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 ,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请楚 ,并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共48分。
1.表1为二里头文化礼器系统与诸区域礼制文化因素的对应关系(部分)。据此可知,中国早期礼乐文化
表1
二里头文化礼器 原型器物所在区域文化 象征权力类型
青铜鼎、爵、卜骨 王湾三期文化、二里头文化 政治权力、祭祀权力
青铜铃、绿松石龙形器 石峁文化 祭祀权力
玉琮、玉璧、玉钺 良渚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 祭祀权力、军事权力
A.维护专制王权 B.形成完备体系
C.呈现统合趋势 D.促进华夏认同
2.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汉代敦煌郡邮驿示意图。这反映出汉代
A.加强了对河西走廊的有效管辖 B.建立了全国性的信息传播系统
C.西域地区已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较为频繁
3.学术界一般认为,北齐王朝为汉化鲜卑人所建立的政权。在国内目前已发掘的北齐壁画中,人物多着胡服,造型风格体现民族色彩,但绘画题材则多以饮作乐、仪仗侍从、升仙祥瑞等内容为主题。这说明
A.古代壁画艺术多见写实手法
B.北齐统治阶层腐化堕落严重
C.当时北方民族交融走向深化
D.考古发现与学术观点相矛盾
4.下表为学者统计的有关唐代敦煌地区不同时期家庭结构情况。据此推测,当时
类型比例(%) 时期 核心家庭 (2~3人) 主干家庭 (6—8人) 联合家庭 10人以上 其他家庭 总计
701~769年 户数(户) 47 13 9 14 83
百分比 56.6 15.7 10.4 17.3 100
820~876年 户数(户) 3 6 12 2 23
百分比 13 26 51.2 9.8 100
A.战争导致了个体小农经济瓦解 B.税制变化推动家庭结构变迁
C.农本观念在中原地区影响深远 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不断完善
5.“趋时贵书”为北宋前期书坛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学书者直接取法今人,效仿考官或朝廷权臣的书法,形成了诸如“院体”“台阁体”“馆阁体”之类的书法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
A.书法艺术成熟 B.贵族政治发展
C.商品经济繁荣 D.重文轻武国策
6.《李文忠公全书·译署函稿》载:“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无庸官商合办,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从商,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这一原则建立的企业是福州船政局 B.此类企业兴办以求富为目的
C.由此创办的企业是洋务派的军事工业 D.该观点出现于甲午战争时期
7.1900年6月21日清廷发布对外宣战诏书,南方督抚拒不承认。五天后,上海道台与各国领事举行议谈,双方均承认“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这
A.推动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联合 B.体现了清政府外交的灵活
C.遏制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发展 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8.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最初无不服膺天演论。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生物的进化,不是靠着竞争,乃是靠着互助。人类若是想求生存,想享幸福,应该互相友爱”;陈独秀“更径将互助视为人性善的本能”;1919年底,他们与蔡元培、胡适等人发起成立“工读互助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B.社会精英思想观念趋于保守
C.国人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 D.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9.下图3为1931年10月鄂东南工农兵银行成立后统一发行的纸币。纸币背面印有“没收帝国主义手中财产、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及手工业不违反苏维埃法令者准许自由营业、实行劳工监督“等10条《苏维埃经济政策》。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举措
图3
A.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 B.冲击了国统区的金融秩序
C.是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的探索 D.抵制了国民政府法币渗透
10.《中国的1936年:两种命运的决战》一书中叙述:说起1936年的中国,也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情。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中国的大西北就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这两个政治事件的共同点是
A.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B.结束了国共十年对峙局面
C.积聚了民族救亡力量 D.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11.如表中高考作文题目折射的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1956年:《生活在幸福的时代》 A.“一五”计划完成,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
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B.经济特区建立,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91年:为“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之辩撰写发言稿 C.姓“资”姓“社”讨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94年:《尝试》 D.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12.有学者研究称:希腊化时代的斯多葛学派创造了以普世历史观念为特征的希腊主义,不但成为罗马和希腊思想的重要交融点,而且还是罗马冲破城邦束缚和统一地中海的强大精神武器。对该学者研究成果解读合理的是
A.文化交流推动区域文化的统一 B.罗马城邦成为希腊化世界中心
C.文化交融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D.古典哲学催生西方的普世观念
