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2 11: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矗立(chù) 咀嚼(jué) 愠怒(yùn) 蓦地(mù)
B.蹊跷(qiāo) 祈祷(qǐ) 遨游(áo) 贫瘠 ( jí)
C.懵懂(m ng) 情不自禁(jīn) 绵亘(gèn) 女红(gōng)
D.风靡( m ) 玲珑(líng) 镂空(lòu) 红桧(guì)
2.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叙事。
B 你能说出作者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做书名吗?
C.“您如何看待这次中澳之战?”主教练佩兰说:“本场比赛结果反应了两个队的差距,但球员尽了全力。”
D.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B.由于马航飞机的失联事件,使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政治危机都不被人关注了。
C.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D.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D.小明在老师的点拨下终于写好了一篇作文,可谓是才思敏捷。
5.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 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通过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的反映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
B. 《苏州园林》 和 《都市精灵》不仅文体一样,而且主题一致,都强调了人要热爱自然,敬畏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C. 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之情。
D.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小小说《父母的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崇高的爱心。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化石已成为我们湛江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②海豆芽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的无脊椎动物
③又因为它的贝体呈长椭圆形,很像人的舌头,也有人叫它“舌形贝”
④资料显示,它是现今最古老的活化石,至今有几亿年的历史
⑤因为它上部的贝体像一颗黄豆,下部的肉茎宛若一根刚长出来的豆芽,所以俗称“海豆芽”
A.②④③⑤① B.②⑤③④① C.①②⑤③④ D.①②④⑤③
7.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游览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中,苏州可算是首qū 一指的。怪石嶙xún的狮子林,以亭台楼阁著称的拙政园,sǒng立在云雾中的灵岩山,青烟liáo绕的寒山寺……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一分,错漏添一字,该空不得分,共9分。)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⑥ , ,盖竹柏 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⑦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⑧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9.【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问题。(6分)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
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
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这段文字选自名著《 》 文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
此人在 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3分)
(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3分)
10.语文综合实践。(2分)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诗人李渔,在家乡浙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A)。”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B)。
材料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A B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1-12题。(5分)
【甲】钱塘湖春行 【乙】春题湖上
白居易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11.请描绘【甲】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示的画面。(2分)
【答】
12.【乙】诗中“碧毯线头抽早稻”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3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①诸少年皆次当行②。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注释】①同里:同乡。②皆次当行:都被编入从军队伍。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少习骑:________ ②长而益精:________
③念无与乐者:________ ④日光下彻:________
14、下列句中的“之”与“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中“之”的用法,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项为之强 B.齐之习辞者也
C.乃记之而去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5.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木兰这一形象的认识。(3分)
