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凉府志》载:“番麦,一名西天麦,苗如葛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下列关于“番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朝时多途径传入中国,并迅速大规模推广
B.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深刻影响着日常生活
C.丰富了粮食种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D.适应性强,可以在荒山、丘陵、沙地等地种植
2.新航路开辟后,马被从欧洲带到了美洲,桉树被带到了欧洲,阿拉伯咖啡和印度胡椒被移植到印度尼西亚,南美洲的马铃薯则移植到了北美洲,玉米、辣椒、烟草、可可等从此成为全球性的作物。可知,新航路的开辟( )
A.阻碍了美洲地区的社会发展 B.推动了物种跨区域交流
C.促使各大洲的饮食趋于同化 D.促进了人口大规模迁移
3.清人沈赤然在《寒夜丛谈》追记:“烟草……崇祯初重法禁之不止,末年遂遍地种矣。余儿时民食此者尚少,迨二十年后,男女老少,无不手一管,腰一囊。”嘉庆时,在《黑龙江外记》一书中亦记载道:“达呼尔敬客以烟为最。”由此可见,这一特产作物的种植( )
A.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B.促进了经济结构变革
C.引发了传统习俗变动 D.催生了近代烟草工业
4.有学者指出,近代早期的希腊人、塞尔维亚人因玉米的传入摆脱了平原地区的两大孪生灾祸——疟疾肆虐和土耳其征服者的严重压迫,巴尔干半岛的政治经济平衡开始变化。最后,希腊、塞尔维亚重新独立,德、俄成为世界列强。1500年之后的475年间,玉米、马铃薯、甘薯支撑起近代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增长了7倍。这可用于说明美洲作物的传播( )
A.进一步缓和了全球粮食紧张问题 B.改变了新旧大陆人们的饮食结构
C.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D.实现了欧洲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5.17世纪的西班牙,人们会随着各自口味偏好不断改良巧克力的配方,以增添各种风味。17世纪中期的英国,只要经过授权的咖啡店或茶馆都可以提供可可饮品,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这种饮料。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与美洲物种交流频繁 B.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C.百姓生活必需品丰富 D.食物生产能力提高
6.据学者研究,17世纪以来,原产自南美洲的金鸡纳的抗疟作用被欧洲人发现后,引发了欧洲各国对金鸡纳的竞相争夺,造成南美地区金鸡纳树皮的日益稀缺以及森林的严重破坏。这一观点( )
A.辩证地分析了全球联系加强的影响 B.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待欧洲海外扩张
C.忽视了金鸡纳的重要医学价值 D.看到了物种交换带来的局限性
7.马铃薯传入欧洲之初并不受欢迎。到拿破仑战争时期,马铃薯变为欧洲人喜爱的粮食储备。1815年马铃薯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马铃薯成为近现代首个“便利食品”。马铃薯作用的变化( )
A.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印证了物种交流的双重影响
C.保障了欧洲人口的持续增长 D.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8.下表为欧亚非地区1400—1800年的人口统计表,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欧亚非地区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1400—1800年欧洲、亚洲、非洲人口统计(单位:百万)
时间 欧洲 亚洲 非洲
1400年 60 235 ——
1500年 81 280 46
1600年 100 375 55
1700年 120 415 61
1800年 180 626 70
A.殖民活动影响下的全球性人口迁徙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贸易增长
C.欧亚非地区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 D.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
9.以下为某学习小组搜集的部分图片资料,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 B.美洲物种向外传播
C.外来食物物种传入中国 D.玉米在中国的发展
10.右图所示是康熙三十九年到乾隆五十九年(1700年—1794年)人口数量变化情况,这说明( )
A.生产力出现革命性进步 B.人地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 D.美洲作物大量推广种植
11.美洲粮食作物对清朝人口增长的巨大意义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但有学者通过计量史学研究发现:至迟在19世纪中期,玉米、番薯提供人均粮食占有量43.83斤,供养2473万—2798万人,至少太平天国(人口峰值)之前的人口压力并非源自美洲作物。由此可知( )
A.美洲粮食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引发清朝的人口压力
B.传统粮食作物在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上居功至伟
C.历史认识往往会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
D.美洲粮食作物不是刺激清朝人口增长的根本因素
