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03 07:48:23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5.BDDCB; 6.DBABB; 11-12.BD;
二.多选题(共4小题)13.BD; 14.BCD; 15.ABD; 16.AB;
1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 ①. 不相等 ②. 温度a和c时的呼吸速率不相等
(2)温度d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但植物的根部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仍呼吸消耗有机物,导致植物体的干重减少 (3分)
(3)温度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暗反应速率降低;温度过高,导致酶的活性降低,使暗反应速率降低 (3分)
(4)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差值
18.(12分)
(1)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子代数目多,统计结果更准确;既能自花传粉也能异花传粉;(4分,每点2分)
(2)子一代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4分,每点2分)
(3)将F1中黄粒玉米和紫粒玉米分别自交;(2分) 出现性状分离的为显性性状;(2分)
19.(每空3分,共12分)
(1) 黑刺:白刺=1:1 从亲本或F1中选取表型相同的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该个体性状为显性,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该性状为隐性
(2)F2中的表型及比例为黑刺雌性株:黑刺普通株:白刺雌性株:白刺普通株=9:3:3:1。
(3)选择F2中白刺雌性株分别与白刺普通株测交,若后代都为白刺雌性株,则该白刺雌性株为纯合体;若后代白刺雌性株:白刺普通株=1:1,则为白刺雌性株杂合体
20.(每空2分,共12分)
(1)b、c;(2) ②; 苯丙氨酸; (3)800;(4) 右→左; 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
21.(每空2分,共12分)
(1)核糖核苷酸; 载体; (2)替换; 增添或缺失; 延迟终止;(3)RRHh丰城九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生 物
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五章至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
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乳酸菌难以高密度培养,导致乳酸产量低。研究者将乳酸脱氢酶基因导入酵母菌,转基因酵母菌可同时产生乙醇和乳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抑制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可提高转基因酵母菌的乳酸产量
B.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转化为乳酸,不产生ATP
C.转基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基质
D.乳酸菌和酵母菌厌氧呼吸途径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某兴趣小组合作完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主要步骤包括:色素的提取→滤纸条制备→画滤液细线→色素的分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色素的提取:用无水乙醇和层析液进行色素提取
B.滤纸条制备: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并在另一端底部画细线
C.画滤液细线:防止滤液细线过粗一般只画一次
D.色素的分离:离滤液细线最远的是橙黄色的条带
3.为了探究某种化合物对细胞生命历程的影响,科学家将该化合物注入细胞质基质后,提取细胞内的DNA进行电泳,结果如图。其中,1﹣5组分别为注入该化合物后0、1、2、3、4h后的电泳条带;6为空白对照条带;7为标准DNA条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片段的迁移速率与所带电荷有关,与其大小无关
B.该化合物在细胞中可以促进DNA的自我复制
C.注入4h后,该化合物的作用效果最强
D.该化合物在细胞中可能诱发细胞死亡
4.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DNA复制发生在S期。若发生一个DNA分子的断裂和片段丢失,则产生的影响是(  )
A.若断裂发生在G1期,则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异常
B.若断裂发生在G1期,则姐妹染色单体中的1条染色单体异常
C.若断裂发生在G2期,则姐妹染色单体中的1条染色单体异常
D.若断裂发生在G2期,则一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异常
5.能够揭示孟德尔分离定律实质的说法是(  )
A.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为3:1
6.如图是某雌雄同株的植物体内的1个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的分布图,①和②、③和④是两对同源染色体,A/a、B/b、C/c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完全显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型为AaBbcc植株自交,后代的表型比例可能是3:1
B.A和a的本质区别是所含的遗传信息不同
C.不考虑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1个图中的精原细胞可形成2种类型的精子
D.该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Ⅰ可形成2个四分体
7.一对表型都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白化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丈夫的基因型是AaXBY
B.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C.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D.正常情况下,他们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8.粗糙脉孢霉母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以后会接着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从而产生8个孢子,并在子囊中按分裂的顺序依次排列。控制孢子大小的基因(A/a)和控制孢子颜色深浅的基因(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人员在对基因型为AaBb的粗糙脉孢霉进行观察时发现一子囊中孢子的排布如图所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该粗糙脉孢霉母细胞(  )
A.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互换
B.发生了基因突变
C.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9.若某病毒的遗传物质中的碱基比例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DNA
B.将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可得到4种核糖核苷酸
C.与小麦的遗传物质相比,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易发生变异
D.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4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10.雌性哺乳动物细胞的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随机发生失活,因此仅随机表达来自父本或母本的基因,这些被抑制未能表达的基因称为印记基因,这种现象也属于表观遗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印记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或RNA片段
B.印记基因在X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X染色体随机失活的现象是偶然出现且不可遗传的
D.印记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11.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细胞中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癌症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效应
C.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易发生分散和转移
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12.不同品种烟草在受到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后症状不同。研究者发现品种甲受TMV侵染后表现为无症状(非敏感型),而品种乙则表现为感病(敏感型)。甲与乙杂交,F1均为敏感型;F1与甲回交所得的子代中,敏感型与非敏感型植株之比为3:1。对决定该性状的N基因测序发现,甲的N基因相较于乙的缺失了2个碱基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F1自交所得的F2中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的植株之比为13:3
