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上古时期,负责保存天子祭祀颂词、祷文、誓书并兼掌占星气候、布历农时者称为“祝史”。周朝时期,祝史或随分封远赴列国,或因王室衰微流散列国。这表明,周朝“祝史”
A.巩固了分封制度 B.导致了王室衰微
C.有助于文化传播 D.推动了经济发展
2.田氏代齐后,齐国成为凌驾于周王室之上、与秦国分庭抗礼的王国。到汉高祖九年,“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汉高祖此举旨在
A.解除旧贵族对政权的威胁 B.强化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C.促进关中地区的人口流动 D.实现对编户的有效控制
3.相较于对成品酒征税,对酒曲征税无疑是一种更明智的做法。通过设立“曲务”“场务”等专门管理酒曲生产运输环节的机构,唐王朝实现了对酒的垄断,这一做法
A.开创了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 B.有利于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C.提高了政府治理社会的水平 D.有益于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4.表1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
表1
内容 出处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天朝田亩制度》
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 洪秀全《幼学诗》
当我们行走在(南京)街上时,沿途可以看到不少的女子……许多人骑着马,其余的人则是步行,大多数人都是天足 《慕维廉牧师的一封信》(1861年)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5.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
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 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C.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7.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冬学、民校识字运动,把“狼牙山五壮士”“民族英雄之母马老太太”等抗日英雄故事用图片、大鼓、故事、诗歌等形式向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这些举措
A.基于巩固革命政权的需要 B.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
C.旨在提高民众的民族意识 D.丰富了根据地精神文化生活
8.图4为1951—1954年南阳县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变化
图4
A.表明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B.反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
C.说明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D.体现对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表1为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数量构成(合计=100)
表1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2年 83.5 7.4 9.1
1965年 81.6 8.4 10
1979年 69.8 17.6 12.6
1992年 59.7 21.4 18.9
2020年 23.6 28.7 47.7
该表反映出我国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 B.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
C.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D.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变化
10.图8是欧洲帆船的发展概况图。据此可知
横帆帆船 阿拉伯三角帆船 三桅帆船
(11世纪以前在地中海使用) (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15世纪出现于西欧)
特点:帆面大,动力大, 特点:操作灵活、逆风 特点:结合横帆和三角帆
但只能利用顺风和侧风 航行、抢风转向 的优点
图8
A.欧溯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 B.阿拉伯帝国垄断东西方贸易
C.新航路开辟推动技术进步 D.文化交流有利于技术的发展
11.1913年至1920年,欧洲制造业产量下降了23%,美国却增长了22%。1920年,美国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2/3。据此可推知,当时
A.美国操纵国联大发横财 B.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C.西欧霸权地位逐渐衰落 D.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分化
12.“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很难做到与世隔绝、独善其身,相反,全球的跨国性使得应对问题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即通过调动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应对。”由此可知,“新模式”的产生
A.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兴起 B.有利于提高全球治理能力
C.旨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D.打破了西方霸权主义政策
13.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A.生产工具改进强化了等级观念 B.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分化和对立
C.工人阶级觉醒并登上历史舞台 D.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14.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苏俄当时
A.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B.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获得西方国家承认 D.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15.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导致了人性的异化,但却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创造一种“更加符合人性”的社会制度的历史必然奠定基础。马克思的观点
A.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局面 B.继承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
C.阐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 D.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6.“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这一过程
A.有利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
C.得益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D.确立了东方从属西方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的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交叉影响,互相制衡,总的结果呈现为复杂共同体本身的强弱、盛衰和聚散。
材料二
宋代的复杂系统中,社会、文化两项变量套叠非常紧密。
——以上材料均引自许停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的女界“新”象
之一 之二
《厮役演说》 图中文字:毛家湾某女学堂,每日下午,各学生家多来相接。一女生仆人,年五十余,初十傍晚,在该学堂门首对各家父兄及仆人演说“阅报之益”,津津有味,颇能动听。演说不奇,出自厮役则奇。 ——《益森画报》第5期(1907) 《女界现象》 图中文字:正月十五日,后门外大街,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拿着风筝来回奔跑,实在不好看。但分人家有点规矩,绝不能让姑娘在满街上奔跑。啊咳!此事不但因女学堂不甚发达,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岂不是无形的危险吗?请家长赶快禁止才好。 ——《日新画报》第25期(1908)
提取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评析。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华牺牲引发的大讨论
1982年7月,在西安康复路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厕所里,69岁的掏粪老汉魏志德在掏类时被粪池散发出的沼气熏倒,跌入粪池。路过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系的学员张华奋不顾身积极进行营救。但因为沼气浓度过大,营救过程中张华和魏志德一同跌入粪池,魏志德窒息死亡,张华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4岁。张华牺牲后,教育部等部门发出向张华同志学习的通知,中央军委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一个大学生冒死救老农值得吗?张华的牺牲同时也在全国引发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大讨论。对此,全国各大报刊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据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对张华牺牲引发的大讨论进行阐释。
20.在全球范围内,安格斯·麦迪逊对人均GDP估量是较权威的具有广泛性和可比性的GDP数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3、图4分别为1500~1900年欧洲和印度的GDP总量和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生产率的标准,也是生活水平的指标。
图3
图4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统计学》
(1)选择恰当的时间尺度对图3中1500~1900年欧洲和印度CDP的总量对比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
(2)指出图4所反映的1500~1900年间欧洲和印度人均CDP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D A B B D C D C D B A B D D
二、非选择题
17.
社会变量:宋代推行以文立国政策;扩大科举取士范围,形成新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社会阶层流动加速等。
文化变量:宋代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宋代教育进一步发展。
社会变量和文化变量套叠:宋代实现了社会精英与文化精英的合一;文人士大夫阶层深受理学影响,构成了宋朝统治的稳定基础。
18.
清末,民族危机严重;社会各阶层开展了救亡图存运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不断深入。
材料中“女学堂”“阅报之益”等信息反映了在晚清时期,新式学堂的创办促进了民众特别是女性文化水平的提升,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材料中“厮役则奇”“不好看”“规矩”等信息反映了社会中的人们仍然受到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的影响,用猎奇或反对的眼光看待当时出现的女界新现象。20世纪初,民众对女界新现象的态度是当时社会新旧杂陈时代特征的反映。
19.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国家对张华的高度评价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弘扬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张华牺牲引发的全国大讨论反映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们对实现个人价值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推动了思想解放。
这场大讨论有助于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青年人指明了积极的人生道路。
20.
(1)示例
第一阶段:16~18世纪
理由:双方GDP总量变化不大,双方差距不大。
第二阶段:19世纪
理由:双方GDP总量增加迅速,双方差距加大。
(2)趋势:欧洲增加迅速;印度增长缓慢。
原因:欧洲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积极推行殖民扩张。
印度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增加;遭受殖民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