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时强化(含答案)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时强化(含答案)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3 12:0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明后期,传教士利玛窦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其创立的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名词一直沿用至今。这表明(   )
A.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
B.基督教主动融入中国社会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D.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产生
2.下图为明清时期的《养正图解》书影。“养正”是明清最初级教育——蒙学的基本价值。所谓“蒙以养正”,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   )
A.全面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 B.标志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
C.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 D.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3.下图是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与淘宝独家联合打造的首款官方“团圆春碗”,寓意着中华儿女心连心,天涯海角若比邻,春节团圆一家亲。“团圆春碗”的寓意主要反映了(   )
A.儒家“家国同构”思想的影响
B.宗法观念成为春晚的指导思想
C.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
D.古代精湛的瓷器制作工艺水平
4.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   )
A.打破了儒学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B.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
C.形成了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
D.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
5.战国末期,荀子曾将当时的各种学说一一驳斥,认为战国混乱的原因之一是“百家异说”,要社会安定就要做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荀子的主张(   )
A.意在突出儒家的地位 B.奠定了法家的思想基础
C.顺应政治发展的潮流 D.结束了社会动荡的局面
6.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该观点得到了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赞同,他说:“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由此可以看出(   )
A.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特征
B.尊老爱幼是人类文化核心价值追求
C.法国文化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D.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
7.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中指出:“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就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作者旨在说明(   )
A.周公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集大成者
B.中国文明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
C.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内容不断变化
D.礼乐文明是三代文化漫长演进的产物
8.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   )
A.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
C.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D.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
9.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这种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
A.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B.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C.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
D.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1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它(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翻译了98种西洋著作,其中47种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书籍,45种为军事和技术一类的书籍。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
A.阅读自然科学著作蔚然成风
B.形成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潮流
C.开始接纳从西方传入的文化
D.已彻底改变军事技术落后局面
11.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
A.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
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
12.儒家民本思想强调“民为邦本”,树立君主权威,托命于君主,从而形成“重民尊君”的基本框架。但到了明末清初,民本思想发展为“重民限君”的基本模式。这表明(  )
A.实质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B.民主启蒙思想的形成
C.活跃的儒家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
D.对君主制进行了否定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学者王增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佛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并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学主导、与佛道等诸家学说“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呈现出“顺时而生”“与时迁移”的长久生命力,体现出“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
这些论述精准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起与嬗变、合流与内化、变革与转型,释放出发掘传统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信号,展示出为中华文明崛起而奋斗的历史担当和自觉境界。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包容态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践向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等方面选取任意信息谈谈你的看法并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层次分明)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明后期,传教士利玛窦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其创立的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名词一直沿用至今。这表明(   )
A.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
B.基督教主动融入中国社会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D.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产生
[解析] 根据“利玛窦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可以看出,随着“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 ,中国传统科技借鉴了西方的内容,给中国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基督教的影响,排除B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下图为明清时期的《养正图解》书影。“养正”是明清最初级教育——蒙学的基本价值。所谓“蒙以养正”,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   )
A.全面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 B.标志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
C.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 D.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解析] 根据材料“蒙学的基本价值”“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等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重视人的先天根基,通过启蒙教育实现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是启蒙教育,而不是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的蒙学通过启蒙教育实现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无法得出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的结论,B项错误;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有利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不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D项错误。
3.下图是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与淘宝独家联合打造的首款官方“团圆春碗”,寓意着中华儿女心连心,天涯海角若比邻,春节团圆一家亲。“团圆春碗”的寓意主要反映了(   )
A.儒家“家国同构”思想的影响
B.宗法观念成为春晚的指导思想
C.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
D.古代精湛的瓷器制作工艺水平
[解析] 根据“寓意着中华儿女心连心,天涯海角若比邻,春节团圆一家亲”可知反映了中华民族儿女之间的民族认同,故C项符合题意;“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B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这个碗是现代工艺制造的,不能反映古代的瓷器制作工艺,排除D项。
4.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   )
