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唐初设立三省六部制,“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后又置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再后来改称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这些变化( )
A.明确了官员的职权和分工
B.形成了官员间的有效制约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工作效率
D.适应了皇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2.[2023·广东省佛山市期末]在唐朝,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皇帝诏令是违法的。唐中宗把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的诏敕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这反映了( )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中书门下拥有决策权
3.[2023·湖北省麻城市期中考试]孟子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后世出现的一种赋税制度,同时采用了这三种征取方式,却被史学家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轻徭薄赋、项目分明的赋税制度。这种制度是( )
A.初税亩 B.租调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4.[2023·广东省广州市八区联考]《新唐书·食货志》称:“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材料反映的是( )
A.两税法实施的弊端
B.均田制带来的危害性
C.租庸调推行的背景
D.两税法实行的必要性
5.[2023·湖南省永州市期末考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推行( )
A.简化税收名目和增加财政收入
B.消除了贫富不均的现象
C.使土地兼并现象得以完全消除
D.增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6.[2023·山东烟台诊断]《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分散宰相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集权
7.[2023·江西省赣州市期末考试]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该表说明科举制的实行( )
A.提高了官员素质 B.扩大了官吏来源
C.导致“冗官”现象 D.加强了中央集权
8.[2023·浙江省A9协作体期中] “此前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据此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是( )
A.选官方式上体现相对公平
B.扩大官吏的来源,加强统治力量
C.有利于形成社会重学风气
D.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9.(2024·深圳高三月考)改秦汉的察举制,从而使游学的士子可以不需回到户籍地而被举荐,不需名仕的点评和荐举,进而博得了士大夫阶层的一致好评。关于该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诞生于西汉灭亡后实力最强的魏国
B.选官权力集中导致直接威胁到皇权
C.门阀制度的盛行是该制度废除原因
D.主要得益于对科举制的继承和创新
10.唐太宗时期,谏议大夫隶属于门下省,“每宰相入内平章大计,必使谏官随入”,谏官可以对君主和宰相“面折廷争”。武则天当政,改谏官为门下、中书二省分隶,并加置左右补阙、左右拾遗,以至时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之说。这一调整( )
A.扩大了谏官的监督权
B.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制
C.提高了中枢行政效率
D.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
11.(2024·大湾区模拟)唐高宗时期,大臣刘蛲评述当时士风专注“驱驰于才艺”,以致出现“朝登甲科而夕陷刑辟”的情况,并认为“日诵万言,何关理体;文成七步,未足化人”。这实际上( )
A.提倡关注官员文化素质
B.提出了复兴儒学的希冀
C.要求反思当时选官制度
D.主张以科举来引导士人
12.780年,唐政府开始实行“两税法”,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统一规定夏税不得过六月,秋税不得过十一月。929年,后唐明宗首次改进两税法,规定辖区南部黄淮地区夏税自五月十五起征,八月初一纳足;最北部地区自六月十日起征,九月纳足。这一调整有利于( )
A.简化税收程序 B.减轻农户负担
C.增加政府收入 D.发展商品经济
二、非选择题
13.[2023·江苏省徐州市期中考试](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唐朝的初期,征收赋税的办法称作租、庸、调,……在玄宗当政末期,户籍逐渐遭到破坏,大多已经与实际不符。到了至德年间,战事四起,到处征收赋敛,逼迫催促,再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征收部门增加了,可是互相没有隶属关系而是各自随意增加课税,巧立名目,新老名目,相互重复,毫无限度。富足人家人丁多,大抵做官当僧人得以免除赋役;而贫困人家人丁多,全无隐瞒逃避的去处,所以上等户优游而下等户劳瘁。征税的吏员又乘机侵吞,百姓……经受不了如此困窘,大抵都逃亡流徙成为浮户,那些留下来的本地百姓,不足百分之四五。至此,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首先计算州县每年所需费用和上交朝廷的数额,并以此数额向百姓征税,通过对支出的估量来制定收入的数额。无论主户、客户,都按现在的居地制订簿册;无论成丁、中男,都按贫富状况划为等级;流动经商的人,在所居州县纳税三十分之一,使他们与定居民户一同纳税,不能侥幸获利。定居百姓的赋税,在秋天和夏天两次征收。那些租、庸、调以及杂徭等全部省去,整个征税事务由度支统一掌管。
——《白话资治通鉴》
(1)据材料指出两税法实行的社会背景并概括其主要内容。(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税法实行的积极作用。(6分)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唐初设立三省六部制,“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后又置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再后来改称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这些变化( )
