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 课件(11)

文档属性

名称 春夜喜雨 课件(11)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15.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2 10:26:54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 , 诗人。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 。也因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因而世人又称他为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他亦被称为 。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子美
杜少陵
杜工部
“诗圣”
唐代
现实主义
整体把握诗歌: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上元二年春,759年)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时所写。
请问:题目《春夜喜雨》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喜”字,“喜”是作者的一种内心感情。
因雨而喜。
因何而喜呢?
写作背景和思想基础:
(1) 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反映饱经战患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
(2) 中国自古以农兴国,每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无不对各个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予密切注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收成的歉与丰,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这首诗也显示出他的这种深湛淳朴的思想感情。
作者获得安宁,又看到喜人的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宁,百姓的丰收,怎能不喜?
诵读诗文:
好 雨 知 时 节 , 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 , 润 物 细 无 声
野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
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诗文赏析:
乃:于是,就;
发生:指春雨催动植物萌发生长;
思考: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体评价
“好”,一个”好”字既是作者对春雨的赞誉,也流露出作者欣喜的心情.
一个”知”字说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随 风 潜 入 夜 , 润 物 细 无 声
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雨的可喜,诗人用”潜”字写春雨静静飘洒的情景;用”细”字写出春雨轻柔润物的情景;形象的写出春雨随着和风在夜间悄然而来,无声的滋润万物的自然景象.
野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
从视角的角度写春雨中的夜色.描绘出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
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
借助想象描绘雨后的春色,创造出一个清新绚丽美妙的新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好雨由衷的赞美,诗人心中则更是喜不胜喜.
晓:早晨;
重:花朵饱含雨水古曰”重”
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喜”字统摄全篇,表现作者因雨下得及时而喜悦的心情.赞美了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练习:
1. 这首诗布局是严谨的,从顺序上说,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
它从夜晚写到晓,从物写到花,又从听觉写到视觉,从实景写到虚景,步步移动,层层深入。
2. 情景交融,构成诗歌的意境,情与景,也是构成诗歌两个要素,《春夜喜雨》通篇写景,是否就没有写情?
不是,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写景,是情中之景,而情,又是景中之情,全诗情景交融,不着痕迹,才使得诗歌本身含蓄蕴藉,使人读之,悠然神往。也使得诗歌耐人寻味。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搜集积累有关描写春雨得诗句,并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