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表为唐朝与周边游牧民族政权之间贸易形式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 )
时段 贸易形式
初唐、盛唐 贡赐贸易:双边以“上贡”与“赏赐”的方式进行奢侈品的互换。
中唐 绢马贸易:赐“马价绢”,以赏赐的名义将马匹的价格折绢进行交易。
晚唐 茶马贸易:以等价的茶叶与马匹相互交易。
A.唐朝处于贸易优势地位 B.中原政权力量走向衰落
C.贸易双方不平等性加剧 D.经济地域差异逐渐缩小
2.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葱、洋白菜。这种命名的演变反映了( )
A.贸易体系逐步调整 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
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朝贡关系强弱变化
3.敦煌文书多见唐中叶以后的雇工契,如唐宣宗大中八年(854)某人雇长工,契约中写明工期和酬劳,规定受雇者必须认真劳作,不得旷工,“若先悔者,罚青麦十驮”。由此可推知当时( )
A.雇工经营成为主要经营方式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
C.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D.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4.唐朝政府首先在广州、福州、扬州等港设立市舶司,负责海外贸易的管理及关税的收取。宋代处于特殊的政治格局下,为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招徕蕃商入华贸易,于东南沿海遍设市舶。元承宋制,除在重要港口置市舶外,还制定和实施完整的市舶法则。这反映出唐至元朝( )
A.传统赋税征收渠道的多元 B.封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构
C.商业贸易经营模式的成熟 D.海上贸易管理制度的完善
5.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6.宋代契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如买卖契约、借贷契约、雇佣契约等普遍存在。契约关系中都明确要求必须订立书面契约, “凡田宅、车船、牛马交易只凭契照”。这反映出,宋代( )
A.土地私有的确立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市民阶层的出现 D.租佃关系的普及
7.中世纪西欧的君主常把香料当作薪俸发放给朝臣,或作为贵重礼品互相赠送。8世纪初,伦巴第国王柳特普兰德给一位官员的薪俸包括1块金币、1磅油、1磅鱼子酱及2盎司胡椒。这说明当时( )
A.西欧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B.东西方之间贸易规模有限
C.西欧封建君主权力加强 D.香料是贵族生活的必需品
8.因为交通便利、人员聚集带来商机而自发形成的桥市,成为宋代城市、乡村最繁华、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桥市商业业态多样,展现出独特的活力。这一现象表明( )
A.工商食官格局的突破 B.市镇专业分工的深化
C.坊市分区制彻底废弛 D.商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9.2020年11月,血渭一号墓的考古发掘进入尾声时,考古队员在棺板下的填土里,发现了一枚印章。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通过650KV工业CT的三维扫描,通过电脑成图,确定这是一枚银金合金印章,印文由双峰骆驼图像和古藏文组成,经我国著名藏学家陈庆英、夏格旺堆、夏吾卡先等多位先生释读,藏文可译为“外甥阿柴王之印”。根据印章的内容,结合敦煌文书《阿柴纪年》记载,初步推定墓主人可能是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王莫贺吐浑可汗,他的母亲是吐蕃的墀邦公主。这主要表明( )
A.文书资料的记载必须与考古发掘相印证
B.印章是唯一能确认墓主身份的实物证据
C.敦煌文书是官方的文献记载可信度最高
D.多学科合作能让考古变得更加精准可靠
10.牙行也称牙人、牙商等,起初是作为商品贸易中介人而存在。宋神宗年间牙行活动开始官方化,经营牙行须经政府批准并交纳税课。明代,正德年间“官设牙行与民贸易”、嘉靖年间由牙行协助政府收税与稽查。由此看出( )
A.政府重视规范商业经营 B.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
C.商业机构的专业化趋势 D.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11.明朝时,大量南方手工业者沿运河到达北方,从事竹木加工、纺织、酿造等行业;北方运河区域的失业农民、无业游民也大量流入江南谋生,充当漕运水手或从事拉纤等劳作,“随漕逐末及游手好闲、授舟佣者累数十万”。据此可知,明朝( )
A.北方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B.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D.人口的流动性增强
12.位于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发现了大批铸于7世纪至11世纪的穆斯林硬币。当时,穆斯林商人在巴格达开的支票,可以在非洲摩洛哥兑现。这反映了( )
A.亚历山大征服北欧 B.拜占庭帝国货币贬值
C.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D.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
13.清朝前中期,因冀、鲁、陕、晋以及广东缺粮严重,川、湘、东北、台湾已成为粮食基地。因而,粮食长距离运销量已三倍于明朝。但是,粮食交易在总商品量中所占比重仍属有限。这表明该时期( )
A.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导致粮食危机 B.南北区域间长途贩运已占据主导
