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2 18: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选择题
1.(2023·黑龙江哈尔滨)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强调:“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这一决议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认为( )
A.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C.国共两党阶级立场一致
D.国共两党有着共同的革命任务
2.1924年,国民党开始重视民众运动,广东成为全国农民运动中心。1926年底到1927年上半年,湖南、湖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而广东农民运动却停滞不前。这一现象说明( )
A.两湖地区土地革命迅速发展
B.革命政权的群众基础得以扩大
C.农民运动推动了国民大革命
D.革命形势的发展影响农民运动
3.(2023·广东模拟)1922年,中共“二大”将无产阶级置于“帮助”“援助”“扶助”的地位。1925年,中共四大指出:“无产阶级的政党应该指导无产阶级参加民族运动,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完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B.在总结经验教训中不断发展
C.认识到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
D.对社会性质作出了正确判断
4.(2023·辽宁模拟)1927年2月,瞿秋白撰文《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鲜明地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五个根本问题:“中国是否革命?中国是谁革谁的命?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里谁应当是革命之领袖阶级?无产阶级应如何去争取革命之领袖权?中国共产党过去是否争过革命之领袖权?”由此可知,当时中共中央( )
A.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
B.将要调整国共两党关系
C.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已清楚中国革命的性质
5.(2023·河南南阳)从1922年初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个高潮,其间有30余万工人参加了大小罢工100多次,这些罢工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潮的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衰落 B.新的革命组织建立
C.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6.(2023·湖北武汉)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主张。胡适的这一主张( )
A.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B.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
C.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D.具有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
7.(2023·湖北期末)五四运动后,以胡适和李大钊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开展了一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大争论。胡适指责“高谈主义,不研究问题的人,只是畏难求易,只是懒”,并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与其他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一并否定。对此,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予以一一反驳。这场争论( )
A.使民主和科学的观念广泛传播
B.为新的政党产生奠定思想基础
C.推动实业救国运动的大力开展
D.消弭了救亡图存道路上的分歧
8.(2023·广西河池)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后,社会改造运动变成了一个主流,人们不是从顶层设计,不是从政党政治来讨论中国的命运和改革,而是从社会基层改造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把中国当作一个新的改革的对象。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
A.成为民主革命的分界线
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9.一首赞歌中写道:“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风雷滚滚来天半,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赞歌所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C.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0.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此话针对的是(  )
A.北伐战争的失误 B.国民党右派镇压革命
C.军阀纷争 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
11.1956年,毛泽东对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作了如下评语:“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主义的革命,是空想的。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则是基本正确的。”这一评语说明(  )
A.初创时期党在理论上尚未成熟
B.社会主义是党的最终目标
C.中共一大制定的奋斗目标是错误的
D.中国共产党排斥民主革命
12.1927年,一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C.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D.国民党较重视工农运动
二、非选择题
13.(2023·河南商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来讲,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索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但还有许多我们没有看到的深层次的原因。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也是一场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科学和民主的新思想,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也因此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促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时代。虽然过去一百多年了,但五四运动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依然相当重要。
——摘编自乔孟涛、张爱《五四运动
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解析》
材料二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5月4日,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
5月5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实行总罢课。次日,学生联合会成立。
5月5日、6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实力赞助学生。
5月7日,五四运动迅速向各地扩展。上海在当日举行国民大会。天津、济南、太原、长沙、吉林、南京、广州、武汉、南昌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上海商人罢市,声援学生运动。南京、宁波、厦门、芜湖、苏州、常州、镇江、无锡、扬州等地也陆续罢市。
6月28日,在全国群众和旅欧学生、工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中国共青团网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选择题
1.(2023·黑龙江哈尔滨)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强调:“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这一决议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认为( )
A.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C.国共两党阶级立场一致
D.国共两党有着共同的革命任务
[解析] 材料“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认为国共两党都应该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1924年,排除A项;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排除B项;“国共两党阶级立场一致”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2.1924年,国民党开始重视民众运动,广东成为全国农民运动中心。1926年底到1927年上半年,湖南、湖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而广东农民运动却停滞不前。这一现象说明( )
A.两湖地区土地革命迅速发展
B.革命政权的群众基础得以扩大
C.农民运动推动了国民大革命
D.革命形势的发展影响农民运动
[解析] 依据材料“1926年底到1927年上半年,湖南、湖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而广东农民运动却停滞不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进行到湖南、湖北,这些地方的农民运动就发展迅速,体现的是革命形势对农民运动的影响,D项正确;土地革命是1927年后我党在根据地实行的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革命政权的群众基础,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国民大革命对农民运动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广东模拟)1922年,中共“二大”将无产阶级置于“帮助”“援助”“扶助”的地位。1925年,中共四大指出:“无产阶级的政党应该指导无产阶级参加民族运动,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完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B.在总结经验教训中不断发展
C.认识到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
