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摘自胡锦涛《十七大报告》第 20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 、政治协商制度是怎样形成的?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中
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课本P95
【资料回放】,说一说它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起了
什么作用?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创立的?它在 中国政治制
度中的 地位如何?
4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自治制度
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
阅读并思考: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a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已经垮台
b 、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
筹建新中国的工作。1、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召开:
a 、时、地: 1949年、北平
b 、代 表:社会各界 (1)、背景:中国
共产党无党派
人士各民主
党派人民
团体各民族海外
华侨各地区人民
解放军代表的广泛性a 、通过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性质)
b 、通过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了国家主席
和副主席
c 、确定首都、国旗、国徽、国歌和公元纪年 (1)、背景:
(2)、召开:
(3) 、主要内容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2.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
本方针和政策
3.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
性,完全能够代表人民 (4)、意义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知识链接:
旧政协:
召开时间?地点? 通过了什么决议?实施了没有?
1.1946.1 ;
2.重庆;
3.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
的决议;
4.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
《双十协定》和政协协
议,发动了全面内战。材料一: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年,9月5日和6日,全国
政协先后召开了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落实国
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主题的两个专题协商
会,会议气氛热烈,生动活泼。开的很有成效。
材料二:山西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方熔上
次会议上一件提案引起2000多辆“晋0”牌照轿车
该挂普通民用牌照,取消一切特权的事,成了省
内各界认识广为传颂的一个热门话题。
材料三: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会议中,全国政协各专
家委员共报送44份调研报告或专项建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根据材料概括政协的主要职能(作用)?2、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954年后:
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1956年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政治协
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材料一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 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课本P95【资料回放】,说一说它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原因: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民主建设也还有待完善,国家
的发展强大需要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同舟共济,并
肩战斗。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作用:①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
②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
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的决策;
④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
⑤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正建设。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 (看书)
(2)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
时机日益成熟。
(3)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经验积累。2、确立:(1)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
刘少奇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总理)
3、意义(课本96倒2段)1、条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①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影响:这就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
③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④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
根据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所代表的民主广泛性有何根本不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拓展与延伸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拓展与延伸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我国人民
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1)从历史上看: 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2)从国家性质看: 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从经济基础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经济基础不同:
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
活动的原则不同:前者:社会主义公有制,
后者:资本主义私有制。前者:全国人民。
后者:资产阶级。前者:民主集中制,
后者:分权与制衡。区别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5个省级自治区: 5、意义
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1、概念: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经典例题回(高考题)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人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高考真题欣赏:
(09年广东卷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解析】A选项中的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的民主政府,而不是存在于解放后。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共同纲领》所以C错。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先是《共同纲领》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D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
先找关键词存在于抗日战争时期小结: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架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基本的政党制度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思考与讨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相比,又有哪些不同?(1)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两院制等基本原则。我国的民主政治依据国情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大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易错知识点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规定新中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是1954年宪法,而不是《共同纲领》。
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人民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4.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该制度的重要机构,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
5.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民族的自治1、下列有关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2、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1)人民民主 (2)民主集中 (3)社会主义 (4)民主协商
A.(1)(3) B.(2)(4) C.(2)(3) D.(1)(4)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选举朱德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D.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巩固练习BAD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结束的
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6.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巩固练习ABB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
用,开始于
A、1949年秋 B、1954年秋 C、1956年底 D、1978年秋
8、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
为了
A、发展统一战线 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C、改造民主党派
D、更好地扩大民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练习BD9.1949年召开的政协会议与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的相同点不包括
A.有民主党派参加 B.中共发挥积极作用
C.体现民主协商的精神 D.协议得到实行D10.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④改变了“共同纲领”关于国家性质的定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巩固练习D12.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13.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
A.民主改革 B.土地改革
C.民族区域自治 D.改革开放
1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一届人大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CC巩固练习D1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自治区和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
原则
D.最早规定该制度的法律文件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
16.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的对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包括( )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进步③民族团结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