C.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促进边疆开发 D.粮食运销状况深受市场需求影响
14.据记载:“汉代(广西)合浦的桑蚕半稼,其织半耕……一亩之桑,获丝三十八斤”,“交趾、蕃夷皆来市焉,虽赋重困穷,民未至庐室空,舟楫之繁庶,胜于他所。”这表明,汉代合浦地区( )
A.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 B.朝贡贸易注重经济利益
C.经济结构受外贸影响 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15.《宋刑统》卷26所引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有关利率的限制经由宋、元时代的法令,作为“违禁取利”条固定于明清律中,尽管利率的上限因时代而有所变化。这些规定( )
A.表明政府限制商人逐利增财 B.保护个人合法收入
C.确保了商品交易的有序进行 D.注重规范商业契约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 出处
史料(一)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纯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纯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 [后晋]刘昀《旧唐书》
史料(二)三品已上,大科绸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已上,小科绸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已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双绸,其色黄……流外及庶人服绸、纯、布
材料二 到了明中叶,除江南之外,全国仅有山西潞安、四川成都等少数城市以及华北个别地区还保留着一些规模有限的丝织业。但它们在全国丝织品市场中的地位远不及江南。四川民间衣服所用丝织品尚多取之于江南,位于川西金沙江林区的建昌卫,因有大量木材输往江南,故“虽僻远万里,然苏杭新织种种文绮,吴中贵介未披而彼处先得”。时人张翰说:“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缯币者,必走浙之东也。”
——摘编自李伯重《明清江南生丝与丝织品的国内外市场及其变化》
(1)指出材料一的两则史料在探究唐代丝织品用途方面的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解释。
(2)指出材料二中明代丝织品国内市场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建立时,北方已被契丹占据,随后西夏建立,适合养马之地锐减,战马奇缺。吐蕃诸部不但盛产战马,而且对茶叶存在迫切需求。用茶叶和吐蕃诸部交换马匹,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节省开支,还能作为政治、军事之外的手段对其进行笼络和控制。因此,宋廷非常重视与吐蕃的茶马互市,设置了购茶、买马的机构,组建了茶马司,将茶马贸易严格限制在互市场所内。清王朝经过多年经略逐渐将蒙古置于其有效统治之下,并逐渐实现了对西藏的有效统治,茶马互市逐渐失去了军国大政的地位。雍正时期,清廷不再垄断茶马互市,令茶马由民商自行贸易,改为从税收的角度对茶叶进行管控。
材料二 茶马互市兴起后,除了茶叶和马匹外,毛缨、毛布、皮革、虫草等民族地区的产品大量流入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布匹、粮食、铁器、纸张、书籍、药品、乐器、首饰等也不断进入民族地区。明朝时建立了很多茶马驿站,开拓了龙安、松成、西宁三条茶马商道。随着茶马互市的发展,充当翻译的“通事”“牙人”大量出现,不少汉族人口逐渐迁居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也不断迁往内地,一些小村庄逐渐发展为“番汉咸集”的贸易重镇。
——以上均摘编自李天顺李俊《茶马互市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述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清两代茶马互市的政策及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茶马互市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D
6.B
7.B
8.D
9.D
10.A
11.D
12.D
13.D
14.C
15.D
16.(1)史料价值及解释:两则材料选自官方正史,虽然属于二手史料,但对于探究唐代丝织品用途的史料价值较高,从史料(一)可知,唐初实行租庸调制,丝织品成为“调”的内容,成为赋税征收的对象;从史料(二)可知,丝绸成为唐代各阶层都可穿着的服饰,但所用丝绸有等级之分。
(2)表现:市场销售的丝织品产地集中于江南;丝织品的远距离长途贸易兴盛。(任答一点即可)成因:江南经济的不断发展(江南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帮的兴起;白银货币化;交通运输的进步;各地与江南经贸联系的增强。(任答两点即可)
17.(1)政策:宋朝官府垄断;清以税管控(自行贸易)。
原因:
宋朝: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提升军事实力;降低成本节省开支;笼络控制吐蕃。
清朝: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实现对边疆地区有效控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或对蒙古、西藏的有效统治);
(2)影响:改善交通条件;促进贸易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改变生活习惯;丰富文化内涵;推动民族交融:带动边地发展(促进边地市镇兴起);维护边疆安定;利于国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