13.1871年4月15日,公社颁布法令,把“凡尔赛议会议员”和反动政府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以及各种有价证券,都由国家管制”,以备国家“非常的支出”,并成立一个委员会“以监督由国家管制的财务的接收工作”;4月16日,公社通过法令,工人工厂协作社接管上百家逃亡企业主的企业。这些做法反映了巴黎公社
A.获得各阶层广泛支持 B.得到科学理论指导
C.探索国家治理新途径 D.进行分配方式改革
14.拉美独立后,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融合加速,开始形成拉美各国的新的民族。由于欧洲启蒙思想影响广泛,共和主义深入人心,一些国家发生的君主制复辟活动,无不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土生白人精英不仅提出“自由贸易”和“自由经济”,而且认为国家要繁荣富强,必须要建立工业。欧洲一些著名科学家纷纷前来考察,一些科研机构陆续建立起来。材料主要说明西属拉美独立战争
A.奠定了拉美各国的政治格局 B.推动了拉美社会的发展
C.得到欧洲有识之士大力援助 D.未能完全摆脱欧洲控制
15.20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大部分被苏联购买:1931年全球机器设备出口量的30%进入苏联,1932年高达50%;有数据显示,从1929到1931年,苏联同外国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由70个增至124个。这反映了当时
A.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经济实力强大外汇储备充足
C.国际形势客观助推苏联工业化建设 D.国际上普遍与苏联建立经济联系
16.联合国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时好时差,它已制止不涉及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和克什米尔等地的战争,但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却不能强令使用这台机器。这说明联合国
A.仍需加强内部协调机制 B.否定了集体安全原则
C.确保了国际秩序的稳定 D.促使强权政治合法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海关的基本原则
1950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海关的基本原则:必须一反过去反动统治为服从帝国主义大量倾销外货并廉价吸取原料的经济侵略措施,滥行开放对外贸易,到处设立海关机构的方针而严格以独立自主精神,根据国家经济情况的需要,在应开放对外贸易的地方设立海关机构。
——《政务院关于海关设立原则和调整全国海关的指示》1950年12月4日
中国直属海关分布(数据来源:海关总署《隶属海关名单》,不含港澳台地区)
(1)说明建国初确立海关基本原则的现实意义。(6分)
(2)对1950年和2013年中国直属海关布局的变化作出合理解释。(9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据(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二
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推广到北美。
——据《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三
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是昆明市的“母亲湖”,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滇池治理的力度。1982~1995年,由巴西引入水葫芦,净化了滇池水质,增加了水面绿色植被,但也抑制了湖内其他植物生长。1997年后,从墨西哥引入小龙虾,有效治理了绿藻、红藻污染,滇池水质明显改善,但小龙虾繁殖过盛,影响了本土鱼类生长。
——据李玲玲、刘秋琳《从启动治滇到精准治滇,细数滇池治理历程及转变》
(1)有学者认为,材料一中的现象引发了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变动,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咖啡为例,说明全球性物种交流的重大意义。(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众所周知,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但随着日耳曼、汪达尔等蛮族大量融入罗马社会,其经商头脑深深影响了西欧人的生活观念,日耳曼人也接受了罗马教育并发明了基于拉丁字母的文字。9世纪时,欧洲人频繁地前往阿拉伯人控制下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繁华城市进行贸易,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重新建立起了西欧与东方的联系。中世纪欧洲就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摘编自张海《欧洲发展史新释——从古代到工业革命》等
材料二
13—14世纪,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自治权的出现促生了近代西欧地域文化的出现。14世纪后,人文主义者强烈疾呼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知识取代神学观念、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取代消极悲观的人生哲学。17世纪前后形成的科学理性观念,深刻影响着近代西欧社会。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甚嚣尘上,世俗教育和技术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近代西欧文化成为社会转型的支撑。
——摘编自冯英《人文主义: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地域文化的特征并简析原因。(10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西欧文化的影响。(3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杨度,1875年生,18岁考中举人。
1907年,杨度阐释“君宪救国”思想。经袁世凯推荐,为清廷权贵大臣讲授宪法,并起草了《湖南全体人民民选议院请愿书》,开启了清朝国会请愿的先例。
1915年,以“筹一国之治安”为名,为袁氏称帝大造舆论。“洪宪”皇帝梦破灭后,杨度被判为帝制祸首,通缉捉拿严惩。
1922年,杨度对孙中山坦诚的说:“我的君主立宪主张已经失败,目前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运动,才是救国的唯一出路。”此后,他跟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为南方革命军北伐统一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27年,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李大钊“矢志于民族解放之事业”的精神让杨度深为感动。杨度表示“为了挽救中国,愿尽一切力量为共产党工作”。杨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搜集了大量情报,为党在白色恐怖中坚持革命斗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摘编自谢春涛《入党——40个人的信仰选择》等