A.打破了儒学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B.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
C.形成了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
D.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
[解析] 东晋时期,僧尼与帝王、权臣的交往增多,甚至有名门大族成员出家为僧,说明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D项正确;东晋时期儒学依然占据正统地位,A项错误;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不能说明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B项错误;“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
5.战国末期,荀子曾将当时的各种学说一一驳斥,认为战国混乱的原因之一是“百家异说”,要社会安定就要做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荀子的主张(   )
A.意在突出儒家的地位 B.奠定了法家的思想基础
C.顺应政治发展的潮流 D.结束了社会动荡的局面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荀子认为社会混乱的根源在于思想不统一,主张强化思想控制,这顺应了当时政治统一的潮流,C项正确;荀子吸收法家主张,强调思想统一,A项排除;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是在秦朝统一六国后,排除。
6.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该观点得到了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赞同,他说:“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由此可以看出(   )
A.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特征
B.尊老爱幼是人类文化核心价值追求
C.法国文化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D.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
[解析] 孟子关于老人的观点得到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认可,说明尊老敬老是人类共同的意识,也说明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D项正确;题干强调文化的相通性而非差异性,排除A项;B项中的“核心价值追求”无法证实,排除;C项与题无关,排除。
7.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中指出:“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就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作者旨在说明(   )
A.周公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集大成者
B.中国文明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
C.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内容不断变化
D.礼乐文明是三代文化漫长演进的产物
[解析] 材料“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体现了周公“制礼作乐”对儒家的影响,“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就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体现了儒家对周礼的传承与发展,说明中国文明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B项正确;题干并未强调周公在古代历史上的地位,而且周公更主要的是开创而非“集大成”,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礼乐文明的传承,并未体现出核心内容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夏商周三代文化的传承发展,排除D项。
8.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   )
A.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
C.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D.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
[解析] 伏尔泰对中国文明史采取了肯定态度,并且对欧洲的文明进行了批判,说明中国的文化传播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故选D项;伏尔泰肯定中国文明史不代表中国的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排除A项;伏尔泰时期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改革在此之前已经兴起,排除B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交融,排除C项。
9.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这种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
A.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B.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C.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
D.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解析】根据材料“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可知,祭祀天、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尊奉君、亲、师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以人为本,故C项正确。
1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它(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翻译了98种西洋著作,其中47种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书籍,45种为军事和技术一类的书籍。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
A.阅读自然科学著作蔚然成风
B.形成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潮流
C.开始接纳从西方传入的文化
D.已彻底改变军事技术落后局面
【解析】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翻译了关于自然科学、军事、技术的大量西洋书籍,说明当时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故B项正确;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不仅翻译自然科学书籍,还有军事和技术类书籍,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学习西方文化,江南制造总局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建的,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1.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
A.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
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大量书籍传入朝鲜,这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故A项正确。
12.儒家民本思想强调“民为邦本”,树立君主权威,托命于君主,从而形成“重民尊君”的基本框架。但到了明末清初,民本思想发展为“重民限君”的基本模式。这表明(  )
A.实质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B.民主启蒙思想的形成
C.活跃的儒家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
D.对君主制进行了否定
【解析】根据材料“明末清初,民本思想发展为‘重民限君’的基本模式”可知,明末清初的民本思想继承了儒学传统,又把“尊君”发展为“限君”,其实质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学者王增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佛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并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学主导、与佛道等诸家学说“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呈现出“顺时而生”“与时迁移”的长久生命力,体现出“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
这些论述精准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起与嬗变、合流与内化、变革与转型,释放出发掘传统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信号,展示出为中华文明崛起而奋斗的历史担当和自觉境界。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包容态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践向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等方面选取任意信息谈谈你的看法并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层次分明)
[答案] 示例:论题: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论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数千年不绝,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这种强大生命力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具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最早的。但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与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有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这种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发展至今的一种文化类型。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佛道并行,宋明理学发展,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理念与思维方式。第二,具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例如,佛教开始流传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在公元一世纪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传播的结果是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同化与融合能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学主导、与儒佛道等诸家学说“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更具生机与活力。
结论:中华文化的生命延续力、同化力与融合力都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