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 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墓葬出土的编钟及其铭文反映了( )
A.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日趋形成
B.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C.分封制推动了西周礼乐制度的传播
D.开始出现民族交流融合局面
2.(2023·唐山)秦国规定:凡斩敌国一个甲士首级的,就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同时拨给一名“庶子”作为劳动人手……除授田宅外,还可以享受封邑租税。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门第出身是授爵的唯一依据
C.奴隶斩得敌首不得赐爵
D.军功可以改变社会政治地位
3.(2023·广东高三模拟)老子痛恶小聪明、小知识、小利益、伪道德,认为这些伤害了人之本性的善;他还提倡“柔退,不争,谦下让人”“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的这些思想( )
A.表明其主张人性与治国并重
B.体现道家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有利于和谐社会秩序的建立
D.旨在强调复归人性本初的愿望
4.《周易》中称神农氏将木头切削、弯曲成耒耜来耕地;春秋时期的《国语》记载当时已经用铁来制锄头、铲子等农具;同时期的《左传》记载当时在河南地区粮食作物已经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增加了土地利用效率。这反映了( )
A.铁质农具的普遍使用 B.土地私有制广泛确立
C.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 D.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5.春秋战国时期,私门养士之风盛行,其人数众多,用人标准往往“不分贵贱,客无所择”。有限的土地难以供养数量庞大的家臣,家臣酬劳的分配打破了以往的传统,由原先的“士食田”向供给俸禄、粟米转变。这表明这一时期( )
A.郡县制逐渐确定 B.“家国同构”逐渐强化
C.贵族政治日益瓦解 D.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6.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
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 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
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 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7.如下图所示,某学者绘制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关系示意图(部分),由图可知( )
A.儒学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学派
B.诸子思想主张各异但相互影响
C.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繁荣
D.法家学说是各派思想的最后归宿
8.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
A.春秋战国的纷争 B.土地私有制形成
C.宗法制正式确立 D.武将地位的下降
9.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10.商鞅从“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这一原则出发,坚持“国以功授官予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的这一措施( )
A.促成了尚武风气的形成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 D.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11.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
A.有较强秩序和责任感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12.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周初号称八百诸侯,到春秋末期,虽然还有一些小国存在,但基本上已经是七大国的天下了。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分封制不利于政局稳定
B.宗法观念在春秋荡然无存
C.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
D.七国是指鲁、齐、燕、魏、宋、晋、楚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治国能转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摘自《商君书》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大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班固《汉书·食货志》
(1)比较三则材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 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墓葬出土的编钟及其铭文反映了( )
A.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日趋形成
B.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C.分封制推动了西周礼乐制度的传播
D.开始出现民族交流融合局面
[解析] 根据曾国墓葬群出土编钟上的铭文,如“周文王的后裔”“光大‘夏’的功业”等信息可知,当时华夏观念已经形成,而且得到了认同,A项正确;通过曾国墓葬群的相关信息无法证实当时整个中国的文化格局,排除B项;题干主旨并不是关于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排除C项;D项错在“开始”,排除。
2.(2023·唐山)秦国规定:凡斩敌国一个甲士首级的,就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同时拨给一名“庶子”作为劳动人手……除授田宅外,还可以享受封邑租税。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门第出身是授爵的唯一依据
C.奴隶斩得敌首不得赐爵
D.军功可以改变社会政治地位
[解析] 材料反映了秦国实行军功授爵制度,立军功者授予爵位并给予丰厚物质奖励。结合所学可知,秦国商鞅变法时,实行军功授爵制度,打击了贵族的世袭特权,使平民可以通过军功改变社会政治地位,故选D项;秦朝郡县制和中央官制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军功是授爵的主要依据,故排除B项;奴隶立军功也会得到赏赐,故排除C项。
3.(2023·广东高三模拟)老子痛恶小聪明、小知识、小利益、伪道德,认为这些伤害了人之本性的善;他还提倡“柔退,不争,谦下让人”“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的这些思想( )
A.表明其主张人性与治国并重
B.体现道家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有利于和谐社会秩序的建立
D.旨在强调复归人性本初的愿望
[解析] 根据材料,老子痛恶伤害人性本善的一些心理和行为,说明其主张复归人性本善的初衷;他还提倡“柔”,认为人们甘守柔弱而不恃刚逞强,那么许多的纷争就不会发生;他还强调统治者要慎用“利器”(战争)。老子的这些思想都有利于和谐社会秩序的建立,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性与治国并重,排除A项;以民为本是儒家的主张,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4.《周易》中称神农氏将木头切削、弯曲成耒耜来耕地;春秋时期的《国语》记载当时已经用铁来制锄头、铲子等农具;同时期的《左传》记载当时在河南地区粮食作物已经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增加了土地利用效率。这反映了( )
A.铁质农具的普遍使用 B.土地私有制广泛确立
C.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 D.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农业耕作工具经历了从耒耜到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以及农作物一年两熟的现象,反映了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虽然有铁制作农具,但不能看出是普遍使用,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土地私有制,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C项错误。
