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时强化(含解析)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时强化(含解析)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3 11: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选择题
1.1965年苏联对利润分配进行了改革。改革前,企业利润上缴国家部分占71%,29%留归企业自己。改革后上缴国家预算的比重减少到60%左右,其余部分归企业。这一变化(   )
A.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
B.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一定程度调动了企业积极性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1980—1988年,美国进行的“苏联访谈项目”在符合标准的苏联移民中,访谈了3 738人,有超过2%的受访者表示来自私营经济,其平均收入是公有制经济活动的7.5倍之多。这一访谈(   )
A.说明苏联经济改革充满活力
B.表明苏联社会不平等有所加剧
C.证实了苏联与美国区别加大
D.弱化了美国对苏联的冷战战略
3.有史学家称,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这是因为这两场改革(   )
A.都将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B.未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
C.都由于各种问题虎头蛇尾
D.都未彻底否定斯大林个人
4.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名为“新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改革恢复了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并提倡物质刺激。这些举措(   )
A.延续以往改革的基本政策
B.从根本上冲击了斯大林体制
C.受到了美国“新经济”的影响
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短期增长
5.苏联的原油产量从1973年的每天800万桶增加到1980年的每天1 100万桶,从而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领导者。20世纪70年代,苏联从出售石油和天然气中得到的硬通货收入增长达2 250%。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苏联抓住国际机遇努力发展壮大自己
B.苏联通过资源出口换取工业化所需的资金
C.西方经济迅速发展急需石油和天然气
D.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开始融入国际体系
6.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多次抛售黄金换取外汇,用以采购粮食。自1975年到1988年,苏联的粮食进口量从1 590万吨增长到3 900万吨,为此不得不大规模向西方国家举债。这表明,苏联(   )
A.深受西方封锁政策影响 B.经济体制弊端积重难返
C.融入世界市场过程艰辛 D.优先保障民众日常生活
7.下图是赵正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   )
A.反映出过渡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来
C.体现了土地改革时期农村风貌
D.反映农民拥护农业生产合作化
8.1980年12月2日,陈云曾说: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就是说,搞活经济、市场调节,这些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而不能脱离计划的宏观指导。由此可知,陈云当时(   )
A.“左”倾错误较为严重
B.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有所突破
C.深受“两个凡是”影响
D.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为挽救面临危机的苏联经济,都进行了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  )
A.对工业结构未能合理调整
B.未能打破长期僵化的苏联模式
C.没有改变农民被掠夺的局面
D.企业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扩大
10.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  )
A.两极格局已经形成 B.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不结盟运动兴起 D.东欧剧变
11.从20世纪60年代起,苏联经济增长速度递减趋势已十分明显。下面为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产出每单位国民收入需投入的资源统计图(美国为100)。由此可知,苏联(  )
A.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美国
B.国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C.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弊端显露
D.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陷入停滞
12.一名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走过一个广场,都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很多地方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根据历史知识判断,这名旅行者的原国籍可能是(  )
A.民主德国 B.古巴
C.朝鲜 D.越南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闻一在《凯歌悲壮》一书中这样评述到:“苏联的出现和兴起是凯歌式的,无论对于过去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它的凯歌总是值得颂扬的;而苏联的没落和解体是悲壮的,其悲壮就在于它败于不该败、亡于不该亡”,全书共分五章阐述了苏联(俄)的经济政策。
目录
第一章 凯歌年代(1918—1920年底)
第二章 “退却”年代(1921—1926年)
第三章 剥夺年代(1928—1941年)
……
第五章 战后年代(1953—1964年)
结合所学知识,对目录中任意两章所反映的经济政策进行评述。(要求:明确写出每章经济政策名称;列举相关内容,并从目的和影响两方面进行评述)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选择题
1.1965年苏联对利润分配进行了改革。改革前,企业利润上缴国家部分占71%,29%留归企业自己。改革后上缴国家预算的比重减少到60%左右,其余部分归企业。这一变化(   )
A.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
B.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一定程度调动了企业积极性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解析] 苏联利润分配制度改革之后,企业上缴国家预算的比例下降,这样有助于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C项正确;改革后苏联并未恢复国家资本主义,排除A项;1965年的苏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排除B项;企业利润改革依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的改革,并未承认市场的作用,排除D项。
2.1980—1988年,美国进行的“苏联访谈项目”在符合标准的苏联移民中,访谈了3 738人,有超过2%的受访者表示来自私营经济,其平均收入是公有制经济活动的7.5倍之多。这一访谈(   )
A.说明苏联经济改革充满活力
B.表明苏联社会不平等有所加剧
C.证实了苏联与美国区别加大
D.弱化了美国对苏联的冷战战略
[解析] 材料表明苏联国内参与私营经济活动与公有制经济活动的人员收入差异甚大,故选B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均失败,苏联的问题积重难返,排除A项;该访谈是就苏联国内状况的调查,并未对比美国的状况,排除C项;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苏联的冷战加剧,排除D项。
3.有史学家称,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这是因为这两场改革(   )
A.都将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B.未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
C.都由于各种问题虎头蛇尾
D.都未彻底否定斯大林个人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推行“新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但是后期过分追求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成效甚微的情况下骤然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由此可知,两次改革都没有正确面对和克服各种问题,改革虎头蛇尾,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4.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名为“新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改革恢复了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并提倡物质刺激。这些举措(   )
A.延续以往改革的基本政策
B.从根本上冲击了斯大林体制
C.受到了美国“新经济”的影响
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短期增长
[解析] 勃列日涅夫恢复了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并提倡物质刺激,这有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但同时也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管控,因此其只能在短时间内推动国民经济增长,D项正确;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与赫鲁晓夫的改革思路和领域不同,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微调,排除B项;美国的“新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C项。
