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同步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2 08:2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越来越显现出来。下列表述与郑和下西洋不相符的是:( )
A.郑和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B.郑和到过亚洲、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2.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当时台湾府隶属(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直隶省
3.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立宣政院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4.清朝初年的某一天,有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当时实行( )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厂卫制度 D.文字狱
5.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政策是( )
A.严禁对外贸易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关注民生
6.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封建社会的繁荣开放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7.下列不属于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措施的是( )
A.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B.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行政军事
C.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D.设置驻藏大臣共同管理
8.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 (指日本) 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9.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10周年,某旅行社组织游客沿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及旅游。那么他们最远应该到达(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红海和地中海一带
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D.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10.“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 )
A.秦朝的焚书坑儒 B.西汉的独尊儒术
C.明朝的八股取士 D.明朝的锦衣卫
11.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康熙帝写的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施琅
12.清代有一位军机大臣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首诗说明( )
A.军机大臣整天无所事事,靠绘画消磨时光
B.军机大臣拥有处理全国军政要务的最高权力
C.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按皇帝的旨意记录、传达
D.军机大臣替皇帝处理军政要务,要有自己的创意
13.“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昼夜星,涉彼狂,若履通衢。”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鉴真东渡日本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14.“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宰相被废除
B.“中级官员”指的是六部官员
C.“中级官员”参与决策
D.“特别的政府部门”指的是内阁
15.下列史实与对应的历史人物,不存在内在联系的是:( )
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B.明成祖——设内阁
C.清顺治帝——改国号为“清”
D.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16.位于北京西郊的明十三陵中,没有明太祖的陵墓,那么,你知道他的陵墓在哪个城市郊外?( )
A.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17.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火”偏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唐朝
B.“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明成祖朱棣
C.“楚河、汉界”源于秦末汉初的历史
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战国史
18.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清朝设立军机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隋唐的科举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戚继光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荷兰军队向谁投降?
(3)材料三中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对外政策?试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一政策出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回答,明清时期的外交政策呈现出怎样的走向?
20.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时,哪位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
(3)明朝时,有人指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请说明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
(4)我们今天读书与古代读书目的一样吗?谈谈你的看法。
21.仔细观察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图片方框内填写出A点地名。结合所学知识,绘制郑和船队从B点到达最远目的地的航海路线。
(2)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什么?
(3)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影响?
(4)郑和下西洋对我们有何启示?
22.阅读下列材料: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何时签订的?
(2)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是谁?
(3)上述文件的签订解决了什么问题?
(4)上述文件有什么法律意义?
23.“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的什么朝代
(2)这个“帝国”当时采用什么对外政策最终出现这样的危机?
(3)这个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
(4)与这个朝代形成鲜明对比,唐朝又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对唐朝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通过两个朝代对外政策及影响的对比,今天的中国从中吸取教训,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作为青少年的你,又该怎么做?
24.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专题学习。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而缠迷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英国学者威尔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时期中国人思想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
材料二 宋朝时中外交往活动更加频繁。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摘编自人教版七(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材料三 观看下列图片
(3)指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历史意义
材料四 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清高宗实录》卷550
(4)材料四与材料一、二、三相比较,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B
6.D
7.B
8.D
9.A
10.C
11.C
12.C
13.D
14.A
15.C
16.A
17.B
18.C
19.
(1)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与经济交流
(2)抗击倭寇 郑成功
(3)闭关锁国 抵御外国殖民者的入侵
(4)由开放走向闭关
20.(1)隋文帝;
(2)进士科;
(3)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4)不一样。古代读书是为了做官,今天读书是为了提高公民素养,民族振兴等。(意思相近、有理即可)
21.(1)A:刘家港;把B和非洲东海岸航行路线的端点连接即可。
(2)目的:为加强与海外联系,并宣扬国威。
(3)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4)启示:闭关锁国导致了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促进了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22.
(1)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
(2)康熙。
(3)解决了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
(4)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3.(1)清朝
(2)闭关锁国政策
(3)清朝的闭关锁国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4)开放的对外政策;带来了唐朝的繁荣
(5)改革开放;第二问言之成理.
24.
(1)唐政府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并取回大量佛经潜心研究。
(2)宋代经济发达为海外贸易奠定基础;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发达的造船业及指南针的使用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3)郑和下西洋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4)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影响:闭关锁国政策,隔断了中外之间的联系,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