D.对社会性质作出了正确判断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中共二大到中共四大,中共逐渐明确了在民族运动中的地位,主张独立地位、领导地位,这表明中共在总结反思大革命中的经验教训,B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是1927年后才出现的,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辽宁模拟)1927年2月,瞿秋白撰文《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鲜明地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五个根本问题:“中国是否革命?中国是谁革谁的命?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里谁应当是革命之领袖阶级?无产阶级应如何去争取革命之领袖权?中国共产党过去是否争过革命之领袖权?”由此可知,当时中共中央( )
A.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
B.将要调整国共两党关系
C.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已清楚中国革命的性质
[解析] 依据材料“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里谁应当是革命之领袖阶级?无产阶级应如何去争取革命之领袖权?中国共产党过去是否争过革命之领袖权”,结合时间1927年,可以得出,此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要调整”,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纠正右倾机会主义,排除C项;1922年,中共“二大”已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但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河南南阳)从1922年初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个高潮,其间有30余万工人参加了大小罢工100多次,这些罢工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潮的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衰落 B.新的革命组织建立
C.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再结合题干材料“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可知,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促成工人运动高潮的形成,B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此时期处于曲折发展阶段,排除A项;国民革命运动发展是在1924—1927年,排除C项;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3·湖北武汉)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主张。胡适的这一主张( )
A.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B.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
C.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D.具有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
[解析] 依据材料“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可知胡适在五四之后对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了反思,A项正确;“激化”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这一主张的作用,排除C项;“全盘西化”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3·湖北期末)五四运动后,以胡适和李大钊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开展了一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大争论。胡适指责“高谈主义,不研究问题的人,只是畏难求易,只是懒”,并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与其他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一并否定。对此,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予以一一反驳。这场争论( )
A.使民主和科学的观念广泛传播
B.为新的政党产生奠定思想基础
C.推动实业救国运动的大力开展
D.消弭了救亡图存道路上的分歧
[解析] 材料反映了在五四运动后,围绕着“问题与主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胡适的主张进行反驳,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这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B项正确;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运动后期,此时马克思主义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错在“消弭”一词,夸大了这场争论的作用,排除。故选B项。
8.(2023·广西河池)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后,社会改造运动变成了一个主流,人们不是从顶层设计,不是从政党政治来讨论中国的命运和改革,而是从社会基层改造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把中国当作一个新的改革的对象。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
A.成为民主革命的分界线
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后,“社会改造”运动成了历史的主流,结合所学可知,由此生发出的各种变革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因此说五四运动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B项正确;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没有改变,排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且此时中国共产党还未成立,排除D项。故选B项。
9.一首赞歌中写道:“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风雷滚滚来天半,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赞歌所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C.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指的是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选A项。
10.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此话针对的是(  )
A.北伐战争的失误 B.国民党右派镇压革命
C.军阀纷争 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
【解析】材料“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意指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镇压革命导致国民革命的失败,故选B项。
11.1956年,毛泽东对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作了如下评语:“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主义的革命,是空想的。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则是基本正确的。”这一评语说明(  )
A.初创时期党在理论上尚未成熟
B.社会主义是党的最终目标
C.中共一大制定的奋斗目标是错误的
D.中国共产党排斥民主革命
【解析】毛泽东指出中共一大的革命纲领“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主义的革命,是空想的”,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在理论还不成熟,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则是基本正确的”说明一大制定的奋斗目标是正确的,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2.1927年,一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C.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D.国民党较重视工农运动
【解析】根据材料“危险”“一种畸形的发展”可知,在国共合作中存在这不稳定的因素,国民党多做上层工作,共产党多做下层工作,这为日后国共的分裂埋下隐患,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河南商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来讲,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索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但还有许多我们没有看到的深层次的原因。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也是一场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科学和民主的新思想,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也因此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促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时代。虽然过去一百多年了,但五四运动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依然相当重要。
——摘编自乔孟涛、张爱《五四运动
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解析》
材料二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5月4日,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
5月5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实行总罢课。次日,学生联合会成立。
5月5日、6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实力赞助学生。
5月7日,五四运动迅速向各地扩展。上海在当日举行国民大会。天津、济南、太原、长沙、吉林、南京、广州、武汉、南昌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上海商人罢市,声援学生运动。南京、宁波、厦门、芜湖、苏州、常州、镇江、无锡、扬州等地也陆续罢市。
6月28日,在全国群众和旅欧学生、工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中国共青团网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致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无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
(2)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是一次全民族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革命运动;工人阶级崛起,使中国近代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抵制日货,一定条件下刺激了民族产业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