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斑羚飞渡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2 18:4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3张PPT。《斑羚飞渡》课前任务
1、标好自然段
2、读课文一遍
3、看课后读写斑羚飞渡沈石溪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介绍   斑羚,也称青羊、山羊。颌下无须,喉部有一块白斑。常栖于山顶之间,善跳跃。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爱的斑羚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斑羚飞渡带给人们的启示
3、人与动物将如何和谐共处。
生字、词 语 对峙  逞能 
湛蓝  缥缈 
斑斓  甜腻
娴熟 悲怆
迥然不同  参差不齐 
略胜一筹 眼花缭乱
秩序井然 进退维谷
磐石 骚动
山涧        炫目
蹿跳 戛洛山 斑羚   一尘不染zhìchěngzhànpiāo mi?olánnìxiánchuàngji?ngchóuliáocēn cīzhìwéipánsāojiànxuànjiálíng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请用最精练的语言把文章概括成四幅画面。
明确:课文讲述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族生存的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故事接力故事提纲:身陷绝境(1—4)准备飞渡(5—8)飞渡成功(9—15)走向彩虹(16—17)⑴ 从哪些文字描写可以看出这群斑羚已陷入绝境? 逼伤心崖6米 5米⑵ 文章怎样细致描绘这群陷入绝境的斑羚? 整体:个体:惊慌 蹿跳 骚动 老斑羚 母斑羚
镰刀头羊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赏析研讨斑羚飞渡 重点写试跳成功。 1、第九段详细描述了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勾划主要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准确传神。

明确:半大斑羚朝前( ),同时,老年斑羚也快速( ),到悬崖边缘,半大斑羚纵身一( ),朝山涧对面( )去,老年斑羚( )在后面,头一( ),也从悬崖上( ),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 )一下,在空中再度( ),下坠的身体也再度( ),轻巧地( )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 )山崖。飞奔起跑蹿跃出去跃紧跟钩跳猛蹬起跳升高落坠落准确传神的动词,细致生动描绘了斑羚试跳的整个过程。飞 渡 简 图伤


崖6 米 问题讨论1.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当发现陷入绝境时,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当一头母斑羚恍惚地走进的斑斓光带里,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并告诉大家,他已有了自救的办法,并组织实施;第三次,在老年和年轻斑羚两个队伍力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表示为了让更多年轻的斑羚获救,只能牺牲包括自己在内的正当盛年的斑羚,这既是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死亡队伍的命令。
镰刀头羊的形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它最后的悲壮献身,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镰刀头羊(三次叫声)临难从容有决断力富于智慧遇事镇静再见我的亲人2.作者怎样描写这七八十只斑羚飞渡的? 明确: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 (点面结合)3.文中几次写彩虹,有什么用?三次:一、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
二、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
三、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作用:  一、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
  二、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
  三、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4.在这个部分中为什么要加入“我”的描写?(“我吃了一惊”“一个我做梦都无法想象的镜头出现了”)对“我”的描写属于心理描写。作者就是通过心理来反衬斑羚自救举动的令人震撼。而人类在此种情景下却是常有临阵脱逃的表现,这才是使“我”震惊的原因。5.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6、“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句用了两个比喻的表达效果。 开始把下坠的老斑羚比作火箭的残壳。火箭的残壳是完成使命后的写照,写出了老斑羚悲惨的结局。
后来又把下坠的老斑羚比作断翅的鸟,鸟无翅膀则无法飞翔,毫无生还能力。第二个比喻更突出了老斑羚死的悲壮。7思考:从这群斑羚身上,我们看到什么样的精神?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
勇于牺牲 视死如归 临危不惧
8谈谈你对全文主题的理解。
主题探讨面对种群的灭绝,这群进退维谷的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它们的智慧、才能,胆识,特别是从容镇定,舍已为人的情操,可贵的整体精神,唱响了一曲悲壮的生命赞歌,放射灿烂无比的光彩。也令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让我们重新看待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谢 谢!在热带雨林里,一群猴子为了补充蛋白质而下树吃湿泥土。有一次,一条蟒蛇出现了,所有的猴子来不及上树了。可那些老猴子宁愿自己被蟒蛇咬死,也让年轻的猴子先上树。一个上高中学习的学生,他学习非常好,可却突然间失明了,什么也看不见了。他万分痛苦,因为大学不能要一个残疾的孩子。这时他的妈妈把眼睛的角膜移植给他,他又重新获得了光明,坐在大学的课堂上。可是他的妈妈却永远地失明了。有一群马在平原上玩耍,突然遇到了一群红狼,大家骚动起来,狼群一步一步地逼进了。突然,有几只马冲着狼群飞奔而去,吸引了狼的注意力。狼都向那几匹马冲去了。其它的马便得以生存了。一个猎人在打猎的时候,遇到了三只狐狸:狐狸爸爸、狐狸妈妈和它们的孩子。狐狸爸爸为了救妻子和幼子,竟不惜以头撞树,撞得面皮开裂,以嘴撕咬,将胸脯扯得皮开肉绽。但仍然没有奏效时,竟硬生生地咬断了自己的一条脚。猎人虽然能识破这种骗术,却无力抗拒这种伟大的爱,最终他放过了这家狐狸。一个老猎人,他打了60年的猎。一天早晨,猎人刚起床就发现了一只中年母袋鼠。猎人从身后刚举起了枪,本以为这只袋鼠要跑。可这只袋鼠却没有跑,而是跪在了这个猎人的面前,眼里含着泪,用乞求的眼光看着老猎人。可这个猎人还是打死了这只袋鼠。事后,他越想越不明白。于是,他剖开了袋鼠的肚子,看见里面有一个尚未成形的小袋鼠的胚胎。老猎人很受感动,从此以后不再打猎了。
体验与反思
1、在整个事件中,人充当什么角色?
2、在地球上人类和动物将如何和谐相处?人类应当怎样做,才能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和谐? 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动物世界拍摄者
金·沃尔哈特大胆质疑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
文章写的是“谁”的故事?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人们什么? “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动物所拥有
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
具有生物属性的人 类思考和借鉴。可以这样说
,我是为生命而写作。”
——沈石溪 人类面临灾难时如何选择
遗弃谁?
幼者 老者
弱者 强者
他人 自己 材料一
人类的“弃老”传统―― 日本有抛弃老人的传统。以前日本一些贫瘠的山村中,为了节约有限的口粮,60岁以上的老人,要被儿子背到深山里,放在那里让他自生自灭饿死,这就是日本所谓的“姥捨て”。 最近,在我国武当山周边发现了大量掩藏于灌木草丛之中可容一人大小的窑洞。它们是古时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的,称为“寄死窑”,一些关于寄死窑的传说,这里家喻户晓。据说,进窑的老人,家里只送三天饭就不管了。 材料二
一个海难场景――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我们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 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材料三
克拉玛依大火――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舞台大火,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孩子们及他们的老师在一个大礼堂里开会,不幸发生火灾,结果烧死的是孩子和深爱孩子的老师。各级领导捷足先登全部脱险。……在紧要关头,有人大叫一声“让领导同志先走”,而这些领导同志衮衮诸公还真的先走了,不知这些苟活到今天的人如果看了《泰坦尼克号》会作何想法。…… 这场震惊中外的克拉玛依大火,带走了288名中小学生和37名老师 。 文明与野蛮敬老护幼扶弱=“文明”的规则
弃老弃幼弃弱=“野蛮”的规则文明中仍然残余着“野蛮” 求生是人的一种本能。在生命与崇高之间,在生
存与文明之间 ,某些人选择前者,你可以迫于情势
和规则反对一个人顾自逃命,但是你不可以认为他
的死是应该的。面对死亡时,任何犹豫、慈悲、怜
悯、胆怯都是生命无比珍贵的体现,也是舍己救人
者之所以伟大的体现。所以,面临灾难时的任何一
种选择都应该被理解,至少应该被谅解。因为每个
人都有保全他自身生命的权利。