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两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D B D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C B C A
1.【答案】C【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二里头文化礼器系统与诸区域礼制文化因素存在相似之处,反映了中国早期礼乐文化呈现统合趋势,故选C项;此时还未出现专制王权,排除A项;材料是二里头文化礼器系统与诸区域礼制文化因素的对应关系,没有礼乐文化的具体内容,不能得出早期礼乐文化“形成完备体系”的结论,排除B项;此时还未出现华夏认同观念,排除D项。
2.【答案】A【解析】据“汉代敦煌郡邮驿示意图”可知,敦煌郡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汉代在敦煌郡设置数量量众多、分布广泛、规模大小不一的邮驿站点,负责传递公文、转运物资、接送过往官员使者,这有利于保证政令的畅通,促进内地与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对河西走廊的有效管理,故选A项;题干仅仅展示河西敦煌郡的邮驿情况,不能得知全国情况,排除B项;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题干示意图没有涉及都护府的建立,排除C项;材料提及的是国内敦煌郡邮驿系统,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无关,排除D项。
3.【答案】C【解析】据材料“北齐壁画中……绘画题材以……仪仗侍从、升仙祥瑞为主题”等信息可知,北齐人们虽然在服饰上依然保留了民族色彩,但在思想文化上深受汉文化影响,说明民族交融的深化,故选C项;仅凭北齐壁画的主题不能看出其艺术手法,排除A项;材料主要介绍学术界和考古发掘对北齐汉化的研究成果,单从材料中的壁画有饮酒作乐题材不能得出北齐统治者腐化堕落严重的结论,排除B项;学术界认为北齐的鲜卑人逐渐汉化,考古壁画中的升仙祥瑞等题材也说明鲜卑人深受汉文化影响,并不矛盾,排除D项。
4.【答案】B【解析】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唐朝前期家庭人口主要是小户制,这是因为在均田制下,唐前期农民家庭普遍授田不足,而且在当时制度下,规模较大家庭要承担更多的徭役和兵役,780年,唐朝颁行的两税法以户等高低和资产多少为收税标准,一改过去以“丁身为本”的税收原则,因此农户隐瞒户口的现象减少了,家庭规模也扩大了,故选B项;结合所学可知,因土地兼并问题严重,使租庸调制难以继续推行,为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实行两税法,仅凭材料表格数据无法判断是否与战争有关,排除A项;敦煌不属于中原地区,排除C项;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与家庭结构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
5.【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学书者……效仿考官或朝廷权臣的书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故选D项;材料强调“趋时贵书”书法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是强调书法艺术本身的成熟,排除A项;北宋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贵族政治衰弱,排除B项;材料中的书法现象受当时的政治氛围与治国政策影响,与经济原因无关,排除C项。
6.【答案】B【解析】材料描述了一种“官督商办”的企业模式,其中官方总领大纲,监督利弊,而具体的经营则由商董们自行决定。这一模式体现了官方与民间资本的结合。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这些民用工业基本上是官督商办的形式,故选B项;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一个军事工业,它是由官方全额出资并直接管理的,与“官督商办”的模式不符,排除A项;“官督商办”的模式更偏向于民用工业,与军事工业的全额官方出资和直接管理有本质区别,排除C项;“官督商办”的模式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出现的,而不是甲午战争时期,排除D项。
7.【答案】D【解析】据材料“清廷发布对外宣战诏书,南方督抚拒不承认”“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及所学可知,材料现象被称为“东南互保”,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的“东南互保”协议,削弱了中央权威,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说明这时期清朝面临着统治危机,故选D项;中外反动势力在太平天国运动时已有联合,不是此时开始的,排除A项;材料体现地方势力已有离心之势,而非清政府外交灵活的表现,排除B项;“东南互保”未能遏制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反而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东南互保实质上是保护列强在华利益的行为,排除C项。
8.【答案】D【解析】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最初无不服膺天演论”“更径将互助视为人性善的本能”可知,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初,领导者认同天演论,强调竞争,1919年受一战影响,更强调互助,且通过实际行动实践互助,体现了他们对天演论进行了反思,侧面反映了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进行了反思,不再盲目推崇,故选D项;新文化运动后期,知识分子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但材料不涉及对比信息,不能得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精英更趋激进,而不是保守,且材料仅体现他们对天演论的态度,不能就此认为他们保守,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中国文化,且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持有否定态度,并非理性看待,排除C项。
9.【答案】A【解析】据材料“1931年10月”“没收帝国主义手中财产”“《苏维埃经济政策》”可知,当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破裂,双方对峙,中共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这一举措有利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推动了根据地的发展,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故选A项;据材料“鄂东南工农兵银行成立后统一发行的纸币”可知,中共发行纸币在革命根据地流通,无法冲击国统区的金融秩序,排除B项;革命统一战线在国民大革命时期,1931年国共合作早已破裂,排除C项;法币是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发行的,排除D项。