C.发生在N基因上的2个碱基对的缺失不影响该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
D.用DNA酶处理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然后导入到正常乙植株中,该植株表现为感病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0分。)
13.无氧阈是指在运动负荷递增过程中,人体由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进入有氧和无氧代谢共同供能的转折点(即血液中乳酸量急剧上升)。如图为无训练经验人士和耐力运动员在运动强度增加时血液中乳酸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
B.通过节奏跑训练,跑步者能够降低无氧阈所对应的运动强度
C.LT2代表无氧阈,运动强度继续增大,无氧和有氧呼吸共同供能
D.运动强度低于50%时,人体消耗的O2量大于产生的CO2量
14.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受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基因能够决定红色素的合成,B基因对A基因的表达有修饰作用。科研人员让红花品系甲和白花品系乙杂交,F1全开白花,让F1白花植株自交,F2中有白花植株131株,红花植株30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控制该种植物花色的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A基因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白花
C.B基因对A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D.F2中红花植株的数量与纯合白花植株的数量基本相同
15.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RⅠ、RⅡ、RⅢ),R型也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SⅠ、SⅡ、SⅢ)。S型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为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科研人员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冷却后加入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再接种到平板上,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若甲菌为RⅡ,乙菌为SⅢ,子代细菌可能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RⅡ是转化而来的
C.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Ⅲ是转化而来的
D.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Ⅲ,则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
16.酵母细胞中的M蛋白被激活后可导致核膜裂解、染色质凝缩以及纺锤体形成。蛋白K和P可分别使M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三者间的调控关系如图所示。现有一株细胞体积变小的酵母突变体,研究发现其M蛋白的编码基因表达量发生显著改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突变体变小可能是M增多且被激活后造成细胞分裂间期变短所致
B.P和K都可改变M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其活性
C.K不足或P过量都可使酵母细胞积累更多物质而体积变大
D.M和P之间的活性调控属于负反馈调节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12分,共60分。
17. 在自然条件下,某植物叶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叶片在温度a和c时的光合速率相等,叶片有机物积累速率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温度d时,该植物体的干重会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超过b时,该植物由于暗反应速率降低导致光合速率降低。暗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通常情况下,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得光合产物,农作物在温室栽培过程中,白天温室的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最大时的温度。
18. 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玉米籽粒的黄色和紫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选择黄粒玉米和紫粒玉米杂交,F1的黄粒玉米和紫粒玉米数量大致相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玉米常被当做研究遗传规律的“模式生物”,原因在于玉米具有
   (答出2点)等优点。
(2)假设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合玉米的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请在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四点解释中找出满足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的条件: 
 (答出2点)。
(3)仅根据题干中杂交实验及结果还不能判断玉米籽粒颜色的显隐性,为确定玉米籽粒黄色和紫色的显隐性关系,请在F1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判断。
实验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19.某种瓜的性型(雌性株/普通株)和瓜刺(黑刺/白刺)各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雌性株开雌花,经人工诱雄处理可开雄花,能自交;普通株既开雌花又开雄花。回答下列问题。
(1)黑刺普通株和白刺雌性株杂交得,根据的性状不能判断瓜刺性状的显隐性,则瓜刺的表现型及分离比是 。若要判断瓜刺的显隐性,从亲本或中选择材料进行的实验及判断依据是 。
(2)王同学将黑刺雌性株和白刺普通株杂交,均为黑刺雌性株,经诱雄处理后自交得,能够验证“这2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实验结果是 。
(3)白刺瓜受消费者青睐,雌性株的产量高。在王同学实验所得杂交子代中,筛选出白刺雌性株纯合体的杂交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是 。
20.如图甲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图乙表示c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UCU—丝氨酸、UUC—苯丙氨酸、AGA—精氨酸、AAG—赖氨酸)
(1)遗传信息的表达是图甲中的    (填字母)过程。
(2)密码子位于    (填标号)上,⑤携带的氨基酸是    。
(3)若①上有碱基2400对,则由其指导合成的肽链最多含有氨基酸    个(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4)图乙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    (填“左→右”或“右→左”),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在同一个mRNA分子上的生物学意义是    。
21.原本紫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醉蝶经过“太空”诱变出现了白色、红色等多种颜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字母代表氨基酸;序列上数字表示氨基酸位置;箭头表示突变位点。
(1)红色醉蝶细胞液呈碱性,而色素分子在此环境中表现为红色,生理机制如图一,图中a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    ,蛋白H应该是一种    蛋白。
(2)研究发现,与蛋白h比较,诱变后的蛋白H氨基酸序列有两个变化位点如图二,据图推测,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导致①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导致②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进一步研究发现,蛋白H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大于蛋白h,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含基因R的醉蝶,香味浓烈,其等位基因r,不能合成芳香油,无香味。基因H可抑制醉蝶香味,且这种抑制具累加效应(抑制由强到弱依次表现为清香、芳香、浓香),2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批芳香型醉蝶,让芳香型醉蝶自交,若F1中没有无香型醉蝶,说明该芳香型醉蝶基因型为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