A.明确了官员的职权和分工
B.形成了官员间的有效制约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工作效率
D.适应了皇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三省由分立到逐渐合一的趋势,这提高了中央政府工作效率,故选C项;一体化不利于明确职权分工,排除A项;三省分立,有利于官员间的彼此制约,排除B项;一体化反映了相权的集中,相对于三省而言,对皇权集中有损害,排除D项。
2.[2023·广东省佛山市期末]在唐朝,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皇帝诏令是违法的。唐中宗把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的诏敕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这反映了( )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中书门下拥有决策权
解析:根据材料“在唐朝,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皇帝诏令是违法的”可知,皇帝诏令需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合法,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故选A项;根据“唐中宗把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的诏敕封袋改用斜封”可知,皇帝的行为还是受相关规定的约束,并非凌驾于法律之上,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排除C项;门下省享有审议权,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排除D项。
3.[2023·湖北省麻城市期中考试]孟子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后世出现的一种赋税制度,同时采用了这三种征取方式,却被史学家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轻徭薄赋、项目分明的赋税制度。这种制度是( )
A.初税亩 B.租调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解析:隋唐时期实行租庸调制,租是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定量的谷物,调是交纳一定量的绢或布,庸是不服徭役的可以拿绢或布替代,故选C项;初税亩制度下土地占有者均须按亩交纳土地税,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租调制只征收谷物和绢帛,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两税法按土地和资产多少为征税标准,取消一切杂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4.[2023·广东省广州市八区联考]《新唐书·食货志》称:“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材料反映的是( )
A.两税法实施的弊端
B.均田制带来的危害性
C.租庸调推行的背景
D.两税法实行的必要性
解析:据材料“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可知,两税法实行的原因是因为租庸调制带来了诸多弊端,因此可判断材料强调的是两税法实行的必要性,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两税法实行的原因,而A项所述为其影响,答非所问,排除;均田制是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据材料“盖口分……坏而为兼并”可知,材料仅提及其带来的结果,但并未提及其危害性,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据材料“租庸调之法坏而……”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租庸调推行的结果而非背景,排除C项。
5.[2023·湖南省永州市期末考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推行( )
A.简化税收名目和增加财政收入
B.消除了贫富不均的现象
C.使土地兼并现象得以完全消除
D.增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解析:“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可见税收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加财政收入,故选A项;“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可见威胁政府财政是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而贫富不均是不税收能解决的问题,排除B项;“两税法”改变的只是收税的时间和名目,没有考虑土地是兼并还是个体,排除C项;两税法的依据是以资产为宗,事实不管土地所有者是自己耕种还是佃人耕种,事实上放松了人身依附关系,排除D项。
6.[2023·山东烟台诊断]《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分散宰相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希望中书、门下官员在怀疑诏敕中有“不稳便”之处时,能够“执言”,从而减少决策失误,故选C项;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也分割了宰相的权力,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A、B两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7.[2023·江西省赣州市期末考试]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该表说明科举制的实行( )
A.提高了官员素质 B.扩大了官吏来源
C.导致“冗官”现象 D.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依据材料,东晋时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的比例仅为4%,隋朝时为17.2%、唐朝24.5%、北宋达到了46.1%,这说明科举制的实施,给更多的寒门子弟提供了入仕的机会,也就扩大了政府的官吏来源,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的变化表,无法说明官员素质的高低,排除A项;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出现了“冗官”现象,而材料反映的是从曹魏到北宋入仕官员比例的变化,排除C项;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而材料反映的是寒门弟子在官员中的比例,排除D项。