10.【答案】C【解析】据材料“1936年......中国的大西北......政治事件”可知,1936年中国西北发生的两个政治事件是指会宁会师和西安事变,会宁会师既标志者红军战略转移的完成也标志着实现了北上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其共同点是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后,两者积聚了抗日救亡力量,故选C项;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排除A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对峙局面,但只能说明题中的一个政治事件的,排除B项;1924年—1927年的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国民革命的时间和发生的地域均与题中信息不符,排除D项。
11.【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91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对于如何处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存在着广泛的讨论。姓“资”姓“社”的讨论,实际上是对改革开放中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探讨,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社会现象,故选C项;新中国“一五”计划完成于1957年, 排除A项;我国经济特区最早建立于1980年,排除B项;中共十四大召开于1992年,排除D项。
12.【答案】C【解析】据材料“希腊主义……是罗马冲破城邦束缚和统一地中海的强大精神武器”可知,罗马继承希腊文明成果,并运用希腊化文明成果开创了罗马文明新时代,体现了文化交融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选C项;材料是希腊化文明对罗马发展的影响,不是区域文化的统一,排除A项;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排除B项;古典哲学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而西方的普世观念,就是普遍适用的价值观,主要由公平、正义和自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没有催生关系,排除D项。
13.【答案】C【解析】据材料“‘凡尔赛议会议员’……‘一切动产和不动产’……都由国家管制”“工人工厂协作社接管……企业”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没收逃亡资本家的企业,成立委员会监督国家管制的财务,这些做法都是巴黎公社治理国家途径的新探索,故选C项;巴黎公社最终被“法国资产阶级”和德国联合扼杀,这说明其并没有获得各阶层广泛支持,当时大多数法国人仍然拥护资产阶级共和派,巴黎公社缺乏必要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支持,排除A项;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当时法国还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排除B项;材料并不涉及“分配方式”,而是接管财产、工厂等国家治理新途径,排除D项。
14.【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独立后,拉美社会的种族融合加速,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开始形成新的民族;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共和主义在拉美的普及;独立战争结束后,一些国家尝试复辟君主制,但这些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土生白人精英提出了“自由贸易”和“自由经济”的理念,认为国家要繁荣富强,必须发展工业;欧洲科学家前来拉美考察,科研机构陆续建立,推动了拉美地区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发展。综上,拉美独立战争不仅推动了政治上的独立,也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革,为拉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拉美各国的政治格局,排除A项;据材料“拉美独立后,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融合加速”可知,材料不是在强调西属拉美独立战争本身概况,而是带来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对拉美的影响,而不是强调是否摆脱“欧洲控制”,排除D项。
15.【答案】C【解析】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大部分被苏联购买”结合所学可知,苏联正处于工业化建设时期,购买大量机器设备是为了助推工业化建设,加上20世纪3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世界正遭遇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扩大出口,可知当时客观的国际环境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故选C项;材料主要反映苏联与西方国家在机器设备方面的贸易,苏联的发展模式确实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但材料没有将苏联当时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状况形成对比,排除A项;材料虽然提及苏联购买大量机器设备,但并不能说明他外汇储备量充足,且20世纪30年代苏联还是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外汇储备充足,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苏联与西方国家在机器设备方面的贸易,“国际普遍”过于夸大和绝对,排除D项。
