (填
细胞结构)失活,再诱导两种细胞融合。过程③所用的培养基含有激素类物质X和Y,当X 与Y 的浓度比例大于1时会诱导组织生根,则X属于 类似物。
(4)据实验过程分析,下列推理合理的有 (多选)。.
A.图甲中B淋巴细胞的基因型为FF,骨髓瘤细胞的基因型为GG,两两融合后的基因型可能有 FFGG、FFFF、GGGG
B.图乙过程③④所用培养基主要的不同在于④中含有高浓度的钠盐
C.图乙中A、B原生质体经处理后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
D.图乙中只有异源融合形成的细胞才能够经③过程诱导为愈伤组织
20.(改编)(共13分)人血清白蛋白(HSA)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和工程菌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图2是BgIII、Nhe I、SmaI、XmaI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与酶切位点、质粒结构示意图;图3是已经加了限制酶识别序列的人血清蛋白基因的DNA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七校联盟2024年春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 第9页 共10页
(1)获取血清蛋白基因的途径之一是:提取总RNA,利用 酶合成总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采用PCR 技术扩增HSA基因。若某一双链DNA在PCR仪中进行3次循环,需要消耗 个引物。
(2)结合图2、图3可知,需选用限制酶 切开质粒,才能与图3的人血清蛋白基因高效、正确连接。由图推测,人血清蛋白基因转录的模板链是 (填“甲链”或“乙链”)。将连接好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含人血清蛋白基因的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应具有的性状是 。
(3)在图 1 中⑥过程中,可用 处理大肠杆菌,为了检测大肠杆菌细胞中是否合成了HSA蛋白,可用 方法。
(4)图1中的②过程常利用 技术导入动物受精卵中。为筛选雌性胚胎,在胚胎移植前应从囊胚中的 取样做DNA分析,鉴定性别。
(5)与大肠杆菌生产蛋白B相比,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蛋白A的优势有 (至少写1点)。
七校联盟2024年春期期末考试
高 二生 物 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C C B A B A B D B C D D B
16. (除标注外, 每空1分, 共 11分)
(1)消费者 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生态位(任答两项,每项1分,共2分)
(2)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2分) X (或GP) >
(3)减小 增大 羊作为消费者摄食牧草后,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被生产者重新利用,加快了物质循环(2分)
17. (除标注外, 每空1分, 共9分)
(1)含碳有机物 向海洋中投放浮游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可促进浮游植物生长,使其光合作用增强,消耗、固定的CO 增多,使CO 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起来(2分)
(2)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植被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等(答两点)(2分)
(3)整体、循环(2分) 次生 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18. (除标注外, 每空1分, 共10分)
(1)淀粉 鉴别 稀释涂布平板法
(2)② 淀粉被细菌分解后,不能被碘液染色,从而形成透明圈(2分)
(3)将④菌接种在无(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上,若④菌能生长,则说明④菌能利用空气中的CO 作为碳源;若④菌不能生长,说明④菌不能利用空气中的CO 作为碳源。(3分)
19. (除标注外, 每空1分, 共 12分)
(1)塞卡病毒(2分)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分) 灭活病毒诱导法
(2)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抗塞卡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分)
(3)细胞质 生长素 细胞核
(4) ACD (2分)
20. (除标注外, 每空1分, 共13分)
(1)逆转录 14
(2) XmaI和BglⅡ(2分) 乙链 新霉素抗性且呈白色(2分)
(3) CaCl 或Ca 抗原—抗体杂交
(4)显微注射 滋养层
(5)①蛋白A经过了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具有生物活性;②蛋白A产量高,易收获目标产品,产品可以随乳汁分泌排出动物体外;④从乳汁中提取产品,操作比较简单(写1点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