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生物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48分)
1.《诗经·小雅·都人士》中“彼君子女,绸直如发”与“彼君子女,卷发如虿”描述人头发有的稠密而直,有的卷发犹如蝎尾翘。下列与直发和自然卷的遗传关系相同的是
A.马的黑毛和卷毛 B.家兔的长毛和短毛
C.水稻的抗病和早熟 D.小麦的有芒和皱粒
2.鸡的高脚和矮脚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组合不能单独判断出它们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高脚×矮脚→矮脚②矮脚×矮脚→矮脚
③高脚×矮脚→100高脚+99矮脚④矮脚×矮脚→310矮脚+104高脚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④
3.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用纯种红花金鱼草与纯种白花金鱼草杂交,子代为粉色。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金鱼草的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
B.白花金鱼草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C.粉色花金鱼草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1:2:1
D.粉色花金鱼草自交代数越多,则粉色花金鱼草所占的比例越低
4.某同学将两株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到F2,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F2出现该比例的条件有
A.亲本为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F1受粉完成后做套袋处理
C.F1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D.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5.报春花的花色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显性基因A存在时报春花开黄花,但有显性基因B存在时报春花开白花。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报春花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亲本的表现型均为白色 B.F1的基因型为AaBb,开白花
C.F2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D.F2开黄花的植株中纯合子占1/3
6.菜心起源于中国,有“蔬菜之冠”的美誉。菜心花是两性花,其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用乳白花植株和黄花植株杂交,F1均为黄花。若F1与亲本乳白花杂交,后代乳白花:黄花=491:501;若F1与亲本黄花杂交,后代绝大多数是黄花,出现极少量的乳白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乳白花为显性性状,黄花为隐性性状
B.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C.后出现极少量乳白花可能是F1去雄不彻底导致的
D.菜心花色不同是因为液泡内中色素含量不同
7.《齐民要术·种谷》中记载:“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意思是水稻等谷物不仅成熟期有早晚,而且在多种性状上都有差异。下列关于谷物性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谷物“成熟的早晚”是一对相对性状
B.控制豌豆“苗秆高下”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C.谷物的“米味”的美恶一定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若两株水稻“收实”的基因型相同,则二者表型不一定相同
8.每一种生物在繁衍过程中,既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又表现遗传的多样性。下列有关遗传多样性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中四分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是配子染色体组合多样的原因之一
B.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进一步增加了后代的多样性
C.有性生殖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D.受精卵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增加了子代遗传的多样性
9.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一般要相互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以人类为例,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产生的后代可能比亲本更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
B.精子中的染色体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
C.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D.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都不均等分配
10.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中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染色体上的每个基因都能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找到等位基因
C.细胞内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其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11.如图为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图中为一个四分体,黑点表示荧光标记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表明一条染色体可含有多个基因
B.图中的染色体已经完成复制,①与③代表的基因不同
C.图中①与②代表的基因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
D.图中的两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通常不会分离
12.人们在桑蚕生产中发现,雄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家蚕的皮肤正常(T)对皮肤透明(t)为显性,这对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单就皮肤性状便能在幼虫时期辨别性别以淘汰雌蚕
A.皮肤透明雄蚕×皮肤正常雌蚕 B.皮肤正常雄蚕×皮肤透明雌蚕