12.有学者认为,让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关键是原产于亚马孙的橡胶;中国民间引进了番薯和玉米,因为容易在山地种植,这让处于小冰期的明清度过了饥荒问题,却又使其陷入了马尔萨斯式的“人口陷阱”。该学者意在( )
A.阐明高产农作物的传入并非好事 B.指出世界走向近代的原因和过程
C.论述物种交换对文明进程的影响 D.揭示全球性物种交流网络的形成
13.植物学家让·鲁埃尔于1536年编制的植物录已列入玉米,但直到1700年农学家仍对玉米在法国种植感到惊奇。在巴尔干各国,玉米至少有十几种不同的名称,但为逃避税收和贡赋,农民只在菜园或在远离通衢大道的地块种植玉米。这反映出玉米的引种和传播( )
A.存在漫长的认知转变过程 B.与国家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C.其经济价值尚未得到重视 D.刺激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14.下面是某历史农业兴趣小组收集的三则有关玉米种植的材料,这三则材料可以( )
著名画家拉斐尔(1483~1520年)的画中 玉米苞种植于花园中,当作花卉来欣赏
1582年 玉米被列为威尼斯贵族孔塔里尼家的“田地播种计划”
1584年 玉米出现在威尼斯一个农民死后的农场财产清单中。
A.研究玉米的引进价值的变化 B.分析欧洲与亚洲间的物种大交换
C.印证玉米是农民主要农作物 D.准确把握玉米传入欧洲的时间点
15.明代万历《惠安县续志》载:“番薯,是种出自外国。……去岁大祲(注:严重歉收),米石可两三四金,乃持薯全活人食。薯起八、九月,抵今春仲,可供一年之半,其利至能令谷贱以病富人,与五谷抗长争烈,而又易生,无事粪多力勤,其入巨,每亩地多者收五六千斤。计北边沃壤,传获当倍是;然则以足供年食之半推之,其可省边半饷,岁运半漕,可知也。岂非天地再开辟一嘉生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甘薯来自吕宋,故又名“番薯” B.番薯初始的推广,与时值饥荒息息相关
C.新物种引入,助推动当地海外贸易发展 D.番薯因其产量高,造成谷贱伤农的后果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蔗糖史
材料 蔗糖是由甘蔗榨汁提炼而得到的食品,也是一种调味佳品。追溯甘蔗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27年,马其顿皇帝亚历山大的远征军回国,司令官向国王报告说:“在东印度,甜的东西并不仅来自蜂蜜,而是取自芦苇杆。”其实,这是马其顿人误将甘蔗当“芦苇”了。公元700年,摩尔人将甘蔗移植到西班牙及意大利等地。其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公元1493年,哥伦布把甘蔗带到中美洲的圣多明各一带。从此以后。这一带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甘蔗工业中心。源源不断的廉价蔗糖从美洲运往欧洲,糖成为工人阶级卡路里的廉价来源,从而降低了劳动成本,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报》
结合材料,概括蔗糖史对我们认识世界历史的意义,并说明理由。
17.马铃薯与欧洲
材料 与马铃薯初相识的很长一段时间(近150年),欧洲人都对它抱着疑虑和鄙视的态度,更多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或药物种植。爱尔兰算是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再没有其他任何植物能在这么狭小的一块耕地之上,喂养如此众多的底层贫穷的爱尔兰人。
18世纪以来,由于人口扩张,工业化吸引越来越多人口进入城市,马铃薯在英格兰农工阶级的日用饮食地位愈显重要。相比之下,欧陆农民对马铃薯的态度似乎较为迟疑,法兰西人、日耳曼人在英格兰人之后,也开始从事它的栽种。法国药剂师巴曼提耶对马铃薯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路易十六及其王后也采取积极举措进行宣传。普鲁士腓特烈大帝为此颁布了血腥的“马铃薯种植法令”。尤其是每逢饥荒过后,马铃薯的生产就冲刺上扬。到19世纪初,马铃薯早已成为欧洲人民不可或缺的粮食了。此时,东欧的斯拉夫民族也衷心接纳了这个植物。
概括16-19世纪马铃薯在欧洲传播过程中体现的变化。结合材料与所学,分析马铃薯得以在欧洲传播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B
6.B
7.D
8.D
9.C
10.D
11.C
12.C
13.B
14.A
15.B
16.意义:蔗糖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专门史角度看世界史的新视角。蔗糖史不是从整体的视角看待世界史,而是从甘蔗、蔗糖这一物种和商品的专门视角去透视其所体现的世界史。
理由:蔗糖史是世界物种和文化传播与交流史的缩影。甘蔗和熬糖技术均起源于印度,然后向周边地区及全世界传播。
蔗糖史是世界经济发展史的缩影。蔗糖使大量白银和铜流入中国,促进了明清时期中国白银的货币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样,蔗糖也促进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蔗糖史能够体现世界殖民扩张史。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列强的殖民扩张,甘蔗被引入美洲殖民地,并导致了罪恶的黑人奴隶贸易。
蔗糖史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缩影。蔗糖推动了奴隶贸易、商品贸易等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17.变化:接受态度方面:从受到鄙视和拒绝食用到广泛接纳成为重要食物来源;用途方面:从观赏植物或药物到重要的粮食作物;传播路径方面:由西向东逐步推广;推动力量方面:从民间到政府。
原因:马铃薯产量较高,能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新航路开辟后,通过殖民活动,马铃薯被带到欧洲;多国政府力量进行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人口增长的压力;严重饥荒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