5.春秋战国时期,私门养士之风盛行,其人数众多,用人标准往往“不分贵贱,客无所择”。有限的土地难以供养数量庞大的家臣,家臣酬劳的分配打破了以往的传统,由原先的“士食田”向供给俸禄、粟米转变。这表明这一时期( )
A.郡县制逐渐确定 B.“家国同构”逐渐强化
C.贵族政治日益瓦解 D.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用人标准和制度发生变化,俸禄制度逐渐形成,世袭制和分封制难以维系,表明贵族政治日益瓦解,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郡县制逐渐确定,A项错误;“家国同构”逐渐强化与“私门养士之风盛行”,由“士食田”向俸禄制转变不符,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正在形成而非受到挑战,D项错误。
6.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
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 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
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 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解析] 材料“《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体现的是当时贵族的日常行为规范,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关系,A项排除;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军功爵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D项排除。
7.如下图所示,某学者绘制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关系示意图(部分),由图可知( )
A.儒学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学派
B.诸子思想主张各异但相互影响
C.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繁荣
D.法家学说是各派思想的最后归宿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之间或者是师徒关系,或者是熟识关系,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吸收他家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正确答案为B项;A、C、D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8.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
A.春秋战国的纷争 B.土地私有制形成
C.宗法制正式确立 D.武将地位的下降
【解析】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表明土地私有制形成,故B项正确。
9.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故B项符合题意。
10.商鞅从“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这一原则出发,坚持“国以功授官予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的这一措施( )
A.促成了尚武风气的形成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 D.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解析】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这一措施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故D项正确;春秋战国之际,由于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大多具有尚武的民风,排除A项;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1.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
A.有较强秩序和责任感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解析】根据材料“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可知,儒家讲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这体现了他们较强的秩序和责任感,故A项符合题意;由材料“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可知,儒家和墨家的主张是相反的,这不是互补关系的体现,排除B项;材料侧重不同学派的对比,并不涉及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儒学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排除D项。
12.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周初号称八百诸侯,到春秋末期,虽然还有一些小国存在,但基本上已经是七大国的天下了。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分封制不利于政局稳定
B.宗法观念在春秋荡然无存
C.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
D.七国是指鲁、齐、燕、魏、宋、晋、楚
【解析】材料表明,周初的八百诸侯经历了春秋300年的战争以后,到了春秋末期就基本只剩下七大国了,即其余小国基本被兼并完毕,这说明春秋争霸促进了局部统一,故C项正确;材料叙述的主旨并不是分封制,且分封制在初期是有利于政局稳定的,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宗法制的影响存留至今,排除;七大国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治国能转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摘自《商君书》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大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班固《汉书·食货志》
(1)比较三则材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答案] (1)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能直接印证秦国统一度量衡的改革举措;材料二属于文献史料(或一手史料),能直接反映商鞅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材料三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于评价商鞅经济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2)从商鞅经济改革推动秦国及其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作答。例如,商鞅的经济改革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物质基础;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从商鞅经济改革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的角度作答。例如,商鞅的经济改革导致赋役沉重,加重了人民负担;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1)依据三则材料并结合商鞅变法的知识来看,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时期的实物,可以直接印证秦国统一度量衡的改革举措;材料二的《商君书》是改革者商鞅的代表作品,属于文献史料,能直接反映商鞅改革的指导思想;《汉书·食货志》是汉代学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但对于评价商鞅变法有着参考价值。
(2)积极意义:依据材料“治国能转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提升了综合国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局限性:依据材料“用商鞅之法……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大彘之食”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增加了农民的赋役负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商鞅的重农抑商政策被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