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22 10:2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时1 鲁尔区发展的背景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了解鲁尔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掌握鲁尔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学法指导及使用说明】
1.通读教材,完成预习案
2.小组讨论完成探究案
3.同学展示时,完成训练案
【预习案】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区位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欧洲的_______,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
(2)水陆交通便利:________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3)资源丰富:__________资源极为丰富,靠近莱茵河及其支流,水源充足。
2.主要工业部门:炼焦、______、钢铁、化工、_________及建材等工业部门。
3.地位:是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_______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传统产业的衰落
(1)煤炭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使______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开采人工成本过高,失去竞争力。
(2)煤炭产业衰落影响鲁尔区的钢铁工业;_______生产转移,钢铁产量下降。
(3)新技术发展的冲击:需要的从业人员减少。
2.环境恶化
(1)原因:能源结构以_______为主,产业结构以_________为主。
(2)表现:固体废弃物污染、_________、水污染、热污染等。
(3)危害:各种污染对鲁尔区的________造成巨大危害;使河水含氧量下降,大量水生生物死亡。
【探究案】
1.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立足于区内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的工业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试分析该工业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至少三点)
(2)试填出图框所代表的工业部门的名称。
与19世纪相比,二战后鲁尔区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有何优缺点?
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的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而且环境污染严重,很多厂区呈现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景象。
(1)“树没了,水干了,地陷了,矿枯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了。”这是许多资源型地区的真实写照。请结合鲁尔区的发展历程,从内外因的角度来探讨资源型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表现。
(2)探讨鲁尔区环境恶化的具体表现。
固体废弃物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案】
读“某国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 (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
2.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国传统工业区迅速衰落,其原因是 (  )
A.煤炭资源耗尽 B.军事订单减少
C.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涌现 D.国家对国土的开发和整治
比比皆是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都蒙上一层黑灰。据此完成3~4题。
3.材料描述的污染类型有 (  )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热污染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导致该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
①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②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③机械制造业先进 ④经济发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材料二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1)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对鲁尔区工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鲁尔区存在着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3)影响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还有哪些?
答案
探究案
1.答案 (1)丰富的煤炭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充沛的水源(或市场广阔)。
(2)①钢铁工业 ②机械工业 ③煤炭工业 ④电力工业 ⑤化学工业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鲁尔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
优点:延长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共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费等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益。
缺点: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是生产结构单一,某一工业部门生产的衰落,将会引起全区生产的衰退。
2.答案 (1)内因:①资源枯竭或开发成本上升 ②传统产业的市场萎缩,竞争力下降 ③环境污染,发展环境恶化 外因:④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2)固体废弃物污染:鲁尔区矿山遍野,煤渣、矿渣堆积成山,占用大量土地
大气污染:工厂烟囱林立,不断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
水污染: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河流,莱茵河污染严重,河水含氧量下降,水生生物因生存环境恶化而大量死亡
热污染:火力发电厂产生大量的热污染
训练案
答案 1.D 2.C 3.A 4..A
5.(1)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显著上升。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直接导致煤炭市场需求量的下降,是导致鲁尔区采煤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2)垃圾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热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
(3)生产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煤炭能源地位下降、钢铁生产过剩、新技术的冲击、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
课时2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掌握鲁尔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应用学会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学法指导及使用说明】
1.通读教材,完成预习案
2.小组讨论完成探究案
3.同学展示时,完成训练案
【预习案】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1)具体措施
a.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________、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b.政府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鼓励_______迁入。
c.重视________、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2)整治效果
a.__________得到调整、充实和提升,成为一个以传统工业为基础,以_________为增长点的综合工业区。
b.__________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亮点”。
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_________
措施 具体做法 效果
治污措施 整治河流 在鲁尔河上建立完整的_____和污水净化系统 解决_______问题;蓄水拦洪、发电、旅游
控制大气污染 建立烟囱自动报警系统 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各企业建立_________和灰尘的装置
管理措施 重视完善________________
美化措施 制定营造“__________”计划 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
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建人工湖泊
【探究案】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1.鲁尔区如何立新破旧,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
如果你是鲁尔区的政府负责人,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发展新兴产业?
3.结合下表,探究鲁尔区治理环境的具体措施。
措施 具体做法
治污措施 整治河流 在鲁尔河上建完善的 系统和 系统。
控制大气污染 全区建成了 系统,各企业建立了 和__________ 装置。
管理措施 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 法律法规 。
美化措施 在鲁尔区的总体规划中制定了营造 计划。
全区进行了大规模的 。
【训练案】
1.鲁尔区有的钢铁公司把高炉建在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
A.接近消费市场 B.充分利用荷兰丰富的劳动力
C.接近能源地 D.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2.传统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核心是 (  )
A.调整工业布局 B.发展科技
C.调整产业结构 D.整治环境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强省。据此回答3~4题。
3.山西与鲁尔区相比不利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数量
4.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6.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
A.改进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位于德国西北部的鲁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区,在2010年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这是第一次整个区域获得此项称号。同时它将吸引全球500多万的旅游者,并向人们证明如何实现一个传统工业地区的结构改革,并且承担社会及环境的发展重任。
材料二 石化产业结构调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东北地区产业调整的主旋律,石化行业需要重点抓住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机遇,保持产业的健康发展。下图为“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图”。
(1)鲁尔区的传统煤钢产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可能包括(多选) (  )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辐射污染
(2)鲁尔区为了地区的创新发展,采取了很多措施。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多选) (  )
A.利用原先的高炉墙作为攀岩爱好者的活动场所
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建立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等高等院校及中等技术院校、科研机构
D.严格控制工厂废气、废水等的排放,大规模植树造林
E.淘汰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全部实行关停
辽中南重工业区发展起来的最主要因素是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区企业效益普遍下降,不少工人下岗,试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为了辽中南重工业区焕发青春,请借鉴鲁尔区的成功经验为振兴辽中南重工业区出谋献策。
答案
探究案
1.答案: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助下,鲁尔区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例如,将采煤业集中到盈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以拯救老企业。
2.答案: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扶持。
3.
措施 具体做法
治污措施 整治河流 在鲁尔河上建完善的 供水 系统和 污水净化 系统。
控制大气污染 全区建成了 烟囱自动报警 系统,各企业建立了 回收有害气体和灰尘 装置。
管理措施 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 法律法规 。
美化措施 在鲁尔区的总体规划中制定了营造 绿色空间 计划。
全区进行了大规模的 植树造林 。
训练案
1.D 2.C 3.C 4.A 5.B 6.D
7.答案: (1)ABC (2)ACD
(3)煤、铁等资源丰富 钢铁等传统工业由于技术落后、资源枯竭等原因,开始衰退。
(4)增加资金投入,促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设备更新;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