-------------------------------------------------------------------------------------------------------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0题。(14分)
①科学家一直认为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4万年前,早期人类才开始突破自身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但近年的考古发现,早在20万年前,人类的创造力便崭露头角了。不过,不是进化中突发,而是经过“细水长流”般的累积才得以出现的。
  ②长期以来,考古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认为,使用符号如语言是现代人认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但近来,研究人员开始在考古记录中寻找其他现代行为的来源。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威特沃特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兰德大学考古学家沃德利发掘西布度洞穴并进行了研究。其报告显示,西布度穴居人于7.7万年前便开始从木本植物中选择树叶制作寝具;树叶出自一种具有天然防虫效果的树,可以驱防那些目前携带致命疾病的蚊子。研究人员在南非其他地区发现,距今10万年至7.2万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的原始人能制作用于裁剪兽皮衣服的骨锥。这些用具和工具十分简陋,“但在一个仅由自然物质所组成的世界里,想象新事物及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便几乎成了魔法。”这是创造力起源的历史视角。
  ④虽然早期人类的创造力令人印象深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我们的远祖与现代人在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巨大差异。到底是怎样的原因使我们这一种群从远祖之中脱颖而出呢?这是探究创造力起源的另一维度。
  ⑤物竞天择促使人类形成更大的脑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脑容量而言,更新期灵长类动物的平均脑容量是450cm3,与黑猩猩相仿;160万年前的直立人约930cm3;而10万年前的现代人为1330cm3。在这样的脑容量下,估计有千亿神经元在处理信息,在约长1.65万千米的有髓神经纤维中传递,穿过1.5×1014个突触。
  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体质人类学家赛门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费瑞通过检测现代人、黑猩猩的前额皮质发现,其中有几个主要分区在人科进化过程中经历过重新改组。如现代人的额及前额叶皮层(负责实施计划与组织感觉输入的部分)在容积上几乎是黑猩猩的两倍。并且,此区域神经元间的水平空间增大约50%,给了轴突和树突更多空间。“这意味着大脑能有更复杂深远的联结,可以处理神经元间更为错综复杂的交流。”
  ⑦认知科学家嘉宝认为,当代那些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创造力的人群,都是优秀的幻想者,总会通过以往的某个记忆或想法自然地联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联想有助于触类旁通,并导致创新思维的突破。且更大容量的大脑意味着更优秀的自然联想力;拥有数十亿并且空间宽阔的神经元的前额叶皮层可以处理更多刺激,有更多神经元可以参与特殊片段的处理,拥有更细致的记忆,探索更多潜在刺激间的联接。目前,嘉宝正通过计算机模拟大脑是如何在分析与联想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最终帮助人类走出认知萌发期,学会从新角度看待事物,从而让大脑产生创造力。“仅仅拥有更多神经元是不够的”,“人必须将大脑灰质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⑧大约在10万年前左右,我们祖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维就已经犹如一个干燥的火绒盒,等待着合适的社会环境将其点燃。苏黎世大学的克里斯托夫发现,在一个行军蚁窝旁,一只雌猩猩拾起一根细枝,将其一端插入松软的土中,挡住巢穴入口,等待兵蚁出来。当蚁群爬满细枝10厘米长度时,她便将细枝拔出,熟练地将上面的蚂蚁吃掉。黑猩猩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不能将知识上升为先进科技,也不会在使用工具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如制作新的工具。而现代人每天都在汲取他人的思想、经验,并加入自己的创新,直到获得一个全新、复杂的事物。比如说,没有一个人能掌握便携式电脑中所有的复杂科技,这些科技成果来自好几代发明者的才思积累。人类学家将这种技术的积累称为“文化棘轮效应”。它首先要求人们将知识代代相传,直到有人能想到改进方法。伦敦动物行为学家刘易斯 迪安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有创造力而黑猩猩却没有:拥有认知能力,故我们的祖先能轻而易举地将知识传递给别人。
  ⑨不止如此,伦敦大学进化遗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学家马克 托马斯,从4万年前生活于欧洲的晚期智人达到创新高峰这个事实得出结论,采猎群体的规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大群体内,越是经常与他人接触的人,越有可能学到新发明。伦敦大学考古学家考沃德研究2012年考古发现,认为由于大约7.1万年前南非由人口密度增长而带来了技术复兴,并得出结论“像病毒一样,文化创新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加以推动”。这是创造力产生更为重要的原因。
  17.本文从哪几个角度阐述了人类创造力的起源问题?(3分)
 
  18. ⑥⑦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19.简要概括“文化棘轮效应”产生的条件。(2分)
   20.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四)阅读《逼来的春天》,完成21-25题。 (18分)
逼来的春天
冯骥才
那时,大地依然一派毫无松动的严冬景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坚硬,树枝全抽搐着,害病似的打着冷战;雀儿们晒太阳时,羽毛乍开好像绒球,紧挤一起,彼此借着体温。你呢,面颊和耳朵边儿像要冻裂那样的疼痛……然而,你那冻得通红的鼻尖,迎着冷冽的风,却忽然闻到了春天的气味!
