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 题 泌尿系统的组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希沃一体机
教材内容 分 析 本章内容的开篇,就提出人体排出体内产生废物的过程叫做排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由此引出本章内容。关于泌尿系统的组成,教材是通过“观察与思考”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关于尿液的形成,教材在段首以黑体字的形式呈现“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目的是引导学生直接进入对肾脏的学习。教师从这里引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尿液形成的过程,从而渗透生物体的生理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设计理念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组成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的位置。由于人体内各器官的位置不易区分,利用数字化教学方式能够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学生可以通过课件展示的图片来明确各器官的位置。 (2)学习肾单位的组成以及血液流经肾单位的路径和肾单位中形成尿液的路径。通过数字化教学,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动画,使学生容易理解。 (3)通过观看动画视频来帮助学生学习尿液形成的过程,这不仅生动形象,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难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更加需要利用数字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能主动自觉地学习,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生在上册的学习中没有打好基础,基础知识薄弱。
教学目标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认同肾脏的结构与它承担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教师提问:人体会产生哪些废物?并引导学生回答: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学生围绕一体机展示的图片提示,通过讨论得出排泄的方式:排尿、呼气、排汗。教师提出问题:排便属于排泄吗?从而帮助学生区分排泄的排遗的概念
设计意图 利用数字化教学,向学生展示直观的图片,不但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希沃一体机展示泌尿系统的直观图片,学生将器官和名称进行匹配。教师介绍各个器官的作用,在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设计意图 利用数字化教学,将抽象的器官位置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教师先结合图片向学生介绍肾单位主要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接着一体机向学生展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肾单位,学生观察到:肾小球两端的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设计意图 利用数字化教学,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肾单位的结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和自身是密切联系的。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教师利用一体机向学生播放动画,学生观察血液变成尿液要经过什么过程,流经了哪些结构。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再补充: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设计意图 利用数字化教学,向学生展示动图和动画,学生能直观感受到由血液变成尿液的过程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变化
教学环节 (五) 师生活动 学生再次观看动画,自己动手画出血液流经的途径: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 尿液产生和流经的途径: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膀胱
设计意图 血液和尿液的两条途径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利于学生理解难点,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板书设计 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尿液形成的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帮助学生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今后,我还需要继续学习钻研提高自己的数字化教学水平,争取在以后的课堂上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高效率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