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00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3 12:1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2023一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
2024.7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丨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12分)
对春秋时代的贵族来说,如果有什么事物像空气一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那就是礼了。在
现代人意识里,“礼”或许只意味着人际交往中的礼仪;但在春秋时代贵族们心目中,却绝不
止如此。和中世纪的欧洲人生活在宗教中一样,春秋时代的贵族们从一己的衣食住行、生老病
死,到邦国的祭祀大典,再到邦国之间的交好交恶,无不受礼的影响。历史学家钱穆就此总结
说:“则凡当时列国君大夫所以事上、使下、赋税、军旅、朔觐、聘享、盟会、丧祭、田狩、
出征,一切以为政事、制度、仪文、法式者莫非‘礼’”
在历史典籍《左传》中,“礼”先后出现了426次之多:在许多时候,史官在完整记录某
事之后,经常会以“礼也”“非礼也”之类的袅贬评价附在其后。《左传》还特别用“礼,经
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这样的表述,空前地强调了“礼”的重要性
礼之所以在春秋时代如此重要,源于它本身就是一整套社会秩序。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初,
为了长治久安,周王室以分封制、宗法制为基础,创立了一系列制度,礼制即是其中一种
礼可以促进宗族成员彼此和睦。礼的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所主张的“亲亲尊尊”原则,“亲
亲”就是“亲近亲人”,其买是指爱父母、兄弟、乃至宗族,一直爱到和自己有亲缘关系的天
子和其他诸侯。“尊尊”就是“尊敬尊贵的人”,天子、诸侯、大夫、士等身处不同等级的奇
族都要有尊崇心,最尊崇的自然又是天子和诸侯们。这也是在儒家的话语体系里,国和家、忠
和孝总要相提并论的重要原因,因为对先秦贵族来说,家就是国,国就是家。
只是,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兴起,“礼”又成为春秋时代诸侯们争霸的工具,又具有了
一些新的内涵。春秋时期的战争特别强调“师出有名”,因为按当时的礼法,战争是惩罚有罪
的国家,属于最高等级的刑罚,所谓“大刑用甲兵”。《左传》以用词精当闻名,其对战争性
质有严格区分:“几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师有钟鼓”指有正当的出兵理由。
所以在春秋时代经常可以看到大国为发动战争而找各种借口,最常见的理由就是对方“无礼”
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还硬要出兵,那就是“侵”,轻则招来各国的指责与孤立,重则引发更大
规模的战争。不告知对方而悄悄出兵则更为恶劣,称为“袭”。反过来,一些小国或弱国面对
兵临城下的困境时,也要寻找机会利用“礼”来避免战火,凭借“有辞”迫使对方退兵
北京市西城区2023一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