16.【答案】A【解析】据材料“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却不能强令使用这台机器”可知材料认为联合国具备协调国际关系的职能,但是缺乏内在的执行力,所以需要加强联合国内在的协调性,提高联合国的执行力,故选A项;联合国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体现了大国之间的集体安全原则,排除B项;“联合国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时好时差”说明联合国的执行效果无法得到绝对的保证,无法确保国际秩序的稳定,排除C项;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明确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新中国的海关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继续,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强调反对侵略掠夺,表明新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维护民主革命成果、巩固人民政权的需要;海关为实现经济上独立自主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顺应了建国之初恢复发展经济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6分)
(2)1950年,直属海关数量较少,表明当时中国经济基础薄弱,对外贸易相对落后;主要分布在沿海尤其是东北和广东沿海地区,是因为当时对外交往的窗口以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港澳地区为主。2013年直属海关数量增加,分布趋向均衡,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辉煌,对外经济贸易发达;广东成为最集中的地区,突出体现了其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地地位。(9分)
【解析】
(1)据材料“必须一反过去反动统治为服从帝国主义大量倾销外货并廉价吸取原料的经济侵略措施”得出新中国的海关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继续,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强调反对侵略掠夺,表明新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维护民主革命成果、巩固人民政权的需要;据材料“严格以独立自主精神,根据国家经济情况的需要,在应开放对外贸易的地方设立海关机构”并结合所学国民经济的恢复的知识得出海关为实现经济上独立自主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顺应了建国之初恢复发展经济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据地图1950年中国直属海关分布的信息得出1950年,直属海关数量较少,表明当时中国经济基础薄弱,对外贸易相对落后;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的相关知识得出主要分布在沿海尤其是东北和广东沿海地区,是因为当时对外交往的窗口以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港澳地区为主;据地图2013年中国直属海关分布的信息得出2013年直属海关数量增加,分布趋向均衡,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辉煌,对外经济贸易发达;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得出广东成为最集中的地区,突出体现了其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地地位。
18.【答案】(12分)
(1)说明:高产作物的大量引入,缓解人地矛盾,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使明清经济发生变动;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推动社会生活发生变化。(6分)
(2)意义:丰富了人类物质生活;加强了世界联系,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6分)
【解析】
1)题目考查的 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影响,从经济上分析,高产作物的大量引入,缓解人地矛盾,提高了粮食产量,江南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使明清经济发生变动;从社会生活上分析,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推动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2)据材料二“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可知,咖啡的传入丰富了人类物质生活;据材料二“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推广到北美”可知,以咖啡为媒介,沟通了欧洲、亚洲、美洲,加强了世界联系,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据材料三“由巴西引入水葫芦,净化了滇池水质,增加了水面绿色植被,但也抑制了湖内其他植物生长”可知,外来物种的引入应该以遵循本国需要为原则,从国情出发因势利导;据材料三“水葫芦,净化了滇池水质,增加了水面绿色植被,但也抑制了湖内其他植物生长。1997年后,从墨西哥引入小龙虾,有效治理了绿藻、红藻污染,但小龙虾繁殖过盛,影响了本土鱼类生长”可知,物种引入利弊兼有,要注重生态平衡。
19.【答案】(13分)
(1)特征:多元文化融合;宗教色彩浓厚。(4分)
原因:商品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城市及大学的兴起。(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评价: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基础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推动了近代西欧社会的全面转型;在对外殖民扩张中成为文化输出的主要内容。(任答2点得3分)
20.【答案】
信息:清末新政、孙中山维护共和的斗争。
论题: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阐述: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杨度为代表的国人不断探索,寻求救国之道。20世纪初,杨度提出“君宪救国”思想,积极参与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覆灭,说明君主立宪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君主立宪”尝试失败后,杨度积极投身民主革命中,为建立巩固民主共和贡献力量。国民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军阀实行的白色恐怖,为挽救中国,杨度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
综上所述,杨度是“善变”的,从“君宪救国”“共和救国”到加入中国共产党,其救国的初心不变。杨度的选择,也是历史的抉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2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仅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