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二年级上3.14加减混合(二)(课件+教案+学案+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数学二年级上3.14加减混合(二)(课件+教案+学案+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22 16:33:07

文档简介

《加减混合(二)》习题
基础过关
竖式计算 
33+38+29= 25+37+29= 36+25+17= 32+18+45=
95-46-27= 75-27-25= 81-35-17= 96-58-15=
二、综合训练
填空
1.笔算67-39时,个位7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作( ),与个位的7合起来是( ),用( )减9,再算十位上的( )减3。
2.65是由( )个十和( )个1组成。
三、拓展应用
1.周六上午,垂钓角的池子里有93条金鱼,到了下午,游人们从池子里钓走了77条金鱼,工作人员在下午静园时,又往池子里投放了69条金鱼供游人们星期天垂钓,这时池子里有多少条金鱼?
2. 小林今年9岁,妈妈比小林大25岁。3年后妈妈比小林大几岁?妈妈今年几岁?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33+38+29=100 25+37+29=91 36+25+17=78 32+18+45=95
95-46-27=22 75-27-25=23 81-35-17=29 96-58-15=23
二、综合训练
1.笔算67-39时,个位7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作(10 ),与个位的7合起来是(17 ),用(17 )减9,再算十位上的(5 )减3。
2.65是由(6 )个十和( 5)个1组成。
三、拓展应用
1. 93-77+69=85(条)
2. 25+9=34(岁)
答:妈妈今年34岁,三年后妈妈比小林大25岁
《加减混合(二)》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式题。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同学之间的交往、合作意识,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运算这类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加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合情感。
2.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喜爱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会计算加减混合算试题。
2. 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三、导学问题
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1. 同学们先做了40朵红花,又做了30朵黄花。一共做了多少朵花?他们送给幼儿园50朵,还剩多少朵花?
2. 怎样解答第一个问题?
红花朵数+黄花朵数=做的花朵总数
3. 解答第二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解答?
做的花朵总数-送掉的朵数=剩下的朵数
4. 仓库里原来有大米54包,运走18包。( ) ? 又运来12包,现在有多少包呢?
5. 根据前面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还剩多少包大米?
原来包数-运走包数=还剩多少包大米?
四、参考资料
数学科普:常识性谬误流传令人忧
在吴文俊主编的《中国数学史大学》第一卷中曾专门分析了各种数学图书中的错误出现以及流传的原因. 
书中指出“引用的资料一定要可靠,要做到可靠必须亲自过目每一项资料.不亲自查阅所引用的资料,往往要出问题,即使查阅了还要弄懂,引用时也不要断章取义……还有更糟的研究者,他们只是想当然地下了结论,根本没去找资料.例如前面提到的那个关于2500年前中国人验证过当a=2时费马定理的逆定理的例子,是由于引申在西方造成了错误,长期来互相引用,但是没有人去核实资料,以致到不久前仍在著作中出现.严敦杰早已指出了这个问题以及造成错误的根源,大约是由于文字的关系,在西方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最后这一段话还指出错误流传的主要原因:许多写作者在引用别人的东西时,没有去核实资料.这既有写作者态度不够严谨的因素,也与相关的资料查找困难有关.而信息不畅通也是一些错误得以继续流传的重要因素(胡作玄、谈祥柏等写作态度严谨的作者的疏漏恐怕更多要归因于后者吧).而问题的严重性更在于一些错误只要在一本科普书上出现,很快就能蔓延开来,造成星火燎原之势.尤其是当最初的错误出自于名家之手时,情况更是如此.如何能够避免这种以讹传讹的局面呢?一个念头进入我的心头:凭贵刊的影响力,如果能开辟一个小的版面,做《咬文嚼字》那样的工作,或许会有助于情况的转变吧! 
正是出于这一想法,有了这篇抛砖引玉之文.若能引起数学科普工作者的关注与讨论,从而有益于上述情况的转变,有益于数学科普事业的良性发展,那将是我真诚期望的.
《加减混合(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式题。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同学之间的交往、合作意识,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运算这类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加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合情感。
2.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喜爱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会计算加减混合算试题。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教学方法
教学本节课时,恰当运用自学、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用教师讲练的方法培养学生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式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电脑、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读出问题。