C.皮肤透明雌蚕×皮肤透明雄蚕 D.皮肤正常雌蚕×皮肤正常雄蚕
13.为探究“转化因子”的本质,某生物兴趣小组还原了艾弗里的实验,实验分为5组,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培养基上添加了R型细菌和S型细菌提取物),第2~5组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蛋白酶、RNA酶、酯酶和DNA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探究实验运用了“减法原理”
B.第1、2、3、4组培养皿上长出的菌落种类相同
C.第5组经相应酶处理后的细胞提取物仍具有转化活性
D.实验结果表明“转化因子”的本质可能是DNA
14.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在生物学上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条链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双链DNA分子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A-T碱基对所占比例越高,该双链DNA越稳定
15.左氧氟沙星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特异性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迄今为止,只在原核生物中发现了DNA旋转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左氧氟沙星不影响人体细胞的DNA复制
B.DNA复制时,两条子链均从5'端向3'端方向延伸
C.梅塞尔森和斯塔尔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并设计实验证明
D.当皮肤发生真菌感染时,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不佳
16.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DNA条形码(DNA Bar-code)技术就是一种利用一个或者多个特定的小段DNA进行物种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下图中展示的中药材DNA条形码就是中药材的基因身份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运用了模型构建法
B.中药材遗传信息的“条形码”源于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不同
C.不同种类中药材细胞的DNA分子不同,不同DNA分子水解产物种类不同
D.由于DNA具有多样性,DNA条形码无法用于鉴定物种及物种间亲缘关系
17.皖西大白鹅以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鲜美,特别是羽绒产量高、且绒品质优而远近闻名。皖西大白鹅产蛋后,由雌鹅负责孵蛋,孵蛋期间进食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皖西大白鹅的蛋孵化过程中有蛋白质种类的变化
B.皖西大白鹅蛋的卵清蛋白以蛋白质纤维为基本骨架
C.皖西大白鹅蛋孵化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会改变
D.皖西大白鹅雌鹅孵蛋期间会消耗体内脂肪以供能
18.庐江大汉塘,被誉为“水上森林”、“鸟儿天堂”。每到深秋,满塘的池杉如火如霞,美不胜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株池杉不同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相同
B.同一株池杉不同体细胞中转录出的RNA相同
C.同一株池杉不同体细胞中翻译出的蛋白质相同
D.同一株池杉细胞中合成DNA、RNA、蛋白质时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19.牵牛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如图为花青素的合成与颜色变化途径示意图,从图中得出的结论是
A.若基因③不表达,则基因①和基因②也不能表达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牵牛花的颜色受多对基因共同控制
D.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不受环境影响
20.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最充分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正常的甲基化对于维持细胞的生长及代谢等是必需的,而异常的DNA甲基化则会引发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基化后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
B.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
C.DNA甲基化后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D.DNA甲基化的修饰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21.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刊发了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破解了高度复杂的野生玉米基因组,从野生玉米中克隆了控制玉米高蛋白品质形成和氮素高效利用的关键突
变基因Thp9,在减少氮肥施用条件下,可在不影响粒重的情况下增加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有效保持玉米的生物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突变基因Thp9碱基对发生的变化
B.没有辐射、病毒等外界影响时,基因突变也可自发产生
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基因Thp9不能再突变回原来基因
D.Thp9基因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促进氮素的利用
22.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生物育种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水稻”的诞生离不开基因重组
B.“太空南瓜”的诞生离不开基因突变
C.“无子西瓜”的诞生离不开染色体变异
D.“高产青霉菌”的诞生是人们定向改造生物的成果之一
23.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传染性疾病已经得到控制,遗传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患者家族中调查该病的遗传方式 B.产前诊断可以有效治疗遗传病
C.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D.携带致病基因一定患遗传病
24.袋熊、猩猩、矮马、犀牛的消化系统示意图如下,它们都具有胃、大肠、小肠、盲肠等结构。这一事实为脊椎动物从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观点提供了
A.化石证据 B.解剖学证据
C.胚胎学证据 D.分子水平的证据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共52分)
