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人教版教材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学习目标:知道列强侵华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的进程、理解原因、会论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了解中国军民的反侵略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体验探究 两次鸦片战争的进程 一、侵略与抗争—两次鸦片战争的血雨腥风思考:从战争进程(侵略力量、侵略时间、侵略区域)看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1859年入侵路线1857年、1858年、1860年入侵路线“文明人”的野蛮 中国军民的抗争事迹 对侵略与抗争的感悟强大先进
明火执仗
规模扩大腐败落后
妥协软弱
无助悲壮痛惜惨败侵略抵抗屈辱 一、侵略与抗争—两次鸦片战争的血雨腥风 二、偶然与必然—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自主探究 鸦片战争的原因两种文明的相遇思考:上述图片反映出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对外政策有何不同? 二、偶然与必然—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材料一:战前中英正常贸易图示自主探究 鸦片战争的原因思考:(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信息反映出中英贸易地位如何?(2)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由正常贸易转向非法鸦片贸易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材料二: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两种贸易的转变 二、偶然与必然—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合作探究 鸦片战争的原因材料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材料二: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两种原因的分析思考:如何理解鸦片战争爆发偶然性(直接原因)和必然性(根本原因)? 材料一: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
——摘自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二:英国、法国借口中国通商口岸太少,要求增开商埠,开放长江和内地贸易。英、法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两国叫嚷“除非有一个武力示威的支持和强迫,是得不到条约的修改或通商以及贸易情况的改善”。 二、偶然与必然—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 从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战争性质”角度看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合作探究 从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战争性质角度看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从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战争性质看
二者的关系 二、偶然与必然—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①根本原因相同: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的性质相同: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 二者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三、解体与新生—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界碑合作探究 两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代表组第二批不平等条约
代表组 小组合作探究任务
①分析各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危害
②按“政治权益、经济权益、领土主权”
破坏归类
③总结得出历史结论探究:分析以上条约内容各自对中国的危害?按“政治权益、经济权益、领土主权”破坏归类,得出历史认识结论。割香港岛给英国五口通商赔款2100万银元 三、解体与新生—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界碑协定关税合作探究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攫取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侨民犯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虎门条约》规定:中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 ”。美法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片面最惠国待遇,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探究:分析以上条约内容各自对中国的危害?按“政治权益、经济权益、领土主权”破坏归类,得出历史结论。
十口通商增开天津为商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赔给英法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给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三、解体与新生—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界碑合作探究 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便利了列强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①1858年《瑷珲条约》割让了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②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深入承认《天津条约》有效探究:从“两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角度”论证“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扩大”。割香港岛给英国
五口通商十口通商增开天津为商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赔款2100万银元(约1470万两白银)赔给英法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给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三、解体与新生—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界碑协定关税
附件: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合作探究 两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民用工业:开平煤矿 三、解体与新生—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界碑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全面系统学习西方社会的著作 洋务派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自主探究 近代中国文明的新生思考:结合图片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思想和经济方面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思考:两幅图片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图片二:19世纪60年代美国报刊辱华漫画“破碎的瓷瓶” 三、解体与新生—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界碑图片一:清乾隆瓷器概念探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相对于殖民地而言。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半封建:相对与完全封建而言。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西方工业文明鸦片战争 小结:整体把握本课知识体系和历史地位中国农业文明碰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略开端程度加深抗争
探索反侵略求民主经济工业化思想上
向西方学习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等中国军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反侵略 角度一:鸦片战争的原因
英国史学家马士说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
候,战争果然就来到,……它不过是一个……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
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角度二: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角度三:鸦片战争双重影响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
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
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 思考:对于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你有什么感悟?任选以上一种角度进行评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拓展与应用:感悟与评论两次鸦片战争解题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阅读材料,提炼观点
第二步:确定观点,判断表态
第三步:引用史实充分论证观点。明确逻辑思路,多角度引用史实评论
第四步:揭示观点实质,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