善的本质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恶的本质是:毁灭生命,损害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

――史怀泽 近些年来,“劣质奶粉”、“泔水油”、“病死
肉”、“毒火腿”等假冒伪劣食品却是你方唱罢我
登场,频频危及人们的生活甚至生命。其中包
括“南和毒油”、“阜城废皮革食品胶”“昌黎鸡肠
子油”、“埠阳劣质奶粉”、“全国苏丹红一号事件”
等等。去年4月,劣质奶粉在安徽阜阳造成13名
婴儿死亡、171人终身残疾的恶果。在湖南则发
现许多大头娃娃,都是劣质奶粉惹的大祸!
报告说,为期一个月的伊拉克战争(3月20日到4月20日) ,至少造成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数在9436至1.1317万人之间,受伤者计在4万人上下。而在战争主要战事期间,伊拉克士兵的死亡人数为4895至6370人之间。?? 报告说,战争给伊拉克民众带来了无法承受的生命之痛,但战争发动方也自食其果。驻伊拉克联军同期死亡952人,其中853人为美军士兵。而在布什总统2003年5月1日宣布伊拉克战争主要战事结束以后,又有694名美军士兵命丧伊拉克。?? ? 此外,50名至90名承包商和30名各国记者也在伊拉克遇难。
? 更为严重之处在于,联军在伊战中动用的贫铀类武器将给伊拉克民众造成健康隐患。五角大楼估计,美英联军在2003年3月开始的狂轰滥炸中使用了1100吨至2200吨含有有毒物质或放射性金属的武器。
真正罪恶的是制造“毁灭生命,损害生命,
阻碍生命”事件的人!如文中的猎手,劣质住
房的建造者,有毒大米的生产者,劣制奶粉的
销售者,战争的发起者……
愿有良知的人们,
珍视、善待每一个生命!作业:
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2、请以动物身份给人类写一封信。作 业假如你是一名猎人,你目睹了这一切惊心动魄的场面,你会怎么想?
假如你是那只头羊,你完成任务后,你有什么样的心情?
假如你是那只准备牺牲的老斑羚,你在飞渡前会想些什么?
假如你是一只已获救的小斑羚,你此时在想什么?
请以《假如……》为题写一段文字。
再见!有机会看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