25.(10分)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的一对相对性状红花和白花分别由基因A/a控制,该种植物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1/5表现为白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基因型为Aa的红花植株和基因型为aa的白花植株杂交,产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两株红花植株杂交子代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上述的表型及比例,原因是__________。在此杂交过程中需要进行的简要操作为________(用相关文字及“→”表示)。
(2)现有多个白花植株,欲鉴定其中纯合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实验思路为________。
26.(8分)甲图为正在复制的双链DNA分子,其中①和②分别表示DNA复制相关的两种酶。乙图中I、II、III均为大肠杆菌拟核中的双链环状DNA,I类型DNA两条链均不含32P标记,Ⅱ类型DNA两条链中只有其中一条链含32P标记,ⅢI类型DNA两条链均含32P标记。
注:实线表示不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虚线表示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图甲中酶①能破坏DNA两条链之间的________键,若甲图中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的(A+T)/(C+G)=m,则其互补链上(A+T)/(C+G)的值为________。
(2)若将不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置于含有32P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31P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则理论上I类型、Ⅱ类型和Ⅲ类型DNA的数量比为_________。
27.(10分)微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如图表示秀丽线虫细胞中微RNA(Iin-4)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A中需要_______(原料)、_______(酶)等物质,过程B中能与①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分子是_______。
(2)图中①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_。
(3)由图可知,微RNA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机制是_______。
28.(10分)中国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培育水稻优良品种的过程中,发现某野生型水稻叶片绿色由基因C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突变型水稻叶片为黄色,由野生型水稻的一个基因C突变为C1所致,基因C1纯合幼苗期致死。若突变型水稻自交1代,则F1成年植株中绿色叶植株占_______。
(2)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C1的形成是由于C基因序列的第421位碱基发生了改变,转录产物由5'AUG…—GACUC…3'变为5'AUG…—GAGUC—…3',导致第_______位氨基酸突变为_______。(部分密码子及对应氨基酸:GAG谷氨酸;CUC亮氨酸;GUC缬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苏氨酸;CAG谷氨酰胺)
(3)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研究人员发现,籼稻品系(表型为花粉100%可育)和粳稻品系(表型为花粉100%可育)形成的杂交水稻比现有的水稻产量更高,但杂交水稻产生的某种类型的花粉是不育的。为解释杂交水稻花粉不育的原因,有人提出假说:仅粳稻细胞质中存在某种特殊基因,会引起某些种类的花粉不育。为验证该假说的正确性,可用________杂交,观察后代花粉可育程度;若子代表型(花粉的育性)为_________,则该假说成立。
29.(14分)鹦鹉的性别决定为ZW型(ZW为雌性,ZZ为雄性),其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位于Z染色体上,毛色决定机制如图1。某实验小组进行鹦鹉杂交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基因是如何控制鹦鹉毛色性状的 ___________
(2)图2中F1雌、雄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F2中白色鹦鹉仅出现在雌性中,出现这些白色鹦鹉的原因是由于F1雌、雄鹦鹉通过减数分裂分别产生了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配子。
(4)某研究小组意外发现F2雄性鹦鹉中出现一只白色个体,关于这只白色鹦鹉的成因,小组成员各持己见。甲认为这是环境作用,乙认为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请利用图2中亲本或者F1现有的鹦鹉设计实验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则乙的猜想是正确的。
庐江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共48分)
1-5BCBDC 6-10ACBDA 11-15BACDC 16-20ABACC 21-24CDAB
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 共52分)
25.(10分,每空2分)
(1)红花:白花=2:3;
不可能;
两红花植株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是AA×AA、AA×Aa、Aa×Aa,子代表现型分别为全红花、红花:白花=9:1、红花:白花=13:7(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2)让白花植株分别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不产生性状分离的白花植株所占的比
26.(8分,每空2分)
(1)细胞核;氢;m;
(2)10:6:0
27.(10分,每空2分)
(1)4种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tRNA
(2)少量mRNA快速合成大量蛋白质;
(3)RISC-miRNA复合物与lin-14mRNA结合,从而抑制翻译过程(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8.(10分,每空2分)
(1)1/3;
(2)141;缬氨酸;
(3)纯种粳稻为父本,纯种籼稻为母本;花粉为100%可育
29.(14分,每空2分)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鹦鹉的毛色性状
(2)BbZAW BbZAZa
(3)bW bZa
(4)让这只白色雄鹦鹉与甲杂交产生后代若干,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
子代全为黄色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