5.苏联的原油产量从1973年的每天800万桶增加到1980年的每天1 100万桶,从而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领导者。20世纪70年代,苏联从出售石油和天然气中得到的硬通货收入增长达2 250%。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苏联抓住国际机遇努力发展壮大自己
B.苏联通过资源出口换取工业化所需的资金
C.西方经济迅速发展急需石油和天然气
D.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开始融入国际体系
[解析] 从材料看到,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是利用了石油危机的国际机遇,通过输出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发展壮大自己,A项正确;B项“工业化”说法不符合史实,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B项说法错误;C项“迅速发展”的说法不符合西方国家经济“滞胀”的史实,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6.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多次抛售黄金换取外汇,用以采购粮食。自1975年到1988年,苏联的粮食进口量从1 590万吨增长到3 900万吨,为此不得不大规模向西方国家举债。这表明,苏联(   )
A.深受西方封锁政策影响 B.经济体制弊端积重难返
C.融入世界市场过程艰辛 D.优先保障民众日常生活
[解析] 根据“苏联多次抛售黄金换取外汇,用以采购粮食。自1975年到1988年,苏联的粮食进口量从1 590万吨增长到3 900万吨”可得出苏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主要是受到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影响,B项正确;从贷款来看,西方并没有封锁苏联,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融入世界,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7.下图是赵正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   )
A.反映出过渡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来
C.体现了土地改革时期农村风貌
D.反映农民拥护农业生产合作化
[解析] 根据《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的主题及时间可得出,集体化指的是对农业的三大改造中的生产合作化道路,故D项正确;材料与工业化无关,排除A项;此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排除B项;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排除C项。
8.1980年12月2日,陈云曾说: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就是说,搞活经济、市场调节,这些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而不能脱离计划的宏观指导。由此可知,陈云当时(   )
A.“左”倾错误较为严重
B.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有所突破
C.深受“两个凡是”影响
D.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陈云认为经济的发展要有计划的指导,这意味着计划更多的是指导而非指令,说明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有所突破,B项正确;陈云的主张是对“左”倾错误的突破,排除A、C两项;1980年并未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9.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为挽救面临危机的苏联经济,都进行了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  )
A.对工业结构未能合理调整
B.未能打破长期僵化的苏联模式
C.没有改变农民被掠夺的局面
D.企业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扩大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因未能打破长期僵化的苏联模式而失败,故选B项。
10.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  )
A.两极格局已经形成 B.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不结盟运动兴起 D.东欧剧变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89年”“1990年10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故D项正确;两极格局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故A项错误;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仍然是一种趋势,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故C项错误。
11.从20世纪60年代起,苏联经济增长速度递减趋势已十分明显。下面为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产出每单位国民收入需投入的资源统计图(美国为100)。由此可知,苏联(  )
A.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美国
B.国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C.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弊端显露
D.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陷入停滞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产出每单位国民收入需投入的资源都比美国多,有的甚至达到美国的2倍,这说明苏联依靠资源投入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量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弊端显露,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比较美苏两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资源消耗量,无法得出苏联国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陷入停滞,排除D项。
12.一名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走过一个广场,都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很多地方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根据历史知识判断,这名旅行者的原国籍可能是(  )
A.民主德国 B.古巴
C.朝鲜 D.越南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旅行者小时候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可推测该国以前是社会主义国家,后来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根据“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可推测与欧盟推行欧元有关,据此分析,只有民主德国符合这些条件,民主德国以前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在20世纪末的东欧剧变中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后来又成为欧盟成员国,故A项正确;古巴、朝鲜、越南至今仍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三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闻一在《凯歌悲壮》一书中这样评述到:“苏联的出现和兴起是凯歌式的,无论对于过去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它的凯歌总是值得颂扬的;而苏联的没落和解体是悲壮的,其悲壮就在于它败于不该败、亡于不该亡”,全书共分五章阐述了苏联(俄)的经济政策。
目录
第一章 凯歌年代(1918—1920年底)
第二章 “退却”年代(1921—1926年)
第三章 剥夺年代(1928—1941年)
……
第五章 战后年代(1953—1964年)
结合所学知识,对目录中任意两章所反映的经济政策进行评述。(要求:明确写出每章经济政策名称;列举相关内容,并从目的和影响两方面进行评述)
[答案] 示例:第一章凯歌年代(1918—1920年底)。
1918年夏,国内战争开始,为了把有限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胜利,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余粮收集制。余粮收集制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但也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第二章“退却”年代(1921—1926年)。为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经济政治危机,苏俄政府推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并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有制存在,并引入外国资本,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第三章剥夺年代(1928—1941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基于对国内、国际环境的判断,建成苏联模式,在20年代末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迅速实现工业化并为二战胜利奠定坚实基础,但同时弊端明显,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可持续发展,成为苏联最终解体的根本原因。
第五章战后年代(1953—1964年)。二战后,苏联模式弊端逐渐显露,赫鲁晓夫试图改革旧体制。主要内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了农业发展,但是没能根本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仍然严重失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