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 配套教学设计(3)

文档属性

名称 初春 配套教学设计(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2 10:37:4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意。2。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绘。3。让同学们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爱动,有利于本课学习。
3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诗中遣词造句的妙处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表现诗歌,并会运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题目解说:“初春”指早春,作者选取了早春时的“新芽”,“新叶”,“蝌蚪”等自然景象来描写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二。作者简介:王宜振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儿童诗人,他是继柯岩,金波等诗人之后中国当代儿童诗的第三座艺术高峰,被儿童文学界誉为“西北的笛王”和“儿童诗的重镇”。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这首诗。
展示读诗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把握感情
4﹒展开联想
5﹒读出意境
6﹒语速、语气、语调、重音要恰当
方式: 齐读 个人自荐读 加点评
四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1,作者在诗中所关注的春天的景物有哪些?
2,找出你最欣赏的词语、句子或者写法,并说说理由。
3,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春天?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五、图片欣赏:
六、拓展延伸:
以﹙小河、小草、小鸟、小树、春风……﹚为对象,写上几句赞美春天的语句。
七小结:1.主题:这首诗是描写初春的,作者以儿童的眼光观察春天,描绘春天,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并告诫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八. 再读这首诗,再次走进早春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