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配套教学设计(8)

文档属性

名称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配套教学设计(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2 10:36:45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体会其情感。2、通过不同角度比较诗歌的异同点。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首诗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能把作者的情感。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更深一步了解古诗这种文学体裁。
3重点难点
通过不同角度比较诗歌的异同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预设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无穷的魅力。春的美是无穷的,在诗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今天我们就一同学习韩愈的这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活动2【活动】互动朗读
1.学生自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请两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本诗3.老师朗读4.听范读录音
活动3【讲授】韩愈知多少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
活动4【活动】焦点感知
学生根据初步感知,提出小面几个问题,然后大家分组讨论。
1、让韩愈钟情的是春天的什么景色?
2、如此草色在蒙蒙细雨中的出现就已经很美,然而作者并没有就此止笔,下面两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对这种远有近无的春色进行了强调?
活动5【讲授】答疑解惑
问题明确:1、草色遥看近却无
2、对比,把初春草色的远有近无的特点和烟柳满皇都的晚春进行了对比,强调自己对早春春色的情有独钟。
活动6【练习】名句显魅力
1、本诗的名句是那一句?为什么这句诗成为千古名句?与朱自清《春》中的“春草”进行对比思考。
明确:名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写春草往往在颜色上做文章,要么着意于绿,要么着意于枯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本诗却发现了草的另一种美——绿与不绿之间:远有近无。这一发现对于别人是陌生的,但细想也是大家常见却被忽略的。
活动7【讲授】主题透视
诗人观察细致, 表达新巧,语言自然 ,感情纯真,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对早春发出由衷的赞美,后两句的抒情,将诗向更高的境界推进了一步。
活动8【测试】当堂练习
按照《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学习思路,采用比较思维的方法自学《钱塘湖春行》
活动9【活动】思路点拨
1、学生自读《钱塘湖春行》2、两位同学朗读,学生互评,交流心得。
3、查资料了解作者,交流收获。
4、自疑自探,合作学习
5、赏析名句
活动10【作业】智慧抒写苑
同学们,你发现我们身边的春的独特之处了吗?请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生活中春的常见却易被忽略之处。(二至四句即可)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