同学们先做了40朵红花,又做了30朵黄花。一共做了多少朵花?他们送给幼儿园50朵,还剩多少朵花?
二、学习新课
1.讨论:
(1)怎样解答第一个问题?
红花朵数+黄花朵数=做的花朵总数
40+30=70(朵)
(2)解答第二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解答?
做的花朵总数-送掉的朵数=剩下的朵数
70-50=20(朵)
(3)我们把上面两个式子合起来:
40+30-50=70(朵)
2.出示问题2
仓库里原来有大米54包,运走18包。( ) ? 又运来12包,现在有多少包呢?
讨论:
根据前面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还剩多少包大米?
原来包数-运走包数=还剩多少包大米?
原来包数-运走包数=( )
54-18=36(包)
讨论:
根据求出的结果和“又运来12包”这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
可以算出现在的大米数。
( )+又运来的包数=现在的包数
现在有多少包大米?
36+12=48(包)
把上面两个式子合起来:
54-18+12=48(包)
三、结论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今天学习的算式,无论是加在前还是减在前,都叫加减混合算式。它们的运算顺序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连加、连减是一样的,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先口头补上问题或缺少的条件,再解答。
(1)服装柜原来有60件上衣,卖出48件。( )?
又运来36件,现在有多少件上衣?
(2)工地上原有水泥36袋,又运来45袋,一共有多少袋?
( ),还剩多少袋?
(1)还剩多少件?
60-48=12(件)
现在有多少件上衣?
60-48+36=48(件)
(2)一共有多少袋?
36+45=81(袋)
又运走13袋,还剩多少袋?
81-13=68(袋)
2.车模小组原来有赛车56辆,送给二年级小朋友23辆,后来又做了17辆。现在有多少辆?
56-23+17=50(辆)
3.玩具交流站有30个福娃,送给一年级6个,给二年级12个。还剩下多少个?
30-6-12=12(个)
4. 阳光学校里的儿童画报。原来有45本,又买来18本,送给李村希望小学27本,还剩多少本?
五、作业布置
岸上有25人,水中有37人。有70个救生圈,每人1个,还多几个?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二)
现在有多少件上衣?
60-48+36=48(件)
现在有多少包大米?
54-18+12=48(包)

课件16张PPT。浙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第三单元同学们先做了40朵红花,又做了30朵黄花。一共做了多少朵花?他们送给幼儿园50朵,还剩多少朵花?导入新课讨论:
(1)怎样解答第一个问题?
红花朵数+黄花朵数=做的花朵总数
40+30=70(朵)新课学习(2)解答第二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解答?
做的花朵总数-送掉的朵数=剩下的朵数
70-50=20(朵)新课学习仓库里原来有大米54包,运走18包。 ?
又运来12包,现在有多少包呢?新课学习讨论:
(1)根据前面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原来包数-运走包数=( )新课学习讨论:
(2)根据求出的结果和“又运来12包”这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
( )+又运来的包数=现在的包数新课学习 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新课学习结论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今天学习的算式,无论是加在前还是减在前,
都叫加减混合算式。
它们的运算顺序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连加、
连减是一样的,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口头补上问题或缺少的条件,再解答。(1)服装柜原来有60件上衣,卖出48件。( )?
又运来36件,现在有多少件上衣? (2)工地上原有水泥36袋,又运来45袋,一共有多少袋?( ),还剩多少袋? 课堂练习车模小组原来有赛车56辆,送给二年级小朋友23辆,后来又做了17辆。现在有多少辆?
56-23+17=50(辆)课堂练习玩具交流站有30个福娃,送给一年级6个,给二年级12个。还剩下多少个?
30-6-12=12(个)课堂练习阳光学校里的儿童画报。原来有45本,又买来18本,送给李村希望小学27本,还剩多少本?课堂练习岸上有25人,水中有37人。有70个救生圈,每人1个,还多几个?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加减混合(二)
现在有多少件上衣?
60-48+36=48(件)
现在有多少包大米?
54-18+12=48(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