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 16 Ca-40 Sn-119 I-127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4题,共56分)
1.下列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浙江慈溪越窑青瓷 B.浙江庆元三军仪仗队指挥刀
C.浙江绍兴合成纤维 D.浙江衢州纳米硅粉
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B.2-丁烯的键线式:
C.的结构示意图: D.的VSEPR模型:
3.如图是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制作的家庭版简易净水装置,则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D.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4.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7gNH3通入水中充分反应,溶液中NH3·H2O分子数为NA
B.现有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总数为3NA
C.常温常压下,100g46%的乙醇溶液中,含H-O键的数目为NA
D.足量的铜与0.5L12mol/L浓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NA
5.下列反应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B.在和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Fe:
C.NaClO溶液与浓盐酸混合:
D.明矾与纯碱混合:
6.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装置 或操作
实验目的 A.测量氨水浓度 B.制备Fe(OH)2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测量CCl4沸点
7.有机物M(结构如图所示)是制备酪氨酸酶过程中常见的副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机物M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1molM可与5mol发生反应
C.有机物M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D.该有机物既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气体,又能与反应生成气体
8.某种钾盐具有鲜艳的颜色,其阴离子结构如图所示。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短周期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以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Y的一种氧化物是红棕色气体,Z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W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位居第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的化合价为+3
B.原子半径:Z>Y>X
C.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D.在该阴离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9.F2和Xe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X,若Xe过量则生成Y,X和Y的晶胞示意图如图所示,晶胞体积之比为V(X):V(Y)=17∶13。下列关于X和Y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两种分子都属于极性分子
分子中Xe的孤电子对数:X>Y
两种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
晶体密度:X>Y
10.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酸性: 将通入漂白粉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B 证明溶液与反应后完全沉淀 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再加1滴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C 证明具有氧化性 将少量稀硫酸滴入溶液,观察是否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证明和溶度积的大小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少量溶液,观察沉淀颜色变化
11.2024年复旦大学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钙—氧气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将(钙盐)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质溶液,钙和碳纳米管分别作为电极材料。下列关于该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
A.隔膜允许通过,不允许通过
B.放电时,电流由碳纳米管电极沿导线流向钙电极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D.用此电池为铅酸蓄电池充电,消耗4g钙时,铅酸蓄电池消耗1.8g水
12.下表是醋酸电离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0 30 50
1.65 1.75 1.63
A.醋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B.0.1mol/L醋酸中加水稀释,醋酸和水的电离程度均增加
C.醋酸溶液升温中可能涉及共价键和氢键断裂、离子水合的过程
D.0~30℃电离总过程是放热的,30~50℃电离总过程是吸热的
13.是廉价的碳资源,将其甲烷化具有重要意义。其原理为。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和4mol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时总能量
B.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
D.升高温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及有效碰撞频率,因而温度越高越利于获得甲烷
14.2-氯-1-丙醇()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由如下两种方法制备。
方法1:
方法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方法2可能产生副产物
B.两种方法所用有机原料均可通过缩聚反应制备高分子化合物
C.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D.两种方法所涉及的产物均可以被氧化成醛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题,共44分)
15.(14分)废旧电池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主要成分为,通过高温氢化和湿法冶金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镍、钴、锰、锂,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或)的萃取原理:。
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氢化”时不参与反应,固体产物为、、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际生产中少量的与空气接触会转化为 ,所以为降低锂在固体残余物中的含量应用“酸洗”。
(2)若“洗液”中,加入固体后,为使沉淀中元素含量不小于元素总量的95%,则“沉锂”后的“洗液”中c(CO32-)为 mol·L-1[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3)“沉锰”过程中对金属沉淀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该工艺条件下,开始沉淀的为2,开始沉淀的为3。“沉锰”过程中应选择的最佳为 。
(4)“反萃取”的目的是将有机层中、转移到水层,则试剂X应为 ;为使、 尽可能多地转移到水层,除了可充分振荡外,还可采取的实验操作有 。
16.(15分)四碘化锡为橙红色晶体,广泛应用于黑磷烯材料的制备。实验室常以锡粒为原料通过反应制备,实验装置如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物质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性质
145.8 364.5 易溶于乙醚、 可溶于 等非极性有机溶剂 在空气中易 吸潮而水解
46.2 难溶于水 有毒,易挥发
(1)粗产品的制备:将锡粒、碘单质、加入装置A中,组装好装置后,快速打开冷却水,加热,控制反应温度左右,直至反应完成。停止加热,趁热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用多次洗涤装置A及残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浓缩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得到粗产品。
①的电子式为 。
②装置D的名称为 ,装置D中盛放的药品可以是 。
③装置C的作用是 ,该实验中的冷凝水应从 口(填“a”或“b”)进入。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向A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醚,加热A至乙醚完全挥发,其目的是 。
(2)质量分数测定:称取粗产品,加入足量的水,使产品充分水解。将上层清液全部定容于容量瓶中,移取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和几滴溶液,用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已知:)
①写出水解生成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实验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为 。
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由芳香烃X合成一种功能高分子H的过程如下(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H的链节组成为。
已知:Ⅰ.芳香烃X用质谱仪测出的质谱图如图所示:
Ⅱ.(苯胺,易被氧化)
Ⅲ.
请根据所学知识与本题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G的系统命名名称是 ,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 。
(2)反应④的产物为高分子化合物,其化学方程式是 。
(3)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产物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
(4)Z是比I多两个--的同系物,其中符合下列要求的Z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与反应放出
②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苯环上最多有3个取代基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1∶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5)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由A和其他无机物合成最合理的方案 。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
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D B B D C D A C B D D B A
(14分,每空2分)
(2 ) 0.22(由题意可知,溶液中锂离子的浓度为2.0mol/L-2.0mol/L×95%=0.1mol/L,由溶度积可知,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2mol/L。故答案为:0.22。)
①
②1.0 (由图可知,溶液pH为1时,锰元素沉淀率达到最大,而钴元素和镍元素沉淀率较小,则应选择的最佳pH为1;pH=0.5时,有少量钴、镍析出是因为二氧化锰沉淀过程中夹杂、包裹了一定量的钴元素和镍元素;故答案为:1.0 。)
稀盐酸(填“盐酸”、“HCl”、“稀HCl”均可给分) 适当增加稀盐酸的浓度
(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①
②球形冷凝管(1分) 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③冷凝回流(1分) a(1分) 排除装置内空气,防止SnI4水解或锡与氧气反应
①
②当滴入最后半滴FeCl3标准溶液时,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③93.4 (结合反应和碘守恒可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硝基苯甲酸(1分) 还原反应(1分)
+(n-1)H2O
(3) 2+O2 2+2H2O
(4) 26
(5)
(3分)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