春天最先是闻到的。
可是,当你用力再去吸吮这空气时,这气味竟又没了!你准会怀疑它不过是瞬间的错觉罢了。春天还被远远隔绝在地平线之外吧。
但最先来到人间的春意,总是被雄踞大地的严冬所拒绝、所稀释、所泯灭。正因为这样,每逢这春之将至的日子,人们总会格外的兴奋、敏感和好奇。
如果你有这样的机会多好 天天来到这小湖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就能亲眼看到冬天究竟怎样退去,春天怎样到来,大自然究竟怎样完成这一年一度起死回生的最奇妙和最伟大的过渡。
但开始时,每瞧它一眼,都会换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绝望。这小湖干脆就是整整一块巨大无比的冰,牢牢实实,坚不可摧;它一直冻到湖底了吧 鱼儿全死了吧 灰白色的冰面在阳光反射里光芒刺目;小鸟从不敢在这寒气逼人的冰面上站一站。
然而,一天,一大片冰面竟像沉船那样陷落下去,刚刚从裂开的冰洞里露出的湖水,漆黑又明亮,使你想起一双因为爱你而无限深邃又默默的眼睛。
这坍塌的冰洞是个奇迹,尽管寒潮来临,水面重新结冰,但在白日阳光的照耀下又很快地融化和洞开。冬的伤口再也难以愈合。
冬天与春天的界限是冰的瓦解。
冰的坍塌不是冬的风景,而是隐形的春所创造的第一幅壮丽的图画。
随后湖面中间闪现一条长长的裂痕,不等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认它的原因和走向,居然又发现几条粗壮的裂痕从斜刺里交叉过来。跟着,另一处湖面,冰层又坍塌下去。一个、两个、三个……某一天,你来到湖边,会止不住出声地惊叫起来,巨冰已经裂开!黑黑的湖水像打开两扇沉重的大门,把一分为二的巨冰推向两旁,终于袒露出自己阔大、光滑而迷人的胸膛……
那些在冰层下憋闷了长长一冬的大鱼,它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而激情难耐,猛地蹦出水面,在阳光下银光闪烁打个“挺儿”,“哗啦”落入水中。你会深深感到,春天不是由远方来到眼前,不是由天外来到人间。它原是深藏在万物的生命之中的,它是从生命深处爆发出来的,它是生的欲望、生的能源与生的激情。它永远是死亡的背面。唯此,春天才是不可遏制的。它把酷烈的严冬作为自己的序曲,不管这序曲多么漫长。
追逐着凛冽的朔风的尾巴,总是明媚的春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封闭大地的白雪下边是什么 你挥动扫帚,扫去白雪,一准是连天的醉人的绿意……你眼前终于出现这般景象:宽展的湖面上到处浮动着大大小小的冰块。这些冬的残骸被解脱出来的湖水戏弄着,今儿推到湖这边儿,明日又推到湖那边儿。早来的候鸟常常一群群落在浮冰上,像乘载游船,欣赏着日渐稀薄的冬意。这些浮冰不会马上消失,有时还会和一场春寒冻结一起,霸道地凌驾湖上,重温昔日威严的梦。然而,春天的湖水既自信又有耐性,有信心才有耐性。
它在这浮冰四周,扬起小小的浪头,好似许许多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和而透明的小舌头,去舔弄着这些渐软渐松渐小的冰块……最后,整个湖中只剩下一块肥皂大小的冰片了,湖水反而不急于吞没它,而是把它托举在浪波之上,摇摇晃晃,一起一伏,展示着严冬最终的悲哀、无助和无可奈何……终于,它消失了。冬,顿时也消失于天地间。这时你会发现,湖水并不黝黑,而是湛蓝湛蓝。它和天空有着一样的颜色。
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
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番风景。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大自然囚禁了整整一冬的生命,要重新开始新的一轮竞争了。而它们,这些碧绿的针尖一般的苇芽,不仅叫你看到了崭新的生命,还叫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锐气、坚韧、迫切,还有生命和春的必然。 (有改动)
21.“天天来到这小湖边,你就能亲眼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冬天究竟怎样退去,春天怎样到来”,作者的笔下,冬天是怎样退去,春天是怎样到来的呢 按照提示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坚不可摧→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回大地
22.“它把酷烈的严冬作为自己的序曲,不管这序曲多么漫长。”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者在文中“春天的湖水既自信又有耐性,有信心才有耐性。”请说说“耐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如何描写春天的景象?作用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作者说,春天是逼来的。什么力量把春天逼来的呢?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3分)
26.请以“ 咀嚼生活的真味”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八年级语文答题纸  
(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运用(36分)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7.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一分,错漏添一字,该空不得分,共9分。)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⑥ , ,盖竹柏 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⑦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⑧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9.【名著阅读】(6分)
(1) (1分) , (2分)
(2)
(3分)
10.A B (2分)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11—12题(5分)
11. (2分)
12.