8.[2023·浙江省A9协作体期中] “此前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据此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是( )
A.选官方式上体现相对公平
B.扩大官吏的来源,加强统治力量
C.有利于形成社会重学风气
D.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体现的是科举制减少了考官徇私舞弊的可能性,使选官方式上相对公平,故选A项;B项说法正确,但与“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的主旨不符,排除;C项说法正确,但与“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的主旨不符,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与“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的主旨不符,排除。
9.(2024·深圳高三月考)改秦汉的察举制,从而使游学的士子可以不需回到户籍地而被举荐,不需名仕的点评和荐举,进而博得了士大夫阶层的一致好评。关于该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诞生于西汉灭亡后实力最强的魏国
B.选官权力集中导致直接威胁到皇权
C.门阀制度的盛行是该制度废除原因
D.主要得益于对科举制的继承和创新
解析:选B。根据题干内容“改秦汉的察举制”“不需回到户籍地”可以推断所阐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但后来门阀世族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严重威胁到皇权,故选B项。九品中正制诞生于东汉灭亡后实力最强的魏国,排除A项;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上承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排除D项。
10.唐太宗时期,谏议大夫隶属于门下省,“每宰相入内平章大计,必使谏官随入”,谏官可以对君主和宰相“面折廷争”。武则天当政,改谏官为门下、中书二省分隶,并加置左右补阙、左右拾遗,以至时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之说。这一调整( )
A.扩大了谏官的监督权
B.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制
C.提高了中枢行政效率
D.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
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可知,唐太宗时期谏官的作用较大,可以对皇帝和宰相提出意见,然而到了武则天时期出现了“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的情况,结合所学可知,武则天为了栽培势力,用大量官职俘获人心,还将谏官改为中书、门下两省分立,这使谏官之间相互牵制,降低了其地位和作用,从而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故选D项。
11.(2024·大湾区模拟)唐高宗时期,大臣刘蛲评述当时士风专注“驱驰于才艺”,以致出现“朝登甲科而夕陷刑辟”的情况,并认为“日诵万言,何关理体;文成七步,未足化人”。这实际上( )
A.提倡关注官员文化素质
B.提出了复兴儒学的希冀
C.要求反思当时选官制度
D.主张以科举来引导士人
解析:选C。据材料信息可知,刘蛲认为唐朝科举应试尚文词,崇尚进士,重“才艺”而轻“理体”(即事理),不足以教化人,表明其在反思当时的选官制度,故选C项。刘蛲强调士人文化素质虽高,但不一定能够教化人,反映其强调道德修养,排除A项;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排除B项;材料中刘蛲是在反思科举制的弊端,排除D项。
12.780年,唐政府开始实行“两税法”,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统一规定夏税不得过六月,秋税不得过十一月。929年,后唐明宗首次改进两税法,规定辖区南部黄淮地区夏税自五月十五起征,八月初一纳足;最北部地区自六月十日起征,九月纳足。这一调整有利于( )
A.简化税收程序 B.减轻农户负担
C.增加政府收入 D.发展商品经济
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根据南北方作物收成季节的客观情况而进行合理调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负担,故选B项。材料涉及的是税收原则的变化,而非程序,政府收入总体也未发生改变,排除A、C两项;两税法是适应经济发展而做出的合理调整,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材料仅涉及国家征收赋税的原则变化,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江苏省徐州市期中考试](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唐朝的初期,征收赋税的办法称作租、庸、调,……在玄宗当政末期,户籍逐渐遭到破坏,大多已经与实际不符。到了至德年间,战事四起,到处征收赋敛,逼迫催促,再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征收部门增加了,可是互相没有隶属关系而是各自随意增加课税,巧立名目,新老名目,相互重复,毫无限度。富足人家人丁多,大抵做官当僧人得以免除赋役;而贫困人家人丁多,全无隐瞒逃避的去处,所以上等户优游而下等户劳瘁。征税的吏员又乘机侵吞,百姓……经受不了如此困窘,大抵都逃亡流徙成为浮户,那些留下来的本地百姓,不足百分之四五。至此,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首先计算州县每年所需费用和上交朝廷的数额,并以此数额向百姓征税,通过对支出的估量来制定收入的数额。无论主户、客户,都按现在的居地制订簿册;无论成丁、中男,都按贫富状况划为等级;流动经商的人,在所居州县纳税三十分之一,使他们与定居民户一同纳税,不能侥幸获利。定居百姓的赋税,在秋天和夏天两次征收。那些租、庸、调以及杂徭等全部省去,整个征税事务由度支统一掌管。
——《白话资治通鉴》
(1)据材料指出两税法实行的社会背景并概括其主要内容。(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税法实行的积极作用。(6分)
答案:(1)社会背景:户口不实;赋税名目繁多;农民负担沉重;官吏巧取豪夺;贫富分化严重。(4分)内容:量出制入;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4分)
(2)积极作用: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赋税负担相对公平。(任意三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