(3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
1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习 ( ) 益( ) 念( ) 下( )
14. (3分)
15.翻译句子(6分)
(1)
(2)
(3)
16.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7—20题。(12分)
17.(3分)
18. (4分)
19.(2分)
20..(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阅读《逼来的春天》,完成第21—25题。(18分)
21.坚不可摧→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回大地(4分)
22.(2分)

23.(4分)
24.(4分)
25.(4分)
三、作文(60+3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 B6.B
7. 屈 峋 耸 缭
8.略
9.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朱赫来
(2)神父对他态度蛮横,经常体罚侮辱他,最后因他往面包团里撒烟末而被神父无情的从学校开除。
10.A 且停亭 B 且停停
11、示例:远处近处不时传来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12、运用了比喻手法。(1分)用绿色地毯来比喻初生的早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西湖春光的秀丽清新(1分)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1分)
13.熟悉 更加 想到 ④向下
14.B
15. (1)辗转征战共十二年,屡次建有奇功。(2) 略(3)略
16.孝顺,勇敢,爱家爱国(答出一点即可,需结合文章分析)
17. ①久远的历史(或历史学角度);②人脑的进化(或生物学角度);③知识的传承(或社会学角度)
18.不能。第⑥段说明现代人大脑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区在进化上的生理特点,第⑦段阐述这种大脑的思维功能,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条件,两者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不能调换。
19.①拥有认知能力,将知识代代相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加入自己的创新;②经常与他人接触沟通,有特定社会环境的推动(或群体的规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
20.示例一:如第⑤段说明人类脑量的变化时,运用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类在进化过程 中形成 了更大的脑,令人信服。
示例二:如第⑥段说明人类大脑主要分区在经历重新改组时,以现代人和黑猩猩为例,燕进行比较,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现代人进化的生理特点。
21冰面陷落;出现裂痕;巨冰裂开;冰片沉浮(意近即可)
22、春天历经了酷烈的冬天,怀抱希望,长久坚持,春天的到来是必然的。
23、(1)湖水的耐性来源于对春天高度信任。
(2)春天伊始,湖水用他的温和,戏弄、舔弄、托举那些不愿退出湖面的残冰。
24、写法:先写春天来时给人的总体感受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写,接着从泥土、树枝、小鸟、云、湖水、苇芽这几个方面去描写它们的变化是分写;先从整体去写是面的展开,后分写是点的展现。在具体分写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是比喻,“树枝再不抽搐,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梢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招呼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是拟人。
作用:结尾描写春天的景象和开头写冬天的景象形成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只有保持锐气、坚韧、迫切的生命才会有春天的主旨。
25、在这里“逼来”可以理解为“步步逼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作者在文中描写的是冬春之交的景象,“逼来的春天”形象地写出了早春时节大自然所蕴含的勃勃生机,也表现出作者希望春天早日到来的迫切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作文(60+3分)(参照中考作文阅卷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